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动作小,拳架高,紧凑灵活,能化善 发。在走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中、正、平、圆、轻、灵、柔、活的 身躯,以慢生柔,以匀求活,习练时除保持中正的身躯外,还须 做到六合。天地有六合上下四方,人身亦有“六合”手脚、肘 膝、膀胯、心意、气力,筋骨之合。赵堡太极拳所指的“六合”, 即行拳走架时要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称外三合,心 与意合、气与力台、筋与骨合,称内三合。在行拳中推手与散 打中都要运动协调一致,脚要动、手领之,手要动、脚随之,似 有一线悬丝相连。手落脚落,手到脚(步)亦到的功夫为之整 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勤于苦练,非一日之功”,“一日 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朝夕盘打运化,日久方能成 功”,不能“一日打鱼,三日晒网”,更不能擅改拳架中招式。拳 架中招式是经过先人无数次实践战阵,将其招法经验升华组 合而成的。拳架凝聚了数代人的艰辛与心血,它是先辈的智 慧和艺术的结晶,不到一定功夫,难以领悟其中的奥妙,自己 根本没有理解,反而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无知妄为,随意改 动。使拳架散乱,浮滑。这样做,只能是欲速不达,徒劳先益。 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在六十几年的太极拳研习 中,对拳架,推手、散手都有他独到的见解。在晚年,他依据自 己的实践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将白鹤亮翅一式中的手臂 动作改为过头,一则提起人的中气精神有益于养生;二来在推 手、散手上也有其独特效用。郑老的创新与其深厚的功底是 分不开的,也受到后人的崇拜。
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到内三合,即练习套路前,先要心与 意合。也就是说只有一个自我,前面才能心平气和思想贯注 地练拳。但是也不能意过重,过重则滞,还会引起心闷,头晕 眼花等不良症状,更感神倦体疲,徒劳无益。其次气与力合。 在行拳过程中,力和气要协调。人身的气是分二种,一种是呼 吸之气,另一种是先天的元气。呼吸要顺其自然,主张在中、 正、平、圆、轻、灵、柔、活的动作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呼吸,假以 时日,自然会做到随着拳式的开合而呼吸。先天的元气加以 后天练拳日积而成的功力(指丹田气),即每成势一进间要有 心与意合,与人接手较艺时也是说“得机得势时,一触即发,力 是刚劲,气是刚阳之气,二者一合威力无穷”。
最后是筋与骨合,在行拳时或与人交手接触,成势对筋一 展骨一弹。是暗藏,不是明劲。即用意不用力,使力蓄于内, 不流露于外,气沉于丹田,不停滞在胸,从而使力从脚至腿而 腰经背臂顺利通过,行于手指。久而久之,就能积蓄大的气 力,并见运用自如,毫无牵强。必要时,就能求出巧妙之劲,涉 及神明,而并非外功用气用力专重一端所形成的死笨之气力。
刘瑞老师强调“求六合,必须得六进;六进不得,六合难 求”。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好六合的同时,还须强调六进,相辅 相承,缺一不可。否则,自己的功夫就难以有大的长进。
浅谈武当绝命剑
歌云:武当剑法堪奇功,十字妙法变化精。
欲知剑术之真谛,以剑演道为吾宗。
意如流水气如云,舞如蛟龙盘如风。
左拉右抹任意行,遇敌全凭步法灵。
八卦活步太极身,出剑整力贯其锋。
以气运身显其神,滚动内气润中宫。
阴阳易理是根基,虚实分明技法精。
内外练得合一处,才是此剑之正宗。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各门技法缤彩纷呈。尤其 是武当剑法,在理论上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以道家的 理论精髓为基础,以道门功法为宗旨,道法自然为战略指导思 想。将内家拳的技法与剑法融为一体,讲求以静制动后发制 人的战术,其步法稳健游刃自如,虚灵避拙运巧,身法轻灵娇 捷,进退闪展,起伏转折,劲力活顺,力达剑稍,刚柔相济,更体 现出精神和威势,实为剑中之魂,精华之绝技。
此套武当剑是授教于北京白云观道长,太乙八卦门第四 代传人屈克章老师秘传,屈老师解放后还俗隐居民间,但仍走 访师友研讨武学,特别对武当剑法造诣颇深。道长云:“该剑 源传自武当派太乙铁板道人郭济元。此剑在道门中属秘传之
术,从不流俗门,所以知者甚少。”
该剑共为三路,套路单线有两路,对练有一路。武当绝命 剑,剑法属工体剑的一种,架势工整,招法严谨,不崇花法。实 用性强,是太乙门的护道之法。
此剑法中有斩、砍、劈、闪、剁、露、拦、扑、束、云等诸法。 演练时即要有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吞吐自如的身法; 还要有八卦以斜取正,摆、扣、闪、躲、灵活的步法;又要有形意 拳整体发力,气贯于剑身的劲度。此剑的风格技法,以内功为 主题,练气化神,练神成道,要求在剑法的运用上,因故变化而 变,顺人之势,借力打力。脚踏四面,剑走八方,轻快稳健,不 以力取,而以巧胜。因为剑术在器械中最为典雅。因剑身细 薄,故不能硬挡架对方之兵器,不能像刀一样猛劈硬砍,刀如 猛虎,剑如飞风。刀、剑之法两者截然不同,不能混杂。道长 云:“练剑关健在于练神、神清则意安。”上乘的剑道无不取得 于道安佚之中。神以御气,气以施剑、剑练到最高境界可以心 中有剑而手中无剑,只须存着剑意,什么东西都可以作剑使。 古称为妙手空空者即是术也。剑术主要是将神、意、气、力贯 于剑法之中,达到以身运剑,剑神合一,剑身合一之境界,才能 触类旁通,进乎剑术之道。歌云“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 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烟如羽射九日落,矫如群帝磋龙 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歌诀不仅是对武当剑 法的妙手称颂,也是对其剑法轻灵快捷的风格写照。
道长又云:“古代的剑术与现代剑术之发展,在传统的剑 术套路中也有非功防因素的动作。此时舞剑己成为一种独立 的运动形式,演练者为了表演抒情和连接剑术动作组合的需 要而出现的,它的出现使剑术动作组合的连接具有更加和谐,
, 164 ,
使整个剑术套路更富有动静相兼和刚柔相济之美感。
古籍中有关剑舞的记载较旱的有“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家 而舞,”(引自一-(孔子家语)1越南——林处女有剑术云:“内 实精神,外示安秋见之如好妇,夺之似猛虎,布形候气其神俱 往,捷若腾兔追开还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她精辟的阐述了 动与静,快与慢、功与守、虚与实、内与外、逆与顺等诸多矛盾 的辨证关系。要求习线者在练习剑法时要掌握前辈舞剑的精 髓。要求手、眼、身、法、步之结合要做到“精沛气沉,力速功 纯。”所谓精沛气沉是指:全神贯注、气沉丹田、心不散、意不 乱、气随剑走、身与剑合、剑与神行。所谓力违功纯是指:剑法 要做到位,不能拖泥带水,用剑要有力度,力透劲违,准确娴 熟。
浏览3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