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特点
本症以腹部疼痛或伴有腹胀为主要特点。女性还多见牵连两胁痛,口中苦,泛 酸,咽喉发干,喜打嗝,常与情志变化有关;男性则多因暴饮暴食而腹痛,常伴有呕 吐,吐后疼痛减轻;虚弱者多呈隐痛,且喜热和按压,以及手足发冷等症状。
点穴治疗
点压鸠尾穴,然后从上腹部正中线向两旁推开,反复20次。
仰卧,摩腹1分钟。
点按中脘、天枢穴。
按揉足三里穴,力量由轻而重。
俯卧,用一掌根沿其脊膀胱经由上而下各按揉5遍,并在胃俞、脾俞的位置 重点按揉1分钟。
俯卧,用捏脊法,沿督脉、膀胱经在背腰部从下而上操作5遍,力量适度,以 患者略感舒适为宜。
若因暴饮暴食所致者,则用力拿肩井穴2分钟,使之催吐;若情志不畅引起 兼见有胁痛者,可用力按揉两足背的太冲穴各1分钟。
緣十三、腹泻
症候特点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一日数次或十多次,便质溏软或呈稀水状,这些症状 属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
点穴治疗
仰卧,摩腹.然后用一手食、中指在其下腹部的气海穴处做振颤法,时间越 长越好。
仰卧,按揉天枢穴1分钟。
按揉足三里1分钟。
俯卧,捏脊5遍。
俯卧,用掌根在膀胱经揉推5遍。
按揉脾俞、大肠俞各1分钟。
窗十四、遗尿
症候特点
本症指3岁以上的儿童或者成年人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将小便排在床上。
点穴治疗
仰卧,栂指用力按揉其双下肢的三阴交穴,要有强烈的酸胀感,并保持1
分钟。
仰卧,按揉太溪穴1分钟。
仰卧,用一手四指分别点按关元、气海、中极、曲骨1分钟。
仰卧,摩腹2分钟。
仰卧,提捏腹部任脉2分钟。即用两手栂指与其他指头相对用力,沿任脉 前正中线从肚脐到阴毛部提捏,提捏时先捏住皮肉,然后提起,放下,如此操作从肚 脐开始,依次向下提捏至阴部为止,反复10遍。
俯卧,用手掌推擦肾俞穴1分钟。
俯卧,用小鱼际推擦涌泉穴。
渗十五、落桄
症候特点
颈项一侧或两侧酸楚疼痛,颈项强直,俯仰及左右转动不利,动则疼痛加剧。 此病多因睡眠时姿势不正或枕头高低不适所致,也因卧睡时颈肩部外露受风或颈 肩部外伤引起。
点穴治疗
正坐,拿风池、颈项,力量先轻后重,然后保持较重的手法操作2分钟。
正坐,拿肩井,操作要求同上。
正坐,点天宗穴、肩中俞各1分钟。
正坐,用拇指按揉患侧压痛点,按揉的同时嘱患者缓慢转动头部,待压痛基 本消除后,再找别的压痛点,如法操作。
正坐,用小鱼际在两侧颈部、肩部做揉法,着重在患侧颈肩部操作,力量力
求深沉柔和,以两侧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为度。
^十六、急性腰担你
症候特点
本病多因弯腰搬抬重物不当,挑担闪挫,强力举重,跌仆,突然扭转以及外力直 接撞击腰部等原因所致。其特点是:突然发作,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困难,动则疼痛 加剧,甚至呼吸、咳嗽时疼痛加剧。
点穴治疗
U)俯卧,用两手点按承山穴半分钟。
用拇指按揉两下肢胭窝处的委中穴,力量先轻后重,直至按揉出强烈的酸 胀感,并保持半分钟,然后患者慢慢跪起,活动腰部。
俯卧,用手掌推擦腰部膀胱经2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宜。
俯卧,按揉腰部两侧膀胱经10分钟,以局部肌肉松软为宜。
俯卧,点按两侧肾俞、大肠俞,每穴各1分钟。
^十七、胸胁屏倍
症候特点
本病俗称“岔气”,是一种由于胸廓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的胸胁疼痛,多因举 抬重物用力不当或动作不协调、撞击闪挫等引起。其特点是:胸闷胁痛,多为一侧, 也可以两侧,疼痛部位走窜不定,范围较大,咳嗽或呼吸时加重,并可牵扯背部,患 者往往不能明确说出疼痛部位。
点穴治疗
正坐,点按双侧内关穴1分钟,边点按边活动。
正坐,术者站在患者侧面,用一前臂由前向后插于其腋下,并向上提拉肩 部,同时嘱患者紧吸一口气,随即术者用一掌根用力叩击患侧背部1次,再让患者 做深呼吸,一般疼痛即可消失。若疼痛未减,可再如法操作1次。
第一节民间急救点穴法
緣一、备迷
一'
突然昏迷,不省人事,颜面苍白,四肢软瘫。
【点穴手法】
浏览9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