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明确柔道运动素质与技、战术的关系。

  2. 了解柔道运动素质的主要训练方法。


教学安排:

总时数14学时。其中讲授10学时,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柔财★质

柔道运动素质是指柔道运动员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身体能力,通常包括力 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以及协调能力等,有的也称为体能。这些能力是由运动员 的机体形态结构、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资贮备及其代谢水平决定的。

现代优秀柔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需要整体相应地提高。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 进和相互制约,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平衡状态。某一项运动素质的提高,会对其 他项运动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随即这种暂时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要建立新的平衡,从而 使原有的训练水平向新的高度转变。相反,如果某一方面没有提高,甚至衰退,其他方 面也难以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训练水平整体性下降。运动员就是要促使力量、速度、耐 力、柔韧、灵敏、协调能力等运动素质协调地不断发展,向新的更高水平提高。现代高 水平的激烈竞争的柔道比赛,使人们认识到,运动员要想单纯地依据某一种运动素质的 特长,在世界大赛中取胜已越来越困难,完全靠“一力降十会”或“一巧破千斤”难于 取得优异成绩,并且某一项运动素质的薄弱都会限制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发挥,都会 影响在比赛中战胜强手,夺取桂冠。

二、或展柔遣送舫★质的盘孔

柔道运动素质训练是柔道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

运动素质反映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与人的运动能力有关。发展柔道运动员 的运动素质的意义还在于:

(一) 有利于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

现代柔道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比赛次数也逐年增加,运动员若要不断地提高运动成 绩,就必须通过大负荷的运动训练。然而,只有良好的身体运动素质水平才能保证机体 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否则,训练后疲劳不能消除,以致损伤机体的健康,影响训练 效果。目前,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水平和大负荷训练强度与比赛之间的关系已受到极大 重视。

(二) 有利于在训练、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

大量的事实已经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是 获得成功和胜利的重要因素。因为好的运动素质是形成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例如“自信”是运动员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信心,就不 可能取得胜利。“自信”和人体有机体的能力相互联系,只有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和 健康的体魄,才能精力充沛,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并具有成功的信心,“跤劲好, 跤胆壮”。

(三) 有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建立在运动素质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机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 其衰退速度就越慢,保持时间也就越长。这样,专项技术、战术发挥与保持的时间相 应就会更长,运动水平衰退速度也就更慢,运动员就能更长久地保持高水平的竞技运 动能力。如果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水平与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运动寿命就会过早夭折。同 样,如果运动素质水平没有得到高度发展,那么,机体能力保持时间将会减少,衰退速 度将会加快,也会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发展与保持。摔跤界讲:“摔熟,搏下就完,功 夫跤摔得长久。”意思是说:运动员只是对摔、实战不进行身体训练,一旦不摔了,技 术水平保持不久。运动员除了对摔、实战外,还进行身体训练,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技术 水平。

三、it劭求度的或成与提多适舫成镣的关系

高水平柔道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无不与运动素质的高度发展有关。现代竞技运动的一 个重要特征是要求运动员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因此,作为竞技 运动能力重要因素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能力等运动素质的发展水 平,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运动成绩就如高楼大厦,技术 和战术则似构筑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而运动素质如同高楼的地基。盖楼房先要打好地 基,若地基不牢,钢筋水泥竖不起来,高楼大厦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实践证明,高水平 柔道运动员只有提高了运动素质,发展技术水平才有可能,才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试想,两名柔道运动员在比赛时,没有强大柔道力量、速度、灵敏的动作怎能把对 方摔起来,没有足够的耐力怎能在强烈对抗、顽强拼搏中坚持5分钟。由此可见,运动 素质是掌握技术和战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高水平柔道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就 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运动素质。

四、柔财员的运勒素质初稣

柔道运动员需要以力量、速度、耐力为主的全面运动素质。柔道的技、战术训练是 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主要手段。但是柔道的技、战术训练对身体的影响有局限性,必须 进行运动素质训练,以便扬长补短。运动素质训练不能与技、战术训练割裂开。运动素 质训练以技、战术为前提,要根据柔道技、战术的需要练运动素质,所以柔道运动素质 训练的内容,要符合柔道技、战术结构,或者按柔道技、战术动作需要的动作性质进行 练习。不要为练运动素质而练运动素质。

进行柔道运动素质训练要发挥运动员的意志和情绪的作用,同时不要损害技术的合 理性。这就是说,既要高度调动自觉性、积极性和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奋发状态, 可以通过下丘脑,激发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相应功能而产生很大的整体效应),又 要注意培养奋斗中的轻松感、苦战中的自信心和驾驭技术,不使技、战术陷于紧张生硬 而损害技、战术。

(-)力■素质训练

力量是柔道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力量是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运动时克服阻力的 能力。柔道运动员的肌肉在工作时克服的阻力包括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两个方面:外部 阻力是指对方的抵抗力,内部阻力是指肌肉的粘滞性、各肌肉间的对抗力。柔道运动要 求运动员全身各部肌肉群参与运动,所以全身肌肉群都应该训练,得意技参与的肌肉群 更要多练。柔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要通过肌肉用力去实现,它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 而且力量素质对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有重要影响。柔道运动员的膝、 肘、肩关节容易受伤,所以应多注意这些肌肉群的训练。目前我国柔道界对力量素质的 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1.力■的种类

  • 最大力量。也称绝对力量,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克服最大阻力的能 力。体重大力量也大,所以柔道比赛按体重分级。


(2) 相对力量。是指每公斤体重的最大力量。

相对力量=量在聋量 体重

(3)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运动时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速度力量是速度和力量有 机组合的一种特殊的力量素质。

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通常所说的爆发力。柔道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主要 应用爆发力做攻守技术动作。

(4) 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的肌肉长时间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柔道运动员在比赛 中要长时间地克服活的阻力,所以需要很好的力量耐力。

肌肉在克服阻力时的收缩分为静力性用力(等长收缩)和动力性用力(等张收缩) 两种。柔道比赛时,运动员既要采用动力性用力,也应用静力性用力。一般在使用投技 时多用动力性力量,应用寝技时多用静力性力量。

2.力■的训练

(1) 最大力量训练

  • 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最大力量训练(肌肉增粗、长体重)


甲、负荷强度:极限负荷重量的60%~85%的强度进行重复练习。

乙、练习的重复次数与组数:每组4~8次,可做5~8组。

丙、练习持续时间:每次练习的动作速度稍许慢一些,通常4秒钟左右完成1次。

丁、组间的间歇时间:2~3分钟。

  • 改善肌肉协调能力的最大力量训练(不长体重)


甲、负荷强度:极限负荷重量的85%以上的强度。

乙、练习重复的次数与组数:每组1~3次,可做5~8组。

丙、练习持续时间:每次练习的动作速度适当加快。通常在2秒钟左右完成1次动 作。

丁、组间的间歇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

在训练中,应先做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的训练,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础后,再进行肌 肉协调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防止受伤。

发展最大力量还可以采用静力性等长练习。

做静力性等长练习时,机体不产生位移,肌肉相对地保持较长时间的最大用力,故 多采用大强度和极限强度,也就是最大强度的100%。每次练习时间为5~6秒钟,在训 练课中全部静力性等长练习一般不超过15分钟。

(2) 速度力量训练

只有使最大力量和速度两方面都提高,才能取得速度力量训练的最佳效果。

  • 负重练习发展速度力量


甲、负荷强度:极限负荷的40%~60%的强度。

乙、练习的次数和组数:每组5~10次,可做3~6组。组数的确定以不降低完成动 作的速度为限。

 

丙、组间间歇时间为2~3分钟。

丁、尽量与柔道技术动作结合。

  • 不负重练习发展速度力量


甲、连续不停地跳越障碍物,每组6~8次,做6~10组,组间休息2~3分钟。

浏览9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