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论剑


三十四、"蒋把拾''生卒|武当论剑





陈鑫在《家乘》记载:“公(指陈王廷)与登丰县李际遇善。 登丰因官逼民乱,以际遇为首,公止之。当上山时,山上乱箭 如雨,不能伤公。遇一敌手,公追之。三周御寨未及。李际遇 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 拳者也。”



陈绍栋在《武林》1992年第12期撰文中说:“这个‘蒋姓‘ 仆人,不是别人,正是蒋发。”



陈绩甫著《陈氏太极拳汇宗》其自序云:“清康熙年间,先 世奏庭公,系武举,拳术高超,曾降服河南登封县王岱山巨冠 李际遇,只身入山,众不能敌,寨惊拜投焉。后在山收孝子蒋 发为弟子,授以真传,名负当时,奏庭公老,绘一肖像,以蒋侍 立,用示后人。至今仍存祠中。”



从陈氏族人两份资料证实:“蒋姓”仆人是蒋发。陈鑫为 什么说“蒋姓”仆而不说是蒋发呢?这是他为后来埋下的伏 笔。陈家沟陈氏族人,对蒋发的说法不一,有说:“‘蒋把拾’武 艺超群,是咱的好师傅。"有说:“‘蒋把拾’传给陈王廷太极 拳。”不少人说:“蒋发是陈王廷的友人。”也有人说:“蒋发是陈 王廷的徒弟。”众说纷纭,流传不少年代。



陈鑫对这些言论,非常反感,在他病老之时,著专文批评 陈氏族人,其短文说:要之,陈氏之拳,元朝已有大名。我始祖 在明初即有大名,非蒋氏所教。至陈王廷时,前明成手,不可 胜数。陈奏庭以后,成手也不可胜数。要之,陈奏庭明时人, 蒋把拾乾隆年间人,何得妄为指说陈氏之拳,传于蒋氏?此言 大为背谬,且蒋氏实不称与陈奏庭当老夫子,人不同时,道统 之深又不如陈奏庭,何得胡言乱语,启人疑惑?嗣后决不可言 陈氏拳法传于蒋氏。吾所明辨,虽不能与陈氏争光,亦不至败 先人宗辛。陈鑫字品三号应五,别号安愚谨志。(文修堂拳械 谱陈鑫短文)



唐豪在其著《太极拳研究》(148页)说:“陈沟(?)堂本,附 陈鑫笔记一则,谓蒋发乾隆时人,其九世祖陈奏庭为康熙时 人,戒村人不得再言蒋发为奏庭之师。予在陈沟时,见陈氏宗 祠有遗像一幅,旁立持偃月刀者,村人云即蒋发。并云蒋为李 际遇部将。果如村人所言,蒋为奏庭之师,合于画像;陈鑫言 蒋发乾隆时人,反不合于画像。”



陈鑫所著短文,是批评陈氏族人太愚蠢,不应乱说蒋发。 一怒之下,竟不顾史实,把蒋发与陈王廷同是明代人分开,说 成是乾隆年间人,歪曲了历史,为玩虚弄假的人提供了伪证, 致使以托名之作《陈长兴序》出笼,混淆了太极拳史。



为了确切证实陈鑫编造伪史,对蒋发生卒进一步核实,以 示后人。杜育万《太极拳正宗》“武当太极拳溯始”云:“余先师 蒋老夫子,原籍怀庆温县人也,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世居小刘 村,在县之东境,距真堡镇数里之遥。至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 太原府太谷县王老夫子讳林祯。事师如父,学艺七年,礼貌不 稍衰,师亦爱之如子。



赵堡太极拳传人,中国太极拳名家王海洲在《中国太极 拳》1993年第1期的《赵堡太极拳》的源流时说:“根据大量古 谱拳经考证,承始人蒋发住温县小刘村,生于大明万历二年 (公元1574年)。他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省太谷县王宗岳先 师处。”



据陈家沟太极拳学技陈炳先生在《中华武术》1995年第9 期发表《一知半解慎妄言》中说:“陈家沟确有过蒋发其人,系 陈王廷之友。蒋乃李际遇手下一将,陈王廷与李际遇交情厚 重,故李际遇难后,蒋发投于陈门,村人称其为“蒋把拾”。死 后葬于陈家沟西北杨海洋。”



为了更进一步弄清蒋发在陈家沟情况,笔者以函调查,陈 氏族人覆函如下:



关于蒋发其人,唯一史证是与陈王廷画像。村中古今广 传之说为:蒋发为李际遇部将,李事败遭灭,蒋投靠陈王廷,内 为仆友,外曰“蒋把拾”。王廷年老画像时,蒋叹曰:“公百年之 后,尚有后人祭典,惟吾独子一身,谁人怜亲。”陈感慨,遂由蒋 发立于身后,画像以传。民国时期,王廷后人还常到杨海洼祭 典蒋发。因蒋在王廷家为仆友,对外称蒋把拾,前人也根本想 不到太极拳的源流会出现人为的决口而涉及蒋发,故没有蒋 发碑文史记,也不应该反常而有之。只知其和陈王廷为同时 代人。杨海洼,陈家沟村西北一华里,人烟稀少;荒草遍野,禽 兽出没,事故繁出,村人称为事大量之地,故蒋发死后,王廷后 人将其葬于此,以镇邪恶。



通过以上资料证实,蒋发是大明万历时人,陈鑫说“蒋把 拾”乾隆年间人,是他编造的伪史,批评陈氏族人愚蠢,愚蠢者 是陈鑫,不是陈氏族人。



经过多方取证,对陈鑫考证,陈鑫从著书立说到杜撰《陈 氏家乘》,伪造蒋发历史与传拳陈长兴,既骗了陈氏族人,也骗 了武林。虽然唐豪、顾留馨错断陈王廷创造太极拳,顾氏独断 专行将“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图说》混入《大百 科》卷“太极拳”条著史册,也是给武术界后人留下一部反面资 料,使人们知道,历史上竟有人伪造历史,错断陈王廷创造太 极拳的奇文。使后一代武术界人士,不盲目引证,以假乱真, 沿着实事求是考证太极拳史,促使太极拳弘扬发展。





浏览43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