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运动强度(包括运动试验)的生理标准大致有三种:
- 耗氧
耗氧量越大,强度越大,按运动时耗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分级。
- 能量消耗
单位MET(梅脱),世称代谢当量,1MET是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
1MET是指安静时每分钟的氧量,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3.5ml氧,以能量卡来 代表,则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17千卡。当负荷量要求10MET时,表示运动负有 时氧值为35ml, kg/min,若体重为70kg,则其氧值为70 x 35 = 2450ml , kg / min ;反 之,当已知运动负荷时为2.8L,受试者体重为70kg,则每公斤体重的氧值为40ml・kg/ min。而 1MET 等于 3.5ml-kg/min,则运动强度为 40 -r 30 = 11.4MET。MET 值越大, 强度越大。摄氧量与能量消耗直接测定比较复杂,故根据运动负荷时的功率推算。公 式:
(1 )耗氧量(ml/min ) = 2 X 功率(kg*m/min ) + 300
(2 )每公斤每分钟耗氧量(ml "kg/min )=耗氧量(ml/min ) -r体重(kg)
(3 ) MET 值=耗氧量(mb kg/min ) * 35
(4)运动强度(MET) = (60 +MET 值)4- 10 x MET 值
举例说明:某一柔道运动员体重60kg,运动试验时完成的功率为600kg-m/min, 问其运动强度多大?
代入上面的公式,则得:
(1 )耗氧量(ml/min) = 2 x 600 ( kg*m/min ) + 300 = 1500 (ml/min )
(2 )每公斤每分钟耗氧量(ml'kg/min )= 1500 ( ml/min )t60( kg ) = 25 ( ml・kg/min )
- MET值=25 (ml-kg/min) + 35 = 7.1MET值
- 运动强度(MET) = (60 + 7.1MET值)+ 1MET值= 4.7MET
3.心率
用心率监测运动强度优点是简便实用,但不很精确,需要用最大摄氧量或血乳酸对 心率进行校准。极量心率=210 -年龄(岁),亚极量心率=195 -年龄(岁)o
龙、活电椎疫
心电图在运动心脏学和运动医学医务监督的实际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柔 道运动员心脏疾患的诊断和心脏机能的评定,而且也用于预防柔道运动员心脏异常以及 指导训练。
(-)柔道运动员心电图的变化
柔道运动员心脏复极异常发生阶段性缺血性改变及早复极;激动起源异常出现窦性 心动过缓,右房心律,过早搏动;激动传导异常,产生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二)柔道运动员心电图的改变
大多数柔道运动员心电图的改变,属于心脏对运动训练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表现,是 正常的变异,但有时需同病理性改变区别开来,少数运动员也有病理性变化。目前,心 电图已成为柔道运动员体格检查项目之一,在诊断心电图时,需要结合运动员全面综合 检查结果加以考虑。
七、肿功株(气怵代浦)
依赖摄入氧气和排出co?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人体内各组织的生命活动,
柔道运动员肺功能的变化与身体其他系统(中枢神经、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变化 密切相关。因此,在许多有关机能测验中,实际上不仅代表了肺的功能,而且也借助了 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身体的机能状况。
柔道运动员常用的各种肺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查和气体分析。影 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包括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职业 特点、运动量等,病理性与肺脏各种疾病的损害程度有关。
(一)肺活■ (
vc)表示一次深吸呼运动的幅度,肺活量与运动员的体重、肺组织体表面积及运动项目 等有关。
(二)用力肺活・(
FVC )
FVC又称时间肺活量,FVC曲线分别表示出1秒钟、2秒钟、3秒钟气量所占通气 量的%,运动员计第1秒钟通气量的%即可。正常人平均值为男子3.2L,女子2.3L。运 动员与成人的第3秒钟通气量的%无差异。用力肺活量可帮助检查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诊断或疗效的评定。FVC (ml)计算预计值公式为:
男子FVC(ml) =55.81 x身高(cm) -17.48x年龄(Year) + 12.92x体重(kg)-5589
女子 FVC(ml) =38.33x 身高(cm) - 9.68 x 年龄(Year) +0.23x 体重(kg) -3437
(三)最大通气量(
MW )
MVV是指受试者按一定的频率进行最大最快的呼吸15秒钟,将其通气量换算为每 分钟最大通气量。正常人平均值为男子105L/min,女子85L/min
o MVV指标可以考核 运动员肺功能的潜力,并可用MVV/AV (静吸通气量)作为潜力指标。
- 影响因素
影响运动员MVV的因素主要有胸廓完整性、肺脏健全和弹性、气管和支气管的口 径、运动时呼吸肌的力量和效率及其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和运动项目等。
- 运动员
运动员MVV数值较大,其主要的因素是运动员的呼吸肌肌力大和肌肉运动时的效 率高。
- 运动员多年训练
运动员MVV随训练的年限增长而增大,其主要的因素是:与运动训练促进呼吸肌 发达和运动员呼吸肌同呼吸动作协调有关,与运动项目有关,与训练的不同时期有关, 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员的年龄大小有关,与运动员技术熟练程度和意 志力有关,与运动员训练状态有关。如当运动员训练状态提高时,MVV增加和VC
增 加;当运动员训练状态下降时,MVV下降,VC减小,MV增加,FVC不变。
八、柔道运舫真科修魄材
(-)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本内滴
- 选材的对象是儿童少年。
- 目的是充分认识和发掘儿童少年的天赋能力(即运动才能的潜力),通过训练创 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系统训练)□
- 选材与成绩的预测是密不可分的。
基于上述三个观点,决定了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涵,又决定了运动员科学选材
的理论基础、选材的主要指标及选材的具体方法步骤等。
(二) 科学选材的任务
柔道运动员科学选材,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特征, 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采用调查、测试、评价和预测等 科学方法,选拔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天才体育苗子,加以系统训练,达到高水平柔道运动 员的运动成绩。
- 通过调查测试,获取儿童少年运动员现实状态的各种信息,如形态学、遗传学、 生理学、心理、运动能力等。
-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价,确定儿童少年运动员现实状态的水平。
(1 )个体同某个专项与少年运动员的群体比较。
(2) 个体同某个专项与高水平运动员的特征比较。
(3) 通过科学的预测,把握成才可能性的大小,重点是选材与育才。
(三)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基础
1.遗传与选材
(1) 运动能力的遗传:如举重陈氏家族,陈镜开、陈满林和陈伟强三个世界纪录创 造者。
(2) 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如细胞学-*C核-染色体-基因,结构基因10~ 100 个。
(3) 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多以基因遗传为主(数量性状),具有性状遗传(多基 因)的指标有形态、机能、素质、身高和体质等。性状遗传的三大特性是连续性、相关 性和阶段性。单基因遗传(质量性状),具有质量性状(单基因)的指标有血型、色盲 和Hb等。
(4) 运动能力的变异:产生变异的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重组变异,三是染色 体突变。这三种产生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5) 运动能力的遗传度
- 主要形态指标的遗传度(%):除肺面积、体重、胸围、臂围和腿围的遗传度受 后天环境影响较大外,其他形态指标的遗传度很大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制约。
- 生理指标的遗传度(%):先天遗传度较高的指标有中枢神经系统86%,最大摄 氧量79%~94%,最大心率9%,月经初潮时间90%,血型100%。
- 生化指标的遗传度(%):先天遗传度较高的指标有红白肌纤维80%, Hb含量 81%~99%,线粒体数量70%~92%, CP和ATP67%~89%,乳酸脱氢酶活性65%~87%。
- 运动素质的遗传度(%):先天遗传度速度指标的反应时86%,反应速度75%, 动作速度50%,频率30%;力量指标的绝对力量35%,相对力量64%;耐力指标的无 氧耐力86%,柔韧性70%。
- 智力与个性特征遗传度(%):个性指标(GO)遗传度有基本情绪75%,活力 79%,思考能力72%,心理状态60%,意志坚韧77%。个性指标(N、F、G)遗传度有 判断果断性96%,对反对的抵抗95%,运动冲动90%,柔顺性91%,好奇心87%,运 动制约65%O
- 生长发育与选材
柔道运动员选材是依据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进行的。基本规律如下:
(1 )生长发育的速度在个体间总趋势的一致性。整个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突增期(又 称加速期),第一突增期从胎儿中期到两岁;第二突增期在青春期,女子为9~11岁,男 子为13-15岁。
- 生长发育的比例和程序基本相同。儿童少年在身体各部的增长上,下肢最大, 依次为上肢和躯干,头部最小。而在动作的发育上则相反,头部最早,逐渐发展到躯干 和下肢,这成为“头尾发育规律”。
(3 )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育程序不均衡性。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育,有早晚、 快慢之分,表现了一定的发育程序。最先发育的是神经系统,其次是淋巴系统,然后是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最后是生殖系统。就各器官系统自身而 言,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发育速度是不相同的。
- 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营养、 疾病、损伤、自然环境、教育程度及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体育锻炼 和营养因素尤为重要。
-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统一性。身体素质是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在运动能力上的 具体反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伴随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的变化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 力的提高,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它们之间的统一,体现了结 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浏览3,1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