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二十六)云手第5动。(图271)
图271
〔应用〕动之则分,从腰分,腰是坐标点,上松到手,下 松到脚,全身都开了。动分腰不好求,要在练拳中慢慢体会, 腰分为开合,没有一定的功夫,难以把握。在没有开合功夫之 前,以松脚行功,在阴阳接头之时,阴动或阳动之前,松一次 脚。有人问不知如何操作,按照你的理解去松脚就是了。每次 练拳,一个势练完再练下一个势的接头,先松一次脚,天长日 久,就能找到动之则分的感觉,进而再深研,把握松腰的技 艺。
._——逃夫黑;—
6 .左掌弧捋(阳动,阳顶)
同(二十六)云手第6动。(图272)
图272
〔应用〕动之则分,分什么?分阴阳,阴隐阳显。盘拳练 功的阴阳变转操作不同于推手、技击的阴阳变化。因为,盘拳 行功操作时,有固定的路线,也就是拳套路的路线。拳套路路 线是由阴动和阳动组成,一阴一阳,一处有一处虚实,阴阳平 衡。从起势到收势,几十式或百多式,均为阴阳动组成。例如 起势4动,两个阴动(第1动和第3动),两个阳动(第2动 和第4动)。阴动的止点,是阳动的起点,阳动的止点,是阴 动的起点,似钟表表芯丝丝相扣,一环扣一环。按照太极阴阳 学说规范行功,循规蹈矩,盘拳如行云流水,在阴阳变转中, 动态运行。阴阳变转的起止点的功法是科学的拳艺。
7 .右掌上搠(阴动,阴顶)
同(二十六)云手第7动。(图273)
良筮太滋奉
图273
〔应用〕推手和技击的“动之则分”与盘拳的动分阴阳不 同,因为拳的路线是固定的,按拳的规律行功,而推手和技击 是两个人较技,拳打两不知,也无固定路线。两人交手就不能 墨守盘拳时的规矩,人家一拳打过来,你说人家不阴先阳,人 家并不买你的账,迎面便是一拳,将你打翻在地。二人较技之 前,你应该按太极拳阴阳学说规范行功,四梢空接手,以松 柔、松空、松无等待对方来手。此式称为“以静制动,以虚待 实,后发先制”。以静制动的“静二是指精神,心神意气,是 看不到摸不着,但可以感觉到的气质。这个“静”,也指外形, 周身肢体的净,身上手脚松得很净,手上干净,还要由练家根 据自己多年修炼的功夫,自己去体会。静与净到哪个层次说哪 个层次的话。静与净的状态要从内修中体会。经络活跃,血管 畅顺,脊椎有胀热感,每个大关节虚灵,顶上有种虚灵的精 神,使人有挺拔感,周身浑圆一体有腾虚之感。汪永泉大师说 周身似撑开的伞。这是技击身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身形, 有了这种身形,已经稳操胜券。
8 右掌弧捋(阳动,阳顶)
同(二十六)云手第8动。(图274)
图274
〔应用〕“静之则合”,这是练拳多年之后都明白的拳理。 以拳论解释“合二就是“完整一气”。盘拳阳变阴有一瞬间的 “实中实”。所谓“实中实”,是在阳动结束、阴动起始的瞬间 变转之前,再实一次,也就是阳动手引脚到终点。手再引脚, 是手脚的意念舒展。神、意、气、躯干肢体短暂的正体内外相 合,在技击运用时,合为周身肢体的短暂的完整一气,是高层 次的浑圆一体。与对方的接触部位,“粘连黏随不丢顶”,最 忌主动、妄动,一丝一毫的主动、妄动也会破坏周身正体的完 整一气。周身内外已经散乱不击自溃,还能去推手吗?不能! 练拳是求己,技击更是求己,请悟其中的深刻拳理。
浏览2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