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杆拳在山西流传的练法及套路有许多,就鞭杆的长度而 言,其中就有十三把鞭、九把鞭、六把鞭等几种。十三把鞭(约 1. 06米),即双手使用之鞭;九把鞭(约0. 72米),是既可双手使 用,同时也可单手使用之鞭;而六把鞭(约0. 48米),则为单手使 用之鞭。
鞭杆的练法分门别派有许多家,笔者曾学习过三十六鞭和 这套三环套月鞭,但三十六鞭已有20多年未练习,早已遗忘,难 以再编写成书奉献给大家。
本书的这套鞭杆,称为“三环套月鞭”,乃张函(也有写作 “含”)之(山西五台县人)先生传给杜大兴先生,杜大兴先生再
1
国木丛书
冰范"芟"1矿M七
传给了我等。
据我所知,张函之先生共传了三个徒弟,一为杜大兴先生, 系山西五台县人,是太原西山煤矿的离休干部,也是张函之先生 的掌门弟子;一为张震先生,河北人氏,原是太原“乐人堂”和“顺 天立”药店的工作人员,现已退休回乡;一为武耀文先生(已去 世),原为山西机床厂干部。据杜大兴先生说,张函之先生一生只 练习鞭杆,而且在其前半生中,靠鞭杆以保镖为生,因此,在鞭杆 的技艺方面,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很有特色。张先生 所传授的鞭杆共有两趟,一趟是“三环套月鞭”,另一趟是“鸵骡 鞭”。
张先生在传授鞭杆时,十分随意,随手练来就是一趟很好的 套路,因而,他在晚年教徒时,虽然只有三个徒弟,但是这三个人 所练的套路互相都不一样。杜大兴先生学的是三环套月鞭,武耀 文先生学的是鸵骡鞭,而张震先生学的则是介于三环套月鞭与 鸵骡鞭之间的鞭法,具有另一种特色。张函之先生在传授杜大兴 先生鞭杆时,曾亲手为杜大兴先生写下了这趟“三环套月鞭”的 鞭杆拳谱及要领,并一招一式、一谱一鞭完完整整地教授了杜大 兴先生。所以,现在在社会上流传的鞭杆拳谱,就是当年武耀文 先生从杜大兴那里复印后流传出来的。
武耀文先生是张函之先生最后的一个徒弟,也可以说是关 门弟子。这时张先生已是年迈之人,将此鸵骡鞭传给武耀文先生 之后,尚未留下鸵骡鞭谱。所以,武耀文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到杜 大兴处,以自己所练的鞭法来对照张函之先生留写的鞭杆拳谱, 然而越往后练越无法对照,只好半途而止。
武耀文先生学了鸵骡鞭之后,经过多年的练习,又经加工改 编,之后传入了社会,所以现在太原市大部分练习的是鸵骡鞭。
据先辈讲,张函之先生的前半生大部分是在做保镖,靠的就
2
是这根鞭杆来生存度日。张先生的鸵骡鞭已在山西大地上广泛 流传,而三环套月鞭仅为张函之先生的掌门弟子杜大兴先生所 得,且杜大兴先生只传少数徒弟,因此,至今仍然尚未在社会上 广泛流传。
我征得杜大兴先生的同意,将此套鞭杆拳法问世,目的在于 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武术瑰宝,使其得以光大,为更多的武术爱 好者提供多方面的锻炼方式,以提高身体素质,增添锻炼兴趣。
鞭杆的本身,说起来它并不属于十八般武器之列,它独创于 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和生产斗争中,独创于贫困地区和艰苦奋斗 的人们中间,所以,不仅它的实用性很强,而且对于有肢体关节 毛病的人来讲,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风 格的运动方式。
讲到用法,鞭杆虽然没有利刃,不能像刀剑一样地去劈砍刺 杀,但是,它却可以使用鞭的两头来对付敌人,以一头顾住敌人 的器械,再以另一头去打击敌人,有声东击西之妙,有变化灵活 之奇0
鞭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携带方便,不引人注目。如果您 是一位年迈之人,出入行走时手里拿一根鞭杆,既可以当作拐杖 使用,又可以当作护身的武器;即使是中年人,手里拿一根木棍, 也要比你背上一把刀或一把剑要雅观得多。大概也正因为如 此,所以鞭杆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特别爱好。
笫二节粮杆拳之起源
这趟“三环套月鞭”,究其根源,始于何代,创于何人,目前尚
3
且无据可考。据老前辈传说,这套鞭杆拳始于山西雁北地区的 繁寺、代县一带。但也有人说它是流行于西八县(即山西省西北 部的8个县)一带。这一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地处黄土高坡,风 大沙多,雨少树寡,地旱草黄,种不收粮,再加上反动统治和地主 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食不充饥, 衣不遮体,难以聊生。在这些地区流传着许多歌谣,其中最典型 的一支歌谣就是《走西口》:“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真真确 确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实况。在穷苦至极的生死线 上,人们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不得不背井离乡、翻山越岭走“口 外”(即今内蒙古),给有钱人和大商人赶牲畜运粮运盐,苦度岁 月。在长期的长途跋涉中,常常遇到野兽的侵害和土匪的勒夺, 人们为了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以赶牲畜使用的短棍为武器,综 合了刀、枪、棍、剑等器械中的提、挑、崩、点、劈、挂、扣压、拦格、 撩剌、甩打、裹挎、拔戳、滚带、斩截和擒拿等各种技击方法,并把 它逐步地加以完善,才形成了今天具有独特风格的、不同套路的 鞭杆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和提高,鞭杆 拳也就不再是为生存而自卫的武器,而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 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器械。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 武术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鞭杆拳越来越受人们 的喜爱。
浏览2,1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