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诀:两目平视注远方,凝神片刻返神光,蠢领气 从祖窍降,1下涌泉四梢畅O
2. 动作:(见图一 1)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脚 尖朝前,两膝微屈,两胯微坐,两脚踏地踩实,脚趾自然抓 地。
头正项竖,下颁内收,舌贴上腭, O 两目平视。
.脊柱竖直,松腰下塌,尾闾微向下、 HT P
向前收敛,会阴内收,裆开圆,后腰命 J I 门处松开,虚心实腹,胸空微含,身体 中正安舒。
两臂放松垂于体侧,沉肩坠时,松 J :
腕垂指,手心朝里,周身内外上下松弛 —
舒展。 7 一
3. 意念:
(1) 两目平视远方,注目一处(或物或树木等),凝 视片刻。此为摒除杂念,收心求静。
(2) 目光缓缓收回到眉间祖窍处视为一线,然后两目 轻闭,同时以意封闭双耳,也就是听而不闻。此为收视返
听。
(3) 以意引气从祖窍逐渐下降,经中丹田至下丹国, 再分向两腿下降到达脚心涌泉穴,同时全身骨节自上而下地 循经窍节节放松并松开,周身筋肉皮肤毛孔也自上而下地放 松松开,犹如~团气水自上而下、经体内体表潺潺流淌到四 梢。
(4) 然后,开始入静,进入无物无我、无形无象、无 声无息、空空洞洞的无极之境。
时间:整套功法练习时约10分钟左右,单练此桩时应在 30分钟以上,单练后收功。收功法见后。
(二)中环混元桩之一
1. 功诀:双手环抱抱腹前,三性归一一气连,丹田内 吸贴命门,静极生动见真元。
2. 动作:(见图一2)双手自体前缓缓上升环抱于腰腹
C 前,指尖相对,相距约一掌宽,手心朝
W 里,松肩沉肘,双臂要圆,背要圆,裆
要圆,故又称三圆桩。其余动作要领同 》无极桩。
3. 意念:
(1) 以意引气由祖窍下降,经体 前任脉下行至中丹田。再由命门上行至 体后夹脊处,分行左右肩井,经两臂贯 T 注到两手劳宫和指梢,两手心与中丹田
相对相连。
(2) 意气到达中丹田后,三性归一,即内视丹田,内
听丹田,内想丹田。静导片刻后,意领肚脐极为轻缓地往里 往后吸引,直到吸得不能再吸时(意想中觉得肚脐与命门相 贴),腹部自然向前放松(也就是呼),这一吸是有意的,呼 是无意的,以后就不再管它了,动就动,不动就守着它,也 就是不管动与不动,三性归一仍守着中丹田,忘却鼻息。
时间:整套功法练习时此桩约练10分钟左右,单练此桩 时须30分钟以上。单练后收功。
说明:意守中丹田主练气。中丹田的位置在脐内深处, 是一个空窍,是先天元气所在之处,婴儿出生,剪断脐带, 真阳归于脐内,集中在中丹田。古人云:“真阳在,人命 在;真阳散,人即亡”,故称脐为命之蒂,可见中丹田是人 生命的根源。古人又把中丹田比作土,可生万物,“中央戊 己土,万物由此生”。意守中丹田,就是培养先天元气,所 以又称“筑基功法”、“入门功法” G丹田呼吸也就是“窍呼 吸”,即先天呼吸法。三性归一是本功法的入静方法,内 视,内听、内想合一而守丹田,易于入静,效果明显,功夫 容易萌动。
浏览9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