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旧中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 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武术受到严重的摧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它已经沦落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遗产加以继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级武 术协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3年,举行了第 1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接着又举行多次全国性武术比赛或表演大会。为了推动武 术的普及和提高,从1957年开始,国家体委组织部分武术家组织创编了比赛规定套路,编制了 群众武术活动所需要的初级套路和简化太极拳等,出版武术书籍和挂图,拍摄武术影片和录像。 为探讨武术运动锻炼的价值,还组织有关生理的测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学化。此外,各体育 学院、体育系相继设立武术课和武术专业班,大中小学也把武术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青少年 业余体校也建立武术班,各地武术协会设立各种形式的武术辅导站,吸引着大批武术爱好者习 武健身。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武术事业迅速发展。武术已进人各级学校,挖掘、整理出许 多武术遗产。武术沿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我国武术正在走出国门,并 迅速在世界范围推广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武术管理休制的形成与完善
现代体育文化形态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社会化和组织化。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发展同 样表现为高度的组织化,使得武术大踏步地走出国门,并迅速在世界上推广开来:1952年设立 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体委武 术研究院,1994年下发了《国家体委武术协会更名为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通知》。
(二) 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竞赛大会,1985年国家体委颁布、实施了 武术运动员等级标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第13 届亚运会上,散手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三) 武术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
1956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就有武术内容,1987年,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 明确把武术列为基本项目,全国体育院系均把武术列为必修课程,纷纷开设武术选修课,教育 部在制定本科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时把武术类列为六类主干课程之一。
(四) 武术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发展
1983年全国有各类武术辅导站3 570多个,1987年各种武术馆、校有1万多个,全国习武 人数多达6 000万,并于1997年,国家体委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定为三级 九段,初级一段、二段、三段,中级四段、五段、六段,高级七段、八段、九段。中国武术段 位制的实施无疑使全民的武术锻炼更为规范。1987年,国家体委提出了“开发武术资源”的口 号和“以武养武”的思路,“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使武术运动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越走 越宽阔。
(五) 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把武术推向世界,扩大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影响,对显示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都有深远的意义。 1985年8月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每四年一次。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 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为“被承认的联合会”。
(六)武术理论研究的逐步深人
1952年国家体委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1983—1986年全国开展大规模武术挖掘整理 工作,查明全国拳种129个。198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1987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武术分会,1997年武术学科首先在上海体院招收武术博士研究生。
目前武术科学研究正向多学科、多层次的立体型研究深人发展,武术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技 术体系的理论建设已见成效。
第四节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种类颇多。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 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拳种及套路: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 强的技艺性。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按其运动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包括单人套路、对练和集体套 路)、格斗运动。
—、功法运动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包括内 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等。
内壮功是一种采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为基本锻炼手段的人体活动形式,由于内功的习练 以练气为主,故称为“气功”。外壮功一般也称“硬功”,其练习方式往往采用被动抗打或主动
击打,以及用抓、插、点等手段进行的功法练习。
二、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 格斗规律组成的拳术、器械和对练套路的演练。
(一)拳术
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翻子拳、劈挂拳、少林拳、 戳脚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
浏览2,5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