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及我国运动员的特色也决定了我国必须培养 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竞技运动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凡是一位具有高水平的队 员,所以能取得世界冠军,或一个高水平运动队伍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必须具备个人 特点和集体的独特风格。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和原女排等优秀队伍,就 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具有自己特色的战略战术思想体系,才能 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着世界高水平的地位和优势。这些运动队的实践,给予我们极大的启 示,开拓我们的思路。


认真分析世界柔道运动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从现代柔道运动发展的总体来看,世界 柔道运动基本分为两大类型风格,即欧洲的力量型和日本的技术型。凡是柔道运动强国 都有六十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两种基本风格形成两大训练体系。在国际上,1948年在

欧洲成立了柔道联合会,1952年正式成立了国际柔道联合会,并在1956年举行了第1 届世界柔道比赛。1962年在东京奥运会上,柔道(男子)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女子柔道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相比之下,中国柔道运动发展是从1979年以后才开始,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在 这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在开始发展阶段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要想发展成为柔道 运动强国,在国际性比赛中夺得优异成绩,如果不创新、不创造自己独特的技、战术是 根本不可能的。柔道队伍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去创和闯自己的发展之路。我国队员 的特点,论力量素质不如欧美运动员,论技术不如日本熟练、正宗和规范,中国柔道运 动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是行不通的。

在分析世界柔道比赛的实例中,我们看到欧洲选手所以能对日本选手造成威胁,是 由于欧洲选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强调力量训练;二是在寝技上大力发展“关节 技”,不和对方摔投技,结合自己民族传统摔跤技术,将优良的身体素质充分地发挥了 出来。通过对比赛的分析,我们还发现在比赛时,进攻中使用的大部分是常见常用的技 术,比赛异常激烈,但谁有意无意地偶尔使用一些非正规的小动作,往往却能获得胜 利。这些情况在总结讨论中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要创造一条中国柔道运动发展的新 路子,就必须结合我国选手的身体情况,根据国际柔道运动强国发展的大趋势,既不能 忽视力量素质训练,也不能像日本那样偏重正宗技术。实际上,在柔道运动中力量和技 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中国柔道运动发展所要创造的风格,就是要以日本为代表 的亚洲技术型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力量型之间的欧亚风格兼收并蓄的、刚柔相济的 风格,由充分发挥我国运动员快速、灵巧的特点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我国传统的摔 跤,从摔法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分析研究我国传统摔跤特点的 基础上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摔跤的散手摔法,既能抑制欧洲选手抓住你发挥其力量的优 势,又能抑制日本选手抓好把位施展其娴熟技术的特点。散手摔法不仅在摔法上有其优 越性,而且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柔道选手很少遇到和不熟悉的。不熟悉就不适应,就能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通过在实践中的努力,在实践中验证了我国柔道运动独特技术的 实用性和合理性。

根据上述几点认识,中国柔道运动在训练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指导思想 和独特的技术风格。中国独特的柔道技术风格可概括表述为:以散手摔法为主要典型, 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突出“强、快、变、狠、拼”的特点。

在世界柔道运动的诸多强国中,我国女子柔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之 一,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就是借鉴了我国男子柔道的经验和教训,长期以来坚持把 我国选手的机敏、灵活的特点与我国传统摔跤的手法相结合,在诸强各种典型的夹缝 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类型——散手型,即包含着“散”和“闪”两个含意。

“散”一即通过各种手法、步法,不给对方抓住自己的机会,并将对方调动起来, 在运动中抓住对方的破绽,打击对方的方法。

“闪” 一一就是快,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及时抓住战机,特另4是在当今的比赛越 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谁能抢先机提早发动进攻,并连续不断地快速进攻,谁就能掌握主 动权,就能取得胜利。

 

散手型的摔法,突出地要求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指导思想。

以我为主一一就是以各种变化的手法,控制全场的主动权,以积极的主动的出击, 充分地发挥自己长处,抑制对方。换句话说,是我指挥对方,我指挥全场。

以攻为主——进攻是取胜的法则,只有不断地积极地有效地进攻,才能取胜。反 之,等待或消极防御,则会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失败。

以快为主——快不仅能给对方以威胁,而且也能抑制住对方所长,使对方不能发挥 而掌握住主动权。

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强、快、变、狠、拼”上,

(三) 战略战术思想

在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分为优势、均势、弱势三种情况,但不管处在哪一种情况,要 取胜的原则自然是都要“进攻”。

  1. 我强彼弱——戒骄戒躁,穷追猛打。

  2. 我弱彼强——放手拼搏,攻击不备。

  3. 我强彼强——气势逼人,勇猛果断。

  4. 我弱彼弱——扬长避短,灵活多变。


(四) 战术上的一般基本规律

  1. 大打大一用小。

  2. 大打小 用大。

  3. 小打大 用散。

  4. 小打小——用活。


1~4中前部分的“大” “小” 一般指身高、体重,后部分的“小” “大” “散” “活”指动作和战术打法。

二、技木成林祷弟过程中的柯侏或林

(一)技术风格的培养在训练的各阶段中应系统安排

柔道运动在中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女子柔道已 进入世界高水平的阵容之中,因此,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选手,就需要进行一个较长阶 段的系统训练和一个长周期的系统安排才能达到。从我国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7 名女队员的资料统计来看,她们大部分都有10年左右的专项训练史,可见培养一名顶 尖级的柔道运动选手需要进行较长的训练过程。她们的这10年可分为业余体校训练阶 段、省级专业队训练阶段、国家队训练阶段。在不同等级的队伍中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也 是不一样的,但作为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在早期就具有雏形,而且一经定型就很难改变。 因此,在早期专业化的训练过程中就应特别注意运动员技术风格的培养和导向,这样才 能使之成为较好的技术类型,为将来成为顶尖级的选手打好基础。由于技术风格是由技 术特点、战术打法、比赛作风和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所组成,这些因素本身又带有运动 员许多个性特点,因此,教练员要善于观察运动员的个性,在早期就指导和引导运动员 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随着训练水平的逐步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战术特 点就会更加明显。比赛作风是技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风格中可以塑造的部 分,所以,在柔道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作风培养,要求运 动员敢于进攻,敢于胜利,不畏强手,也敢于向冠军挑战,这样,结合自身的技术和战 术特点,形成优良的比赛作风,经过多次比赛后就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

(二) 技术风格的培养应以散手摔法为主要典型,突出以我为主、以攻 为主、以快为主

自从柔道运动在我国开展以来,我们先后请了日本教练员来华讲柔道的技、战术, 请英国的教练员来华讲欧洲式的技、战术,请了法国教练员和台湾地区的教练员等来训 练我们的运动员。这些教练员都具有丰富的柔道教学与训练经验和精湛的柔道技术,为 我国早期柔道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每位教练员的技术风格都有各自的特 点,无论在训练方法还是技术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他们都呈现出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柔道 运动模式,即使是同一类的技术特点也有所区别,但某一集团成员的整体运动模式却有 十分相近的特点,这就是我们时常所讲的“日本打法” “欧洲打法” “古巴打法”,实 际上也可以叫做“日本的技术风格” “欧洲的技术风格” “古巴的技术风格”。

我国的柔道运动开展相对较晚,因此,在柔道训练中无论按“日本打法”训练,还 是按“欧式打法”训练,都是在人家后头学习,并且只能始终落在他们的后面。要想赶 上他们或在比赛中战胜他们,就必须有我们自己的技术特点,必须形成我们的技术风 格。经过多次国际大赛和近20年的柔道运动普及发展,特别是女子柔道走向世界以后,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际柔坛上有了我们自己的技术风格特点。这就是把中国式摔跤 技术打法运用到柔道运动中和柔道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的“散手风格打法”。这种打法在 比赛中充分体现了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技术风格。因此,在培养运 动员技术风格的训练中,一定要突出散手技术特点,并把这一点贯穿于我们训练的全 部过程。

浏览4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