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祖籍溯源揭秘
因为李小龙自幼生长在海外,关于李小龙祖居具体位置一直众说 纷纭。为揭开李小龙身世之谜,现任李小龙研究会副会长、李小龙纪 念馆馆长的黄德超,从1994年开始对李小龙祖籍的考证工作,花了几 年时间,终于找到了证明李小龙祖籍就在均安上村的关键人证物证。
据报道,1994年,当时任职于顺德市政府的黄德超在一个武术研 究会上碰到李小龙的师兄叶准并得知李小龙父亲李海泉祖籍可能在 南番顺一带。经过研究分析,黄德超从不少粤剧界名伶都出自顺德为 线索,深入到顺德各乡村打探,后在均安镇上村查找到当时在世的李 海泉的幼年好友李有兴等老人,得知李海泉和他们是同太公的兄弟, 其在上村的祖屋尚存。
1996年7月,在李小龙授业师兄黄淳梁、师侄梁挺博士的帮助下, 黄德超找到了李小龙的胞姐李秋源。根据李秋源提供的粗略方位,在 香港长沙湾天主教坟场的近万座坟中,于半山腰中找到了李小龙五兄 妹为其父李海泉立的墓碑。因该碑的上方刻着“顺德先父李海泉圣名 若瑟之墓”碑文,为证明顺德是李小龙的故乡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均安镇上村有1000多人口,其中李姓占绝大多数,历史上出过不 少名人。近代就有清咸丰九年探花、礼部右侍郎李文田,当代有香港 大学第一任文学院院长李炎斋和原广东书法家协会代主席、广州文史 馆副馆长李曲斋等。一入上村,就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的李氏宗祠,里 面供奉着李氏的历代祖先。
从李氏宗祠出发,沿着上村大街往前走大约400米,就是以李小 龙命名的“小龙巷”。小巷宽约2米,深约300米,李小龙祖居就位于 小巷中部的12号。对比旁边几层的新式楼房来说,这间传统砖瓦结 构的祖居仅有50平方米左右,分一房一厅一厨一天井,小厅的墙上悬 挂着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剧照、一座香案和一座练功用的木人桩。
据称,该房原是李小龙的祖父李震彪所建,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 在此出生。李震彪早年从事镖师工作,晚年退休回到当时被称为江尾 的上村打短工维生。为减轻生活负担,李震彪安排两个儿子李满甜和 李海泉(当时叫李满船)到当时佛山有名的酒家笑尘寰茶楼当学徒。
在佛山,李海泉遇到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粤剧名伶小生奕。在 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李海泉正式拜小生奕为师学戏。没几年,李海泉 由一个“跑龙套”的一跃成为省港赫赫有名的粤剧“四大名丑”之一, 享誉海内外,
上村李氏后人、李氏宗祠管理者李本根说,李小龙祖父李震彪在 上村并未流传多少事迹,他这一代都没有见过李震彪本人,但上村最
少有三位老人见过李海泉。他还称,上村已故老人李有兴曾提起李海 泉在1945年或1946年来过上村,还带了个五六岁的小孩,估计是李 小龙。此外,李有兴、李本根的父亲和上村老人李柏根均表示见过李 海泉演戏,后者还见其带着一个小男孩。
李海泉离开上村后,其祖居后由其父亲的同宗兄弟托管,一直至 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弃置,作为堆放杂物的场所。1998年夏天,当 地政府牵头集资10万元将其修葺后向旅客开放。.
现年81岁的村民李宝均说,李海泉比他大几十岁,他应该称其为 “叔父”。在李海泉离开家乡时,李宝均还没有出世,没有留下什么印 象,但对李海泉的家庭状况却如数家珍。
据李宝均介绍,李海泉祖辈非常穷,祖居原来是用蛀壳混泥巴砌 成的,因为长年失修,20世纪50年代村里缺肥料就把墙拆掉了,现在 看到的祖居是经过后来几次重建的。
据称,李海泉有几兄妹,弟弟李鸿棉后来搬去了江门,另外一个弟 弟人称“盲街珠(音)”不知去向。李海泉的其他亲戚大多去了江门求 生,现在留在上村的亲戚都是很疏远的了。
李小龙祖居的发现,引来了世界各地的“龙迷”和武术爱好者前来 参观。1997年3月1日,在当地政府组织下,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 近200名爱好中国功夫的洋弟子曾经在上村进行参观膜拜。
李小龙幼年生活秘闻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中国城 —个
李小龙出生后不久即随家人迁居香港,并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和少 年时代。他的父亲李海泉是香港歌剧院中一个知名的表演艺术家,小 龙诞生的时候正是他的父母亲在美国旅游观光的期间。小龙的妈 妈——格瑞丝•李,是一位有着一半德国血统的天主教徒,她给小龙 起了一个名字Lee Jun Fan(李振藩),其中的蕴意就是“再次回返”,因 为她认为总有一天会重返美国,在那里生活。在小龙出生的医院里有 一位护士,她给小龙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叫“ Bruce” (布鲁斯),但是这个 名字在这个家里一直未被称用,直到多年以后他上了大学后才启用了 这个名字。在家里,他一直被称做
一个女性化的名 字。要知道他的父母曾经失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依照中国的传统 习惯,当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时,为了留住孩子不让无常将他 的生命偷走,就要为他起一^女性化的名字。
美国人绝少有人知道小龙童年时居住之所。在1941年初,小龙 的父母返回了香港并定居在九龙的Nathan路218号的一个公寓里,他 的家庭成员包括,李先生及他的太太格瑞丝,小龙的两个姐姐
另外还有一个直系亲属在这个小公寓里,那就是小龙的婶婶及她 的五个孩子。按照中国的风俗来讲,当一个人的兄弟离世了,那么他 的妻儿老小的赡养应该由健在的兄弟来担当并且做到竭心尽力,对兄 弟的孩子们也一样视为己出。这就是说在这个公寓里面有接近20个 人并且还要包括那些养着的猫、狗、鱼、鸟等。
可以想象得到,当夜幕降临时这一家人的晚餐情形,更不用提一 大清早在卫生间的混乱。尽管当时的小龙对此尚无感受,但是极大的 可能就是在Nathan路的这种家居状况里为小龙未来的截拳道种下了 一颗种子,这也为日后这种功夫的基本原则,即——“高效、动作的简 洁、直接”打下了基础。
由于他父亲的关系,小龙后来还成为了一名电影童星。他的父亲 经常会带他去剧院的后台并且经常利用学校的假期带他去中国大陆 旅行。只要可能,小龙就会在他爸爸出演的影片中客串。小龙父亲年 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英俊潇洒的人,并且留下了流光溢彩的舞台形 象。李小龙由衷地热爱并且崇拜他的父亲,他把父亲当做自己的偶 像,有时甚至惧怕他。在小龙参加表演之初,就表现出了一种天赋的 表演才能,就像是生而为演一样。
很少有人像小龙一样那么早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事业。在他还 不到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带到在旧金山拍摄的一部中国影片里出演 角色,尽管他认为他的首次专业银幕登台是在他6岁时在香港拍摄的 一部叫做《人之初》时开始的。他的第二个角色的拍摄是在他8岁时, 在那部片子里他开始改名为李小龙,很快这个名字在香港变得家喻户 晓,并且在东南亚的影视圈中也成为一颗熠熠发光的星星。在他18 岁的时候,小龙已经出演了 20部电影,包括他作为童星所拍摄的最后 一部影片《孤儿》。
那时的小龙拍摄不分昼夜,他的妈妈回忆说:“他非常喜欢这种工 作。在早上两点钟的时候,我会叫他’小龙,车已经来了'。他会一跃 而起,穿上鞋子,欢呼着冲下楼去。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起床去拍戏。 但是当我早上叫他起床去上学时,早起对于他来说却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作为孩子的小龙非常热爱并崇拜他的父亲,可是对他们父子 关系的培养却丝毫不见帮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亲的日程表排得 满满的,他要离开家参加演出。作为一个经常缺席不在的父亲,很难 说这对少时的小龙起到了多大影响力。
除了做父亲不称职外,李海泉还是一个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当他 返回香港的家中时,他的心思并没有在孩子们身上。小龙几乎滴酒不 沾,相信其中最真实的理由就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愿望已经在 他的心中扎根,那就是远离毒品与酒精,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一个良好 的生活状况。
浏览2,1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