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来路哼哈避,邪不胜正语颇良。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遇到凶敌,白刃当前,首先凭胆气胜人, 其次才是技艺。所以有“一人拼命、万夫莫敌”之说。因此强敌 当前必须胆壮。胆壮则心静,心静则形松,形松则眼明,眼明则 手快。在对敌时,不管敌人手里拿什么利器,哪怕是飞剑利刃到 我身边,我也必须心静以待,不可慌忙。要看清他的来路,边出 手反击,边以哼哈之气厉声震慑,使他闻声惊骇失利,我便可乘 隙取之。是谓“斜不胜正”。此说颇有道理,习者应予重视。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二歌讲的是八卦掌空手对白刃之法和其法 的作用。其歌诀如下:
短兵相接似难防,哪怕锋利似鱼肠。
伸手来取囊中物,指山打磨妙中藏。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在短兵相接时利刃相见,空手应敌,险 急之至。但是不能紧张,要胆壮心静。下敌的利器,要有探囊取 物之意念,先要以意欺人,使敌因我之镇定而惊骇;我再以指山 打磨、声东击西战术迷乱对方,并进而取胜。这一切,有时就像 囊中取物一般。
(鱼肠,剑名。传说为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锋利无比。吴 国公子光遣剌客专诸将剑藏于鱼腹内,在献鱼时乘机刺死吴王僚 而夺取政权,所以也叫鱼肠剑。)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三歌讲的是八卦掌以少胜多之方法和其法 的作用。其歌诀如下:
人众我寡力难挡,巧破千钧莫要忙。
一手不劳凭指力,犁牛犹怕反弓张。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在人众我寡,敌强我弱,其势难挡的时 候,不能以力敌而应以智取。应用穿花打柳的方法,指东打西, 避实击虚,千万不能慌忙、乱打。只要我们镇定自若、审时度 势、善于用以巧破千钧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取得胜利。这就如同 秤杆虽小却能称起千斤重物,而犁牛身力虽大,若搬它的头角, 能把它搬倒一样。这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四歌讲的是黑夜对敌之法和其法的作用。 其歌诀如下:
伸手不见掌前伸,又无油松照彼身。
收缩眼皮努睛看,底盘掌使显神奇。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黑夜遇敌伸手不见五指,又没有照明, 怎么办呢?就靠蹲身下势,二目努睛上视,借天之微光,寻觅对 方,既可看清对手,又好施展招法。
(油松,古代夜间作战用以照明的亮子,也叫火把。)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五歌讲的是在冰雪、泥泞地对敌之法和其 法之作用。其歌诀如下:
冰天雪地雨泞滑,前脚横使切莫差。
翻身切忌螺丝转,高低紧避乃为佳。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如果在雨雪纷飞、脚下泥泞或冰雪路滑 之时遇到敌手怎么办?办法就是前脚要横迈,扣步成丁步,再加 上合胯合膝,就可以防止滑倒或倾斜。在翻身变招时,要注意不 要用脚跟或脚掌做螺丝拧转,因为拧转的时候,体重的支点小, 容易跌倒。而必须将全脚离地,或摆或扣,待落地将重心换好后 再将另一支脚提起,这样才能稳固而不失中。同时还要注意地形 的高低,避开地上的障碍物。
三十六歌之第三十六歌讲的是在练功或对敌时对精神的要求 和精神的作用。其歌诀如下:
用时最要是精神,精神焕发耳目真。
任凭他人飞燕手,蚁鸣我听虎龙吟。
此段歌诀的意思是,无论是练功还是对敌,首先要提起精 神,切不要精神散乱不专,要精神焕发、神形一致。精神专注才 能心静神安、耳目聪明。不管敌人多么凶猛快速,我只要遵守以 静待动的原则,精神高度集中,敌人的一举一动就都能察觉出 来,蚂蚁之声听来也就好像虎龙吟一样,感觉器官可以练得非常 灵敏。
其内容包括: | |
(一) 身法 | (二)相法. |
(三)步法 | (四)迈法 |
(五)连步法 | (六)•囤步 |
(七)手法 | (八)力法 |
(九)存力法 | (十)续力法 |
(十一)降人法 | (十二)决胜法 |
(十三)用法 | (十四)舞闭法 |
(十五)接拳法 | (十六)摘解法 |
(十七)接单补双法 | (十八)指山打磨法 |
(十九),脱身化影法 | (二十)背后转身法 |
(二十一)磕、砸、劈、撞法 | (二十二)半圈手法 |
(二十三)整圜手法 | (二十四)心眼法 |
(二十五)定眼法 | (二十六)接器法 |
(二十七)保身法 | (二十八)乱人法 |
(二十九)开合法 | (三十)定南法 |
(三十十)求进法 | (三十二)六路法 |
(三十三)不二法 : | (三十四)防滑法 |
(三十五)稳步法 | (三十六)小步法 |
(三十七)掌法 | (三十八)忌俯法 |
(三十九)忌仰法 | (四十)正身法 |
(四十一)辅身法 | (四十二)扭身法 |
(四十三)跨步侧身法 | (四十四)左右甩身法 |
(四十五)跨步沉身法 | (四十六)忌拿法 |
(四十七)忌站法 | (四十八)太上法。 |
浏览4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