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伤大椎穴治方】
大椎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位于背部正中线,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 胸椎棘突之间,在人体俯伏或正坐俯首时颈后隆起的最高点下缘凹陷处。此穴 被点打受伤,可令人当即昏扑倒地,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精神失常,以痴呆 型居多。治疗时可先按风池、哑门、肩外俞、秉风四穴,然后服下此方。
处方: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各6克,川芎、姜黄、刘寄奴、红花、桃 仁各9克,分心木、桑枝各12克,全当归15克,地龙18克,生龙骨、生牡 蛎各30克(先煎2小时)。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灵台穴'冶方】
灵台穴又名肺底六。位于脊背部正中线第六胸椎与第七胸椎之间处,为人 体三十六大穴之一。此穴被点打受伤,可使人当时即昏迷不醒,背部剧烈疼痛, 喘促,干咳,甚至咯血,其人面色苍白无华,语言轻微无力。治疗时可先按肺俞、 神道二穴,然后再服下此方。
处方:全瓜蒌、乳香炭、没药炭各5克,三七、苏木、五味子各8克,桔 梗各8克,赤芍药、红花各10克,全当归、炒桃仁、炒积壳各12克,地龙15克。
用法:水煎,每曰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筋缩穴治方】
筋缩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脊背部正中线,第九胸椎与第十 胸椎棘突之间。此穴如被点打受伤,可令人背脊强痛,抽搐,甚至精神失常。 用下方治之。
处方:全竭2克,乳香炭、没药炭各5克,罂粟壳6克,三七、石菖蒲各8克, 白僵蚕、伸筋草、地龙、远志、露蜂房各10克,骨碎补、当归12克。
用法:水煎,每曰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命门穴治方】
命门穴又名精宫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二腰椎 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此穴若被点打受伤,可见腰脊刺痛,此穴周围浮肿,腰 痛不能俯仰转侧,咳嗽时感觉阵痛难忍,甚至可延伸至两腿萎软,不能行走, 最后麻痹瘫痪。亦可见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男子可见遗精、阳痿
女子可见月经紊乱。受重伤者,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三曰必死。急用下方治之。
处方:露蜂房5克,地龙、三七各6克,牛膝、地鳖虫、炒桃仁、续断炭、 延胡索(醋制)各9克,炒杜仲、鹿衔草、仙桃草、骨碎补各12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可服5~7剂。
[点伤长强穴治方】
长强穴又名尾闾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位于骶骨端,尾骨尖下5分处。 此穴被点打受伤可令人立刻软瘫,如麻木不觉痛者必死无疑,若疼痛剧烈者反 而有救。受伤后可见尾脊疼痛,牵制腰部疼痛,腰膝无力,甚至瘫痪,兼症可 见便秘、便血、脱肛。治疗用下方。
处方:血竭3克,三七、陈皮各6克,木通8克,续断、大黄、地鳖虫、红花、 桃仁、五灵脂、当归尾、刘寄奴各10克,延胡索、骨砗补各12克,五加皮、 黄芪各18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曲池穴治方】
曲池穴又名阳泽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肘窝横纹侧端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屈肘时凹陷处。被点伤者可令人上肢至肩部疼痛,甚至 上肢萎软,屈伸不利。重者上肢瘫痪不遂,轻者不能上举。治疗时,可先点按 推拿尺泽、合谷、天井、阳池、手三里5个穴位,再服下此方。
处方:细辛3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穿山甲(炮)6克,姜黄8克, 地鳖虫、鹿筋、红花、桃仁、桂枝各10克,骨碎补、延胡索各12克,自然铜(煅) 30克(先煎2小时)。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急脉穴治方】
急脉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该穴位于人体的耻骨结节的外侧、气冲穴 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此穴若被点打受伤,重者立 即死亡,轻者面色见青。用下方治之。
处方:茵芋叶、血竭各3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三七6克,红花、 木通各8克,牡丹皮、白术、桃仁各10克,桑寄生、骨碎补各12克,独活、 五加皮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气海穴治方】
气海穴又名百虫窠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屈膝成直角时股: 骨内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此穴被点打受伤,瘀血内阻,除见患处疼痛, 腰腿转侧屈伸不利外,真正引起危险的是在气血注入此穴时受伤则见各处出血 诸症。用下方治之。
处方:血竭5克,红花、三七、百草霜各6克,茜草根、鸡冠花、血余炭、 山栀子(炒黑)各10克,全当归、生地黄、炒桃仁、侧柏叶炭、漏芦各12克。
用法:水煎,每曰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环跳穴治方】
环跳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即当股骨大 转子顶点与骶骨裂口的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此穴被点打受 伤时可见患处腰腿疼痛剧烈,可放射至脚跟部,并见腿足挛缩,不能屈伸与行动,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治疗时可先按委中、五枢、维道、膝眼、肾俞、昆仑六个穴位,
然后再服用此方D
处方:三七6克,木瓜、红花、桃仁各10克,骨砗补、续断、破故纸各 12克(盐水浸泡一宿炒干),威灵仙、牛膝、独活各15克,五加皮18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三阴交穴治方I
三阴交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 后缘凹陷处。若被点打受伤,可使人下肢萎软,不能行走,而且痛如蚁噬,并 令人食欲大减、消化不良、泄泻、尿闭,可因慢性消耗致人逐渐死亡。用下方 治之。
处方:茵芋叶3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三七6克,红花8克,牡丹皮、 白术、桃仁、槟榔、山楂、鸡内金各10克(研末,分两次用药汁冲服),骨碎补、
桑寄生、海桐皮、合欢皮各12克,独活、五加皮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昆仑穴治方】
昆仑穴又名下昆仑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跟腱与足外踩之 间的凹陷处。若被点打受伤可使人软瘫,不能行走或直立,患处疼痛,或见麻 木不仁,并可牵引至腰膝及坐骨神经痛。治疗时可先按绝骨、委中、陷谷、太 溪四个穴位,再服用下方。
处方:闹阳花0.3克,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6克,木瓜、红花、鹿筋、
千年健、伸筋草各10克,桃仁、延胡索、五加皮、骨碎补、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点伤涌泉穴治方]
涌泉穴为人体三十六大穴之一。其部位在足底心陷中处。此穴若被点伤则 气血受阻不能通关,轻者无甚知觉,重者可令人昏迷,腿足痉挛,不能行动。 如果瘀阻本经可出现阴部疼痛,小便癃闭;伤入心经则可鼻血目赤,精神失常: 伤入肝经则可软瘫不举、肢体痉挛;伤入脾经则可水湿积聚、肿满,甚至发为 水疱而烂;伤入肺经则可咳喘上气、胸胁作痛,甚至咯血。可先按大钟、飞扬、 太溪三个穴位,再服用下方。
处方:肉桂3克(研末,分二次冲服),三七6克,枳壳(红花苏木汁制)、 炒桃仁、威灵仙、牛膝、木瓜、伸筋草、千年健、骨碎补、徐长卿、泽兰、车 前子各10克,五加皮15克,薏改仁6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时服下。
浏览1,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