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或许不难,难得的是在成功后保持一分良好的心态。演艺圈是个浮华 之地,很多人在成功后就淹没在了聚光灯和无尽的緋闻八卦中,但李小龙很清 楚自己的位置——他回香港,不是来享乐炫耀的,他的心中有一个梦,这个 梦,在心头萦绕了十几年。为了这个梦,他可以背井离乡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 过度;为了这个梦,他可以忍气吞声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为了这个梦, 他可以坚持守望几多年头,始终不曾放弃……他回香港,是为了向世人证明, 他李小龙,完全有能力干出一番大事,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他已经成功的走出了前两步,已经成了全亚洲闻名的当红巨星,但 这还不够,李小龙要的,是全世界的认同,是全世界的瞩目,他要让那些歧视 他、看轻他的好莱坞人知道,即便在香港,他也能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来!
也许你会觉得他执拗,像个怄气的大男生,完全不像一个三十出头的成熟 男人,但你可曾想过,如果李小龙也和普通人那样去想、去做、去生活,那他 还是李小龙吗?
全世界只有一个李小龙,他是独一无二的,也只有他自己,才能走出完完 全全的李小龙之路!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制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 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 才!
——李小龙
不是猛龙不过江
在球场上,与当家球星续约是俱乐部的头等大事,有的俱乐部为了留 住球星,不惜打破工资平衡开出高价周薪,如米兰偶像卡卡、曼联“妖 人” c•罗、切尔西队长特里,对影视公司来说也是一样。然而,李小龙与嘉 禾只签订了两部影片的合约,也就是说,在拍完《唐山大兄》和《精武门》 后,李小龙就已经恢复了自由身,之后再与哪家影视公司合作,完全就要看他 自己的意愿。
最为此事揪心的,莫过于邹文怀。可以说,李小龙是嘉禾半有意半无意间 挖到的一块宝,有了李小龙,才有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的巨大成功, 才有了嘉禾的咸鱼翻身,大多数影迷去看电影,不是冲着嘉禾的品牌,而是冲 着李小龙的名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李小龙,嘉禾还能否创造一个又一个 的票房奇迹。因此,从《精武门》杀青到公映的这段时间,邹文怀是既兴奋又 忐忑,兴奋的是嘉禾终于摆脱困境,有了与邵氏一较高下的能力,忐忑的是天 马行空的李小龙会就此离开嘉禾。
怎么办?就在邹文怀苦思冥想如何挽留李小龙的时候,嘉禾的内部也出现 了严重的问题——李小龙和大导演罗维闹翻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小 龙与罗维的矛盾从《唐山大兄》时就已开始。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一对搭档,总是一个火爆、一个冷静,只有性格搭 配好了,才能让合作达到最好的效果,可李小龙和罗维都是张扬直率之人,做 事都极为认真负责,又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适合当主将,但需要配备 一些低调缜密执行力强的人充当副手,当两个“主将”相遇时,一山难容二虎 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早在拍摄《唐山大兄》时,邹文怀就采取表面顺着李小龙,暗地里说服罗 维的办法来安抚二人,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到了《精武门》,两人的矛盾 更加激化,甚至到了公然针锋相对的地步,安抚也就很难再起作用。从性格上 看,李小龙的执拗都会很清楚地写在脸上,从不刻意压抑、掩藏、克制,想到 什么就说什么,不顺着他的意思来,就没法继续拍摄;罗维的傲气则是在骨子
里,早在李小龙回港前,他就是香港一等一的大导演,此后又成为邹文怀的亲 密战友与合作伙伴,没有罗维的帮助,就不会有嘉禾的今天,他觉得《唐山大 兄》和《精武门》主要是自己的功劳,即便没有李小龙,也一样能成功。
这种矛盾在《精武门》拍摄完成后便直接曝光在了媒体面前,因为罗维觉 得影片已经拍完,李小龙跟嘉禾的合约也已到期,自己没必要再忍耐,两人之 间的关系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定要跟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邹文怀如是想。他和罗维是多年好 友,罗维脾气虽然火爆,但不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不利于嘉禾的事情来,所以对 他,邹文怀还是放心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李小龙。
于是,邹文怀找到了李小龙,他仍想采用老办法——以情感人,来说服李 小龙这头“犟驴”。不过这一次,邹文怀又失算了,因为李小龙根本就不是一 个能够用常理去度算之人。一见面,李小龙便兴冲冲地抓住邹文怀的手,开门 见山地说:“我要创办一家自己的电影公司,要拍我自己的电影,你一定要帮 我!”
邹文怀眨了眨小眼睛一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总是让人如此的琢磨不透。 紧接着,李小龙就向邹文怀描绘自己的理想蓝图。面对自信满满的李小龙,邹 文怀微笑着充当着一个聆听者,同时,他也在思考,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 回应李小龙。邹文怀的智,在此刻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既没有爽快答应李小龙 脱离嘉禾,也没有反对他自立门户,而是设身处地地提出了很多实际运作中可 能出现的问题。李小龙是一名猛将,但他不是全盘谋划的统帅,很多经营和宣 传上的问题,是他根本就不曾想到的。在邹文怀的提醒下,李小龙意识到了独 立创办电影公司的困难,但邹文怀仅仅是出于好心和仗义才说这些的吗?
显然不是。一个高明的决策者,他的每一步行动,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 思熟虑的,都不可能是无的放矢,哪怕坐在对面的是自己最器重、最看好的 人。两人见面之初,李小龙就曾直言不讳地说,邹先生你是我的偶像,总有一 天我也要像你一样创办自己的公司,不再为他人摆布。当时,邹文怀只是哈哈 一笑,称赞他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是好事,说机会肯定会来,只 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当时,整个香港都在为邵氏感到惋惜,认为 “六叔”平白放走了一个大金矿,给了嘉禾翻身的机会,这就像是楚汉相争,
得韩信者得天下,邹文怀自然不会让李小龙重投邵氏怀抱。
“既然这样,那不如我们合作。”李小龙的心思都在如何拍好电影上,他 根本就不想为周边制作宣传协调关系的事情劳心费神,尤其厌恶与媒体打交 道,而这些,恰恰是邹文怀的擅长。
“义不容辞。”这是邹文怀给李小龙的答复,既充满了人情味,又一举两 得。邹文怀知道,李小龙的性格,你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做,而且不惜翻 脸,只有顺着他的意思,才有还转的余地——只要跟李小龙合作的还是嘉禾, 让他开一间公司又有什么关系呢?邹文怀太极推手的功力,显然毫不逊色于李 小龙的恩师叶问。
1971年12月29日,李小龙创办的协和电影公司在畚港正式挂牌成立。从名 义上看,协和是李小龙的电影公司,但实际上,协和只是嘉禾的子公司,真正 的后台老板依旧是邹文怀。李小龙还为协和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商标——太极。 正如截拳道的标志,这个阴阳双鱼的图标与协和二字充分体现出了李小龙的 哲学思想一•以图像表达太极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以文字昭示动与静的完美结 合。
新公司要有新气象,邹文怀决定,趁《精武门》热映之机,趁热打铁再推 出一部电影,仍由罗维和李小龙合作。影片的名字叫《黄面虎》,讲的是陈真 师父霍元甲的故事,从时机看,《精武门》捧红了陈真,在《精武门》之后推 出《黄面虎》,打霍元甲牌,是非常符合观众心理和市场规律的。另外,《黄 面虎》也是协和第一部重量级产品,对罗维对李小龙都是好事,但是当罗维把 拟定的剧本拿给李小龙过目时,一向做事痛快的李小龙却拖延了很久都没有给 出回应。李小龙给邹文怀的解释是处理私事无暇修改剧本,但实际上,李小龙 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黄面虎》的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只不过由于修改 完的剧本还不是很令他满意,才迟迟不愿交给罗维。为了趁热打铁尽快让《黄 面虎》开机,罗维强忍怒气主动打电话给李小龙询问剧本事宜,李小龙却依旧 不肯给出明确的答复。罗维没有办法,只好请邹文怀出面敦促李小龙.《黄面 虎》拍摄计划一拖再拖。
面对邹文怀,李小龙才说出了自己拍摄《猛龙过江》的设想,很快就把剧 本交到了邹文怀手里。
浏览4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