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调节阴阳维脉的气机,进而调整全身阴阳平衡,可防治恶寒发热、心痛、阴痛、腰痛及胁下满实等症肩部捏按法【施术方法】以左手五指捏拿按揉自己之右肩,其拇指捏按周荣 穴,食指捏拿臑俞穴,中指捏拿肩贞穴、手掌按住肩髁穴、巨骨穴。 掌指布好之后,便可行动施术,捏、拿、按、摩,一轻一重、一松一 紧、一快一慢,其次数不限,适身为度。左肩作法与右侧相同。【功能作用】能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疏风定痛、散寒化滞,可 防治肩臂疾患,如肩凝(肩周炎)、肩背肌肉劳损、外感风寒所致之 肩痛等症肘部捏按法【施术方法】用左手五指捏拿按摩自己的右肘内侧,完毕后曲右 臂,再用左手五指捏拿按摩右肘外侧。整个右肘施术,均为一捏一 拿,一按一摩,一轻一重,一松一紧,次数不限,适身为度。左肘与 右肘同样施术,要求亦相同【功能作用】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散瘀化滞、疏风散寒止 痛。可防治肘关节疾患,如肘关节损伤、痹痛等腕部揉捏法【施术方法】以右腕为例。用左手拇指指腹按于右腕内侧之大陵 穴(掌后腕横纹正中两筋间陷中,属于厥阴心包经),其余四指自然 置于右手背侧腕部之阳溪、阳池、阳谷、养老等穴上,然后左手五指 同时进行捏拿揉按,而右腕也配合着随时摇提等动作,以助行功。其 次数不限,而轻重缓急需自家掌握,总以适身为度。左侧腕部施术, 同于右侧【功能作用】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可防治腕关节 疾患,如腕部扭伤、劳损等引发的肿痛、活动受限等症劳宫按压法【施术方法】以右侧为例,采用坐姿。先将右掌放于左股上,掌 心向上,自然放松,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于右掌心之劳宫穴处,然 后用旋转式摩搓按压。次数不限,轻重缓急自己掌握,总以适身为 度。左侧劳宫穴施术,与右侧完全相同【功能作用】能益心气、养心血、泻心火、降心浊、调整心脏之 气机运化,可防治心脏的某些疾患,如胸闷心择、胸痛连臂、口干舌 燥等症。手指推搓法【施术方法】先用双手合十,掌心相对,搓摩至热,再用左手拇 指指腹(其余四指辅助)推搓右手五指。先从手背一侧开始,依次 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术毕之后,再将手掌翻转,掌 心向上施术,依次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术毕换手, 再以右手推搓左手五指,方法同前。如此十指推遍为一次,次数以及 轻重缓急均自定,适身为度【功能作用】能调节手之三阴三阳经脉,通达气机,行气活血。 可防治脏腑机能减退,阳气不达四末之手足冷凉,甚至生冻伤等症, 且可使手部皮肤润泽肩臂通捋法【施术方法】用左手五指捋右侧上肢,由右肩外侧起,向下沿大臂外侧、小臂外侧、手背直达五指末端。其中拇指应捋过手阳明大肠 经的循行路线。然后,.右臂外旋,左手五指由胸部肩头起,向下沿大 臂内侧、小臂内侧、手掌直达五指末端。其中拇指应捋过手太阴肺经 的循行路线。此为一次,其具体次数可自定。右侧术毕,可换左侧继 续施术,方法相同。轻重缓急要适度均匀。【功能作用】能调和营卫、通阳解表、散风通络、疏通气血,可 用于手之三阴三阳之保健、调理以及外感风寒等症,也适用于肩、 肘、腕、掌、指局部作功之后的必要整理。
【注 意】在行本功时,接受施术的一侧肢体,必须保持松弛 状态,不可紧张或处于工作状态之中。此外,施术时速度要匀,不可 过快或忽慢忽快,而且上肢内外侧的施术次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会失 去阴阳平衡章门推按法【本穴定位】本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游 离端之下际,或屈肘合腋,与肘关节头相平处便是,左右各一。施术方法】双掌合十搓热,然后将小鱼际之掌根部置于双侧之 章门穴处,随后即以小鱼际的掌根部推按(顺肋间方向),一推一 按,一轻一重,次数不限,适身为度。【说 明】人体有八大会穴:①脏会章门;②腑会中脘;③气 会膻中;④血会隔俞;⑤骨会大抒;⑥髓会悬钟;⑦筋会阳陵泉;⑧ 脉会太渊社会上有各种行业性质的学会或协会,人体的八会穴,也可以说 与此相类。中医理论中有同气相求之说,既然相求,则必相聚,此八 会穴便是其要聚之所。因此,在其相聚之所施术调理,会起到一巧破 千斤的作用【功能作用】能调理五脏之气,尤其是肝脾(因章门穴位于肝 经,居脏会,还为脾之募穴),可防治胸胁闷痛、腹胀肠鸣、呕吐酸 水、食欲不振、阴痒、阴挺、阴痛、遗尿、积聚痞块、腰背冷痛等症中脘推按法【本穴定位】本穴属任脉,位于脐上四寸,腹部正中线上,仰卧 当歧骨与神阙之中间取之。此穴又称为太仓。【施术方法】先以左掌心劳宫穴推按中脘穴,当自觉温热后,再 换右掌心劳宫穴按推,至有温热感后,此为一次。重复上述动作,次 数不限,只须左右手相等,且其轻重缓急要均匀即可。【说 明】本穴为腑之大会,又为胃之募穴,还是任脉与手太 阳、手少阳、足阳明诸经之交会穴。【功能作用】能理气止痛、化滞降浊、和胃止呕,可防治胃脘疾 患、胃脘胀痛、心口痛、反胃吞酸、消化不良、食不知味、腹胀腹 痛、肠鸣腹泻、痢疾霍乱、尸厥惊风等症【注 意】饭后不可立即行此功,反之,长时间未进食,亦不 得行此功,免得伤人。此外,左右手行功,次数要相等,不得有偏.膻中点按法【本穴定位】本穴属任脉,位于胸骨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适 当两乳之间。【施术方法】双手中指端同时放于该穴上,务使两中指末节之指 背相贴,指尖相抵C5然后双手指用力点按。一'点一按,一轻一重,一 松一紧,次数无定,以适身为度。【说 明】膻中为八会穴之一,又是心包之募穴。道家以此为中丹田【功能作用】能调顺气机、宽胸利膈、宣降肺气,可防治胸部疾 患,如咳嗽吐血、哮喘气短、胸痛、噎膈、肺痈、瘿气、妇人乳少、 尸厥等柄俞拳点法【本穴定位】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 阳穴旁开1.5寸处,与两肩胛骨下缘平齐。【施术方法】双手握拳,以食指之掌指关节突出点,分别放于各 自同侧之膈俞穴上,然后一点一按,一轻一重,一松一紧。其次数不 限,适身为度。【说 明】因本穴位置偏高,一般人手能触到穴位,而用力不 便,且两臂很易疲劳。为便于用力,亦可以用左拳点按右侧之膈俞, 而以右拳点左侧之膈俞,其方法与上述相同【功能作用】能行气降逆、活血化疲,可防治腹痛胁痛、噎膈反 胃、饮食不下、咳逆吐血、骨蒸盗汗、嗜卧怠情、发热无汗以及诸血 症等症大抒打按法
【本穴定位】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陶道穴 旁1.5寸处【施术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右手掌伸向项部上方,打按右侧之 大抒穴,八次之后再换左手掌打按左侧之大抒穴,满八次后换手再 打。次数不限,但须左右均等,其轻重缓急,皆以适身为度。【功能作用】能解表祛邪、宣肺降逆、通经活络,可防治外感发 热、咳嗽气喘、肩背酸痛、颈项强急等症【说 明】本穴除了为八会穴之一外,还是手足太阳经脉之交会穴。另外,如觉上述施术方法不方便的话,或者需加强对该穴的刺 激,也可以手经颈前搭向对侧肩后部,而以食中二指末端点按大杼 穴,而要求同以上之打按法一样悬钟按揉法【本穴定位】本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足外踩尖上三寸,正当腓 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左右各一,又称绝骨。【施术方法】双手四指屈曲,拇指外展,并将拇指指腹分别放于 各自同侧的悬钟穴上,然后双拇指同时用力按揉,一按一揉,一轻一 重,一松一紧,次数不限,适身为度【功能作用】能益精壮骨、通经络、活气血,可防治半身不遂、 颈项强急、胸腹胀满、腰膝酸软、脚气等症阳陡泉点揉法【穴定位】本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 方之凹陷处。【施术方法】本项内容与三十七条之该项内容完全相同,请参看 施行。【功能作用】能疏肝利胆、清泄湿热、通经活络、强壮筋骨,可 防治半身不遂、膝肌不仁、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 痛、口苦、呕吐、黄疽、便秘尿赤、小儿惊风等症。太渊揉点法【本穴定位】本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掌后腕横纹上,于桡动脉之侧凹陷中。左右各一【施术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放于右侧太渊穴上,其余四指放置 在该侧腕之下方,以辅助拇指作功。然后,拇指开始揉点该穴。术毕 换手,以右手拇指揉点左侧太渊。两侧方法相同,且次数要相等。其 一揉一点,一轻一重,均以适身为度,不可太过【功能作用】能通达十二经脉,顺畅肺气,可防治胸中喘满、咳 嗽咳血、咽干、喉痛、缺盆中痛、上肢内侧疼痛等症。
浏览5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