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徒弟道格•帕尔默是这样评价他师傅的:"布鲁斯的全盛期就像 麦克尔乔丹和穆罕默德•阿里一样称霸于自己的领域,不是别人不 行,而是他实在太出色了。”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了更 高的境界,其中的“蔽目黏手”、“寸拳”、“勾漏手”、“李三脚”更是他的 绝招。

在李小龙的训练教程中,“蔽目搏斗”可算是一种以感觉运动来作 为搏击考验的。在1964年的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曾应邀 表演了蔽目黏手”这一绝技,只见李小龙运用潜意识一次又一次地躲 过了对方的重击,并适时发起反击,且连连击中了对手。使在场的观 众瞠目结舌,他们仿佛以为李小龙手上身上都长满了眼睛。表演完 毕,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李小龙的“寸拳”也很出名。有一回,他应邀到加拿大功夫协会做 表演,只见他对准拳击计量器猛然用力击去,计量器上的指针立即指 向350磅。当时全场的观众都惊呼起来:“世界纪录!”因为李小龙以 140余磅的体重,能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发出如此沉重的拳力,实为罕 见。寸拳的发劲方法,是在短到数寸甚至一寸的距离上爆发出劲道。

所谓“勾漏手”,即截拳道勾手与漏手的总称。也就是拳手在实战 中即封即打、即打即收、连消带打之意。此技法尤其是在反击方面,能 够更快、更简练、更安全、更有效、更直接地阻止对手的攻击,以充分发 挥出手上的防守与反击的效果:,

李小龙在他的搏击生涯中,练就了他那最具特色而又为人所普遍 称道的功夫绝技是“李三脚”,所谓“李三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连 环三脚攻击法”。李小龙在实战中运用这种技法时,完全没有固定的 招势打法,而是全凭随机而发。据李小龙说,运用腿法时如果再加上 拳势的配合,则常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击倒3当对手一旦中招 后,我方应立刻把握时机,即待其惊魂未定之时,便飞出连环数脚将其 摧倒在地。攻其以措手不及,使其没有一丝喘息或反击之机。此时, 由于对手已身中数脚,故体力差者,绝无反击能力。

野蛮私人训练计划

李小龙经过钻研大量资料和信息,汇编了一套适合自己并能最大 限度地发展力量,又相对不增长体重的训练计划。它包括每周3次的 训练内容,恢复手段和营养等,尤其是把素质练习和武功练习有机地 结合起来,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结果证 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惊人的。李小龙的训练模式包括人体素质所需用 的三个核心原则——发展柔韧素质的伸展拉长练习,发展力量素质的 负重器械练习,以及发展循环呼吸系统的有氧训练。他的训练计划 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李小龙对力量的练习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除每周3次力量 训练外,还在武功练习中渗入很多相似的练习。比如在武功练习时常 手持哑铃进行拳击练习,每次练习12组,每组100次,双手各持1、2、 3、4、5、6、7和10磅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 量,进行6组拳击模仿。

还不仅仅是这些,李小龙在力量训练日和未负重练功以外的时间 里,就会用哑铃“发泄”多余能量。当电视里有拳击赛时,他经常是边 看边持铃“模仿”,即使是在看书时,也是一只手拿着书而另一只手做 着哑铃练习。

李小龙尤其注重前臂训练,以增强他的握力和击拳力量。他的妻 子琳达说他对前臂练习几乎到了 “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采用任何一 种新的前臂练习方法,他一定要想办法得到它,他甚至让他的一位在 旧金山的老朋友李鸿新(英文名George Lee,乔治•李)给他制造几种 握力练习器。李鸿新说:“小龙经常把设计草图给我,然后让我按照要 求和规格去完成,当然了,我也不傻。”他笑笑后接着说,“我知道小龙 设计的这些器械对练习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给他寄一个的同 时也留一个在家自己练”。

鲍勃沃尔是李小龙的另一位朋友,他还在李小 龙主演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3部影片中扮 演过角色。他说李小龙力大无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占有很突出 的位置。“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 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真是太可 怕了。”

奥林匹亚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这样评价李小龙:“他浑身每块 肌肉是如此结实,击出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 人。”李小龙的拳头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一 拳击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1965年,李小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系列电视剧《青蜂侠》中 扮演二号男主角加藤时,与“青蜂侠”的扮演者、好莱坞影视明星范威廉姆斯成了好朋友。两人都拥有粗壮的前臂,但取 得的方式不同,李是通过练功有目的的训练获得,而后者则通过多年 “骑野牛”的竞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练就。这位身高1. 86米(6英尺1 英寸)、体重95公斤(210磅)的大汉是当时唯一能和李小龙“掰手腕” 较量的人,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他(李)真是不可 思议,我们之间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我超过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 臂是我所见同等体重的人中最粗壮的。"

李小龙在“掰手腕”比赛中总是获胜。据赫伯•杰克森回忆说,李 小龙曾开玩笑说,准备当“此项目的世界冠军”。李的另一位好朋友木 村武之说,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觉就像抓住了 “一根结实的棒球 棒”。李小龙每天坚持练习前臂,他认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须每 天给予它们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够强壮。

范•威廉姆斯回忆说:“布鲁斯那时总是开车带上琳达和布兰顿 (李国豪)到我家来度周末,即使来我这里他也不忘练习,总是随身带 着练习用的小玩意。他从不沾烟酒,是名真正洁身自好很不错的人。 当我在他死前约一个月看到他们时,他看上去真是棒极了,他的身体 就像岩石一样坚硬。”他说:“布鲁斯很尊重我,只要我们在一起,气氛 就会马上活跃起来,他还经常开玩笑,有一次他将一张粘贴物粘在我 车子后窗上,上面写着’《青蜂侠》保护此车'。”当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李小龙名声大震,他训练更加刻苦,并修改了计划的部分 内容,增加了器械重量,减少了次数,并在每项练习中相应增加两组 练习。

腹肌训练

在李小龙身体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结实,线条最清晰。《黑带》 杂志社经理三户上原(Meto Uyehara)回忆说,李小龙特别注意腹肌力 量训练,他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腹肌,那么干一切事情都“没门儿”。 琳达说,李练习腹肌简直到了 “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罗马练习 椅、悬垂举腿、倒挂起身……查克•罗礼士说,有一次到李家时,看见 他把独子李国豪放在腿上练习举腿,同时双手持哑铃扩胸。赫伯•杰 克森说,李还告诉过他正确的倒挂起身方法不仅要向上“蜷缩”,而且 在到达上边时身体扭转,使深层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另外, 李小龙还自己创造了一种难度很大的腹肌练习法,他称其为“升旗”。 当他躺在长凳上时,双手握住头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撑凳面,腰腹和下 肢笔直悬空,即使这样,他还能做举腿练习。影片《龙争虎斗》的演员 杨斯回忆说,在影片拍摄期间,他曾目睹了布鲁斯的这一“升旗”绝活, 真是惊呆了。他说李居然能把身体和下肢笔直悬在半空而且还能举 腿,真是不可思议!他说一个世界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能 人了。

李小龙的超人天赋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体格可使任何健美运动员

为之羡慕,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以改进肌肉线条为目的。李小龙认为, 通过长期训练身体最大肌肉群结合有氧练习的方法,可达到最大限度 消耗脂肪的目的。李小龙是有氧练习的积极倡导者,在健美界还未认 识到有氧练习的益处之前,他就熟知并积极采用,有时还在力量练习 后进行有氧练习,他当时运用较多的计划是15 ~45分钟内跑3 ~10 公里。

鲍勃•沃尔回忆说:“布鲁斯的8公里跑得还不错,有时他会给自 己出难题,有时会后退跑;有时会在大风天时跑;有时候跑一公里,走 —段,再跑一公里。”鲍勃说:“每次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种受罪,布鲁斯 是名全能运动员,和他一起练习容易,他在任何练习中都好强。”

另一名曾和李小龙一起进行过有氧训练的是卡里姆•阿布杜 尔•贾巴尔,这位美国NBA前超级明星回忆说:“当我们在1970年夏 天一起训练时,我们经常在李小龙家附近的洛杉矶贝尔空港罗丝蒙德 大街头跑步,有时我也跑山路,然后进行健美练习,有时他也采用骑45 分钟固定自行车,直到浑身大汗为止。”

赫伯杰克森回忆说,布鲁斯在骑固定自行车时会系上一根韦德 腰带(类似于一种'桑拿带),他说:“那是用氯汀橡胶制作的黑色腰带, 他在练习前把它系在腰上,练习后不久开始加压,只看到汗水像溪流 一般淌下来,李感觉到这种腰带对减少腰腹部脂肪很有效,不管他这 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身上的确一点脂肪也没有。另一项布鲁斯喜 欢的练习是跳绳。”丹尼•伊诺山度也说:“布鲁斯非常喜欢阅读健美 杂志,除收集健美练习计划外,还不断地寻找适合他的运动营养补给 品,如果发现一种新的品种,他就会马上买来,尝试是否有效,如果不 适合他的话,他就立刻选用另外的品种,他永远都在进行实验。”

浏览7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