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杨式太极剑,很有必要探究各势名称的来 由和用意。只有真正理解和领悟各势名称的内涵, 在练剑的时候,才会既能体现出剑法的要领,准确 地表现它的技击作用;又能体现出优美的形象,两 者相辅相成。杨式太极剑各势的命名往往取法于神 话传说、禽兽情态等,这易于引发学练者的形象思 维,由形象思维而达到动作的形象化,由动作的形 象化而体现出动作的优美潇洒,气势流畅,灵活多 变,刚柔相兼,吞吐自如。

(一)杨式太极拳势名浅择

杨式太极剑各势的命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 类:

1.以自然现象、神话传说、禽兽情态为名

第一类的名称,采取自然现象、神说的幻变传

说、珍灵禽兽的特殊情态,由丰富的想象勾画出美

妙的形象,促成优美的动作。

三环套月:在皓月当空的时候,月亮周围出现 彩色晕环,叫做月攀,它是风云欲变的预兆。这里 把剑比喻为月亮,双手弧绕三次,故名“三环套 月”,暗示剑法变化的开始。

大魁星、小魁星:魁星,星座名,是北斗七星 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神话故事中说是天空主管文 事的星宿。传说中的魁星点斗,则是统此二者的形 义人物化了。常见于旧时画卷和塑像,也暗示着剑 法变化文雅多姿。小魁星的取意同大魁星,只是动 作、形姿略较紧缩些。

流星赶月: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 和尘粒,飞进地球的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发生光和 热的现象。这个动作比喻剑掠空而过,剑光闪烁而 构成的形象。

哪吒探海、皇跳龙门:哪吒是民间神话传说中 的英雄,曾三戏龙王,大闹龙宫。相传黄河三门峡 的鲤鱼跃人神门化而为龙,也是神话中传说的形象。 这两个动作的用意是剑尖弧形前探而下刺的形态。

风風抬头、凤風展翅:相传凤凰为百鸟之王, 借此美化舞剑的姿态。

左右龙行势、乌龙接尾、青龙出水、青龙现爪:

龙> 相传为水族之灵长。古人形容舞剑时剑的动态

为“剑如游龙'美化舞剑的姿态。龙行势可以借鉴 于蛇昂起头部,左右摇摆而带动身体前行的姿态。

白猿献果、白虎搅尾:猿猴攀藤爬树,以果为 食。此势是双手捧剑前刺的动作,形如捧果献上之 状。在《水浒》的武松打虎中,吊睛白额的老虎用 搅尾的猛势,竖起虎尾钢鞭打人&舞剑的姿态与其 相近。白色的猿和虎则是对两种动物的神化。

2.以生物、人物形态为名

第二类的名称采取生物的特技活动形态和人为 的特殊形态,因其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借以揣摩 美化动作。

燕子抄水、煞子入巢:燕子掠水的动作轻盈优 美,它飞如一圆弧掠于水平面向上而去。燕子卷身 折飞而复人于巢中也是一种优美的动作^前者着意 于剑的前里刃,后者着意于剑尖。

黄岭入间:正如黄蜂绕巢一周复人其蜂巢。喻 剑如黄蜂,用意在全剑外刃,最后落于剑尖。

燕子衔泥、灵猶捕鼠、野马跳涧皆为易见的生 物特技,易于体会,不用多言。皆着意于剑的尖部 的下点或平剌,与跳步互相配合的形象化。

以上各势皆取法于生物的某种特技活动,以下 则是人为的各种特殊姿态:

左右獅子摇头:是取法于节日人们舞狮的游戏

形象。

乌龙绞柱:是取法于古代庭殿建筑的游龙抱柱 的形象。以龙喻树,人比喻为柱,剑在身体周围绕

行的姿态。

牙笏势:封建帝王时代,臣子上朝奏事,怕遗 忘,把上奏的事记于手板“笏”上。朝见时,手捧 手板宣读上面所记的事。此势就是捧剑上刺的形象, 意在剑尖。

等鱼势,勒马势:以上两势形象简明,前者取 意于完成时剑身的反劈动作,后者着意于剑前刃的 回抹姿态,皆用意于剑刃。

 

浏览1,9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