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


二、杨式太极拳教练|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





在杨式太极拳发展的150年里,杨禄禅传授了杨班侯、杨健侯、王兰亭、武 禹襄等人,杨班侯传授了万春、凌山、全佑、侯得山、陈秀峰、张信义、李莲 芳、张印堂、教莲堂、纪老福等人,杨健侯传授了杨少侯、杨澄甫、许禹生、 刘胜魁、张义等人,杨少侯传授了刘希哲、徐岱山、田兆麟、尤志学等人。杨 家三代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和流传,桃李满天下,尤其以杨澄甫的传人最多, 除了他的儿子杨振铭、杨振基、杨振铎、杨振国之外,还传授了拜门弟子陈月 坡、阎仲魁、尤志学、崔毅士、王旭东、牛春明、李椿年、王景星、张庆林、 郭子荣、陈微明、姜廷宣、刘东汉、张钦林、傅钟文、武汇川、田兆麟、董英 杰、褚桂亭、郑曼青等人。



傅钟文、傅声远、傅清泉一家三代都致力于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事业。祖 父傅钟文先生(1903?1994)为著名的太极拳之乡河北永年县人氏,9岁起开始学 习杨式太极拳,14岁到上海后长期跟随一代太极宗师杨澄甫学拳。他敬重师父, 勤奋刻苦,加之他与杨师傅的侄外甥女结亲,深得杨师傅的信任和真传。太极 名家陈微明先生称他为“太极拳之正宗。”杨澄甫在广州、南京、芜湖等地授拳 时,傅钟文都作现场示范,并代杨澄甫出场比武,连连取得胜利。为了发扬光 大太极拳,提倡民间传统武术以振奋民心,强身救国,傅钟文在责延芳、马公 愚、黄警顽等先生的大力帮助下,于1944年10月1日创建上海永年太极拳社。新 中国成立后,傅钟文积极参加各种太极拳的社会活动,1956年在北京担任全国 十二省市武术比赛裁判员,工作期间得到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同志的亲切接见和 鼓励;1958年成为上海市武术队首批教练员之一,为培养上海市的武术运动员 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带领武术队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每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1972年同济大学邀请傅钟文和傅声远去教授杨式太极拳,并会同上海体育 科研所、上海高血压研究所、华山医院等科研单位,对杨式太极拳的保健、治 病功能进行了科学测试。研究证明,杨式太极拳锻炼辅以药物治疗是健身防病 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肠胃病及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的有效方法,并 能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增强体力,使锻炼者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 这一科研成果引起国家体委的重视,并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日本、德国、泰 国等都有人来了解这一科研成果。“文革”期间傅钟文先生受到迫害,1979年恢 复名誉并被推选为上海市武协副主席。在晚年时,他仍然频繁参加太极拳的社 会活动。1984年被评为“全国太极拳十三名家” ;1991 ~ 1993年间协助组织并 带队参加第一、第二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1994年以91岁高龄应邀访 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并曾先后赴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 瑞士等国访问教学,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1994年9月25日,



傅钟文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享年91岁。



傅声远先生(1931?)深得父亲的真传,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威望的太 极拳大师。傅声远先生9岁起随父学拳,解放前就助父推广杨式太极拳。新中国 成立后他参加了上海体育干部进修班,成为上海市体校首任武术教练,曾应邀 到同济、复旦等高校授拳。“文革”期间曾下放到工厂劳动,之后回到高校继续 从事武术体育教学,直至退休。80年代中,他应澳大利亚太极拳爱好者及有关 人士的邀请,远渡重洋,在欧、美、澳多个国家传授杨式太极拳,后定居澳大 利?亚。目前他虽已古稀之年,但仍然不遗余力地为太极拳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现在,傅声远先生主要立足澳大利亚,面向欧美各国推广杨式太极拳。1995年, 鉴于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开展,成立50周年的上海永年太极拳社已经完 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傅声远先生在上海永年太极拳社的基础上创建了世界永年 太极拳联盟,并担任主席;1998年获得了中国武术八段,同年由于他在国际上 为中国武术的普及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他“武术推广奖L



傅清泉先生(1971 ~ )6岁起随祖父和父亲练拳,从小就接受了正规的武术训 练。80年代他成为专业武术运动员,1985 ~1987年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市杨式 太极拳冠军;1988年在全国太极拳剑比赛中获得太极剑冠军,杨式太极拳亚 军;1989年代表国家队参加中日太极拳比赛,获得杨式太极拳冠军。同年随 父移居澳大利亚,创办傅声远国际太极拳学院,1 995年起担任世界永年太极 拳联盟副主席。因祖父去世,傅清泉先生于1997年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 条件和高额的报酬,回国内继续祖父未尽的太极拳事业。1998年获得中国武 术六段。现在立足国内,面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推广杨 式太极拳。



傅清泉先生的太极拳动作规范、轻灵自然、形神兼备、富有美感,深悟太 极拳之精髓,有“太极少帅”的美誉。他不仅拳艺超群,而且有一套具有鲜明 特色的教拳方法。在教学中特别善于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条理清晰、 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使人们能轻松愉快地进入太极拳的大门。他秉承家训、 乐观豁达、释疑解惑、机敏练达,体现了新一代太极名家的风范。他在国内及 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授拳多年,均获得极大成功。199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 他讲演的杨式太极拳、剑、刀、推手的系列教学片,反响热烈。从傅清泉先生 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太极拳事业在21世纪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纵观杨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其流传之快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了杨 式太极拳的确是一种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好方法,是人民群众喜爱而极富有 生命力的体育形式。可以相信,在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交流之



核武必:?极耋教箜道



后,杨式太极拳一定会成为国际性的体育项目,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体育文化作 出更大的贡献。



杨澄甫(中)和傅钟文(前排左一)等 一九三二年摄于广州。











浏览1,3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