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练习是指提高关节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加 大关节活动幅度的一类练习。方法有压、踢、搬、控、抡、劈 等。人刚醒后,柔韧性较差,倘若早晨进行,则应以跑、跳、放 松性摆腿、甩臂活腰等方法做好准备活动后再进行柔韧练习最 好。人在晚上较为疲劳,不宜进行此项活动,但进行较小的柔 韧性练习还是可以的。
年龄较大还能进行柔韧性练习吗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韧带柔韧性越差,但这并不是说不 能进行柔韧性练习,只是与儿童时期的效果不同而已。关节周 围的软组织的体积大小,胯关节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 同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倘若不锻炼,这些组织的柔韧性便会 下降,从而导致关节运动障碍。此外肌肉的放松与收缩还取决 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而这也会通过武术的放松性练习得到 改善。因此可以看出,年龄较大的人能做柔韧性练习,并能取 得一定效果。
发展柔韧性练习应注意什么
柔韧性,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在进行柔韧性练习 时,应不超越关节活动的危险性,要有意识地放松对抗肌,使 之慢慢地、尽可能地拉长肌纤维,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循序 渐进。在运动中,要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要注意发 展速度、力量、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而且柔韧性训练最好 在少年时就抓起。
压腿时,支撑腿应怎样站立
压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胯肢散关节、膝关节,起止于骨 盆和下肢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骨盆位置不同,其 周围肌群、韧带、关节束受牵拉的程度也就不同。由于支撑腿 站立姿势能够改变骨盆位置,因此,在同一类压腿练习中,支 撑腿站立的姿势不同,练习效果也不一样。武术运动所需要的 柔韧性和腿法特点与体操不同。体操的下肢动作要求开胯,无 论支撑腿还是被压腿都尽量外旋,以加大摆摇腿的幅度,使腿 由于骨盆的顺旋而显得更长。在攻防技术的要求下,武术的各 种腿法都有明确的力点和柔中寓刚的特点,因此保持正胯或微 收胯才有利于加速和发力。按照这些特点和要求练习,才能提 高武术专项的柔韧素质,为掌握各种腿法和正确规格打下较好 的基础。
压腿有正、侧、反(后)压三种。正压时,要牵拉的主要 是下肢后侧肌群和韧带。因此不论被压腿放置的位置高低,支 撑腿的脚尖都应正对前方,才能使骨盆端正,收到较好效果。
侧压时,被压腿处于大腿外旋,开胯的位置,主要牵拉的
是大腿内后侧肌群和韧带。支撑腿脚尖可正对前方(与侧踢腿 要求吻合),也可尽量外摆,以提高开胯的效果。
后压腿时,支撑腿脚尖要正对前方,使骨盆保持端正。这 样,被压腿散关节前部和支撑腿后部的肌群、韧带才能得到一 定强度的牵拉。
柔韧性差的人学什么拳合适
柔韧性是习武必备的身体素质,倘若一个人的柔韧性差,是 很难学好拳术的。但是,每种拳术对柔韧性的要求不一,因此, 柔韧性差的人可学形意拳、八极拳和太极拳等对柔韧性要求较 低的拳种。
早晨练武后为何上课发困,如何克服
早晨练武后上课发困,主要是因为:刚开始早晨练武,未 成习惯,身体不适应,早晨运动量太大;练武后与上课时间间 隔太短,不利身体恢复。
要克服这种现象,须每早定时锻炼,使习惯成自然;合理 安排时间与运动量,早晨习武同上课间隔不少于一至一个半小 时。
只练外功,不练内功行吗
从广义上讲,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进行外功(四肢及躯干 的运动)锻炼会影响到内功(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且内功、 外功也没有严格界限。因此,只练外功照样能使身体健康。
从狭义上讲,武术和气功对外部(肢体动作)和内部(意 念、呼吸)都各有所侧重,内外功都能使人增强体质。因为外 228
功由外及内,内功由内及外,可谓殊途同归。武术中各类拳术 均要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因此,注意一下内功锻炼,会收 到更好的效果。
高个子习武练什么好
尽管武术适应性强,但某些项目却对身高有些影响。高个 子习武动作舒展大方,但对跌仆滚翻、起伏转折、翻腾旋转及 灵活快速的项目却不利,因此,高个子习武可选择些节奏感不 很强的、发力沉实的拳种较宜,如行意拳、八极拳等。
小个子适合练什么拳
如上所述,小个子可练一些讲究动迅静定、变转灵活的长 拳类拳术,或者强调招法密集、脆快迅猛的翻子拳等。
女青年练武应注意什么
女青年在练武时,应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项目 进行锻炼,但要注意:
浏览2,5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