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着科学技术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竞技运动的发展离 不开科学研究,柔道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研究。具体讲,柔道运动训练中进行科学 研究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利于认识柔道项目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柔道源于古代的徒手格斗,日本嘉纳治五郎( 1860-1938)吸收了日本柔术的长处, 并进行创新改造,创立了柔道。从1882年创立日本柔道讲道馆,并提出“精力善用, 自他共荣”的大原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世界性运动项目还不足 50年。国际柔道联盟1952年成立,1956年开始举行了世界锦标赛,1964年东京奥林 匹克运动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也就是说,作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仅有不到40年的历史。 柔道运动发展的历史决定了人们对柔道运动的认识还远远不像对其他运动那样深刻。具 体表现在柔道方面的专著、论文还比较少,在我国则更少。这对我们认识柔道运动的本 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而进行科学训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种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 训练实践中总结、摸索和探讨。加强对柔道运动的科学研究,不断认识柔道运动的本 质、特点、规律和方法,既是进行科学训练,提高我国柔道运动技术水平的需要,也是 历史赋予我们柔道教练员的光荣使命。对柔道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训 练科学化的水平,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柔道运动员,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柔道未来的发展 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 有利于促进柔道训练工作科学化
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加强科学研究,不
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我国的竞技运动水平,是建 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研究。柔道作为奥运增光计 划的重点项目,其训练工作科学化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所谓柔道运动训练科学化是针对经验训练而言的。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运动训练在很 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训练的水平上。经验训练尽管有正确的成分,但是,却带有一定 的局限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科学化就是要根 据柔道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规律进行训练,具体表现在选材、训练和比赛三个方面。就 训练过程而言,包括训练目标的制定、内容手段的选择、方法的选用、负荷大小的安 排,以及整个训练过程的控制等都要有根有据。作为科学研究结果的柔道运动的训练理 论反映了柔道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是科学训练的依据。但由于柔道运动训练基本上是 一个个人的训练过程,每个训练对象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 也不能盲目照搬,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所创造,灵活运用。不管是科学训练理论 的运用,还是训练实践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因此,加强柔道运动 训练科学研究,是提高柔道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 有利于总结训练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一切认识、经验都来源于实践。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可以上升 为科学理论。但是经验作为感性认识是不会自然上升为科学理论的,需要对已有的感性 认识进行加工制作,经过抽象、概括、比较和分析等理论思维过程,才能使经验上升为 科学理论。作为柔道运动训练第一线的教练员,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失败的原因需要寻找,训练中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离不 开科学研究。要进行科学研究,全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既要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又要 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是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
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反映运动训练 一般规律的运动训练学知识;三是关于柔道特点、规律、运动员选材、身体训练、技术 和战术训练、训练过程控制等柔道运动本身的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分析、比较、抽 象、概括、逻辑推理、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等。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掌握科学 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能力 的过程。结合训练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有利于教练员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减少中间环节
现代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柔道科学研究中也存在这 个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不了解训练实际 和训练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练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大量的问题, 但缺乏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柔道教练员具有丰富的柔道 训练的经验和研究问题的优势,加强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理论方法的学习,并积极 主动地进行柔道科学研究工作,既可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矛盾,也可以减少理论到实 践的中间环节,使研究结果直接指导、作用于训练实践,进而促进我国柔道运动的发展。
柔道运动虽然仅具有一个运动项目,但训练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却涉及众多方面。了 解这些方面,有利于我们结合柔道运动训练实际更好地进行柔道科学研究工作。柔逾运 动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柔道运动训练组织管理的研究。
- 柔道运动竞赛制度的研究。
- 柔道教练员智能结构的研究。
- 柔道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研究。
-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柔道运动训练过程阶段划分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研究
(1 )柔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特征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征、相互关系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技术训练的研究
(1 )柔道运动技术结构的研究。
(3 )柔道运动技术训练中教学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战术训练的研究
- 柔道运动战术特征的研究。
- 柔道运动战术结构的研究。
(3 )柔道运动战术意识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
- 柔道运动训练中负荷与恢复的研究。
- 柔道运动训练中不同阶段各种训练内容的比例与安排的研究。
- 柔道运动赛前训练的研究。
- 柔道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安排与控制的研究。
- 柔道运动员控制体重的研究。
二、柔道适勒科修呵究的京律程莎
柔道运动科学研究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都是有一定程序的。按照一定的程序是柔 道运动科学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不懂得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就无法进行柔道运动 科学研究工作。任何科学研究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探索的过程, 都有一个大体相同的工作体系,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也不例外。了解柔道运动科学研究的 基本程序,既有利于加强柔道科学研究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减少研究工作的盲目 性,又有利于研究任务的完成。柔道运动科学研究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选题阶段
柔道运动科学研究的选题,是指根据柔道运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提出研究的问 题,确定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的过程。
科学研究工作是从选题开始的,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科学研究工作 的起点。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讲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问题,没有问 题也就没有科学研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作为研究的课题,只有对柔道运动 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研究人员又力所能及的课题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选题是否恰当,不仅决定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案的设计、对象的选择和方法的选用 等环节,而且直接决定研究工作的成效和研究成果的价值。柔道科学研究的选题,标志 着对柔道运动认识的进步,反映了研究人员的水平。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 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 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 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与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66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柔道运动科学研究中,如果能提出对柔道运动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就意味着研究人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有所 进步。因此,要进行柔道运动科学研究,首先要选好研究课题。
浏览7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