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孙式形意拳
传统对练套路动作图解
五行生克五行炮奉动作说明
一预备式
甲乙双方相对(以下穿浅色服者 为甲,穿深色服者为乙),成立正姿 势站好,两人相距二至三步。要求同 三体式预备式(图1)。
二起式
甲乙双方同时变为三体式。均出 左手,迈左脚。动作要求同三体式 (图 2)。
三乙:右崩拳
两手变拳,右拳向 前崩出,拳眼向上,左 拳撤回至小腹左侧,拳 心向上;同时左脚向前 迈出一步,右脚跟步 (图3)。
动作要求同崩拳。 甲:退步扣手
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随之向后退步。左手向下扣住乙的右拳,右手仍 在右腹部(图3)。
四乙:左崩拳
动作要求同崩拳。
右拳回撤至小腹右侧,拳心向上;左拳向前崩出,拳眼向上。同时左脚 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跟步(图4)。
甲:右劈拳
左脚尖外摆垫步,同时左拳从乙左拳外面钻出,截住乙的崩拳;然后右 脚迅速上步,落于乙左足的后外侧。同时右手以劈拳形式向乙的头或左肩劈 下(图4、图5)。动作与劈拳右式同。
说明:乙用崩拳进攻甲,甲用劈拳破之,此即形意拳劈拳(金)克崩拳 (木)之意。
五乙:炮拳
身体微左转,左拳回拉并向上钻翻至额头正中,拳心向外,手背贴住额 头;同时右拳向甲心口打去。两脚原地不动(图6)。
说明:乙由崩拳变炮拳此即崩拳(木)生炮拳(火)之意。甲用劈拳攻 乙,乙即用炮拳破之,此即炮拳(火)克劈拳(金)之意。
甲:右钻拳
右脚速上提回撤至左脚前,脚尖外摆。同时左拳内裹下落,左手下按乙 右拳,左肘靠肋;右手速回抽至右肋。随即右拳拳心向上,用钻拳即速向乙 的下颌部位钻出,同时左脚向前进步,落在乙左脚内侧。两眼看乙的眼睛, 俟其变化(图6、图7)。
说明:甲由劈拳变为钻拳,此即 劈拳(金)生钻拳(水)之意。乙用 炮拳向甲进攻,甲用钻拳破解,此即 钻拳(水)克炮拳(火)之意。
六乙:左横拳
身体微右转,右拳抽回至右肋,拳心向上;同时左拳从甲右臂外侧内 裹前钻,用横斜劲截击甲右臂,拳心 向上(图8)。
七甲:左崩拳
右拳迅速抽回至右肋旁,拳心向上;同时用左崩拳向对方胸口部位打去。 两脚仍在原位不变。眼看左拳(图9)。
说明:甲由钻拳变崩拳,此即钻拳(水)生崩拳(木)之意。甲用崩拳 破解乙横拳,此即崩拳(木)克横拳(土)之意。
乙:撤步扣手
速将右手扣住甲左拳;同时左脚撤至右脚后,左手随之撤至左肋旁。眼 看前拳(图10)。
八甲:右崩拳
右拳向乙胸口崩出,
拳眼向上。同时左脚向 前迈出一步,右脚跟步。
左拳拉回至左肋,拳心 向上(图11)。
乙:撤步扣手 速将左手扣住甲右 拳。冋时右脚撤至左脚
后,右手随之撤至右肋旁。眼看前拳(图11)。
九甲:左崩拳
左拳继续向乙胸口崩出,拳眼向 上;右拳撤回右肋,拳心向上。同时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跟步(图 12)〇
乙:钻拳
左手回撤至小腹,然后即速从甲 左拳外面钻出,拳心向上,截住甲的 崩拳(图12)。
至此,五行炮拳对练已经完成了一个单循环。如继续练习,则甲乙动作 互换,乙接右劈拳,甲接炮拳(与动作四甲:右劈拳;动作五乙:炮拳相 同),以下依此类推,可反复循环练习。
十收式
收式要仍回到原起式方向和位置。可在做完动作九后,两人同时变拳为 掌,恢复成三体式,然后收回左脚恢复立正姿势即可(图13、图14)。
十二形全体大用(妾身炮)对练备路动作说明
一预备式
甲乙双方相对,成立正姿势站 好,两人相距二至三步。要求同三体 式预备式(图1)。
甲乙双方同时做三体式。均出左 手,迈左脚。动作要求同三体式(图2)
三甲:右崩拳
左手向右拍击乙的左手,使乙左 手偏离甲的身体;然后右手变拳向前 崩出,拳眼向上。同时左脚向前迈出 一步,右脚跟步(图3、图4)。
乙:提步右崩拳
撤右脚,左脚紧靠右腿提起;左 手向右推击乙的右拳,然后左脚落 步,右脚跟步,打右崩拳向甲进攻 (图4、图5)。 图3
右手下按回拉乙的右手,同时左 手向乙面部劈去。两脚不动(图5)。
乙:鹞子人林右手回拉,上钻,外翻停于额 头;同时左拳成炮拳向甲心口部位击 出,动作如鹞子人林式(图6)。
五甲:右劈拳
左脚略后撤变横步,右足上步迈 至乙左脚外侧,同时左手曲回,下按 住乙左手并向后带,右手向乙面部劈 去(图6)。
乙:右劈拳
左脚即速后撤变横步,同时右脚 上步。同时左手变掌迅速向后向上抬 起,挂开甲右掌;右掌向甲左面颊劈 去(图7)0
六甲:双截手
右手变拳,里裹为拳心向上,向 左截住乙的右臂;左手同时变拳,手 臂上抬,手腕外拧,拳心向下,截住 乙的手腕部位。右足同时进步(图7)〇
乙:左劈拳
左手速向甲面部劈去;右手拉回 至胸口右侧。脚不动(图8)。
七甲:
甲用右拳速向右截住乙的左手, 左手截乙的左臂。动作不停,右拳迅 速从自己左臂下面向乙胸口打去,拳 心向上。两脚不动(图8、图9)。
乙:提步右崩拳
左足后撤一步,冋时右足提起。 右手托住甲之右手向后引,左手同时 从甲手腕下伸去托住其肘,向后向右 拨拉。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步,左 脚跟步,右拳迅速向甲胸口打去,拳 眼向上(图10、图11)
要点:右手拉,左手拨,右拳打三者要一气呵成,不可间断。
八甲:捌手抓面(猴捌绳)
腰部下坐,右手变掌迅速按于乙右拳上面向后倒;随之左手变掌落于右 手前,继续倒乙之右臂。上动不停,右手继续向乙面部抓去(图11、图12、 图 13)
要点:两手动作要连贯,连倒带抓不可间断。
乙:右穿手
迅速收回右拳,然后右拳变掌向甲右臂外侧钻出,将甲右臂抵住;左手 同时拉回至胸口(图13)。
要点:注意身式要矮。
九甲:炮拳
乙:退步劈拳
身体向右转,右脚后退一步。左手扣住甲的右拳,右手撤回至胸口,手 心向下(图15)。
十甲:进步反打
左手变掌从额头下落,扣在乙左 手上,并向左搂;同时右脚上步,右 拳以拳背击打乙面部左侧(图16)。
要点:右脚上步落在乙左脚外 侧,要做到手到脚到。
乙:退步穿手
右脚速退一步,左足随之后退。 同时左手抽回迅速向甲右臂内侧钻出 (图 16)。
要点:后足退,前足随之退谓之 “后代后”。退步要和左手前钻同步进行。
十一甲:劈拳偷打
右足进步,左足跟步。同时左手向右将乙之左手拍出;右手略回撤,然 后迅速向上钻出,变为劈拳向乙面部劈击(图17)。
要点:此式即所谓“偷打”。
乙:右反背掌
右脚速后退,左脚随之后退,右手先将甲右手向左拍出,左手再向左拨 甲的右臂;然后右脚向甲两脚中间上步,用右手手背击打甲面部右侧(图 18)。
要点:此式要点在于上步击打。右脚上步要和右手击打同时完成。两脚 退步大小,是否退步要根据双方距离而定。根据距离也可只退左脚,然后右 脚上步,形成换步。也可不退步,直接上右步击打。
十二甲:
右脚速向后撤,同时右手回撤, 然后从乙右臂外侧向前钻出,抵住乙 右臂;随即顺乙右臂下按回拉乙的右 手。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迈步,左手 向乙脸部右侧劈击(图19、图20)。
要点:左脚上步与左掌劈脸动作 要同步。左脚要落在乙前脚外侧。
乙:抓头劈面
左脚后撤一步,右脚提起。同时 右手将甲的左手挂开,左手随之将甲 的胳膊向下向右推按,右手速向甲头 上抓劈(图21)。
十三甲:蛇形撩打
左手回撤,由下向上从乙右臂内 侧上钻,截住乙的右掌;同时右脚上 步,右手向乙裆内撩击(图21、图 22)
乙:退步捋按
右脚向后撤步落下。右手由上往 下顺甲右臂向后向下捋甲右手;左手 同时向甲脖颈劈击,并顺势按拉其右 臂(图22)。
十四甲:右挂左劈
右手屈回,小臂向右侧挂乙的左臂;同时左手向乙面部右侧劈去。两脚 不动(图23)。
乙:右穿手
左手回撤至左肋;右手即速向甲左臂里侧钻出,截住甲掌。两脚不动
十五甲:右劈掌
左手向下向后按带乙右掌,然后回到左肋部;右掌向乙脸左侧劈去。两
乙:马步崩拳
右手向左拍击甲右手,同时身体略向右转,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姿势, 左手变拳向甲右肋打去(图26)。
腰部下坐,随即右手用猴倒绳式,向下倒按乙的左手,然后左手再向下 倒按,右掌再向其面部抓去。两脚不动(图27)。
十六甲:捌手抓面(猴捌绳)
乙:退步穿手
左脚即速后退一步,左手回撤至左肋旁;同时右掌从甲右臂外侧钻出, 截击甲右手(图28)。
十七甲:挟臂切颈
左手从乙右臂内侧前穿并向左缠拨,用左臂挟住乙右臂。同时左脚上步, 落于乙右脚外侧。右掌掌心向上向乙脖颈左侧切击(图29)。
要点:挟臂,上步,切击三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左脚上步要管住对方的 右腿,
乙:双截手
身体速向左拧转。两手变拳向左截击甲右臂和右手。两脚不动(图30)。
要与切掌同步。
十八甲:左劈掌
右手撤回,左手用劈掌劈乙右脸颊。两脚不动(图31)。
乙:截手偷打
身体速向右转,两拳向右截击甲的左臂和左手;然后用右拳偷打甲左肋。
十九甲:顺手牵羊;
腰向后坐,左手顺乙来拳,向下向后捋住乙的右手(图32)。
然后右脚抬起踢乙右腿,同时右手和左手先后用猴倒绳式向乙右臂劈按, 右足在即落地未落地之际,左足即蹬地跳步向前迈出,同时右手向乙右臂劈 按(图33、图34)。
乙:退步穿手
甲右劈掌;左手回撤至胸口(图33、图34)。
右脚提起,然后向后退步落下,右手回撤后再向甲右臂外侧钻出,截住
二十甲:左挑右劈
左手从乙右小臂下穿出,将乙右小臂挑起,右手抽回;随即用右掌劈乙 左面颊。两脚不动(图35)。
乙:鹤子抓肩
右手撤回至右肋;左手贴甲右臂里侧前伸,抓甲右肩(图36)。
二十一甲:右劈掌
右手屈肘回撤,向右向下搂乙的左手腕,同时左手向右推乙手腕上部; 随即用右掌劈乙左脸颊。两脚不动(图37、图38)。
要点:右手搂,左手推,右掌劈三个动作要不中断,一气呵成。
乙:左挂右劈
左手屈回,然后再从甲右臂内侧钻出,截甲右劈掌并顺势往回挂甲右臂;
同时右掌劈甲左脸颊。两脚不动(图39、图40)。
二十二甲:双截手
速向左转身,两手握拳截击乙右掌和右臂。两脚不动(图40)。
二十三曱:截手崩拳
速向右转身,两手握拳截乙左掌 和左臂;然后右手迅速从自己左臂下 面向乙胸口崩打,左手握拳撤至左 肋。两脚不动(图41、图42)。
乙:提步推按
右足后撤一步,同时左足提起。
左手向右推按甲右拳(图43)。
至此式,安身炮对练的第一个单 循环结束。如继续对练,则甲乙动作 互换,乙左脚向前落步,右脚跟步,
用右崩拳向甲进攻;甲则接练第三式 提步右崩拳。以下动作依次互换,不再重复。循环次数由双方根据体力自定。 收式时则要仍回到原起式位置和方向。
二十四收式
(接上式)
甲:右脚后退一步,左脚随之后撤;右拳撤回小腹右侧变掌,左掌成劈 拳式向前钻并伸出,恢复三体式姿势(图44)。
乙:左脚落步,左拳变掌向前伸出,恢复三体式姿势(图44)。
然后双方恢复立正姿势即可(图45)。
第七编孙式纯阳剑
(形意剑)传统套路动作图解
孙式純阳釗持釗法与剑指
一剑指
练剑时,一手持剑, 另一手应握成剑指(也 称剑诀),各武术门派, 剑指不尽相同,孙式纯 阳剑的剑指,是将食指、 中指并拢伸直,无名指 与小指屈回,拇指伸直 (图1、图2)。
但应指出,剑指并
非固定不变之规,因手指之屈伸是在助右手之运剑,因此剑指可随剑势而变, 不必拘泥于一定手型。
二左手持剑法
左手持剑系指背剑(剑背于左臂 后)^孙式纯阳剑左手持剑(背剑) 是左手虎口对着剑柄,拇指、中指、 无名指及小指由剑柄两侧握住剑格 (护手),食指伸直贴于剑柄之上,剑 身平贴于左臂后(图3)。
三右手持剑法(也称把法)
无论何种剑法,都是在把法(握 剑法)的变化操纵下才能做得正确, 因此握剑法是随着不同剑法的变化而 变化。一般来讲,很少有用“死剑 把”(五指牢牢紧握剑柄)的。孙式 纯阳剑右手握剑,是虎口对向剑刃, 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松握剑柄,食 指及小指可随运剑而灵活移动,这种 握剑法谓之“活剑把”,如此运剑方 能灵活多变(图4)。
孙式纯阳釗待统备路釗式名称顺厚
1 | 预备式 | 18 | 扁喔 |
2 | 潜龙出海 | 19 | 磨盘剑 |
3 | 仙人指路 | 20 | 扑剑 |
4 | 倒退连三剑 | 21 | 顺水推舟 |
5 | 扑剑 | 22 | 玉女穿梭 |
6 | 提炉剑 | 23 | 白猿献桃 |
7 | 落步斜单鞭 | 24 | 灵猫扑鼠 |
8 | 怀中抱月 | 25 | 单轮剑 |
9 | 磨盘剑 | 26 | 滴鞭式 |
10 | 扑剑 | 27 | 快马加鞭 |
11 | 顺水推舟 | 28 | 败式崩剑 |
12 | 玉女穿梭 | 29 | 妙手背斩 |
13 | 白猿献桃 | 30 | 翻江搅海 |
14 | 灵猫扑鼠 | 31 | 野马跳槽 |
15 | 单轮剑 | 32 | 快马加鞭 |
16 | 推窗望月 | 33 | 败式崩剑 |
17 | 转身捧纛(定心剑) | 34 | 妙手背斩 |
35 | 蜻蜓点水 | 44 | 风轮剑 |
36 | 探海剑 | 45 | 倒劈猴 |
37 | 怀中抱月 | 46 | 青龙献爪 |
38 | 云摩天盘剑 | 47 | 上步黑虎出洞 |
39 | 转身棒纛(定心剑) | 48 | 三环剑 |
40 | 下地盘剑 | 49 | 青龙翻身 |
41 | 中人盘剑 | 50 | 蚊龙出水 |
42 | 上步黑虎出洞 | 51 | 青龙归海 |
43 | 扑剑 | 52 | 收式 |
浏览2,6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