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轮地煞图》(上}
《天轮地煞图》全称乃《太乙真天玉持法本天轮地煞阴阳穴 道玄机神图》,是明?九脉合真而后武林密传绝本。
国术中的武学与修真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与发展,已经达到了 完臻的地步。而这当中形成的浩瀚遗真,依靠历代的宗风脉传得 以延源泉至今(笔者所著《统元楼藏真丛典?真元宝笈》中已有 清晰的交代)。在近数十年的历史当中,为众所知的关亨九和周 潜川是两位不可多得的得到脉系嫡传的人物。
关亨九先生的神剑脉传是真宗脉传,太乙神功,属于武当真 宗丹脉。当年这神功四门流宗,乃飞刀、神枪、意戟、神剑。这 四门的宗传,笔者是得自松花湖旺起镇隐真吴和老人与其孙吴延 平脉系嫡传。十二代师尊阎老先生对笔者讲过有关吴和老人以金 锋掌破牛腹,在松花湖上登萍渡水的掌故轶事。关亨九先生只得 神剑一脉,故剑炁中只具玄光。
关老在《武当修真密笈》中亦言:我家藏有祖先所著的武当 拳宗,当时江湖上黑白两道,为此颇为震动,都认为这是泄漏武 术的海底(即工底)。颇招仇视和忌恨。但因先祖在督署当差, 尚能隐避,并没外传。以后因社会变迁,绿林英雄,渐渐绝迹。 得以代代相传,一直传到我手,可惜于十年动乱时遗失无存。现 在国家需要,在体运会支持下和史学会同志鼓舞下,本拟将这本 拳宗整个追写出来,无奈因我朽木之年,精力有限,只好分段陆 续地追写,十二论是我学艺的根本,对我影响最深,记忆的比较 清楚。所以先把它写出来,贡献给国家,交给群众,藉以发扬武 术,而利后学,是所望焉。故刊登于《武当》杂志作单行本。
丹医大师?周潜川生前曾有出版著作《三十六天罡指穴法》、 《峨眉十二粧》、《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三本,当时弟 子们也整理了《上师语录》和一些丹医指症之说,与佛协巨赞法 师搞过丹医之科研,后因文革及巨赞逝世,这科研成果中夭。其 中《三十六天罡指穴法》书中介绍的是三十六天罡穴的指穴指 法用劲等,与此相应的还有三十六天罡穴,书中并未介绍。
根据武林旧习,大泛得法者,不得穴,得穴者不得法,只有 二者齐心合力才可共主武林。据周氏书中介绍内容而知周氏未得 其全。我得《天轮地煞图》与太乙金锋指,此二法分别得自二位 师尊亲秘。后来在专习过程中,师真们才讲此海底,再三叮嘱我 要慎全。
《天轮地煞图》是宗风留传下来的慎秘,过去是武学修真的 海底,历来被江湖人物杜篡,编造什么宝典、宝笈之类,蛊惑人 心,至使遗留下漫波无限。今因社会文明,时代变迁,习武修真 的人,已是凤毛麟角,将其作为探索人体奥秘,健康人身,也是 古之师祖造福万灵的一个真实事例,一者缅怀先人在人体科学上 之研究成果,二是让今人知道,传统文化领域之学识是何等的伟 大。
《天轮地煞图》直接记载了人体当中的秘密要穴,他关系到 习武的成败,亦是以武演道的蓝图。
本来任何事物者是有阴阳属性的,《天轮地煞图》原系有三 大用处,一是武林之学者得到《天轮地煞图》,用它可以深造武 学,使身心健康功力巨增;二是身染诸疾,或受内力所伤,命 在垂危,得到此图可以按图以内力疗疾,得以复聪;三是修真之 人得此图可以从筑基培元起直至丹成九转都离不开此图的提示。
《天轮地煞图》中主画二位人物,右侧看五分相貌似胡人, 左侧看七分相貌似华人。二人均以武林形神示之。右者左足在 前,右足在后呈行姿(乃玉环桩中双虚步),左者双腿屈蹲姿, 二人足下呈有水浪,二人足隐水中,约水面在踝之上下。
《天轮地煞图》右侧人物腰际下处有三穴,按《督阳玉照图》 所示则为下轮三穴,即中为命门,左右各一穴为命宫,此三穴为 人身至宝真穴。也是武林旧传“圣人留下三点红”之传。
《难经》三十九难曰: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 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三十六难曰:肾有两者,非皆肾 也,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 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者,下丹田精气出飞之处 也。命门其气与肾通。譬以耳目一也,而左明于右;手足一也, 而右强于左。而命门为阳气之根。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是命 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大之府,为 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窍。若命门亏损,则五藏六腑 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命门属肾,生气之原。两肾之 中,名曰命门。命门居两肾之中。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 为生气之原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修真图》中“坎中真阳”之句,指人体内真元肾水,泛指 “坎中真金”、“海底明月”,人身中之至宝也。丹田系真元气海, 周身之经脉,日夜循彻,周而复始,皆以丹田为归处。夫内功之 持,皆待周身气脉周流而后,百脉畅通。而行施功专持之法。行 功毕,且需将全身之脉收敛纳入气海,谓之归元。
“水为三才之祖,精乃元气之根。”大凡修真练气之家,均以 丹田为之气海,故有“气沉丹田”之说,然元气存至丹田,谓之 气海。“气沉丹田”本来是一种层次的感受和传统行持中的感觉。 真气始能收敛而后方可以沉下丹田。“气沉丹田”是经过一定的 修持才有气沉丹田的感受。俗人不懂这个过程,甚至某些大家学 者在传授功夫时,一开始则要求气沉丹田,试问初学的人,连气 是什么都没有体会,怎么能会沉下丹田。此即如妇人育子一般, 没有怀胎受孕之人焉能体会胎育之动?气沉丹田亦是如此,只有 把持宗风之人,言传身教,让后学得以感受气机收敛,然后始有 沉下丹田的初步感觉,继之,又经时历学再有哪些内感,方称作 气沉丹田,这才不失良师之责任。气沉丹田是一种感受体会,很 难以文字描述。笔者这样交待,恐怕是语言过硬了,还是在行功 中体谅吧!
医宗大哲张介宾《类经图翼》亦言__道家以先天真气藏乎 此,为九还七返之基,故名之曰丹田。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 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曰血室。叶文叔曰:人受生之初,在胞胎 之内,随母呼吸,受气而成,及乎生下,一点元灵之气,聚于脐 下,自为呼吸,气之呼接乎天根,气之吸接乎地根,凡人之生, 唯气为先,故又名为气海。肾脏藏精之府也;肾藏者,主先天真 一之气,北门锁钥之司也。而其所以为锁钥者,正赖命门之闭 固,蓄坎中之真阳,以为一身生化之原也。此命门与肾,本同一 气。道经谓此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海底阴跷 穴,本是生精要地,壬督之下鹊桥。海底则为坎宫,水之源也, 位于前后阴之间,故医家又名之为会阴,会阴又为阴之至极。海 底,即会阴。丹田为气海,丹田之元气为肾水,坎宫真水,肾水 真元气海之谓。内景交注而经的脉流,真气行太乙气化时,冲壬 督三脉合流,沉下会阴,一气冲关,通督,而行周天,人修真之 途。三阴,海底,如有底漏,真元即损,修真难行,丹道无期 也。故凡持修真仅防此患。封住海底,即止住底漏。海底即会 阴,会阴一封,三阴皆闭,复事修真,行之气化,真元之气可以 上腾气化也。道家称“会阴穴”为八脉之总根,此窍上通泥丸, 下达涌泉,真气聚散皆以此窍为转移。真元修真?金龙三势开通
浏览5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