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义乌为最盛。1984年11月就成立了义 乌县武术协会,至今已换届七次,每届的名誉会长都由市府领导担任。因 此,义乌的武术协会是全市组织最健全,队伍最庞大,社会参与者最多,工作 最突出,活动最频繁的一个群众组织。1991年至1998年,武术运动爱好者 被输送各大专院校、武警部队等有28人。1993年黄平获全国少年武术比赛 金牌,在省少年武术比赛丙组比赛中获得3金。2002年义乌市被评为全国 武术之乡,2003年苏溪队参加全国第四届武术之乡比赛获得7项奖牌,2005 义乌队参加全国第五届运动会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一举夺得11项奖牌。2003 年1月,义乌武术队赴香港参加国际武术比赛,获得4金2铜的好成绩。 2006年8月,年仅17岁的义乌武术女选手成成,在参加浙江省第十三届运 动会竞技体育部“宏大杯”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了女子甲组刀棍全能、女 子甲组长拳两个项目的金、银牌。出生于1984年的义乌籍武术运动员张春 艳,在2005年10月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了武术套路女子自选剑术、 枪术全能冠军,同年12月10日至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市的群马体育馆举 行的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张春艳再次获取剑术冠军。出色的表现使 张春艳被评为浙江省2005年度“十佳运动员”。送入省体工大队的有黄平、 楼士美、张青燕、龚国慧等7人。义乌市武术协会,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下 设佛堂武术分会,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拳击协会、摔跤协会、健身气功协 会、木兰拳协会等等。义乌武术协会出色表现曾多次被县、地、省各级体育 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在第四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上,来自金华的“天风 拳”创始人张天薇及其弟子摘得83金。

尽管有许许多多热忱于武术事业的人士在奋斗,不断地在武术界创造 更多更好的成果,但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原有的具有其地方特色的拳种或者 套路得不到较好的继承和发展,武术先贤们的智慧和结晶势必渐渐流逝。 据现实调查,浙中传统的武术套路要么没有市场,要么缺少教练,在学校里 几乎没有开展,就是武馆里也不进行传统武术教学,仅仅屈指可数的个别村 头巷尾处会发现有人在练习传统武术。现代青少年习武之气日衰,体育爱 好趋于时尚,喜欢跆拳道的青少年大有人在,而武馆招生困难,大多武馆甚 至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倒闭。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青少年普遍存在以学习为主,健身为辅的思想潮 流,以至于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身体得不到更好的保障,在响应国家全民 健身的同时,作为中国传统并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应该加强宣传力 度,从武术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加大宣传。让青少年能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以 民族强盛为基础,经济发展要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目的,习武可以让我 们继承先辈们的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并学以致用。

 

第九章

浙西南武术文化

第一节 浙西南武术的自然与人文背景

浙西南是浙闽两省结合部,在东经118。41,一120。26,和北纬27。25,一 28。57,之间。东南是温州市,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 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 势由西南向东北彳顷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 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 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海拔 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龙泉市凤阳 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 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 二高峰。

浙西南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与山脉走向 平行,仙霞岭是瓯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洞宫山是瓯江水系与闽 江、飞云江和交溪的分水岭,括苍山是瓯江水系与灵江水系的分水岭。各河 流两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较深,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 流,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 18. 3—11.5T,平均年日照1712—1825小时。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自隋朝开皇九年(公元 589年)在浙西南建处州,后经更名括州、永嘉郡、处州路、处州府、丽水市。 现主要是丽水市的管辖区域,2000年7月19日撤销行署建制,设丽水市,辖 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景宁7县。人口 249.4 万,由汉族与35个少数民族组成,其中,畲族占少数民族的95.2% ,是我国 畲族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①。比较有名的人物有刘基、汤显祖、卢镇、张玉 娘、叶绍翁、杜光庭、何澹、范成大、吴煜(吴三公)、陈言。古迹有如庆元廊 桥、河阳古民居、通济堰、许多摩崖,文物数居浙江首位。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浙西南有35个少数民族:畲族、苗族、土家族、 布依族、侗族、蒙古族、回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壮族、满族、水族、值族、 傣族、白族、朝鲜族、瑶族、黎族、藏族、布朗族d乞佬族、像像族、维吾尔族、依 佬族、土族、阿昌族、纳西族、达吾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高山族、 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少数民族人口共76000多人(不含外出半年以上少数 民族人口,包含外地来丽水经商半年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以畲族 为主,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 2% o畲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 有莲都、景宁、遂昌、云和、龙泉、松阳,设有景宁畲族自治县、7个畲族乡镇。

打尺寸,相传是纪念畲族英雄蓝奉高反抗唐王朝的武装斗争中,以断弓 (尺)将敌箭(寸)拨返敌阵的技艺演变而成。并广泛流传,激励畲族人民团 结奋进,自强不息。该运动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都有着良 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极具推广价

值的体育游戏项目,常在劳动休息时举 行。参加者至少两人,多则五、六人①。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一人手持 木棍站在圈内,木棍击竹条飞向前方,其他人在前场奔接,接到者可定“尺 寸”。未接住的竹条被就地拉起后向圆圈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 击出。若竹条投中圈内未被接住或未被击出,则投者得胜,持棍者换人。如 竹条投落圈外,或被击出,若落点经丈量后,根据距离远近给予持棍者一定 “尺寸”。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得到规定“尺寸”或得尺寸多者为胜。

稳凳运动曾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表演,荣获 金杯奖。稳登原名“问凳”。起源于祈求神灵、赐法求医、消灾驱邪的宗教活 动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演变为带有浓郁体育色彩的,深受畲 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其活动是三足架的一条长板凳上,两人各坐 一端,上下翘动、左右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抛投套圈比赛②。经常参加稳凳运 动能有效地发展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平衡能力和提高大 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晕车、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 作用③。

本章节研究的浙西南武术主要指的畲族的传统武术和一小部分的汉族 武术。浙江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的西南部,而畲族的人数最多,地域 分布最为广泛,畲族的武术是浙西南武术优秀代表,基本上代表了浙西南的 武术特征。


  • 赵理强.畲族传统体育探源[J].浙江体育科学,1995(3) :55 -57.

  • 兰润生畲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22 - 124.

  • 王德洪,宋狄雷.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体育状况与特点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4,21(1):29 - 31.稳凳运动曾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表演,荣获 金杯奖。稳登原名“问凳”。起源于祈求神灵、赐法求医、消灾驱邪的宗教活 动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演变为带有浓郁体育色彩的,深受畲 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其活动是三足架的一条长板凳上,两人各坐 一端,上下翘动、左右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抛投套圈比赛②。经常参加稳凳运 动能有效地发展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平衡能力和提高大 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晕车、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


浏览8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