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实腿(脚)转换上弓 步,一手弧搂一手前击,都要以腰带动四肢运转,充 分体现主宰于腰和力由脊发、步随身换的特点。上休 的转动,虚实在腰,次在胸,用左右腰隙交替抽换来 分虚实,然而转动的幅度要适度。转动不足,两臂活 动受到限制;转动太过则“散”,也会将背、后脑等 要害暴露于敌,易受攻击。左右腿弓步的转换,要虚 实分明,左虚则右实,而实中有虚;左实而右虚,而 虚中有实。实腿极为稳固,而不失灵动;虚脚极至轻 灵,而不失厚至。步起步落,轻灵稳健,迈步如猫 行。左右弓(箭)步切忌“软步”。
用法
如同第七式“左搂膝拗步”,右搂膝拗步则方向 相反,三个搂膝拗步连续进攻,相连不断。
注释说明
“搂膝拗步”一式在笫七式已有说明。拳势功架 舒展简洁,体势工整,松朗庄伟,空灵圆融,支撑八
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是杨家太极拳 跌打兼施的经典拳势。在整套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 中,有左搂膝拗步四式和左右搂膝拗步二式,总共有 九个搂膝拗步单式,加上两个抱虎归山的拳势近似搂 膝拗步势,计有十一个。可见对此势的重视。
“左右搂膝拗步”三次连环搂打向前进击,左右 方向都有,这对人体的均衡发展及全面活动带来好 处。它和“左右倒撵猴”式的连续向后退步、闪赚腾 挪、诱敌深入、连环画弧挽扳推击相砰应。两者其一 为进,以攻为守,攻中有守;其一为退,以守为攻, 守中寓攻。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相连不断。杨式太极拳 不但在拳势的演练时相连不断,在实际的运用时也是 相连不断的,势势攻防相连,招招攻守相衔。不仅是 几个式子的攻防相连,而且是整个套路自始至终都贯 彻攻防相连和攻守相衔的原则。动作一个接着一个, 圆活连贯,绵绵不绝,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川流不 息。充分体现了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所说的“长拳 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左右搂膝拗步“三次迈步向前,后腿从提起到前 伸轻轻落地,都是均匀缓慢地进行,犹如猫之蹑足潜 行。不但使支撑腿得到锻炼,而且使前迈伸屈的大腿 和小腿及腰、胯的肌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此 式得到很多拳家的垂青,专门抽出来作为单练的式子。
第十式手挥琵琶
谱诀、动作过程与第八式“手挥琵琶”相同
(图 48、49 )o
用法、技术要领及注释说明同第八式“手挥琵
巳 O巳 O图48图48
巳 O
巳 O
图48
图48
浏览4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