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丘禽戏动功是自发动功的一种’一般在学好五禽戏动功 的基础上学练此功,效果更好。发功后可出现类似五禽戏套路 (外五行周天功)的自发动象。如果有好场地,可出现形意(也叫 心意拳或意拳)的五禽(外五行)十二形的简单套路动作。还类 似于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题形(水中动物形状如同鳄鱼、蜥 蜴,长丈许,其甲如铠。古时的富、蕾、蛟龙列为同类,它浮游 水面既灵活又稳定)、鸡形、鸭形、鸥形、雁形、蛇形、鹰形、熊 形(犬形)等象形动作及简单套路,既对却病强身有裨益,又对
?梁士丰提供 打好武术基本功有好处,具有攻防能力。现根据广东气功名师梁 士丰述说,整理如下:
以自然站式为主,但有病体弱或不能久站者、瘫痪病人应采 取仰卧式,病轻者可以采取坐式,或三者交替轮换,避免久立不 能支持而产生头昏现象。
(-)发功程序
1. 按压肚脐:两脚自然分开约与肩同宽,腿似曲非曲,似直 非直,两目轻闭(神经衰弱者眼睛半闭),用一只手的中指(男左 女右)指肚按压肚脐(神阙穴)49下,肥胖健壮者力量使大些,瘦 弱者力量使小些,使肚脐按压下去后有明显的弹力为度。按压一 下数一下,速度大约每秒钟一下。按压时要意守和内视肚脐内深 约一寸的丹田穴,同时要想象气血都集中到内视的部位。因为平 时丹田的气血呈现的是平静状态,按压的目的就是在刺激气血沸 腾和流动起来,以调动丹田内气的运行,激发内动,同时使腹式 呼吸得到逐步恢复,产生自然的胎息。按压完后,两手自然下垂。
2- 默念口诀:“我心情舒畅,神态从容,飘飘若仙,如入云中; 我气血运行,经络畅通,我意守丹田,静极生动。”此时自已的意 念要像口诀的要求一样,自我感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身心爽 适安逸,神态自然、舒松,全身松软轻飘,周围气氛安静和谐。身 体所有的经络系统、血液、水道等都畅通无阻。
3- 降气放松:意想气血自头顶百会穴开始从上至下流通.天 上的精华由四面八方从百会穴源源进入体内中脉,树木花草的新 鲜空气从身体的各处窍穴、毛孔皮肤进入体内,体内之气向足底 泻入地下,体内的气血随之下行时,意念要内视气血下降经过身 体内每一部位,包括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关节、经络、五官、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意想和体察气血每到一个部位,这部位 就好像棉花一样膨松、柔软,骨头都好像松开了一样,达到了非 常放松的境界。这样反复地进行降气血放松至少三次以上。经络 敏感而容易产生外动的人,或是练功已能收发自如、一放松即能 外动的人,则只要放松降气一次便可。
4- 默数涌泉穴:上述程序做完后,气血已降至脚底,就想着 气血通过“涌泉穴”,与地下的地气沟通连接一气,即取天、人、 地相通之意。内视涌泉穴,男子默数七下,女子默数六下。
5- 意守祖窍:内视两眼之间,鼻根上的“祖窍穴”。男子默数 三下,女子默数二下,高血压与神经衰弱、过敏者数一下。
高血压患者切忌用意念把气血提升至祖窍穴,以免血压升高 发生意外。初练此功者,在大小周天未通之前,只能让气血下降, 不能将它提升上冲。若大小周天已通,功力浅的人也只能顺周天 运行,不能逆行运气。功夫高深者,中脉已经打通,可以逆经上 行。练太极拳者除高血压患者外,可以逆周天运行。高血压患者 在练功中更忌动怒生气,以免发生意外。
5. 意守肚脐:内视祖窍穴,将气血向下降至肚脐,停在脐内 意守住,男子数七下,女子数六下。
图9—2自发动功命门吸气 图9-3自发动功肚脐呼气
6. 肚脐吸气:内视肚脐,然后意想肚脐向命门吸气,肚脐贴 向命门,男子分五段进行(每段数一下,共数五下)女子分六段 进行(共数六下),当肚脐好象贴住命门穴时停止吸气。初练者不 会有肚脐吸气的感觉,练功日久,产生了胎息和腹压后,就会有 类似做人工呼吸的感觉,通过按压挤压的作用,使胸膈肌上下运 动,产生肚脐吸气感,很快肚脐就贴住了命门。练太极拳者久练 此功,可使命门腰脊的这张主弓,被肚脐这根弦经常拉动,产生 有腹压的弹力,给“力由脊发”打下良好基础(见图9—2)。
7. 意守命门:意想肚脐贴住命门,气血集注于命门穴,男子 默数七下,女子默数六下,稍停再继续。
9- 肚脐呼气:与第七程序相反,意想肚脐向外呼气,男子分 五段进行(数五下),女子分六段进行(数六下),肚脐内的气呼 出来后,复回原位。第7和第9有打开肚脐神厥穴和命门穴的作 用,功成后,肚脐与命门自然产生一起-伏的胎式呼吸,可感到 肚脐与命门在吸气呼气时有打饱嗝、放屁、肠鸣的现象,这些是 内脏蠕动,腹内浊气排出所导致的。练此功后练太极拳会产生打 嗝或腹内咕咕的气动声音,如同水里冒出气泡一般。这是好现象, 也是练功的自然反应(见图9—3)。
10.三元归一、四门关闭: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肚脐内, 内视肚脐,内听肚脐,意想肚脐,使“眼、耳、脑”的三元都归 到下丹田,做到神不外驰,思不外求.细细体察体内的感应和变 化,称之为“三元归一”。在此过程中须做到不注意自己的呼吸, 不受来自外界的声、光、味等的干扰.眼、耳、鼻、口这四道门 户都好象关闭起来了,只注意肚脐和丹田的气息感觉,这叫做 “四门关闭”。功夫深的,可将舌头向后卷,鼻子闭住气息,这时 因鼻息停止,会感到很难受,难受时,肚脐会跳动起来,这是一 种高功夫的胎息,初练的人不要去追求,就这样反复地默念、意 守、久久守候,一直练习15至30分钟。如果没有产生外动、多 意念,就不出声地念:“松一,松一,松一,通一,通一,通一, 灵一,灵一,灵一,”帮助身体放松。如果发动不起来,则练至1 小时至2小时都可以,然后可作收功法进行收功。若是外动起来, 就让其自然地动。初次动若不剧烈,可以动半个小时。练习日久 若仍是轻微地动或不动,大动不起来,可以自我加强刺激或要人 帮助发动。办法如下。
11-自我强刺激法:将两手自然平伸抬起,如鸟飞翔,在原地 旋转若干圈。这时,体内的“中脉五轮”便会受到刺激.产生剧 烈旋转和动荡,重者感觉到气血翻涌.像海潮一样波动,身体会 不由自主地旋转、飞翔。轻者像喝醉了烈酒,摇摇晃晃.手舞足 蹈。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不要害怕,顺其自然。
如果有人在旁保护,先让其带动在原地旋转数圈。然后由保 护苫用力推一下练功者,使其继续旋转,继续在周围保护。此法 要选在平坦宽敞的草地进行为宜。有高血压及年老体弱者慎用此 法.以免发生意外。
在练功过程中,意守丹田至静、松的极点。静极生动,慢慢 地会感到身体好像站在船上.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然后又动得剧 烈一些.感到好像随船-齐摇动.又好像在空中荡秋千。由内动 至外动,由小动至大动,最后会慢慢静止下来。念口诀是为了帮 助入铮和放松,静不下来,松不下来,可反复地念,边想边念,以 一念代万念,使杂念减少。在练功的整个过程中,不管动不动起 来始终都意想口诀的意境。练到一放松便能动起来时.开始发功 就可以省去“按压肚脐”。练太极拳者要能坚持按压肚脐就更好。 以后练功时.只意想口诀的意境即可,但后面的8个程序则必须 做到.特别是收功.比发功还重要。练功者须按上述要求做才能 收到好的效果。
体质好而不易疲劳者可以练习一至二个小时收功。若动得剧 烈则应用意念控制.意想慢一些、慢-些。一般每天练一次.若 练两次则要减少每次练的时间。动的时间长短.剧烈程度大小.都 应根据各人年龄体力和身体健康状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 运动量由小到大,要适量,而不过度。能够做到收发自如,不失 态,才算掌握了此功法。
浏览5,6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