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太极剑入门与提高


一、太极拳的锻炼价值|太极拳太极剑入门与提高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融拳术、导引、吐纳 为一体,是一种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相结合的运动。它要求心静 体松,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为主。它的动作缓慢、柔和 而自然,运动量适中而符合生理保健要求,因此是延年益寿的最佳 运动方式之一,是防病、治病的良好医疗手段。所有动作技法均含 有攻防含义,具有防身的作用。套路的演练优美古朴以及推手独 特而文明的运动方式,使它富有观赏价值。



(一)健身



太极拳独到的锻炼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练意、练气、练 身”三者密切结合,始而意动,随而内动,继而外动。实为内外兼修 的锻炼方法。



我们知道,人之根本在于精、气、神,气血平衡即无病,气血失 调即生病。太极拳就是根据人的结构,顺乎自然进行锻炼,它对脑 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 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 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并且强调“以静制 动,虽动犹静”,这有益于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整,对神经衰弱、 失眠、头晕、高血压等有显著疗效。



太极拳的气分两部分,即先天的元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与水 谷精气。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 状态,用深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 脊、四肢螺旋缠绕,将丹田之气运送到全身,产生“气感”。气的运



? 1?



行使每平方厘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减轻了心脏的负 担,对心脏病的防治很有利。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锻炼了肌肉的 弹性,也提高了血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 心、脑血管病。例: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机能试验,测试经常打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一般老人各32人。测试方法为一分钟内上、下 40厘米高的板凳15次。实验结果,太极组老人只有一人不能完 成规定的定量负荷,其余的都能完成定量负荷,而且脉搏、血压反 应正常。对照组老人,年龄越大,完成定量负荷的人越少,出现不 正常反应的人越多(如梯形上升型和无力反应型反应);心电图异 常的,太极组占28.2%,对照组占41.3%。经常打太极拳,能提高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善身体各器官组织间活动的协调性,提高 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使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养充分,物质代谢加 强。因此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发生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病的人较 少。



太极拳进行腹式呼吸,通过膈肌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对 五脏六腑产生“按摩作用”,这对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 常等会收到良好疗效。深呼吸又能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肺部的 换气能力,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对肺部疾病有一定疗效。太 极拳的提肛吊裆,加强了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对痔痿病、脱肛、子宫 脱垂和其他慢性生殖系统疾病均有相当的防治作用。



练身就是练躯体、腰、腿、眼神、关节韧带、骨骼、肌肉等。如躯 体要求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这不但使气血上下疏 通,而且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使身型端庄健 美。



(二)防身



防身即防犯外界对自身的一切干扰、袭击。防身有内外之分。 从外部而言,要掌握太极拳的攻防技击方法,御敌自卫。在身体相 接触后的近身防卫中,可运用捆、捋、挤、按、采、拗、肘、靠八法。 这种近身顺势用力,借劲使劲的独特方法,如在摔技中予以运用,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谓“太极加摔跤,神仙摸不着”就是这个道 理。如果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可用太极拆招散手,如高探马、搂膝 拗步推掌、搬拦捶、撇身捶、指裆捶、搂膝栽捶、掩手肱捶、当头炮、 玉女穿梭、金鸡独立、野马分鬃、手挥琵琶、提手上势、倒卷肱、云 手、白鹤亮翅、白蛇吐信、如封似闭、上步七星、退步跨虎、斜飞势、 海底针、闪通背、十字手、抱虎归山、披身伏虎、双峰贯耳等。如果 距离较远,可运用太极腿法,如分脚、蹬脚、拍脚、侧向蹬一根、扫膛 腿、摆莲腿、二起脚等。实践证明,腿与臂相比,腿较长、力量大,又 较隐蔽,因此腿法在防身用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太极拳的技 击传统原则,也需要加以说明,如“以静制动、“敌不动我不动,敌 微动,我先动,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理为一贯" 等。这些原则,如在本门内,在太极圈里运用,是正确的;在一般情 况下,比功力,或作为玩艺切磋,则体现得比较深刻;如果功夫好, 采用这些原则也较有效,或者作为第一次打击的反击时运用,也较 有效,但如果是完全散开来打,像散打、拳击、自由搏击那样打,单 靠“以静制动”等的传统打法就不够了,会吃亏的,还需要适应新形 式,有所发展,有所改进才行。还必须强调指出,太极拳用于防身 技击,单靠站桩、练套路(盘架子)、推手的练习是不够的,必须要练 太极散手,必须要有计划地一招一势地操练,必须系统地进行两人 一组的一招一势的攻防练习和组合动作攻防练习,还必须长期进 行太极散手的实作练习,才能提高水平,才能有效的防身。



从内部而言,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气和,它与道家的清静无 为,释家的四大皆空以及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异曲同工,就是要排除 杂念,排除精神干扰,要排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干扰; 要调合眼、耳、鼻、舌、身、意六欲;要排除风、寒、燥、湿、火等物理上 的不利因素。体松,为了通气,松则通,气血通畅,经络疏张,阴阳 平衡,人才不会生病,才能预防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实验证明,太 极拳运动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国内外学者实验证明,练15分钟 的太极拳,免疫细胞功能会明显提高。



(三)观赏



太极拳的练习,不但能健身和防身,还能用于表演、观赏。第 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两千多人大型太极拳表演的盛况,民族 的气息,典雅古朴的动作,柔和的节奏,行云流水似的态势,伴随着 优美而轻松的音乐,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世界为之惊叹。



太极拳的美与源自西方体育健美项目的肌肉发达之美是绝然 不同的。太极拳崇尚自然之美,美在和谐之中,外讲身形的端庄中 正,体态安祥,内讲心灵之美,美在心静杂念除,气和经络通。当你 休闲时或清晨在庭院、街道、广场、公园打一两套太极拳,不但能健 身,而且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心旷神怡,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享受。





浏览3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