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敌打斗中施擒拿术时要手脚并用手刚抓住对方的某关节就要迅速上步进身配合拿法别绊对方。运用全身整体之劲方能制服对手。不了解擒拿术或略懂擒拿技术者常误认为擒拿之术无非就是抓住对方的手、臂扭转。其实不然,我国擒拿术招法繁多变化无穷。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整体施拿法则这是其制胜之机理。擒拿术的手法十分细致而又严密。而手法之巧妙则有赖于步法、身法与其它技法的密切配合。请见下面实例。
例口擒拿中的抹眉。乙用右直拳击甲中盘甲向右转体,向左侧躲闪避开来拳同时右手抓住来腕随即快速向前进步左脚落于乙右腿侧后方左手从乙脑后向前扣住乙眼眉处向后下猛拉同时右腿别住乙的左腿右手向后猛拉别乙腕部,使乙无法动转(图526、527、528)。
图526 图527 图528
分析]如果甲进步较慢没有别住乙的左腿乙的左腿向左侧后方撤步甲抹眉招法就无法成功。甲进步要掌握好时机,抓住乙的来拳后向体后猛拉同时进步落脚于乙的左腿后面能使两人之间距离突然缩短为擒拿创造了良好条件如果甲没有抓住乙的来手就慌忙进步乙的手没有被拉可以马上发拳攻击甲面部甲很可能被击中因为此时甲左手前伸准备拿乙额部右手在抓乙手两只手都不能快速回防而且此时甲正在慌忙进步二力合一甲会较重地被击中如果甲抓住乙的来手进步较慢拉手力量也不大乙突然提右膝就会顶中甲中盘。
打斗场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变化施招因敌而制胜,主动灵活地争取搏斗的胜利。孙子虚实篇中说致人而不致于人气就是说要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在散打中善于使用战术者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自己来上钩的就是以利引诱的结果。待敌人上钩后凶猛地攻击敌人,在闪电般的交手中使用招法要因势而变。
例2]在散打中甲有意将中盘空当暴露出来并为乙击打拳调整好距离引诱乙方进攻,当乙方用右直拳攻击甲中盘时甲马上将来手抓住使用抹眉招法攻之。如果甲没有抓牢,让乙逃脱了甲马上改用右边腿攻击乙裆部如果甲抓住乙的来手乙方力量较大向回猛拉其臂甲突然松手随即用右边腿攻击乙裆部(图529530)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道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其大意追击敌人过紧就要遭到它的反扑让它逃走就可以削减敌人的声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后,但不要逼迫它借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敌人而避免流血。放缓对待小心行事瓦解敌人这样对我有利。
图53
分析押抓住乙的右腕乙用全力向后拉,而且乙力量很大。甲如果和乙硬拼叫力很难将乙擒住乙也有机会施打就不能做到巧制拙柔克刚建甲如果突然松手因乙后拉力过大会导至平衡不稳现象,这时甲趁机踢打乙方便可获得成功这样能既瓦解乙方的斗志又化解乙方拙力避免了死打硬拼的现象。
孙子说对溃退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三国争战时诸葛亮施用七纵七擒的计谋就是既释放孟获而又追踪他逐次推进到边远地方。诸葛亮七纵他的意图在于扩大疆土拿孟获作榜样,去降服其他的蛮族。以上的招法是避开双方血斗,为更凶猛地打击敌人创造良好的战机。
浏览2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