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崇尚武德

过去讲的是未习武先修德,传统武术有着自己的门规,在门规的内容中,各个拳种之间虽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大家都是把 武德放在第一位的,武德与其他的品德要求是有共性的,就是要 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但是武德又有其 特殊性,始终要求人品不好的不教,不忠不孝的不教。武术教学 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只要是适龄人员你就不能拒人于校门之 外。在民间,老师发现你人品不好,就是不教你,花多少钱你也 买不去。

武德对多年习武的人或者是拳师来说,它还包括口德、手 德、艺德。

所谓口德,就是说真话,说实话,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但 是不能贬低他人技艺,不能诋毁他人人格,不能传播他人过失。

所谓手德,就是武友之间切磋武技要点到为止,不能因一时 之气而致他人伤残,废弃他人武功。

所谓艺德,就是在教授弟子时,要对所传授的技艺负责任, 不能有意误传,而误人子弟。有人问我:有的人想学到小学, 有的人想学到大学,你怎么教。我回答说:每年级的课程都是 一样的。

二、内外兼修

八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在练习外在的手足四肢形体 的同时,必须注重内在的意识、气血、筋脉的修炼。教学时要使 学生掌握八极拳整体训练的方法。有人将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 拳,使人们产生误解,认为内家拳是重视内功修炼的,而外家拳 只修外不修内,实际上每一个完善的传统拳种都是内外兼修的, 只修外不修内的拳术只能叫做外行拳。也有很多人认为八极拳刚 猛暴烈,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始终强调发力,结果导致动作的整 体合劲没有练出来,功力得不到增加,空耗时日,收获甚微,搞 不好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实际上八极拳注重的是先养后发,一般来说是七分养三分用,也就是厚积薄发。通俗地讲,就是把重 A 点放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功力上,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适当 地释放。不能一味地释放而使身体透支,那样就不是中国武术的 训练方式,而是西方体育的训练方式了。

教 二、功艺并进

® . 所谓功是指功力,而艺是指技艺。功力是技艺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功力,就是你练得再熟练,在应用时也无法发挥出来, 更不能应敌致用,所以过去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只有功力没有技巧,你打不着 人家不是也白费吗?打个比方,没有技巧的功力就像是牛的力 气,只能用来耕田,不能用来搏斗。所以练习八极拳要功艺并 进,两者同时练习,不可偏于一方,所谓:“无功难致用,无巧 不是艺。”

四、循序渐进

八极拳的训练具有系统性,有非常合理的训练顺序,先练什 么,后练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老师讲授时也不能把要领一次 都讲出来,这不是保守。如果把所有的内容、要领合盘托给学 生,使学生无处着手,无所适从,“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 是取不到良好效果的。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这 个道理。学习武术和学习其他知识技术是同一个道理,要一步一 步地学习和掌握,总不能在刚上小学就把一到六年级的课程一次 教给学生吧,知识和技术要有一个逐渐消化理解的过程,才能变 成自觉的行动;学生练习时对要领的掌握不能一步到位,要逐渐 领悟,逐渐提高。如此日积月累,积小流成江河,才能真正全面 掌握八极拳技能。

五、 因材施教

八极拳在训练时,要领要求和训练顺序是统一的,基本原 则是需要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但身体协调性、理解能力、接受 能力、进展速度是因人而异的,特别是招式应用的效果更是因 人而异、各有特点。由于习练八极拳的目的、志向不同,习拳 者的性格不同,先天体质不同,个人对技术细节理解不同,练 习功力方面的侧重点不同等等,这些差异是武术训练中比较突 出的现象,怎么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克服每个人的不足, 是武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多观察,发现每个 人、每个阶段的问题会出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去纠正,讲解要 有针对性,才会收到良好效果,所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显 得尤为重要。

t

六、 以身示范

以身示范,是八极拳训练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 授八极拳应用更多的是肢体语言,老师的以身示范特别重要, 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从模仿老师开始的,所以我们看到 学生练拳时都很像老师的风格。我的家人都能看出来谁练得好, 谁练得不好,他们虽然并不会练,但看得多了,练得像不像霍 老师还是看得出来的。我在为外国学生授课的时候,他们汉语 不会几句,我的英语也忘得差不多了,靠语言上的交流是不行 的,那就只好我多做示范,多领着练,加上纠正动作,“对、 不对、好、非常好”,实践中效果也很好,三个月下来,他们竟 然把八极拳的劲打合了,我看到当然高兴,他们也体会到自己 练得有进步了。如果你自己一讲起拳理来头头是道,一练起来 却不是那么回事,什么要领、原则都不见了踪影,这样是永远教不好学生的。用你的动作直观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你身上能 把要领找出来,再加上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指点,才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

七、通俗讲解

精讲多练是通用的教学原则,在武术教学中,这个原则就更 为突出,过去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教师在 讲授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不要长篇大论,通过简单明了的讲 解使学员明确动作要领,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把要领落实到 动作中去。

而通俗讲解就是不要把武术的要领神秘化,更不能机械地套 用传统哲学的说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生搬硬套传统哲学的理论,讲起来夸夸其谈,一套一套 的,虽然显得极其深奥,也显得自己很有学问,但学生听起来像 是在云里雾里,练习的时候根本无法遵循,这种现象在武术界很 普遍,实在有碍武术的健康发展。

八、严格要求

八极拳的练习要严格按着要领进行,用“差之毫厘,谬以千 •里”来形容并不过分,微小的差异是能否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的关 键,真传与否就在于具体的一点要领的正确掌握。过去老人们 说:“练错了,一辈子白练。”实际可能也没有差太多,但微小的 差异就会形成致命的错误。

我们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含义,教师的严格要求是非常必 要的,只有严格要求才是对学生的真正负责,才能使学生在每一 过程中都能够认真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要求,真正理解动作要领,做到动作规范,要领齐全,得心应手,最终学有所成。

当然学生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任何一个教传统拳术的师 父,当看到你不认真完成训t 练内容时,都是不会继续往下深人指 点的,就是往下传授了也只是比划个数量。

九、激励为主

在八极拳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作为教师应 该善于发现每个学员的特点,从中找出优点鼓励学员,使他们 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对于缺点、不足甚至错误,要耐心 纠正,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把学员说得一无是处,影 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逆向激励只对个别人起到激励的作 用,而对于多数人将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甚至导致他们放弃继续学习的勇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特 别是在初学阶段,进步快慢是因人而异的,这都是正常现象。 究竟谁行谁不行,教师不能根据短时间的情况下结论,有很多 时候,开始进步慢的学员,未必将来练得就差,过一段时间以 后,也会有超过了其他人的现象,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 类事情就时有发生。

十、持之以恒

练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多年如一 曰的坚持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教得再好,你自己没有坚 持练习也没用。没有任何一个拳种、任何武技是可以短时间内修 炼成功的,一个月成为武林高手只能是习练者幻想和江湖上的骗 术。功夫需要一点一点积累,时间与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 能产生本质上的飞跃。技术的学习、功力的增长是一个相对漫长 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就是练出了一定的功 夫,长时间的间断也会退步的,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得到的即使是真传,如果不经过练习过程 的消化理解,也不町能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就是再好的师父也不 可能直接将功力传递到你的身上。

浏览1,5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