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练生,两天不练扔:练功要持之以恒,常年坚 持,短期不练就会生疏,长期不练,功力就没了。
早腰晚腿:早腰是强调早晨多练腰功,将腰腿伸开, 再练其他功法就轻松了,起到了为全天作准备活动的作用。晚腿 是强调晚上多练腿功,疲劳后经过休息,在第二天可精力充沛地 照常训练。
艺不压身:摔政运动技法、功法繁多,求学者应多练, 积极储备力量,为提高运动成绩打下物质基础,学无止境,练到 老,学到老,白了胡子不说老。
—力降十会:摔跤也叫角力,顾名思义就是力的较量。 一般力大者占优势,叫一力降十会。
以巧破千斤:摔跤i方讲究用巧力,实战中用较小的力 把对方摔倒,叫“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借对方的力量,叫借 劲使劲,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快打慢,慢打迟,迟打痴”。
要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摔跤的技术动作和功法, 属武术功法的单操,一招一势,比较单调,会了不等于有真功 夫,功夫是时间的积累。俗语讲“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夫到了 自然成。”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是说实践出真知,听 人家说功,不如看人家练功。只看不练,总也学不会的,要自己 练才能学会。术语讲“说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练一 遍。”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引导你人门,教你 功法和技巧。要达到高水平,还应经过长期的修炼。高难精尖的 技术动作,战术和技术的运用,品德的培养,不但需要教练指
导,还须要个人的悟性。很多哲理性的东西则需要长期的艰苦磨 炼、刻苦钻研才能获得。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投三师武艺高:一个好的运动员, 要打破门户之见,广投名师,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
“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练柔籾素质,抻 狠了就会拉伤韧带,影响训练。松了,不疼不痒,又没有效果, 不会长功。所以,练功要适度。
疼长、酸抽、麻不练:是说训练中身体会有不同的反 应,酸痛是正常现象,麻木则表明身体不适且有病变的可能,需 要调整运动量,找医生检查。
想起了三伏,忘了三九:忽冷忽热会导致伤病的出现。
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在实战中,要上下一致, 内外配合,精神高度集中,在瞬间突发进攻,使对手防不胜防, 是“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的具体体现。
生打硬要:一般指强行进攻为生打硬要。强攻战术, 适合对待低水平的运动员。
远了踢,近了搓,不远不近用得合:比赛中用进攻动 作要注意距离,根据双方所处位置和距离,选用适当的技术运 作,谓之应变战术。
上场如猛虎、下场如绵羊:比赛中应勇猛顽强,提高 战胜对手的信心。上场要有猛虎之态,下场不要张牙舞爪,要稳 重大方,礼貌待人。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 有经验的运动员双方一交手,便能通过接触,知道对方的实力、 技术特点和战术风格,并能在进攻中了解对方的弱点和强项,谓 之为火力侦察。
棋走一步错,跤撂一把手:摔跤和下象棋近似,一步
棋走错,全盘皆输。中国式摔跤是通过摔跤衣发挥作用,在实战 中只要抓握对方一把手,就有进攻的机会,叫跤摔一把手。其他 的进攻机会很多,这里只是强调底手,抓错了把位就容易输跋。
看准了下绊、坐稳了开船:形容用动作时不要慌乱, 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为发有所成、稳扎稳打。
不狼不虎、不如不赌:摔跤比赛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战胜对手的勇气,当战术确定以后,要放开手脚,敢于进攻,必 能取胜,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延误战机,与其犹豫 还不如不进攻。
大绊子三十六••吸(扒腰吸腿),搂(搽搂),刮(扒 腰刮搂),判(判腿搂),拍(拍腿),崴(死胳臂崴),靠(穿裆 靠),闪(搭闪),拧(肘),揣(背口袋),蹦(崴),拱(双剁 带人),摔(摔鞭),跨(单剁带跨肘人),倒(小衩崴),扒(扒 子),拿(捆腿),离(末手),刀(里刀勾),抠(抠腿),勾 (勾子),别(别子),切(脑切子),人(背跨),踢(泼脚),穿 (穿腿),撮(撮窝),挤(挤桩),弹(弹拧子),抱(抱大腿), 里手花,外手别,挝勾,杆腿(扦别),挂打(大得合),得合落 (小得合)。
浏览4,6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