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抓好儿童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打好坚实的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对于 充实我国柔道项目的后备力量,不断培养优秀运动员苗子,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具有 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儿童少年身体训练中要求:
(一) 儿童少年时期的身体训练应注意全面发展
儿童少年时期身体发育旺盛,神经过程灵活,适应性和模仿能力强,有较大的可 塑性,正是进行身体训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最好时期。通过全面身体训练可使他们 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提高,这就可为他们未来提高专项所需要的机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使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逐步提高他们各器官系 统的适应能力和以后承担大负荷训练的能力,为他们未来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创造有利 条件。
(二) 把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
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的训练。每一种运动素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 度是不相同的,训练的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运动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称为素质 发展的“敏感期”。训练时应抓住某一素质训练的有利时机,使该素质在相应的年龄阶 段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 在身体训练中应充分调动儿童少年训练的积极性
身体素质训练是儿童少年克服自身身体变化的一个较为艰苦而又枯燥的过程,训练 中他们要消耗很大能量,有些身体训练的手段单调枯燥,他们往往对练习的积极性不 高,有时甚至反感。因此,在训练中要加强鼓励、诱导,帮助他们提高对身体训练重要 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明确身体训练与提高成绩的关系,培养他们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教练员也应运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以提高他们训练的兴趣和调动他们在训练中的积 极性与主动性,以保证训练质量。
(四) 儿童少年基础阶段身体训练要有计划,循序渐进,注意安全
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的教学与训练,既不同于小学的体育课,又不同于成人和优 秀运动员的训练课。在身体训练中应严格遵循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 多年系统的训练计划,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身体训练的内容, 严格控制好训练时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如在进行力量、柔韧训练时,要做好充分的 准备活动,以负轻器械为主,加助力要适当,不能用力过猛,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发生 伤害事故。练习后,要注意肌肉放松。
为了保证儿童少年在多年身体训练中能够达到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的目的,增进身心 健康,应经常检查身体训练的效果,使他们能全面、协调地得到发展。
三、会面身怵初体的肉容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又被称为运动素质。运动素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 的支配下,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和各种能力在身体练习活动时的一种综合体现。运动 素质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五大类,这些素质是由机体的形态结构、 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和代谢水平以及健康状况所决定的。因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 容就是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运动素质,改善其形态和机能, 增进健康和提高各种能力。
速度是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中最重要的运动能力之一,它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 平和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主要是以不 同形式的动作速度表现出来的,这是柔道项目特点和世界柔道运动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为此,我国柔道在训练中具体地制定了 “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 想,其核心是要突出一个“快”字,如具备极快的反应能力,快速完成各种进攻、反 攻、防守技术的动作速度及快速起动和移动身体重心的各种快速的应变能力等。只有不 断提高运动员快速运动的能力,才能体现“以快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若是在柔道比 赛中失去“快”,就意味着失去了主动,甚至意味着失败。所以,在儿童少年基础训练 阶段就应当重视快速能力的培养。
- 速度素质的概念与分类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三种。
-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声、光、触觉等)刺激快速做出应答的 能力。
-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 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
- 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水 平。速度素质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是受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制约。7~13岁的儿童 少年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反应快,处在速度素质快速增长 期,抓好这一年龄阶段的速度练习,有助于他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的快速 发展。由此可见,儿童少年早期进行速度训练是完全可行的,通过早期训练可使他们在 适龄时的速度能力得到挖掘与发展。
(1 )反应速度的训练
柔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表现在比赛瞬息万变的复杂局势下,运动员能迅速做出相 应的应答反应,一是在比赛中通过对对手反复不断的积极抢把部位,可以判断出他将使 用技、战术的潜伏企图,从而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二是在判断基本正确的基础上能快 速果断地采取进攻、反攻或防守的对策,或在比赛中能捕捉到瞬间即逝的战机而快速施 技等,这些均属良好的反应速度在柔道比赛中的具体表现。
反应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随着儿童少年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不断完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种反应特性就逐渐表现出来,并 随着后天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得到提高。对儿童少年早期进行训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 是使他们受遗传因素影响而潜在的反应速度能表现出来,并稳定下来。
发展儿童少年反应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是利用突然发出的口令、哨声、掌声或手势 等信号,来提高他们对简单信号的反应能力,这对儿童少年初学者效果较好。此外,还 可采用配合对手的练习如“乱取”,使他在相互抢手、施技的过程中通过触摸觉与视觉, 来判断对手的企图,并选择自己应采取相应动作的反应。也可采用选择性练习等来提高 儿童少年的反应速度。下面仅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反应速度的反应性游戏及反应 练习的方法,供教学训练参考。
反应性游跋:
- 两人拍击:两人面向站立,听到开始的口令后,设法拍击对方的背部,而又不被 对方拍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每次规定1分钟),拍击对方次数多者为胜。
- 找伙伴组合:练习者可围绕柔道场地跑动,听到教练员发出几人组合的口令后, 快速完成几人组合,不符合组合人数者为失败。
- 抢球游戏:用实心球在柔道场地中间位置围成一个圆圈,球数比练习人数少一 个。游戏开始,练习者围绕柔道场地的红色垫子(危险区)跑动,听到信号后各人快速 抢球,谁没有抢到球即算失败。依次反复进行,最后看谁被罚次数最少或未被罚。
反应练习:
- 听口令做对应的相反动作(系反应速度练习中的选择性练习)。听到教练员喊 “立正”,练习者做稍息;.喊“向左转”,练习者做向右转等。
- m臣牌起跑:从俯臣练习开始,听到跑的信号,迅速起跑,跑的距离10~20米。
- 听口令或看手势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步法快速移动练习,或练习各种 “受身”动作。
以上的训练方法是由教练员突然发出的信号,如哨声、掌声、手势或口令等来提高 儿童少年做出快速反应的练习。练习的次数、组数由教练员掌握。练习的内容也可由教 练员自行创编。
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技术动作之中,单纯的动作速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柔道运 动技术中的任何一个动作,其施技过程中的动作速度,不仅与运动员能否熟练地掌握动 作技术有紧密的联系,而且还与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 发展水平有关,所以动作速度训练与其他运动素质的训练和技术训练均有着密切的联 系。因此,动作速度的培养,必须通过技术动作水平的提高及有关运动素质的发展才能 实现。
在柔道运动中进行动作速度练习时,主要采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采用完整的技术 练习,如徒手技术动作的“走空”,以及结合同伴进行原地或行进间的“打“投以” 练习等。动作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整的技术动作,因为动作幅度的大 小、距离的远近及施技的方向、角度与部位等都与动作速度的大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 系。在完成动作时,人体各肌肉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器官活动之间、内脏器官活动 之间,就会表现出同时或先后配合一致的现象,因此,在技术练习中,人体的协调性也 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在发展动作速度时最大程度地减小人体内部阻力,从而 提高动作速度。另外,也可采用给予一定重量负荷的三人“打以”练习,通过重量变化 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提高动作速度,以及采用加大动作难度的练习,如利用限制练习时 间完成规定练习次数的特定要求,迫使运动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规定的练习次数, 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浏览5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