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入门


十七、入门功法|陈式太极拳入门





太极拳属内家拳术,练的是动静两功,内外双求,性命 双修,以心意行气为法则,以内外双求为宗旨。从无极入 门,静极生动,动分阴阳而成太极,再在心意的主宰下,运 行阴阳二气,通遍周身内外,引导四肢百骸通过开合、动 静、虚实、松紧、升降、吐纳、收放、蓄发、伸屈、长短、 刚柔、进退、顺逆、卷展等运动体现太极阴阳的变化,经过 长时期的修炼,逐渐向太极太和的顶峰攀登。然而现在不少 太极拳习练者,没有真正领悟或忽略了太极之真义,把太极 之形与太极之气分割开来,虽练习多年,收效甚微。



首要的问题是:怎样练功?如何培养内气?本书所介绍 的“入门功法”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入门功法是4太极混 元功"功法的节选,对初学者来说,不仅是筑基功,也是养 生法,更是通往上乘武术内功的必经之途。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 人有三宝精、气、神。人身三宝,损则多病,耗尽则亡。精 足则气足,气足神不衰,神旺则形全。入门功法就是通过意 守丹旧来练此三宝。使心神下行,心火下降,精气上升,心肾 相交、水火既济,从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还精补脑,延 年益寿。人在幼年,七情不惑,六欲不扰,三宝无损;到成 年后,眼、耳、鼻、口、舌、心、意七窍的活动渐多,太过 则三宝受损,阴阳之气不平衡.阳衰阴盛,气虚体弱而致内 伤,抵抗力减退,加上外感就会生病,若不及时治愈和注意 养生,先天真阳(即元气)便会损耗更多,耗尽则亡。



修炼内功者,应以修心养性之法练此三宝,清心寡欲, 心内平和,静心安身,固精保精,炼化为气血,还原于身, 而后方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入门功法的意守丹田功效,按中医阴阳五行来说,中丹 田属中央戊己土。这一窍通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古书 上说:“用心意集中丹田内,先吸后呼,一吸百脉皆合,一 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百脉皆通,气血通畅,百病皆除”。 又说:“用心意守于丹田,丹田内即生气生血,气血满足, 身体健壮而百病皆愈练内功,意守丹田,能够恢复与增 强抗病能力(补气壮气),补充血液亏损,促进气血循环, 调整与改善内脏器官机能,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有病除 病,无病强身。再者,由于丹田呼吸(窍呼吸)而形成的腹 部内气鼓荡,能加强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吸收 营养,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另外,入静可使大脑得到充分的 休息,消除疲劳,益智补脑,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除了意守上中下三丹田外,还应意守命门,命门又称后 丹田。意守上丹田主炼神,意守中丹田主炼先天元气,意守 下丹田主炼精,意守后丹田主炼精气转化,入门功法是通过 静养先天元精、元气、元神,以补后天精、气、神之不足。 通过修炼使得精足、气盛、神旺,如此内壮外强,身体受益 颇大。



经过入门功法的修炼,使内气充盛饱满,犹如皮囊之中 充足了气,行拳走架时,就能在心意的指导下,通过肢体的 不断内缠外绕,胸腹折叠运化,一开一合,一动一静,一松 一紧,使内气鼓荡,循经走脉,流转不息。内气发于丹田, 归于丹田,气满丹田实9而又入于骨髓,再由骨缝发出,经



丹窍,通三节,达四梢,运五行,康壮五脏,内壮神勇,使 之成为刚柔相济、至虚至灵、太极太和之混元球,达此境 界,太极功夫就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以下各种功法,虽多提为养气、练气,但实际上都是练 意,通过练意而达到养气、练气的目的。





浏览33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