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


七十二、虎势右畤非等闲,右横金肘抱球圆。|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





【注解】此句是叙说右呈“虎踞”右峙之势,右手横肘为 “揽雀尾”抱球(上抱)之势。(左手抱球在下,掌心向上)。“虎 势”、“右峙”足以言“虎踞”的雄峙,无论是内修内操自用,还 是武学的尚武神勇,是以此姿势来“生发周身之元气”为用; “右抱球”的“右横”“金肘”,武学可以“阴阳肘”出击为用, 内操以右大指对右“云门”穴相感,可谓“金气相循”。



【谱文】左腾虎步擒龙姿,左拳前棚正当先。



【注解】继前势,左足为“虎踞”、“虎腾”前足,身姿前行, 乃由“虎步”更换“龙姿”。同时,左掌在身右侧向前“棚”去 之势。此句概言“揽雀尾”右“抱球”姿势。



【谱文】搭手擴幵龙换虎,回身挤手龙在前。



【注解】继前势叙说动作。“搭手”在“盘架子”的套路中是 假设的,但这个动作在“盘架子”的套路中是不可缺少的。“搭 手搌开龙换虎”,是说“前势”棚之而后,右手做搭手状,同左 手回坐腕,顺遂身右侧“搌”开。这个动势的身姿改换,是由 前势动作“棚”而呈“龙”姿,继而“龙”姿转化为“虎”势的 动作。复而回身“挤”去则是再由“虎”势更换“龙”姿。



【谱文】撤手后坐换虎形,龙行虎按神气全。



【注解】“撤手后坐换虎形”之句是说“挤”后的动作“按” 的姿势,是由“后虎坐”的“虎踞”势开始。“揽雀尾”全势的 堋搌挤按等动作是由“龙行虎踞”之势开始转换的,着重神气 的体现,才是完美动作。



【谱文】揽雀尾式左右展,左峙虎势球左悬。



【注解】此是说“揽雀尾”的动作要左右展示。继前势换为 “左抱球”、“左坐虎”姿势的“揽雀尾”。



【谱文】棚擴挤按四法备,右棚攉虎左还。



【注解】继前势续说,由“抱球”而产棚搌挤按四法,“左 抱球”的“揽雀尾”动作,是“右棚左搌”,“虎踞”于左为主 势的身姿。



【谱文】翻掌腕打并勾手,三阳力至滚单鞭。



【注解】此概言“翻掌勾手”及“三阳化力”的“滚手”单 鞭。“勾手”藏变化之手,藏腕打之势,而且有“神勇”之威。



【谱文】左拳直撞金锋脉,手足同威顾三前。



【注解】续前动作,直言左掌,直撞敌之“金风太阴肺脉”, 遂手足共用随之有同等威力。要同时照顾到手前、脚前、眼前。 传统武学喻为“顾住三前盼七星”,“七星”为降敌过程中要盯住 敌人“肩肘腕胯膝头足”这七个进攻的部位。



【谱文】云手三环行三步,横虎横龙左右旋。



【注解】此句概言云手是通常以三次循环、行进三步之势的 动作来完成行功。其主要特点,是“横行”、“龙虎”之姿的动 势。



【谱文】双拳云挥摇身脊,勾云拿月金蛟剪。



【注解】再言“云手”特点,双掌相互,由内向外翻转手 势。其动作于行功中会出现“摇身晃脊”的动态,一是可以随身 形移动而利于“内循”之操,一是可以在动态中展现“避敌”躲 闪之势。“勾云拿月”、“金蚊剪”都是擒拿封闭降敌致胜之法宝。



【谱文】单鞭再接高探马,穿掌罩面气要圆。



【注解】此句“单鞭”而后“高探马”克降敌人的功用,指 出“穿掌”罩面要有气势,不可胆怯。



【谱文】前穿右掌拦手刺,回收左掌护丹田。



【注解】复言“高探马”动作,是用一手作“穿掌克敌”, 用另一手在“穿掌”之末穿前,拦封敌之来势,欲拦而欲穿之 势。动作有先后,但要有“意连”,衔接要贴切。要回拦手以护 自己丹田。





浏览4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