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截拳道


七、截拳道的精神武器|权威截拳道





任何功夫大师都要经历武术、武道两个 阶段,武道是武术与哲学的神妙会合,而通 常的武师,则只停留在武术招术的表层。也 就是说,对截拳道的研究,不可仅仅局限于 李小龙在电影中的打斗与一些书籍中的虚幻 不实的技巧,而应参照他生平中的一些先进、 合理的武学理论与理念,进行综合探讨与深 入研究。或者说,任何一个欲迈入截拳道的 深层次殿堂者,都必须先深刻理解李小龙的 武学思想与截拳道特有的功夫内涵,也就是 要以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真正意 义上的成功。我们知道,截拳道是一门武道 哲学,而李小龙特有的哲学理念又是截拳道 的核心,是其特有的哲学理念将截拳道提升 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说,将李小 龙博大精深的哲学理念称为截拳道的精神武 愿做一个平平的研修者



李小龙的武道与功夫堪称哲学的艺术。



哲学是沉思者的精髓,这好像与阳刚威 猛的李小龙无缘。但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 发现他性格上的极端:极动与极静。于极动, 他选择了功夫;于极静,他则沉迷于哲学以 及其他一些深奥的艺术理念的研究中。而这 两者合而为一,才是真正的李小龙。



截拳道的哲学既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哲 学,又是一门日趋成熟的生命哲学,亦是截 拳道事业在短短数年内迅猛发展的基础与核 心所在。从1967年李小龙在美国向世人宣告 以武术哲学为主体的截拳道文化诞生以来, 仅仅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便已成为福泽成千 上万武术爱好者心田的甘露,成为全世界武 术爱好者修持打斗艺术的法门,使领悟者受




格斗经典格斗经典入人心,使信者迷而不返?



格斗经典



格斗经典



截拳道的哲学究竟有何妙法,能化抽象 为具体,使开悟者终生受益匪浅?



截拳道的哲学究竟有何锦襄妙计,能使 广大研修者知人达事,使武者善占先机?



权威截拳道权威截拳道第一节李小龙的哲学恩想历程第一节李小龙的哲学恩想历程李小龙自小好沉思,所沉思的内容,也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而由幼稚到成熟、 由肤浅到深奥。李小龙好孤独,武道是孤独 者的结晶。在中国古代,无论学文习武,若 要悟得正果,通常都得避过风尘人寰,隐居 苦修。而李小龙虽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香港及 美国的都市,与芸芸众生相息相伴,但其内 心却是孤独的。而且一个人是否孤独,不是 看他周围有没有人,而是看他的思维是否跟 周围的人一样。



权威截拳道



权威截拳道



第一节李小龙的哲学恩想历程



第一节李小龙的哲学恩想历程



作为李小龙个人来说,由于他出生于战 争年代,因此时势造就了他挑战和好斗的个 性。尽管香港当时还处于封闭状态,但这种 令人压抑的文化貌围,从一开始便与李小龙 的勇于表现自我的个性格格不入,正是这种 所谓的叛逆精神,成为李小龙日后创立截拳 道的先决条件。从李小龙踏上美国土地开始, 其思想历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他 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文化氛围,他很快便体 验到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来自于美国的文 化观念和他的个性的和谐。是美国为李小龙 的成功与自由发展提供了契机。美国是一个 自由开放的国度,到处流传着“成功神话”, 只要自己肯吃苦努力,不论身世家门如何, 照样可以出人头地。



过去,在香港的日子里,李小龙经常游 手好闲,行动上永远与成功无缘。到了美国 后,才是他自我求证的阶段,以证实他到底 只是个好斗的不良少年、咏春拳师,或者是 别具卓越才能的武道创始人?在这个时候, 李小龙意识到,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必定有 其理由和必要,武术同样如此。要想在讲求 实效的美国推广中国功夫,惟有最大限度地 体现武术的本来面目,即实战与搏击。同时, 李小龙亦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武术在很多方 面已经落后于时代,应当改变的不仅仅是技 术动作本身,是它的内涵、思想、核心与观 念——哲学的理念。为此,他选择了哲学, 并以此为主攻目标,而且最终是哲学、哲学 的方法论帮助他完成了截拳道的理论构想并 得以创立与完善。



第二节截拳道与中国古典哲学



李小龙虽然多次批评过传统武学,说传 统武学的教学方式“令人绝望”,但实际上截 拳道的主要技击形式与理论内涵仍没有脱离 传统武术与古典哲学的范畴。例如截拳道的 标志便是一幅太极阴阳图,而且阴阳来源于 太极,太极又来源于无极,然一切武道的创 始都是由太极或无极开始的,而太极与无极 又均是古典哲学的具体反映与体现。



下面仅就我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两位大 哲学家的哲学理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便从 中了解截拳道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内涵。当然, 将古典哲学广泛运用于武术中,虽不能说是 李小龙的创新,却也是他的一大壮举,他在 使自己达到武学巅峰的同时,也为后来人提 供与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热点与研究课题。



老子的哲学理念与截拳道



老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 人,著有《老子》一书,其著作虽仅有五千 余字,但其学说却极大地推动了他所在的那 个时代的思想发展,因为他的学说可以被看 做是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长足进展的一 项标志,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思 想的发展。在诸子百家、佛教、道教,甚至 官方儒学的思想中,往往可以找到老子思想 影响的痕迹和烙印。到了本世纪60、70年 代,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竟也在某种程度上 继承与完善了老子的学说。他认为传统是一 个巨大的力量,它的一部分总能通过现实的 选择,经过现在伸向未来。对这一影响深远、 前途未可限量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先承认其 价值,只有不全盘否定和抛弃传统,我们的 文化才有继续发展的基点和内在的根据。



在李小龙的观念中,老子所说的“道”, 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 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 实体,它是现实存在的,“道”不仅对人们的 思想有巨大影响,而且还透过人们的思想, 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 影响。“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 归;它好像万物的宗主,是万物的汇归之地。 世界上有不少武术流派都在自己的后面加上 一个“道”字,以证明自己是详实而全面的, 是包容有其他所有门派的特点的,故李小龙 也不会例外。事实上,在所有称“道”的武 术中,只有截拳道才真正称得上是集天下之 大成。因为只有融会多种格技战术与格斗风 格,才能达到“无法”的境界,且招式的应 用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做出,而不应受到模式 的局限。至此,李小龙关于截拳道基本思想 的思路已大体完成:即“以无法对有法,以 无限对有限”。因无法之“法”反映了截拳道 是一个开放而充实的体系,没有开放吸收的 精神,截拳道亦会固步自封,这样一来,它 将不可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归 宿和本质,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道”的运 动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且“德”顺从 “道”.从“道”中衍化出其内容和本质,它 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和守朴,这构成了老 子人生观的精髓。所谓“自然、无为”,是指 一切顺乎自然,但并非没有任何作为,也就 是人应辅助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如果李 小龙接受环境的妥协,而改变了自己的自我 意识的话,那么他将不再是今日之“李小龙” 了,而最多只会是一个普通的武师,如此一 来,截拳道就不存在了,因为截拳道是一种 个性化的武道。此外,老子还提醒人们注意, “兵强则不胜”,也就是主张以谋略、心法去 智胜对手。这一点李小龙发挥与运用得很好, 被誉为是运用谋略与战术的“典范”。也许有 人认为老子的这一想法带有保守性,然这一 理念追求的是“不战而胜”,其最理想的目标 是自保而全胜。在截拳道中,战略指导思想 原则是先发制人者要速战速决,后发制人者 可以持久。对敌之速决,力避在不利情况下 进行战略决战,既一切应遵循自然之理,而 不可蛮力硬拼,以免两败俱伤。根据老子的 理念进行推演,则制定战略战术的原则是: 奇正并用,明暗相托;不拘成规,不守一格; 灵活机动,高深莫测。上述谋略原则正与李 小龙的截拳道不谋而合。



李小龙二十余年的不断实践证明,人类 能够克服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异化,人类能 够用古典哲学指出的大道之理,来掌握并运 用自然与生命领域的真谛,从而获得身心两 方面的高层次的升华与解放。





浏览2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