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练生,两天不练扔:练功要持之以恒,常年坚 持,短期不练就会生疏,长期不练,功力就没了。

早腰晚腿:早腰是强调早晨多练腰功,将腰腿伸开, 再练其他功法就轻松了,起到了为全天作准备活动的作用。晚腿 是强调晚上多练腿功,疲劳后经过休息,在第二天可精力充沛地 照常训练。

艺不压身:摔政运动技法、功法繁多,求学者应多练, 积极储备力量,为提高运动成绩打下物质基础,学无止境,练到 老,学到老,白了胡子不说老。

—力降十会:摔跤也叫角力,顾名思义就是力的较量。 一般力大者占优势,叫一力降十会。

以巧破千斤:摔跤i方讲究用巧力,实战中用较小的力 把对方摔倒,叫“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借对方的力量,叫借 劲使劲,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快打慢,慢打迟,迟打痴”。

要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摔跤的技术动作和功法, 属武术功法的单操,一招一势,比较单调,会了不等于有真功 夫,功夫是时间的积累。俗语讲“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夫到了 自然成。”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是说实践出真知,听 人家说功,不如看人家练功。只看不练,总也学不会的,要自己 练才能学会。术语讲“说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练一 遍。”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引导你人门,教你 功法和技巧。要达到高水平,还应经过长期的修炼。高难精尖的 技术动作,战术和技术的运用,品德的培养,不但需要教练指

导,还须要个人的悟性。很多哲理性的东西则需要长期的艰苦磨 炼、刻苦钻研才能获得。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投三师武艺高:一个好的运动员, 要打破门户之见,广投名师,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

“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练柔籾素质,抻 狠了就会拉伤韧带,影响训练。松了,不疼不痒,又没有效果, 不会长功。所以,练功要适度。

疼长、酸抽、麻不练:是说训练中身体会有不同的反 应,酸痛是正常现象,麻木则表明身体不适且有病变的可能,需 要调整运动量,找医生检查。

想起了三伏,忘了三九:忽冷忽热会导致伤病的出现。

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在实战中,要上下一致, 内外配合,精神高度集中,在瞬间突发进攻,使对手防不胜防, 是“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的具体体现。

生打硬要:一般指强行进攻为生打硬要。强攻战术, 适合对待低水平的运动员。

远了踢,近了搓,不远不近用得合:比赛中用进攻动 作要注意距离,根据双方所处位置和距离,选用适当的技术运 作,谓之应变战术。

上场如猛虎、下场如绵羊:比赛中应勇猛顽强,提高 战胜对手的信心。上场要有猛虎之态,下场不要张牙舞爪,要稳 重大方,礼貌待人。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 有经验的运动员双方一交手,便能通过接触,知道对方的实力、 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并能在进攻中了解对方的弱点和强项,谓 之为火力侦察。

棋走一步错,跤撂一把手:摔跤和下象棋近似,一步

棋走错,全盘皆输。中国式摔跤是通过摔跤衣发挥作用,在实战 中只要抓握对方一把手,就有进攻的机会,叫跤摔一把手。其他 的进攻机会很多,这里只是强调底手,抓错了把位就容易输跋。

看准了下绊、坐稳了开船:形容用动作时不要慌乱, 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为发有所成、稳扎稳打。

不狼不虎、不如不赌:摔跤比赛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战胜对手的勇气,当战术确定以后,要放开手脚,敢于进攻,必 能取胜,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延误战机,与其犹豫 还不如不进攻。

大绊子三十六••吸(扒腰吸腿),搂(搽搂),刮(扒 腰刮搂),判(判腿搂),拍(拍腿),崴(死胳臂崴),靠(穿裆 靠),闪(搭闪),拧(肘),揣(背口袋),蹦(崴),拱(双剁 带人),摔(摔鞭),跨(单剁带跨肘人),倒(小衩崴),扒(扒 子),拿(捆腿),离(末手),刀(里刀勾),抠(抠腿),勾 (勾子),别(别子),切(脑切子),人(背跨),踢(泼脚),穿 (穿腿),撮(撮窝),挤(挤桩),弹(弹拧子),抱(抱大腿), 里手花,外手别,挝勾,杆腿(扦别),挂打(大得合),得合落 (小得合)。


  1. 选材类


同、天、贯、日:是用汉字字形比喻摔跤运动员的体 形,“同”字,方正四衬,平稳浑厚;“天”字,线条清晰,四肢 均勾;“贯”字,肩宽臂长,双肩抱拢,高而不瘦,是理想的摔 跋体形;“日”字,则短小精干,结构紧凑。用以上四个汉字作 为摔跤运动员的选材标准。

气、甲、由、申:这四个汉字和“同、天、贯、日”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气”字,框架松散,体型不均;“甲”字,上 宽下窄,头重脚轻,重心不稳;“由”字,上窄下宽,头轻脚重,

重心较低;“申字”,上下窄小,中间臃肿,形象为“鸡胸脯,端 膀膀,赤包肚子,豆脚丫”。以上四种体形均不是理想的摔跤材 料。摔跤运动具有娱乐健身之功效,参加摔跤运动的人,目的不 同,xt体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搞竞技比赛,提高成绩需要有良 好的身体素质;娱乐健身,则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人人可练,老 少皆宜。以上两条,用汉字的字体作为选材的标准,是跤界前辈 的经验之谈,是否科学,没有论证,只作参考。

六合归一:摔跤技术动作讲究六合归一。内三合:心、 气、胆;外三合:手、步、眼。摔跤运动员在实战中要全身心地 投人,心要狠,气要平,胆要壮,讲究心与胆合,即心狠胆壮, 胆与气合即胆壮气平,气与心合即气平心狠。外三合为:手与步 合,手到脚到。一气贯通;步与眼合,抬腿拌绊,调脸摔人;眼 与手合,眼到手到,神到脚到,看准了下绊,谓之内外结合。全 身心地投人才能达到六合归一,一气呵成。

上下三盘:摔跤运动需要全身整体配合,根据身体结 构,分成上中下三盘。上盘为手,手讲究“欺、拿、向、横”。 摔跤讲究拿法,即手法,但不是反关节擒拿法(擒拿法是中国式 摔較的传统技法,已被规则所禁用)。手法是讲抓握,防范蹬脱、 借手的方法;中盘为腰,腰讲究“吞、吐、蛇、放”。吞、吐: 是讲腰要运用自如,松而不散,用力不僵,含而不露,欲发及 至,讲究“含胸收腹,鸯拉尾巴骨”。蛇、放:即腰似蛇蠕动, 要有圆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叫金刚腰;下盘为腿,腿讲究 “抽、撤、盘、环”,要求腿要抽、撤灵活,盘、环自如。上中下 配合,谓之三盘合一。

  1. 其他类


准绊:每个摔跤运动员都要有一两手成功率较高的绝 招,叫准绊。摔跤技术动作繁多,每个运动员不可能面面俱到。

浏览4,69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