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剑


二、第六章 太极十三势要义详解|吴式太极剑





太极十三势系按五行、八卦原理设制而成。中国 古代思想家认为“五行”是构成万物之基本元素。



道:“五行”。金、木、水、火、土。



儒:“五常”。仁、义、礼、智、信。



音:“五律”。宫、商、角、徵、羽。



性:“五性”。喜、怒、欲、惧、优。



释:“五蕴”。“色蕴”:构成身体与世界之物质; “受蕴”:感官而生的感情;“想蕴”:认识的反映,感 觉,形象,概念;“行蕴”:精神和物质现象生起的变 化;“识蕴精神作用的主体。



《孙了?虚实》:“五行无常胜。”指出相生相克的 规律。






金——水——木——火——土—金——水 循环不已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五行是动态的表现。《易经》「天行健,君子自强 不息。”



伏羲画八卦代表什么?它表示人类对自然界观 察到的现象。能在上古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并归纳为 八类而画成八卦,确实是高度智慧的表现。卦的组成



为爻。直线(——)称为阳爻;间断线(--)称为阴 M 爻O卦象即由二者组成o M



下图是伏羲所画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可是这个 E 八卦图,在唐以前未见流传,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现 基 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画,我们不作考据,在此不加讨 论。现在让我们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现的意义。






伏羲的先天八卦图 文王的后天八卦图



八卦的数字很有趣,一、二、三、四向左旋转,五、 六、七、八向右旋转,这就是《易经》的基本原理:“天 道左旋,地道右旋。”而且每个数字和对面的数字相 加,均为九,故曰“九在其中”。“九”为最高数,称为至 阳。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先天八卦讲的 是:“宇宙未形成物质世界时之物理法则。”后天八卦 讲的是:“物质世界形成后太阳系的物理法则J先天 讲的是体,后天讲的是用,即象与数的关系O



太极拳讲的“十三势”,即从五行、八卦的思想派



f



生出来的。



“五行”:进、退、顾、盼、定。即为五行之于外者。



粘、连、黏、随、不丢顶。为蕴之于内者。



皋 “八卦”:挪、握、挤、按、采、捌、肘、靠。分为四正、



四隅。行之于外者曰势,蕴之于内者曰劲,两者相辅 相成,实为太极拳之精华所在Q



“五行”要义:



粘劲:两物交粘之意。在太极拳则为粘随(不即 不离)之意,要求动作必须粘合,粘合的作用在于能 在对方发力之前,即能探得反应,并能顺势使其失去 重心而无从发力。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 先动”。其劲为“似松非松,将展未展”。



连劲:粘劲的继续。在练习时要求接续连绵,无 息无休。此劲属被动,其意是在接触中始终保持密切 的联系,而不自停息,应注意于变化虚实之间。



黏劲:如影随形。在练习时如舟行于浪上,彼浮 我开,彼沉我降,即不顶之意。曰:我顺人背谓之粘。 使对方感到丢之不开,投之不脱,有机则乘,无机则 候,对方进而困之,退而截之,于被动中争取主动。



随劲:随者从也。要求缓急相随,进退相依,舍己 从人,随屈就伸。所谓“人刚我柔谓之走”。



不丢顶:“五行之源,轻灵之本。”关键之处在于 “虚领顶劲”,犹如四轮车驱动的车轴,能做到变化于 瞬息之间。



此五者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o故须以全局 观之,而非支离破碎之意,学者应予以重视。






浏览2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