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尚 派 形 意 拳 被 抉 微尚 派 形 意 拳 被 抉 微起势
尚 派 形 意 拳 被 抉 微
尚 派 形 意 拳 被 抉 微
马形运动路线可走直线, 也可走锯齿形路线,可左右 转身回头。本节是按锯齿形 路线,右转身回头讲解。
马形的起势与虎形的起 势动作及要领相同,故从略, 动作图片从图1-4-9开始。
(二) 右提步双搓掌
借右脚后蹬,左脚前垫 一步,随之右脚跟进提起成 右提步;左右“三圆掌”形 不动,借腰左拧,右掌经左 前臂里侧向前搓掌,两前臂 平行,高与胸平,两掌心向 下,力达指尖。(图1-4-
10)
【要领】
(1) 借助腰左拧及“三 催劲”搓出右掌,并与左脚 踩落一致。
(2) 提步时要求两腿并 膝、踝,右脚里踝骨靠在左 脚里踝骨之上,右脚尖微翘,
图 1-4-9图 1-4-9图 1-10图 1-10? 脚底与地面平行。
图 1-4-9
图 1-4-9
图 1-10
图 1-10
(三)双马形左势
1. 动作不变。借左脚后蹬,重心前移,右脚前趟一大步, 左脚随之跟上提起成左提步,两膝并拢向前进方向;同时,左 前臂边外拧边向上划弧回拉至胸前,上臂贴身,拳虎口向前; 目视左拳前方。(图1-4-11)
2. 动作不变。借右脚后蹬,上身左转,重心前移,左脚 向前进方向左45。趟进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成左三体式步; 同时,左拳边下扣腕边向左拨挂后,左右两拳一起向左脚前上 方直线冲击,两拳面向前,虎口相对,拳高与胸齐;目视两拳 前方。(图1-4-12)
第章形 意 拳传 统路第章形 意 拳传 统路图 1-4-11 图 1 -4-12图 1-4-11 图 1 -4-12【要领】
第
章
形 意 拳
传 统
路
第
章
形 意 拳
传 统
路
图 1-4-11 图 1 -4-12
图 1-4-11 图 1 -4-12
(1 )图1-4-9至图1-4-12动作要一气呵成,步要远,左 右提步要稳,体现“独立之形”的技法含义。并且臂借腿力, 上下协调。
(2)图1-4-11的掩肘是一束身动作,蓄力待发,顾中有
打,要求左臂弧线回拉,前臂内含外旋滚动,并能掩住右肩。
(3)两手虎口相对、向前冲击为“双马形”,借助脚力, 表现形意拳的刚猛沉实。
(四)双马形右势
1. 两脚不动;借腰右拧, 两臂在沉肩坠肘基础上,向右 平摆90° (图1-4-13)。接着 借左膝里扣前挤,左脚向前进 方向右45。进一步,右脚随之 跟进成右提步;同时,两前臂 上弧线外旋回拉,使右上臂贴 身,拳虎口向前;左拳收至胸 口前,拳面抵在右肘尖里侧, 拳心向上;目视左脚前上方。 (图 1-4-14)
2. 动作不停。借左脚后 蹬,上身右转,重心前移,右 脚向前进方向右45。趟进一大 步,左脚随之跟进成右三体式 步;同时,右拳边下扣腕边向 右拨挂后,左右两拳一起向右 脚前上方冲击。两拳面向前, 虎口相对,拳高与胸齐;目视 两拳前方。(图1-4-15)
【要领】
图 1-4-13图 1-4-13图 1-4-14图 1-4-14双马形右势要领与双马形 左势同,唯左右动作相反。
图 1-4-13
图 1-4-13
图 1-4-14
图 1-4-14
浏览3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