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手攻击
封手攻击是指在抑制住对手的头、头发、手或脚的同时,穿过对手的防 御对其进行攻击的一种攻击方法。通过封阻或固定对手身体的一部分,为 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攻击空间。换句话说,封手攻击就是迫使对方露出空当, 如图16-6和图16-7。
封手攻击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四种攻击方法组合使用。要 想在对手试图对你实施攻击时有效地使用封手攻击,就必须对对手的意图 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求自己做出快速的反应。更多封手技术,详见本书 第7章。
渐进间接攻击
渐进间接攻击通常是以假动作或未完全奏效的首次攻击作为先导,以 引发对手做出反应,从而给你创造时间,在对手暴露空当时击中他。“渐进”
可以被理解为“拉近距离”,而“间接”可以看做是“赢得时间”。简单角 度攻击是一种单一、向前的动作,没有回收;渐进间接攻击则与之相反,它 需要假动作引导,并且通常包含两个单独的动作。
渐进间接攻击可以在缩短间距的同时,有效地制造空当。关键是通过 假动作伪装你即将趋前攻击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缩短你与对手之间的距 离。有些时候,如果你的对手防守十分严密,渐进间接攻击可以迫使他移 开他的手臂,从而暴露出空当。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假动作或佯攻 要做得十分真实,才会让你的对手相信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图16-8至图 16-10。
16.4组合攻击
组合攻击是指一系列自然连续的击打,而且这些击打往往从多条线路 打出。这些组合攻击犹如一系列的铺垫,迫使你的对手呈现某种特定的姿势, 或露出某种空当,从而为最后一击找到突破点。
“连续三击”在组合攻击中十分常见。其中前两次击打是用来破坏对手 的防守,为最后一击打开突破口。另一种“连续三击”,也可以称之为“安 全三击”,是由一些基础的、具有特定节奏的组合组成。在“安全三击”中, 最后一击的落点往往与第一击是一致的,如可能的组合是“头部—身体— 头部”或者“身体—头部—身体”,如图16-11至图16-13。
组合攻击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调整攻击路线以及准确 预测对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动作,这也是新手和专家的区别所在。专业级 的格斗者会利用一切出现的机会,连续创造空当,有效攻击,直到打出干 净漂亮的最后一■击。
16.5诱敌攻击
诱敌攻击是以你为先导,在诱使对方趋前攻击时进行反击的一种攻击
方法。这一陷阱会令对手误以为他抓到了一个明显的空当,或者把握到了 一种规律的节奏或模式,然而实际上这些破绽你都是有意暴露的。诱敌攻 击就是要诱使你的对手产生一种安全的错觉,使他误以为他抓到了一个空 当。而当你的对手暴露出向某个方向移动的意图后,他就失去了有效改变 自身路线的能力,如图16-14至图16-16。
渐进间接攻击与诱敌攻击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意图不一样,渐进间接攻 击是为了找到空当,而诱敌攻击是为了制造反击机会。渐进间接攻击是利 用佯攻做为首次攻击去迫使对方暴露空当,而诱敌攻击则是利用假象来吸 引对方出拳,让你有机会在二次攻击中截击对手。你可以用渐进间接攻击 或者其他攻击方法为诱敌攻击做铺垫。诱敌攻击更像是在下国际象棋,它 会计算如何有目的地露出空当以吸引对手,从而展开反击。
本书前面所讲的基础与高级的技术被视为成功运用攻击五法的必备工 具,你必须反复磨练这些技术。唯有彻底地回顾、审视这些技术,你才能 逐步走向成功。
速度
一个人必须具备某种特质才能成为武艺高超的技击家。这种特质可以 后天培养,也可以是天生的。例如,敏捷是天生的特质,但也可以靠后天 发展,如果生来就缺乏敏捷力,那么就必须天天练习才能掌握它。如果你 有一定的敏捷力,但是还想进一步提高它,也须苦练。更多的有关速度训 练和特质练习的内容,见第五章。
这里讲的速度,实际上是指身体各部分的敏捷性,如:
(1 )感知速度,是指眼睛能否在对手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中迅速地发现 其破绽。
大脑思维反应的速度,是指与对手交手时正确、迅速地选择进攻 或反击战术的能力。
(3 )执行速度,是指人体从静止状态到运动时,手、脚等部位的加速运动, 并在运动中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增加速度的能力。
启动速度依赖正确的身体状态和心理准备,所以你的动作是有效而 直接的。你的意图应该直接且无多余的动作,初始速度也基于有效率的动作。
变向速度,是一种在中途迅速转变方向的能力,也就是在格斗中 变换方向的能力。
速度是一种综合的特质,它包括几方面的因素,如机动性、弹性、恢复力、 耐力、身体和头脑的机敏性。判断和反应都需要时间,形势越复杂,反应
就越慢,因为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思考应对。
要获得较快的速度,需要注意下列几方面:
(1 )为减少血液的粘滞性和增强灵活性,做大量的热身运动;
正确的动作姿势;
视觉与听觉意识;
对习惯方式的快速反应。
视觉意识或者敏锐的感知速度,不是先天性的,必须通过长期坚持训 练才能获得。这种练习应该成为每天训练内容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集 中做短暂、迅速的观察练习。但是,这应该是道场以外的对长期训练的补充, 在第5章中有解释。
当你对听到枪声、看到旗子落地这种简单事件能做出快速反应时,你 的洞察力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在于你能够集中精力对一个简单的现 象做出反应。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缩短反应时间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你 的感觉越敏锐,反应的时间也就越短。
下列原因都会使你延长反应时间:
(1 )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
当你十分疲劳时;
当你不再训练时;或
当你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
选择性的反应要比本能、灵敏和准确的反应更复杂、更慎重。像速度 一样,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几件事或行为上时,你的反应也一定会较为迟 缓的。因为在你做出反应之前,你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专注。
正因为如此,在训练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选择性反应。如果能让 对手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就可以迫使他处于一种动作迟缓、犹豫不定的 状态。
当视觉与意识刺激相结合时,例如:当对手呼气时,当他刚刚完成动作
时,当他的注意力和洞察力都受到干扰时,以及失去身体平衡时,他的反 应时间就会比较长。
一个反应和做出攻击都迟钝的人,可以通过快速观察、感觉、判断来 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一个只能充分利用右手和右脚进攻的拳手,应该学会 使用双手、双脚。只能从一侧进攻的人将让对手占有优势,因为他知道你 的攻击将主要局限于一侧。
图17-1和17-2对感知速度、启动速度和执行速度作了示范说明。攻击 者和持靶人两人在互动配合做他们速度训练的练习。持靶者练习的是他的 感知速度(其眼睛对他的对手动作的快速反应)和他的启动速度(非闪电 式攻击或简单和直接反击其对手的能力)。攻击者练习的是他的执行速度 (缩小差距的能力,即让其肌肉收缩,从启动位置快速移动跨越该距离)和 他的启动速度。
17.2时机
把握时机的原则是速度与整体动作的协调统一。时机意味着能够把握 正确的时刻,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你可能本能地或有意识地抓住这个完 美的时刻,这个时刻可能是在对手行动之前、之中或之后。
你的一击可能会让对手有所准备或打算移动,如图17-3和17-4,在动 作之前,你可能会发现对手的精神萎靡不振,或者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 是一个趁他警惕性不高,打击和擒获他的好时机。你应该总是保持敏锐的 意识,利用你的优势,本能地拦截对手的意图或抓住注意力不集中的机会。
如图17-5至图17-8,当你的对手处于运动之中时一击落下。对手正在 进攻的时候是拦截其运动和攻击的关键时刻。当你的对手全力进行进攻性 打击时,他是不可能成功进行反击的。
你也可以如图17-9至图17-13所示,在你对手的攻击被挫败或失效时 落下一击。当对手展开冲击时,或者处于行动恢复过程中时,正是攻击的 时机。因为在其动作恢复的过程中,对手是没有全部能力进行防御的,所 以这是攻击的好时机。
一个有“必胜信念”的运动员,显得很自信和轻松,他感到自己在驾 驭着局势。但在比赛前,他也可能会产生精神紧张,或因紧张而发抖、恶 心甚至呕吐,这对于新手,甚至许多有经验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一种很自 然的现象。
有自信的运动员一旦出现在运动场或拳击场上,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 情绪,以最佳状态进行比赛。但是一个新手或一个极力想取胜的冠军,就 可能紧张得肌肉发僵,导致动作变得呆滞、笨拙。
一个拳手绝不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应当在格斗或训练中保持 全速度,还能有适度而行的念头,在关键时刻还要能随意加快速率。真正 的竞争者在训练和比赛时都是全力以赴,甚至比赛时要比平常更迅速和勇 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经验证明,运动员在需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如果这种发 挥达到某种极限状态,那么他本身潜在的精力或者说“重振精神”(二次冲击) 就会起作用。
但是有经验的运动员和老运动员是不会滥用精力的,著名的运动员总 是有效地发挥其技巧从而保持体力,很少做徒劳的动作。
如果想发挥得更好,就尽量少做很费劲的动作,尤其是大肌肉群的消耗。 这种冲劲应留在冲破对手的抵抗时使用。还应注意,如在必须做突然或急 剧的变向时,曲线运动要比直线运动省劲。
必须清楚的一点是:当你与一个不熟悉的对手相遇时,一种很自然的倾 向是动作过多或过分用力。你应该在一种简单、容易、自然的节奏下进行 训练,这样就可以平稳地、得心应手地发挥技术。当你启动的肌肉不受限 制时,你的动作将会更加准确和轻松。
要想成为冠军,必须在思想上对准备工作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乐于做 最冗长乏味的工作。对付某种挑战时,准备得越充分,其结果就越令人满意; 相反,准备得不充分,在格斗时就越会感到急躁。
17.4战术
拳手可以分为力M铟和智慧型两种。力量型的拳手,在每次交手中都 沿用相同的模式,打击方式是机械、重复运用的。
一个机智的拳手则不然,为了运用合适的打法,他不断地根据对手的 技艺和格斗方式来变换肖己的战术。每次逼近对手时,所采用的战术都是 以预先分析、
充分准备和良好技艺为基础的。
对对手的初步分析,是在最初的交手中进行的。它包括研究对手的习惯、 弱点和强项。他是进攻型的还是防守型的?他的主要进攻和防守的方法是 什么?还必须用假进攻诱使对手暴露其速度、反应和技巧。
摸清对手的战斗力之后,便要做出准备,要充分利用其弱点,制定出智 胜对手的方案。如果打算采取攻势,则必须控制好局势,以假进攻将其引 人歧途。接着,展开真正的攻击,不断地变换攻势,将对手置于混乱、穷 于招架而无法取得主动的境地。如果对手试图采用突然截击或反击,那就 必须做好躲闪的准备。
虽然准备与进攻是一整套连贯的运动,然而实际上做好准备和对付可 能的反攻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在开始准备进攻时,应能毫不费力地迅速停止前进,要注意保持身体 平衡和步法的灵活性。快速的小碎步,要比大跨步容易控制得多。
特别是在近战中,可以向处于准备阶段的对手发起攻击,并在其未来 得及防御或反击时便打击他。这通常包括用某些动作来改变对手的领先优 势,或当假动作失败时引起反应打开缺口,还允许采用距离的变化。
有准备的进攻,也可用作对付一个保持精确距离又很难以接近的对手。 这种对手总是在攻击范围之外,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要想接近他,就必须 先向后退一步,将其引入攻击的距离之内。
但如果过于频繁地重复这种有准备的进攻,那将会招致阻击而不是格 挡。因此,应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易受攻击的时间。故意露出破绽,也 应恰到好处,能引对手上当即可。要练习把准备工作放在交手、交手变化 以及佯攻对手期间。
实施真正的攻击须具有突发性、高速度、流动性和良好的时机,思维 必须果断、警觉和注重实效。如果对手取得了主动权,就必须以不间断的、 虚张声势的反击,攻击其外侧和打破其防御以干扰他的注意力,重新夺回 主动权。
战术,是一种比对手有先见之明的能力。运用战术,必须有准确的判 断力、发现空当的能力、预见性和勇气。机动能力是贯彻战术的必备条件, 但是单单靠机动能力不能保证取胜,还必须靠对对手做理智的分析,然后 有针对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
一位优秀的拳手,首先是以灵活的步法控制距离,然后不断地用假动作、 佯攻和短促有力的打击来破坏对手的节奏。
学会利用自己的节奏,使对手陷于混乱,然后进行快速的突然袭击。 另一有效的方法是时间差进攻法,也就是在击中对手前的一瞬间稍做停顿, 此举可以破坏对手的防守。
新手的节奏,可能因为不规律而很难判断。他可能对你的引诱不上当, 但他会惊慌失措,并以毫无目标的胡乱抡打阻挡你的攻击,甚至会意外地 抓住你的手臂。为避免这一点,要学会有耐心,要在对手露出破绽时才迅速、 简便地直接攻击之,切勿采用复杂的复合攻击。
一个新手不规律的节奏,很可能成为无意识的时间差进攻,以至一些 没有预料到这一招的颇有经验的老拳手都会被其愚弄。在这种情况下可保 持一定的距离,当笨拙的对手为了打中你而把动作做得过火时,你再行反击。
一个聪明的拳手,总是采取不同的办法与对手交战。他会用直接进攻、 复合进攻和反攻来改变战术,也会对每一个对手改变距离和位置。
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采用复杂的技术,除非必须借此达到目的。 首先应当运用简单技术,如不奏效再使用较复杂的技术。从防守式上突然发 起简单攻击,常常可以使对手猝不及防,特别是用在一连串的佯攻和假动 作之后时,效果更为明显。因为防守者预想的是复杂运动或是有准备的攻击, 对这种迅速又隐蔽的打击并无准备。在与一个优秀的对手交手时,如果运 用组合攻击动作,那只能使对手感到高兴。因为你暴露了技术水平,如果 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以简单直接的攻击打中对手,那更说明你的技艺是十分 娴熟的。
如果能洞察到对手要干什么,那就等于先胜了一半。对付一个镇静、耐 心的对手,不要采用直接进攻,因为这样的人一般对自己的防护都是很严 密的。对付这样的对手,要避免做任何的准备,只保持相当的距离。如果 他还精通阻击、阻踢,那么对付他就应以假动作诱其进行阻击,而后牵制 或扭住他再施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假动作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但是如果要对付一个十分紧张的对手,则假动作应较为短促,以使紧 张的对手更加不安。但是不论对付紧张还是镇定的对手,自己都必须很放松。
矮个子对手,一般喜欢进攻逼近他的目标,以弥补其打击距离短的弱点。 如果他很强壮,他就宁愿靠近你格斗。如果遇到这样的对手,则不要与其 做近距离的格斗,而应将防守的范围扩大,以此破坏和限制他的战略。
高个子对手,通常动作较慢,但其打击距离较大,力量较强。对付这 样的对手,要保持安全距离,寻机靠近。对付连续攻击和步步进逼的对手, 也要保持好距离,但不要总是后退,因为那样做恰恰是对手所希望的,你 应该迎上去破坏其动作的节奏。
迫使对手不断改变战术十分重要。例如,可以用反击对付惯用拦截打 法的对手,可以用拦截对付惯用假动作的对手。但是对付一个防守型的对手, 发动频繁的进攻是不明智的。
笨拙的对手总是虚张声势或者采用无法预料的动作。对付这种人,可 站在一定的距离上,当他要击中你的最后一刻再闪开。因为他的攻击是简 单而直接的,最有效的战术是阻击或做对抗击打。
对付一个出手或出脚犹豫不决的对手,要不失时机地冲上去,给他新的、 迅速的回击。通常一连串的高位假动作,可以使对手的下部露出空当,特 别是膝盖和胫骨。
在实战中,两眼应紧盯对手。在近战中,应注意其身体下方,保护好 自己的面部。在距离较远的格斗中,要盯住对手的眼睛。迫使他处于防守 地位,并让他捉摸不定。一旦对手遇到了麻烦,就要从各个角度进攻、逼 近他。要引诱对手前来,并在其向前迈进时攻击他。集中攻击对手的弱点, 并迫使他按你的意志去打。
老手和业余者的区别就在于老手能发现机会,并能迅速地利用它。老 手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每击一拳、踢一脚都是胸有成竹。你要 在发出最有力、最具摧毁性的攻击之前,促使对手不断地露出破淀。
第四部分
自卫技术
第18章
对突然袭击的防御
对突然袭击的最好防御是不惊慌,这也就是李小龙一贯强调 的:一个武术家必须始终对周围的事物保持警觉,时刻警惕,绝不 能在进攻之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
在本章中,你将会了解到,李小龙凭借他的警觉性,能让大 部分的进攻都被他的防御瓦解。
在这里,李小龙试图演示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他 一向认为最好的防御是比进攻者更敏捷。
然而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不断地训练。所有的技法都必须运 用得流畅、有力而且迅速。
来自侧面的攻击
当李小龙沿街向前走时,他注意到有人站在拐角处,如图18-1。为了 不让那人靠近自己,李小龙留出足够的距离以防中了埋伏,如图18-2和图
3。袭击者进攻时,李小龙用快速有力的侧踢反击,踢击对方的前膝,如 图18-4。李小龙的这一脚,踢得袭击者摇摇摆摆地向后倒退,如图18-5。李 小龙用多种勾拳和直拳攻其面部,迫使对方失去平衡,如图18-6。
注释:必须用重沙袋不断地进行侧踢练习。沙袋以31.75公斤(70磅) 为宜,以便增强力量。注意,李小龙在侧踢时,始终与袭击者保持一定的 距离。
上汽车前的攻击
当李小龙准备上汽车时,他意识到有人要袭击他,如图18-7。当进攻 者企图踢击时,李小龙出其不意地用侧踢攻其膝部,如图18-8和图18-9。 这一脚将进攻者踢倒在地,如图18-10和图18-11。李小龙随即再用勾踢攻 其头部,如图18-12。
注释:看起来袭击者好像比李小龙更有优势,其实任何看过李小龙技击 的人都知道他的反击动作是何等之快。他能够用流畅而迅速的动作进行反 击。然而要做到动作迅速,必须做快速的空踢练习,或者踢击轻沙袋。切 记做这种练习时,不要踢得太重,因为那样会损伤膝盖。只有在踢击重沙 袋时,才能使用有力的踢击。来自背后的袭缶
袭击者跟随在李小龙的身后,而李小龙已意识到有人跟随却假装没有 看见,如图丨8-丨3至图18-15。在袭击者要向李小龙打出一拳之前,李小龙 便用侧踢进攻袭击者的膝盖,打得他连连后退,如图18-16至图18-18。李 小龙随即转过身来,再向袭击者的裆部踢出一脚,如图18-19和图18-20。
注释:如果李小龙转过身来面对袭击者,就会使对方占有准备发出攻击 的优势。而采取谨慎态度且假装未发觉对方,则会增添自己的优势
隐蔽的袭击
当李小龙准备进汽车时,袭击者突然向他发起攻击,并企图踢击其身体中 部,如图18-21和图18-22。李小龙后撤一步,如图18-23。随即,待袭击者的 脚一落地,李小龙便对准他的膝盖后部位发出一脚侧踢,如图18-25至图18- 26。接着,李小龙快速上前扼住了袭击者的喉咙,如图18-27和图18-28。
对徒手袭击者的防御
在这一章中,李小龙演示了如何对付几种不同形式的突然袭 击。多年来,李小龙一直讲,研究“建立模式”(对打比赛)会耗 费大量精力,甚至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他认为:实战是简单而又 全面的。”
在这一章里,有些逼近你的攻击者看起来可能是缺乏理性的。 但是,正如李小龙自己说:“如今在街上有许多缺乏理性的人。”
对下蹲式进攻的防御
袭击者用一种反常的进攻方法,即下蹲逼近李小龙,如图19-1。李 小龙在左面对准袭击者前膝的外侧就是一脚侧踢,欲使其跌落在地,如图
2至图19-4。然后李小龙抓住其衣领向后拖拽,随后再用脚后跟狠踹他 的脸,如图19-5至图19-8。注释:鉴于有些武术学校未曾教授学生应付这种情况,李小龙特别把这 一项包括在他的自卫术里了。此外,有些学校还教学生在把进攻者击倒之 后便停止进攻,但李小龙认为,袭击者的企图是严重伤害或杀害你,所以 你必须做到使对手无法进行反击为止
对反手拳的防御
在图19-9至图19-11这组俯视图中,李小龙演示了如何用简单的招式 挫败对手的进攻。当袭击者向前移动,企图打出右拳时,李小龙用前脚对 其裆部就一脚侧踢,如图19-9至图19-11。
注释:许多空手道学校教授学生反击前先做一次或者几次阻截,而李小 龙认为:他在这里所演示的即时反击是较有效的方法。不过,运用者一定要 比进攻者动作快。
对抡举的防御
对付抡拳,李小龙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反击,那是由于袭击者手臂张 开的动作,暴露了自己的意图。在对方抡出一拳击中他以前,李小龙将 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并对准袭击者的胸部就是一脚侧踢,如图19-12和 图19-14。
对勾拳的防御(一)
从图19-15和图19-16的俯视图中,可以看到袭击者企图用右勾拳向李 小龙发起攻击。李小龙挡开了对其头侧的攻击,并随即用标指戳击袭击者 的眼睛,如图19-17。
对勾拳的防御(二)
当袭击者企图用右勾拳时,如图19-18,李小龙顺时针扭动髋部,并迅 速地将身体重心均匀分布于两脚,见图19-19。李小龙毫不犹豫地用标指戳 向袭击者的眼睛。标指之手和身体位置的变化使袭击者的勾拳失去了目标, 如图19-20。
对勾拳的防御(三)
当袭击者企图运用右勾拳时,李小龙旋转髋部,将身体大部分重心移 至后腿,如图19-21和图19-22。并用前脚对袭击者的裆部发出一脚侧踢反攻, 如图19-23和图19-24。
注释:在防御对手屈肘打出有力一拳的情况下,李小龙有较多的时间反 应,因为这种攻击暴露的意图较多,所以李小龙就能够移步闪开攻击,并 用侧踢进行反击。在对勾拳的防御(一)及(二)中,李小龙演示了用标 指进行反击的两种变化。李小龙个人认为,从运动效率的原则来说,第二 种标指反击是很实用的。
对抱摔的防御(一)
像对付展臂抡拳的攻击一样,李小龙有较多的时间反击企图抱摔他的 对手。当袭击者企图抱摔他时,李小龙略向回撤,然后对着袭击者的面部 就是一脚前踢,如图19-25至图19-27。
对抱摔的防御(二)
当袭击者企图抱摔李小龙时,如图19-28和图19-29,李小龙向后撤步, 一把抓住袭击者的头发和手,并将其拖倒在地,如图19-30至图19-32。然 后李小龙利用袭击者自己的冲力使其翻转,如图丨9-33至图19-35,这样就 可以踩住他的脸,如图19-36。
注释:李小龙总是认为,自卫意味着由某种处境中摆脱出来,或者用某 种手段保护自己。通常在实际格斗中他是不抓头发的,但是这一方法在某 些情况下是十分有效的。
对抱摔的防御(三〉
当袭击者扑来时,防御者的后脚要稍向后滑动以撑住自己,如图19-37 和图19-38。接着趁袭击者冲来时抓锁住他的头颈,如图19-39和图19- 40。前脚向后滑动,并将袭击者按倒在地上,迫使其处于窒息的状态,如图 19-41和图19-42,按倒动作一定要快,否则裆部将会受到攻击。
第20章
对抓拿的防御
当一个袭击者要抓拿你时,往往是向你猛扑过来。但是这并 不表明他占有优势,因为他不知道你将做出何种反应。
当你在很近的距离内被抓拿住时,最实用的防御手段是用手 防御,因为如果你想发出有效的踢击,距离太近了。但是,如果 袭击者离你有足够的距离,就可以起腿踢击他。例如,倘若他抓 拿你的腕部,那你就有踢击他的小腿和膝关节的距离了。
对胸部被抓的反击
袭击者用左手一把抓住李小龙的前胸,如图20-1,并企图以膝攻击他的裆 部。李小龙用左手一拍,阻截了袭击者的膝盖,如图20-2。然后抓住袭击者的 左手,同时用右拳向其裆部捶击,如图20-3和图204。随后,李小龙又用左手 戳击其咽喉,并将其向后推翻在地,如图20-5至图20-7。李小龙跃上前去,不 失时机地一脚踩住袭击者的脸,见图20-8和图20-9。
注释:必须反复、有效地进行这一技术的练习,因为这里包括很多动作。 在图20-6至图20-8中,如果不用一只手抵住袭击者的咽喉,另一只手像杠 杆一样托住袭击者的胳膊或抓住其衣袖,并顺时针向下推他,那么就不能 将袭击者击翻在地。
对抓手臂的反击(一)
袭击者用两手抓住李小龙的手臂,如图20-10。李小龙快速地面对袭击 者,如图20-11,并对其膝部做低位迅猛的踹踢,如图20-12,随后又向其 面部打击一拳,如图20-13。最后李小龙以左脚前踢袭击者的裆部结束,如 图20-14。
对两手抓胸的反击(一)
袭击者用两手抓住李小龙前胸,注意李小龙用左手护住自己的裆部,如 图20-36,然后李小龙抬起左手锁住袭击者的手臂,同时发出右交叉拳,横 击对方的面部,如图20-37。
对从后背抓袭的反击
袭击者从身后抓住李小龙的肩头,如图20-40。李小龙扭转身体,对袭 击者的面部就是一记翻背拳,如图20-41和图20-42。
注释:要使这一翻背拳击得有力,就必须略向后移步,并在发拳的同时 转动髋部。
对单手抓胸的反击
袭击者用左手抓住李小龙的前胸,并向李小龙的面部发出右摆拳,如图 20~43和图20~44。李小龙不加阻截,而是用左手标指直戳袭击者的眼睛,如图 20~45和图20~46。他随即抓住袭击者出击之手,同时用右手上勾拳击打袭击者, 如图20~47和图20~48。
注释:用标指对付同时间袭来的摆拳,看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难了。 你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正确地掌握。
。
浏览5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