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不强调入静、意守和调 息,也不讲大小周天和通关出窍,站桩练功时只要求摆好姿势, 掌握一定的运动量和必要的意念活动,以脉搏增加多少为运动 量大小客观生理指标,并且能够根据每个人体力变化情况而随 时调整姿势,巩固成绩,充实内容,提高疗效。
站桩的进一步训练是向中国拳学方面发展,是专门研究人 体活动力学上的筋力学问题,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即试 力、发力、试声、推手、技击实战等问题。
站桩练功把医疗保健、养生强身、技击实战融为一体,以求 “物”为最高目的,以站桩不动为训练爆发力的方法,没有套路演 练,恢复了 “毋先物动”、“独立不改”、“独立守神”的本来面目。 我根据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提出以下运动分类法及“物”的学 名第二随意运动示意式:
(速度+力量)X时间=第一随意运动,即工作肌的屈伸运 动。
(角度+意念)X时间=第二随意运动,即休息肌的紧松运 动。
站桩的历代名称如下表:
表7-5 站桩的历代名称简表
公元前 730—645
《管子》
毋先物动
《管子》卷十三、心术上第三十六
公元前
571—471
《老子》
独立不改
《老子》第二十五章
公元前
450—350
《内经》
独立守神
《黄帝内经》第一篇
公元前 369—286
《庄子》
坐 忘
《庄子》大宗师第六
公元前
142
道教
内丹术
在身体保持“独立不改”状态下增加 小周天、大周天、通关、出窍等意念活 动
公元前
487—593
佛教
禅定
卧禅、坐禅
立禅、行禅
南朝菩提达摩由天竺来华传授禅法 创立面壁禅定
1103—1142
岳飞
心意六合拳
一般传说岳飞创此拳与金兵作战
1600—1680
姬际可
心意把
在少林寺观雄鸡斗,悟其理兴此拳
1750
戴龙帮
心意拳
在洛阳马学礼书室作拳谱序
1850
李洛能
形意拳
在山西祁县学艺后返回河北深县
1903
郭云深
形意拳
郭云深1903年逝世
1920
王芸斋
意拳
在上海时著《意拳正轨》
1940
王芸斋
大成拳
在北京时著《大成拳论》、《拳道中枢》
1950
泽井健一
太气拳
1976年在日本出版《中国实战拳法
——太气拳》
1953
于永年
站桩疗法
1982年北京出版《健身良法一站桩》
1987年香港出版《拳道中枢站桩功》
1988年北京出版《站桩养生法》
1985
林锦全
站桩气功
1996年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站桩》
大废蓼站桩与东物
第8章
关于站桩求“物"阀源的营宪
浏览4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