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横掌一枕手
(一) 动作
1.枕手: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臂内旋,左手 成横掌正对甲方心窝处进攻,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 不变。
2.横掌:甲方随即右臂由上而下,归肘,成枕手压 挡消解乙方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 17、图 18)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由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变式相黐手。
横掌进攻时,以左臂随屈肘成横掌,以腕外侧为力 点,由外向内向胸前横削出或横推击均可。
扰手时,以手掌随归肘,用手腕外侧为力点向前伸 出成枕手11挡消解。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地做相黐手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掌握好枕手、横掌正确的技术动作,在熟练后再提高相黐手的动作速度。
黐手必须经由一定次数的练习,使肢体劲路贯通、劲力自然充足,随意动作都能感觉到对 方的动作。
黐手练习中的感觉,需练习的两方反复练习,细心体会,放松身体,集中精神。
(四) 作用
锻炼枕手、横掌相黐攻守运用技巧,提高这类动作的快速攻守反应能力。
七、昂掌一膀手
(一)动作
1.昂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腕由外向内向上移,由下而上成昂掌进攻甲方面门, 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甲方随即右臂内旋,成高膀手消解乙方的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19、图 20)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4)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随时灵活变式。
昂掌时,是以腕内侧为力点向胸前中线打出(印出),腕内侧与下腭同高,因此攻击目标为面门下颌处。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 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体会动作中相黐的桥手感觉。
(三)说明
练习时,应由慢到快,并注意体会技术要领、攻守目的,对攻守动作路线认真体会,避免 错误的练习。
两方练习相黐需经多加实践,以便领悟相黐桥手的感觉以及反应能力。
进行单黐手练习时,两人互搭在一起的桥手互相接触,两方形成的一攻一守,两方只要任 何一人略为活动,别一方都可以通过桥手“感觉”得到。正是由于这种在感觉对方活动的情形 下,一方就要在不容迟疑的瞬间采取防守或反攻的动作。而要做到这样,必须经由认真、科学 的训练来获得。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1

图片2
(四)作用
(一)动作
1.冲拳:接上 式,动作不停,乙 方以左手变势成冲 拳,随即进攻甲方 中路,右手握拳置 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甲方随 即右手臂内旋,成 膀手化解乙方的进 攻,左手握拳置于
右胸侧腋下不变。(图21、图22)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不变。
冲拳时,拳微成“日”字形置于胸前,以肘部发力沿着中线(子午线)向前打出,拳眼朝 上。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 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不只是两方进行冲拳、膀手动作即可,要在身体适度的放松与保持警觉的状态下 完成练习。
两方运用冲拳、膀手时,要注意身体姿势,手法变化技巧。
先求动作准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相黐的动作速度、变化及劲力。
练习中,体悟相黐瞬间的反应,而不是去机械地完成黐手动作,否则就失去了黐手练习的 意义。
(四) 说明
锻炼冲拳、膀手相黐攻守运用技巧,提高此类动作运用反应能力。
九、正掌一枕手
(一) 动作
1.正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以左臂内旋,由上直接向前成正掌向甲方心窝进攻,右 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扰手:甲方右臂外旋以归肘成枕手去消解乙方的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23、图 24)
练习2~3分钟 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
字钳阳马对立姿势 以备上下式的过渡。
正掌,是以腕 内侧(掌心)为力 点向胸前直线打出 (印出)。
做动作时,精 神与肉体极度协调,在两者相黐中体悟动作细节。
(三) 说明
练习时,不只此类的黐手动作,其他黐手动作也一样,需要精神与肉体极度协调地进行, 以发挥动作的精确、协调、连贯、流畅。
所有的黐手练习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一方要集中精神盯住另一方的视线,以利做好及时 相黐变化动作的准备。
因此,练习时所有的黐手都是一样的,需要认真理解各技术要领,避免盲目进行。
练习者也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只是掌握了三套拳法技术就可以掌握黐手技术,黐手 是将套路拳法中的攻守动作相黐练习,以利将这些攻守的动作向实战过渡。
练习时,在动作相黐不熟的情况下,就要由慢到快,不能肓目地追求黐手感觉能力,而造 成了黐手动作的僵硬、紧张,影响了黐手训练的效果。
具体的黐手练习时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增减。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四) 作用
锻炼正掌、扰手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十、抽撞拳一膀手
(一)动作
1.抽撞拳: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肘臂内旋由 下而上压住甲方右外肘臂,同时用抽撞拳去进攻甲方上 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甲 方随即右臂内旋 成膀手去消解乙 方的进攻,左手 握拳置于左胸侧 腋下不变。(图 25、图 26)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灵活变势。
抽撞拳时,随腰马配合之势成抛物线挥拳捶打。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
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外倾斜,屈腕、
掌背向右,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两手相黐要放松手臂,接触要灵活、协调。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抽撞拳,是用于攻击对手下颌为主的拳法。膀手时,要注意与抽撞拳相黐两手接 触瞬间的反应变化,将攻守技法与反应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学练黐手时,须遵循咏春拳拳理,理解各个攻守动作的要领和作用,以备相黐时能更好地 协调动作。
当各种黐手动作练习熟练后,应尽量将相黐的动作做到精简、直接、高效,以体现出各黐 手动作向实战过渡,并发挥所练的攻守动作的作用。
练习时,只需掌握好正确的相黐动作,无须紧张,或紧张局部身体或肢体肌肉,全凭自然 的动作,以求相黐动作时瞬间的触觉反应。
(四) 作用
锻炼抽撞拳、膀手相黐的攻守运用技巧。
十一、反标指一枕手
(一)动作
1.反标指: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腕稍内旋同时成反标指向甲方上路进攻,右手握拳
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扰手:甲方随即顺势落肩右臂外旋成枕手下压挡消解乙方的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
腋下不变。(图27、 图28)
练习2~3分钟 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 字钳阳马对立姿势 衔接上下动作。
反标指,是掌 成手心朝上的反标 指向前标出的进攻 动作。
枕手时,以手掌随归肘,用手腕外侧为力点向前伸出成枕手压挡消解。
两方手臂相黐,动作反应自然、灵活。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练习时,反标指动作要注意手型变化,枕手时要注意恰当合理。
两方配合相黐练习,练中应以练习正确技术动作为主,对动作时机、距离、角度等把握 好,以便黐手时协调地动作,从中体会触觉的反应。
黐手练习,不需要借助自身蛮力,而是以轻松、自然的技术动作来达到无意识的攻守反应。 练习中,两方配合注意攻守动作技术恰到好处,避免过早或过晚施用及动作出现错误等情 况。
(四) 作用
锻炼反标指、扰手相黐的攻守运用技巧。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十二、侧掌一护手
(一)动作
1.侧掌:接上式,动作不停,乙方左腕臂内旋,由下 而上成侧掌向甲方耳侧进攻,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 不变。
2.护手:甲方随即用右腕背成护手状向左弹挺挡消解 乙方进攻,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29、图30)
练习2~3分 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 二字钳阳马对立 姿势随时准备变 式动作。
侧掌时,以腕内侧为力点横向平拍打击上路耳部或 面门的手法,掌拍打动作自然、弹性用力。
护手,腕内侧向内收,随着屈腕猝然向一侧顶挺防 护手法,护手消解同样以腕背自然、弹性地向一侧顶弹。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呼吸自然。
(三) 说明
练习时,要注意侧掌与护手攻击要正确,防守要使动作达到效果,即改变进攻一方的动作。
当然,攻守的相黐协调、自然,需要大量的练习,以便得心应手地做动作,并将之利用于 实战之中。
练习者在能够熟练地进行将咏春拳法中的各种攻守动作进行黐手,在此基础上逐步可以做 到快速、直接地反应攻守,且攻守的动作也会随着练习的进步,而使攻守动作奇快,出手则冷 静、沉着,全凭自然本能地反射动作D
为了达到黐手练习的效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攻守动作,均要注意动作准确、快速与反应 的敏锐。
(四) 作用
锻炼侧掌、护手相黐的攻守运用技巧。
十三、摊手一伏手
(一) 动作
摊手一伏手:
甲方右臂外旋成 摊手,乙方左腕 由上向下勾成伏 手,此时形成开 始的伏手黐摊手 姿势。(图31、图 32)
注意:以上 所述各个单黐手 动作,是以一方 为左手攻,一方 为右手防的相销 练习,当做完这些练习之后,可以互换为另一方攻、一方守的练习。
如此锻炼左、右手都能进行的攻防黐手。
(二) 要领
两方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两方各成二字钳阳马势,摊腰、落肩、收胸。
(三) 说明
进行基本的单黐手练习,要明确各个动作路线、步骤、着力部位,并由慢到快进行练习。
或者在教师或同伴的观察下指导、纠正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以便进行正确的黐手练习。
(四)作用
当组合的单黐手练习结束时,要注意还原到开始的预备式中,准备收式结束练习。
第四节互换单手攻单黐手
进行上一节基本的单鎮手定步一方攻一方守的技术练习之后,练习者已经可以掌握单黐手 动作和理念熟练的运用,以及掌握单黐手攻守技巧,即可进行互换单手攻单黐手练习。
本节互换单手攻单黐手练习,则是以甲方攻击为主,乙方防守为主的相黐练习因此,练 习者要注意变化,此目的是让练习黐手的两者互换都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而不是片面地做一 侧的单黐手练习。
互换单手攻单黐手练习,包括以下多个攻守动作。练习中,应注意各个攻守动作的合理配 合以及追求单黐手的感觉练习。
一、预备式
(―)动作
1.二字钳阳马:甲方与乙方各成二字钳阳马姿 势以相对约一臂间距站立。
2.摊手一伏手:然后,甲方与乙方两手腕相黐 (相交),甲方左手伸出成摊手,右手握拳置于右胸 侧腋下不变。乙方右手作伏手,左手握拳置于左胸 侧腋下不变。甲方内帘手作攻手,乙方右手外帘手 为消手。(图33)
(二) 要领
练习的两方全身放松,保持警觉之心,精神集 中,呼吸自然。两方两眼各注视对方的中线(心 窝)。两方各成二字钳阳马时,要摊腰、落肩、收 胸。
(三) 说明
预备式同样是以一摊一伏手开始进行的单黐手 练习。练习的两方各以一只手互搭形成相黐时,双方要放松手腕,肘部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 位的距离,伏手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迫着,而摊手亦须同时稍微用肘底力向前迫成互相抵 消之势,此为迫力,而双方另一只手则变拳收回胸侧。与上一节的单黐手练习不同的是,在这一节的练习中则是练习的双方互换另一侧手进行单练
图片22

图片23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四)作用
预备式中以摊、伏手形成的单黐手相黐,是为接下来的各单黐手练习做好准备。
二、正掌一伏手
(一)动作
1.正掌:甲方左腕臂内旋,直臂成正掌向乙方的心窝 进攻,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伏手:乙方随即右腕内向下按成伏手消解甲方的攻 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34、图35)。
练习2~3分钟为 一组。
包括此组和下面 丨:各形式组合的黐手练 34 习,均可以进行单组 或上下各式连续搭配
组合的形式进行黐手。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衔接姿势随时准备相黐动作。正掌,以腕内侧(掌心)为力点向胸前直线打出(印出)。
伏手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迫着,以达消解效果。
练习时,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放松身体。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互换单手攻单黐手练习,实际上与其他形式的黐手练习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相黐的动 作形式不同罢了。
练习无非是将咏春拳三套拳中的各种攻守动作向实战过渡,并通过黐手练习使这些攻守动 作练得精简、实用,本能地运用动作。
练习者在经由一定的科学合理的训练之后,即可使自己所练习的动作经过黐手反应,在实 战中更能准确、快速、隐蔽、易于控制地攻击对手。
正掌、伏手和所有的黐手练习一样,需在准备动作时保持警觉心,身体放松,精神与肉体高度协调合一地做动作。
以正掌和伏手,或其他形式的黐手练习,均是追求黐手中所要求的“感觉”能力,在相黐 的动作中感受力量的流动及方向的变化,以及深层察觉对方力量的流动及方向的能力,决不能 将黐手练习当作角力打斗,以下所有的黐手练习要求均是这样的,事实上,黐手练习也是对练习者精神与肉体高度协调统一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黐手; 收到效果。
开始练习时,应首先明确相黐攻守动作的路线、步骤、着力部位,并由慢到快进行练习,力求掌握正确的相黐攻守技术。以下均是如此要求,不再复述。
(四)作用
锻炼正掌、伏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三、横掌一膀手
(一) 动作
1.横掌: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腕臂外旋, 随即成横掌进攻乙方中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乙方随即右臂内旋成膀手消解甲方攻 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36、图37) 1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灵活相黐变式。
横掌是掌拉 回中线变势成横 掌沿中线以腕内
侧为力点向前猝然打出(印出)。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将手肘臂翻 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向外倾斜,屈腕、掌背 向左,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说明
横掌和膀手相黐时,两方注意此动作攻守相黏瞬间的 感觉,要自然、轻松地反射动作。
黐手作为咏春拳提高本能反射动作练习的方法,需要
练习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全部身体条件为基础,因为只有具备咏春拳基本功和套路拳法基 础,才能正确、科学地进行黐手练习。
为了收到较好的黐手练习效果,除了加强咏春拳基本练习,还要在黐手练习中严格要求, 并从中领悟拳理,一旦练习者受益后,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并未浪费时间,并获得了黐手的 益处。
(四)作用
锻炼横掌、膀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四、底掌一伏手
(―)动作
1.底掌: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臂外旋,由上而下,成底掌进攻乙方腹部,右手握拳 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伏手:乙方随即右腕内翻向下成伏手消解甲方攻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 (图 38、图 39)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随时相黐变式。
底掌,是以变势归肘,以腕内侧为力点,沿斜直线向底下打出,掌与身体小腹前同一高度。 伏手,即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逼迫着,以达消解效果。
底掌与伏手相黐,攻守动作协调、自然用力。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底掌与伏手相黏黐时,要注意攻守瞬间感觉变化,以感觉反应动作。
黐手多样化的攻守练习动作,不只可以增加练习者的练习兴趣,还可以将咏春拳套路中的 攻守动作都得到较好的锻炼。
练习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黐手组合,都要合理地进行准确的相黐攻守,放松身体,有 助于高效、协调地完成动作。
无数的黐手练习,也是对练习者身体神经肌肉反应迅速,对动作控制能力的良好锻炼。
(四) 作用
锻炼底掌、伏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五、抽撞拳一膀手
(一) 动作
1.抽撞拳: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臂稍内旋同
时成抽撞拳进攻乙方上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 变。 /
2.膀手:乙方随即右臂内旋成膀手消解甲方攻势, 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40、图41)
练习2~3分 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
二字钳阳马随时 以备变式。
抽撞拳时,握拳以拳面为力点成抽撞拳抽打正前方,
拳可保持与下颌同高。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 为力点,将手肘臂翻上并同时将前臂推出,屈臂、前臂 向外倾斜,屈腕、掌背向左,前臂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 手消解动作。
抽撞拳与膀手相黐时注意两手瞬间的攻守感觉变化反应。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说明
.抽撞拳与膀手相黐时,攻守动作要正确、协调,要在掌握好动作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练习。
无论是初级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练习,练习者都要深知练习有助于提高黐手训练效果,以此 更高效地使身体得到协调、灵敏的锻炼D
进行各式黐手练习时,要内心平静地练习。
实际上每个黐手动作和拳法动作练习一样.不仅仅是上肢肌肉运动,而且是人体各系统在 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协调一致的结果。
(四)作用
锻炼抽撞拳、膀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六、刮手一拨肘
(一) 动作
1.刮手: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臂内旋,由上而 下从乙方的右臂下成刮手进攻乙方下路,右手握拳置于
胸侧腋下不变。
2.拨肘:乙方随即归肘,臂内旋用右肘拨肘消解甲方 攻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42、图43)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灵活地衔接上下式动作。 刮手,是以掌腕外侧为力点成弧形由上向下刮出的
手法。
拨肘,即上下梗手的变式运用,以肘拨挡形成消解 的动作。
刮手与拨肘相黐,注意两方手法接触的攻守感觉, 放松、自然地黐手。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说明
练习时,以正确的动作为基础,在熟练掌握正确的 相黐动作的基础上,可再逐步提高相黐攻守动作的速度。 练习时,注意刮手与拨肘相黐的协调、合理。
具体安排练习,要了解咏春拳理并从实践中细心体悟,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寻找其基本规律,并通过黐手进行检验论证,感受黐手的妙处。
事实上任何武术均有其优劣之处,咏春拳也是如此,但优劣之分恰是由人的思维来决定的, 本身拳术没有高下之区别,这一切均是人强加于它的,并非是拳术与生俱有的。因此,作为练 习者,切勿为优劣等表象所迷惑,在训练黐手或其他咏春拳技术时,只需明白如何细心去探寻 咏春真谛,如何扬长避短,最自然本能地发挥咏春攻守技巧即可。
练习者在练习时,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来增加或减少,但要以良好的 训练状态进行黐手,以收黐手训练之效果。
(四)作用
锻炼刮手、拨肘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七、手一摊手
(一)动作
1.铲手: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腕臂内旋,成弧形由下而上,成铲手进攻乙方右侧上 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摊手:乙方随即外旋右臂成摊手消解甲方攻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44、 图45)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随时进行相黐动作。
铲手,可以掌外侧为力点,向上、中路铲出。
摊手,以手掌摊开和腕侧用力消解阻挡由自己的桥手之上而打人的中路手法,甚至可以用 于上路防守。
铲手与摊手相黐注意攻守动作的路线、角度、作用。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铲手与摊手相黐动作要自然、轻松、协调,由正确的相黐动作形成攻守反应。
进攻的一方要明白攻击的路线和部位,而相黐防守的一方,亦同样要了解防守的部位和路 线、角度。
因此,任何形式的黐手练习,都必须明确各个攻守动作的目的,并知道这样做的黐手原因, 以更合理地进行黐手。
(四) 作用
锻炼铲手、摊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八、冲拳一拨肘
(一)动作
1.冲拳: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腕臂由外向 内绕过乙方右臂,同时成立拳进攻乙方心窝,右手握 拳置于右胸侧 腋下不变。
2.拨肘:乙 方右臂随外旋 由下而上成拨 肘消解甲方攻 势(图46、图 47),左手握拳 置于左胸侧腋
下不变。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灵活变式。
冲拳时,成“日”字形置于胸前,以肘部发力沿着中线向前打出。
拨肘以肘拨挡形成消解的动作。
冲拳与拨肘相黐动作要准确、灵活,桩马保持不动。
集中精神,呼吸自然,协调合一地做动作。
(三)说明
冲拳与拨肘相黐,要注意攻守路线的变化,目的要明确。
做任何一次的黐手训练都需结合精神修炼(即心理训练)。黐手之前应进行与本次训练有关 的心理准备,并通过默想和自我暗示等方法使自己产生极大的训练兴趣(兴奋感)、精神集中和 有整个身心投入训练之意。
强调黐手练习,注意身体放松,动作自然、轻巧。
正确的黐手攻防动作练习,可使动作简捷、减少身体能量消耗,极便于练习者随心所欲地 黐手动作。
黐手时,除需注意攻守的动作要正确之外,还要注意协调好动作保护自身要害的习惯,锻 炼发现缺陷并予以弥补的能力。
(四)作用
锻炼冲拳、拨肘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九、标指一伏手
(一)动作
1.标指: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拳变标指随手臂上 抬向乙方上路进攻,
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 腋下不变。
2.伏手:乙方随即 右腕内屈,向下成勾 手伏按消解甲方进攻,
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 腋下不变。(图48、图49)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随时变式。
标指时,臂内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归肘,以左掌指为力点向前标出。
伏手,即屈腕同时须微用肘底力以直线向前逼迫着,以达消解效果。
标指与伏手相黐注意两方手法攻守变化路线、作用。精神集中,呼吸自然,轻松协调地黐手。
(三) 说明
标指与伏手相黐注意各攻守动作的作用,相黐时要轻松、灵活地动作,把握好相黐动作步 骤。
进行任何形式的黐手对练,除了保持桩马的稳定和腰马配合协调动作,还要适度放松身体, 避免精神紧张,肉体紧张,并时刻保持警觉之心,要随时准备向对方实施攻守黐手动作。
黐手之本能反射动作,是需要放松身体和精神才能达成的。欲将黐手练至本能动作,需要 一定时间的练习,经由练习之后练习者自会感到自身肉体的协调轻灵,直至身心合一地做黐手 动作,此也是咏春拳实战追求的。
事实上,黐手就是将咏春拳中的攻守技术练习精纯至本能的动作,此也有助于培养练习者 全力以赴发动攻势的能力,增加练习者面对对手连消带打的迅猛攻势而处于沉着的境界。
(四) 作用
锻炼标指、伏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十、铲手一护手
(一) 动作
1.铲手: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腕臂外旋,由下而上成铲手向乙方上路进攻,右手握 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护手:乙方 随即右手成护手屈 腕向右上方顶弹消 解甲方的攻势,左 手握拳置于左胸侧 腋下不变。(图50、图51)练习2 ~3分 钟为一组3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
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随时衔接上下式。
铲手,可以掌外侧为力点,向上、中路铲出。
护手,是以护手变式成顶手状达到消解的目的。
铲手与护手相黐时,注意相黐攻守动作的路线、步骤、着力部位,以及相黐两个攻守动作 的感觉变化。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说明
定步黐手练习也是建立在二字钳阳马势的基础上的,而黐手练习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攻守 练习,并将攻守技术与二宇钳阳马势融合为一,以提高咏春拳二字钳阳马势和攻守技术形成一 体的妙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练习定步黐手,经常对桩马练习是有必要的,即使是掌握这类技术已经 到了熟练的程度,也要经常重温这种姿势,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细心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实际上定步或移动黐手练习,均是将各种攻守技术在桩马的基础 上,按照一定的肢体和身体分工形成的,a即使是直线或横向的攻守动作之间也并无相互矛盾 和冲突。练习者经由一定时间的学练即可了解咏春拳之秘密。
且练习者经由一定的水平提高,会在每一个阶段的练习进步中,发现咏春拳与自身有哪种
不协调以及缺陷等问题,此时练习者的咏春拳技水平也已得 到较大的进步和提高,也会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发现如何 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咏春拳黐手和其他技术的训练。
(四)作用
锻炼铲手、护手的U 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十一、正掌一膀手
(一)动作 1.正掌:接上式,
动作不停,甲方左腕臂 内旋成正掌进攻乙方心
窝,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腋下不变。
2.膀手:乙方随即右臂内旋,成膀手消解甲方攻势,
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52、图53)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灵活变式。
正掌,以腕内侧(掌心)为力点向胸前或心窝直线打出(印出)。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随着手肘臂的翻转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 作。
正掌与膀手相黐时,注意这两个攻守动作的路线、步骤和作用。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正掌与膀手形成黐手时,进攻与防守的变化要轻松、自然地动作,不只是手法上的动作变 化,桩马亦要稳定。
攻守黐手动作变化练习,需要练习者集中精神以发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良好的协调能力, 并有助于练习者在攻守相黐动作瞬间感应动作的变化。
黐手的协调练习,以练习者平时对咏春拳套路拳法的练习为基础,当练习者能够熟练掌握 套路拳法技术,自然可以过渡到黐手练习当中,并可轻松协调地进行黐手。
但无论如何,练习者均要了解攻守黐手动作作用以及目的,以便更好发挥黐手动作中具体 的感觉能力。
如能熟练地进行黐手攻守动作,便要在瞬间体会完成黐手动作的触觉反应,以助于逐步地 提高快速的黐手攻守动作。
(四) 作用
(一)动作
2.拨肘:乙方随即右臂内旋,由下而上成拨肘拨挡消解
甲方攻势,左手握拳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54、图55) 练习2~3分钟为一组。
图片24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9

图片30

图片31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随时衔接上下式动作。
穿桥手,在这里是以单掌前伸,以掌指发力向胸前标出的手法。
拨肘以肘拨挡形成消解的动作。
穿桥手与拨肘形成相黐动作,注意穿桥手与拨肘攻守变化的路线、步骤。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呼吸自然地完成动作。
(三) 说明
穿桥手与拨肘相黐.需注意攻守黐手的路线变化,动作要协调、快速,做到这样需要练习 者掌握纯熟的技术,并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
练习时,要注意穿桥手与拨肘的标准动作要求,以及做动作时手法上的分工,以反复的练 习使动作达到精简、高效,并具有实战意义。
将咏春拳法中的攻守动作进行黐手练习,要求练习者具体了解各攻守动作的技术要领,其 目的是使练习者更好地发挥各攻守动作的作用。
当练习者对各个攻守黐手掌握熟练时,自会在黐手练习中寻找时机、距离、角度的是否恰 当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体悟黐手攻守的感觉能力。
因此.练习者在黐手练习中,就要以练习正确的黐手攻守动作为主,并在练习中体悟良好 的动作时机、距离、角度,以便将黐手所获得的这些触觉更好地在实战中发挥出来D
(四) 作用
锻炼穿桥手、拨肘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十三、标指一膀手
(一)动作
1.标指:接上式,动作不停,甲方左腕 臂外旋,由内而外成 标指进攻乙方上路,右手握拳置于右胸侧 腋下不变。
2.膀手:乙方随即 右臂内旋成膀手消解 甲方攻势,左手握拳 置于左胸侧腋下不变。(图 56、图 57)练习2~3分钟为一组。
(二) 要领
保持正确的二字钳阳马对立姿势以备随时变势。
标指时,臂内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归肘,以左掌指为力点向前标出。
膀手时,臂落膊内旋,以腕内侧为力点,随着手肘臂的翻转正对胸前中线形成膀手消解动作
标指与膀手相黐,注意标指与膀手攻守动作的路线变化,动作要自然、协调。
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三) 说明
标指与膀手相黐攻守时,要在攻守瞬间体会对时机、距离、角度的把握,并以轻松、自然 的动作来达到黐手的目的,并不需要蛮力。
黐手形成的攻守动作,要使动作的变化方向恰到好处,避免过早或过晚施用及技术动作幅 度过大等。
进行黐手练习时,攻守动作相黐时要细心体会瞬间反应,如何去进攻,如何去消解的过
程,然后经由不断的练习将此过程精简、实用。
各种形式的黐手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方能使自己掌 握的黐手得心应手,将黐手练习效果显威于实战之中。
(四)作用
锻炼标指、膀手的相黐攻守运用技巧。

浏览5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