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剑全书


二、杨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传统太极剑全书





传统杨式太极剑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拳术的基础上结合剑术的剑法与剑力而形成的






套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传统杨式太极剑动作是以刺、劈、点、撩、截、挂、挑 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神舒体静, 意念引导;轻灵沉稳,刚柔相济;连贯圆活,绵绵不断;剑法清晰,身剑协调。



(-)神舒体静,意念引导



传统杨式太极剑术首先突出“意”,要求神活意先,神态自然,心静体松,立身中 正,舒展大方。传统杨式太极剑与其他剑术相比动作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运动中体现出 以意为先的理念。通过意识引导动作,以意带身,以身运剑,缓慢的速度为意的体现创 造了基础条件,扩展了传统杨式太极剑的展现空间。身剑结合,犹如手臂的延长,这种 高度的身剑统一、内外相合是传统杨式太极剑的主要特点。



(二)轻灵沉稳,刚柔相济



传统杨式太极剑术的步法变化如同传统杨式太极拳一样遵循“迈步如猫行”的动作 要领。轻提、慢放、缓弓步的步法变化,不仅显示出传统杨式太极拳沉稳、庄重的气 势,而且更有利于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腹敛臀等动作要领的 掌握,并且在沉稳之中蕴含剑法轻灵的感觉。“运劲如抽丝”的劲力变化,更有利于传 统杨式太极剑术细腻剑法的展现和剑力的体会。柔缓的步法,如抽丝般的内在感觉,结 合剑法的变化,充分体现在剑力的表达。在意的引导下,动作蓄与发、开与合,剑术的 柔化,剑力的刚韧,正所谓刚柔相济、柔中寓刚。要做到轻灵柔顺而不流于漂浮,沉稳 庄重而不拘于呆板僵滞。动作衔接柔顺,内外相合。尤其是跳跃动作更讲究柔缓自然, 沉稳中不失轻灵,轻灵中寓意稳重,避免生硬的拙力。



(三)连贯圆活,绵绵不断



传统杨式太极剑剑法的变化是丰富的。动作之间的衔接如同传统杨式太极拳术要连 贯,意识的表达要自如。剑法之间,动作之间的过渡转换,处处以弧线与圆形为主。通 过弧形与圆形衔接动作,运转圆活,式式相连。完成一式动作即通过身法的转换,剑法 的变化,使动作之间合顺相接,给人以圆活自然之感,这种意识感觉贯穿始终。剑力的 虚实变化,在柔缓之中要充分体现。动中凸显剑法的圆活,静中显现剑力的刚韧,一动 一静之间,没有停,没有顿,要做到剑力刚柔相济,连绵舒缓,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杨式太极剑术动作节奏平缓,绵绵不断,套路中没有明显的间隙停顿,力求达到“手中 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四)剑法清晰,身剑协调



传统杨式太极剑剑法清晰,剑力准确,姿态优美,无论剑法的前后变化,开合、屈 伸,多以弧形与圆的运动轨迹来体现。动作舒展,可以讲是圆中化(劲),圆中发 (力)。清晰的剑法变化,要处处体现出准确的剑力,也就是传统杨式太极剑术内心功法 的展现。弧形与圆的运动轨迹体现出传统杨式太极剑术优美的动作造型,剑法与剑力巧 妙结合,与身法变化协调配合,身与剑合,神形兼备,使得传统杨式太极剑术动作更加 潇洒飘逸。套路演练中要做到呼吸自然,与动作相配合,身法、步法、剑法的虚实转 换,肢体和剑法协调地融合成一个整体。





浏览1,7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