技击是武术的真谛和精华,作为因实用而创(武林中广泛流传有“姬隆丰以枪创形意拳”之说)的形意拳,自然更是注重散打交手中的实战应用。仔细考察一下形意拳的锻炼方法、势式拳路、劲道招法,不难发现它们无一 不是为了实际应用。当然,形意拳的应用是要建立在练好拳路劲道的基础上的。然而,就形意拳具体应用而言,其自身也有许多值得掌握的特点和要求。 俗话说,学以致用,用是目的。这里,我们选择形意拳应用的一些基本要求, 加以介绍。

(一)“六方"总则

形意拳的实战应用有六项技击原则,即功、顺、勇、疾、狠、真,总称 “六方”。所谓功,指的是技法巧妙,相机而行。遇敌交手,决不拘泥成法, 而是根据实战中的具体情况来捕捉战机,出招制敌。顺则是讲求攻防自然, 不轻易表露战机,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勇指的是出手如炮如爆,敢打必胜, 从气势上压倒对方。疾是强调静若处子,动似雷霆,出手还招果断快速,疾如闪电令对方猝不及防。狠是要求在交手中,出招凶猛,毫不留情。至于真, 除了讲究技法娴熟、每发必中外,还包括连招绵亘,变幻多端,不使对手逃脱的意思。这六项技击原则是形意拳应用时的指导思想,必须真正理解,牢 记于心,并贯穿于散打实战的始终。

(二)整体应用

武术技击区别于拳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整体性。这一点在形意拳 的应用中体现得尤为鲜明。交手时,形意拳充分调动人体各部之技能,无论 在防守或是进攻上,头、肩、肘、手、胯、膝、脚七处,密切配合,处处可 发、处处可用。加之利用身法和臀尾,综合应用,足以发出极强的杀伤力。 “远了便上手,近来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来便加膝”,手押肩出,手落膝 起,脚落膀到,使对方难以捉摸和防御。

(三) 以己为主

形意拳在应用中树立以己为主的观念十分重要。以己为主,就是提倡首 先从精神上树立取胜的信心。“交手时,眼前有人似无人”“打人如走路,看 人如蒿草”。不论对方攻势多么凌厉,也不管对方防守如何严密,都要突出战 斗进取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法特长,硬打硬进,“踊跃直吞”。一句话,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任何时候自己都要掌握主动权,而不能为他人所 左右。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形意拳只是讲猛打猛冲,而完全排斥借力乘势的 技击法则。但是就借力乘势而言,也必须做到让对方顺应自己。

(四) 后发先至

昔日武林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并称为“内家拳”,认为少林外家主于搏人,而内家则善于以静制动。实际上形意拳兼有内、外两家的特点,在 应用技法上既不完全推崇主于搏人也非单纯以静制动,而是采取一种后发先 至的技击战术。当然,这种战术在实战时,往往同直取快攻的战术结合使用。 所谓后发先至,就是说交手时,一般不先出招,而是等对方先出招,或是引 诱对方先行出招,而后或抓住间隙,利用“时间差”,突发猛招,发在对方第 一个动作完成、第二个动作还来不及展开之际,重创对方;或直接发招拦截 对方,再借用拦截格击对方来招的反作用力,出招打击对方。这样的结果, 看起来自己是后发招,实际上自己的有效招数却先行打到对方身上。一旦后发先至成功,则必然快打快攻,迅速扩大战果。

(五) 以短制长

形意拳法基本属短打之列,因此主张贴身靠打,以短制长,即“进即闪, 闪即进,不必远求”。这就要求出手时,敢于先贴进去,钻进对方“圈”内发挥自己的近战优势。或“打人如亲嘴”,利用“七拳十四处打法”随机攻敌,或利用有利位置,调动身形变化破坏对方重心,最终将对方打倒击出。以短制长的另一层意图则是尽可能选择进攻的最佳路线、最短途径,去攻击对方。 具体说就是抢占中门,夺占有利位置,因此古谱中“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 神仙也难防”形象地表达出抢占中门,攻击对方中线(中门是最短的直线距 离,中线是人体要害器官的密集区)的威力和重要性。

(六) 攻守不分

打即是顾(防),顾即是打,进攻和防守混元一体,兼而不分,是形意拳实际应用的又一大特点。形意拳的攻守一体包含两层内容:一是表现在一个 动作里,攻防意识并重。如五行拳中的劈拳、崩拳总是一手攻,另一手防, 即使是手足组合,手、肘组合,手、膝组合,也无不呈现一种手防足攻(足防手攻)、手防肘攻(肘防手攻)、手防膝攻(膝防手攻)的势式。二是同一手法既是攻手又是防手,或既是防手又是攻手,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如安 身炮中的滚捶既是滚架对方贯耳捶的防手,又随时可以反弹而发,以拳或掌 根砸(削)击对方,成为攻手。总之,形意拳的技击法则是既无单纯防手,又无单纯攻手,攻守始终浑然一体。

(七) 技法多样

形意拳的实战应用技法丰富多样,不胜枚举。在搏击交手中,面对不同拳派、不同打法、不同特长的对手,应当具备较多的实战技法。从手眼身法步的整体应用技法着眼,一个堪称掌握了形意拳用法者,应当懂得劈、崩、钻、 炮、横、斩、截、裹、胯、挑、顶、云、领、扑、拍、抖、冲、撞、盖、勾、爬、 勒、带、揉、推、托、砍、压、挫、点、戳、换、摔、拧、滚、栽、挂、采、掖、 抄、掳、搂、展、掩、拦、弹、格、缠、刁、拿、锁、扣、扇、腾、挪、翻、转、 起、落、旋、踩、蹬、蹦、踢、挤、砸等劲道的运用和互变。

(八)阴阳变化

形意拳是古人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创编出来的。因此,阴阳变化在形意拳的实战应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防守技巧(顾法、破法),还是进攻招法(踢、打、跌、拿)每一个动作(翻掌、冲拳、进退、起落、勾挂、 滚弹、旋转、斩截等),无一不有阴阳之互易变化和阴阳分合。阴阳变化之妙,全在一个“圆”字。由于形意拳以贴身靠打、整体近战为主要技法,故 对圆的运动也就格外讲究。实际上,形意拳进攻和防守的劲路和途径,都是 沿着平圆、立圆、斜圆、大圆、中圆、小圆各种圆的运动进行的。实战中, 将形意拳的上述技法特点同阴阳变化揉为一体,无疑将能迸发出更大的威力。

浏览6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