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擒拿防卫之道


七、坚玉钥于命门凝澄泉于丹田|赵氏擒拿防卫之道





(一)坚玉钥于命门



坚玉钥于命门指的是意念要常坚守住命门穴。



难经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明代张介宾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历代医家对命门的部位与功能看法不尽统一。赵献可在医贯中指出命门非肾居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并认为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命门与肾阳有着本质的联系。有人认为命门功能即肾阴、肾阳作用的概括视命门与肾为先天真阴、真阳之根系。



命门是进行意守的重要部位通过意守命门使命门相火得补。元



阳相火是脏腑活动的生理动力元阳充益则可加强五脏、六腑的活动功能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石室秘录中说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



命门元阳之火充足则鼓舞脾阳。脾阳得资则脾气充而健运。于是后天水谷得以充分消化精微物质得以充分运化从而为人体脏腑、经络乃至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凝澄泉于丹田



凝澄泉于丹田是指把三气汇一为澄泉(精)用意念引导汇集于丹田。



丹田为人身之本真气汇聚之处。见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性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杨玄操注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丹田是常用的意守部位。脉望天机者脐下一寸三分也圣人下手养胎仙之处。难经注云丹田性命之本道士思神比丘坐禅皆聚真气于脐下良由此也。气功文献中有三丹田(三宫)之说上丹田重在神中丹田重在气下丹田重在精。(见钟吕传道记丹田有三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



人们在行功中可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功法的要求选其一而意守之。但一般大多以意守下丹田为首要。



现将三丹田的位置和作用简述如下。



1 上丹田



即祖窍位置在两眼之间即二郎神三只眼所在处。此处是神的中心真气的根源。因为精神意识是生命的主宰真气是生命之根本。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则走向衰亡。意的活动都通过此窍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因此又有生死户之称。所以此窍至为重要。



在过去丹经道书之中对此窍多是秘而不传偶有传者也大都以隐语暗示。如阴符经曾指出机在目。金刚经五十三家注中有顶天立地,鼻直眼横和自古千佛万佛不外两眼看两眼的注解。拳经有学者要知真消息只在眼前一寸中等等。



练此窍不能用意过重要在有意无意、似有若无之中。能做到松静归一,两眼含神内视意气自然归窍(祖窍穴)。真气归窍更要顺乎自然在虚极静笃之时可以体会到窍内有一种说不出的无觉之感此即真气来复之象要守之养之逐渐地遍及全身运化整体。调神则可意守之。



2 中丹田



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气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之时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抚胸部即与此窍有关。经络学有气会膻中之说因此也有人就把膻中穴当做中丹田。调息则可意守之。



3 下丹田



在脐下二寸五分(小腹内部)是精气的中心力的根源。精气如不归中心则气散浮力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就要求气沉丹田。只要做到上虚领顶项舌顶上腭中舒胸松腹下提肛收尾闾气就自然下沉丹田从而遍于周身达于四肢。调气则可意守之。







也有称命门即下丹田之说。医学源流论云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末亡皆赖此也



故一般练功者(尤其是传统武术)都要求意守下丹田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肾之元阳、元阴的功能并可上济于心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为全面调和脏腑功能奠定基础。同时它又使人体上虚而下实以应大地之象是力和劲的本源人体运动、变化之枢机。





浏览5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