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图说-译注卷首


三十七、太极黑白图|陈式太极拳图说-译注卷首





翻译:



《太极黑白图》中白色的部分表示阳仪,黑色的部分表示阴仪。 而黑色和白色分作两部分,是表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而中间的 气机却没有断绝,这就是太极,并不是说只有中间的一圈白的才代 表太极的本体。(引自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



《太极图弄圆歌》中说道,我有一个丸子,它由黑白两部分组 成,虽然分为黑白两个部分,但是,总体上还是只有一个。此丸如 果说它大的话,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载动它,如果说它小的话,没有 什么东西能够再分割它。它的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不分作,也不 分右。从八卦到《洪范?九畴》,纵横交错,古今相交,乾坤定位。 其间,从尧舜到周公、孔子,都是后人所称颂的圣人。而我自己也 参悟了圣人的这种境界,在琴瑟争鸣的乐声中悠然自得,自在逍



[231] “易以道阴阳”,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诗》以道志,《书》以道 事,《礼》以道行,《乐》以发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意总是说,《诗 经》是为了说明人的志向的,《书经》是为了说明政事的,《礼经》是为了说明人的行为 规范的,《乐经》是为了说明社会和谐的,《易经》是为了说明阴阳二气变化规律的, 《春秋经》是为了说明人的尊卑贵贱、等级名分的。



(232)程子,这里指程颍。



(233]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出自《近思录》 卷一《道体》,意思是说,天地万物的道理,没有单独存在的,必定都有相反相对的一 面。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有人故意安排使它这样相对。



0m0 g //



遥。孔子认为太极中一阴一阳的相互对立和转化规律,是决定吉凶 大事、道德功业的关犍性因素。太极图中所反映的思想,从迹象上 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从所蕴涵的精神上来说,体现 的社会中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种社会关系的伦理纲 常。有规才能画圆形图,有矩才能画方形图。而太极即是人伦社会 的法则和尺度。孟子说,明白了太极图的含义,就会好像有件事不 能时时遗忘一样,此事就是浩然之气,它至大至刚,能够充塞于天 地之间,与天地同在,与造化同流。



这个太极图与周敦颐的太极图稍微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是并不 是我故意要标新立异,与周敦颐的太极图不同。周敦颐的太极图是 分几个部分来画的,使人容易明白。我的太极图是从总体上来画 的。如果从理解周敦颐的太极图的角度认为我的太极图的中间的一 个白圈是太极本体的话,那就错了。关于太极图的解说,周敦颐已 经解说的很详细了,所以我在这里也就不多罗嗦了。



《庄子?天下篇》中总结各部经典的特点时说,“《易经》是为了 说明阴阳二气变化规律的”,庄子所总结的道理很正确啊。世道的 太平与昏乱,国家的因循与变革,山川的兴旺与衰退,王霸的诚挚 与虚伪,风俗的淳厚与淡薄,学术的虚假与公正,理学之晦暗与光 明,文章的淳漓,士子的贵贱,贤不肖之进退,华夷之强弱,百姓 之劳逸,财赋之盈虚,户口之增减,年岁之丰凶,举辟之详略,以 至于一草一木之贱,一饮一食之微,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大到世道 的治乱,小到一草一木,全都包括在这张图之中了。程频说,天地 万物的道理,没有单独存在的,必定都有相反相对的一面。都是自 然而然的,并不是有人故意安排使它这样相对。我们从这张太极图 中也可以看出这种道理。我在画这张太极图的时候,因为读到《易 经》中“七日来复”这句话,明白了道理原来并没有断绝,万事万 物的往来代谢都是这样,所以把它推而广之,并作了理学辨疑。



// gfcwwao 9ta



引述:



来知德认为,从尧、舜、文王、孔子四个圣人以来,没有人真 正理解太极图中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只有他自己经过数十年的苦思 冥想,终于知道《易经》“非前圣安排穿凿,乃造化自然之妙,一 阴一阳,内之外之,横之纵之,顺之逆之,莫非《易》也。”于是 从明朝“隆庆四年庚午,终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后成 书”⑵4)。



《太极黑白图》又叫《太极图》,就是来知德在先天太极图、先 天八卦图、《阴阳鱼图》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并且还包括了周敦颐 太极图的内容。“太极弄圆歌”便是来知德为它的《太极图》所编 制的歌谣。世道之治乱,国家之因革,山川之兴废,王震之诚伪, 风俗之厚薄,学术之邪正,理学之晦明,文章之淳漓,士子之贵 贱,贤不肖之进退,华夷之强弱,百姓之劳逸,财赋之盈虚,户口 之增减,年岁之丰凶,以至一草一木之贱,一饮一食之微,皆不外 此图。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大到世道的治乱,小到一草一木,全都 包括在这张图之中了。



来知德认为,伏羲图讲对待之理,文王图讲阴阳二气修行之 理,而他的《太极圆图》不仅包括了伏羲的阴阳对待之理和文王的 二气流行之理,而且包含了主宰之理。这样,一幅图就包括了 “天 地间理气象数”,此是来知德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在《易经来注 图解》一书中他还把自己的图放在伏羲、文王的图的前面,以示重 要性。



在来知德看来,此图是圣人作《易》的本原。孔子作《易传》, 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全部意义, 也包括在这张图中。因此,如果明白了这种图,那么,一部《易 经》不在四圣那里,而在我这里了。



[234](明)来知德:《来瞿堂先生易注自序》,《易经来注图解》,第3页。








浏览2,8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