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宗拳东北派的技击实战法,靠的是踢、打、摔、拿、跌各种基本单招和组 合技法在交手对抗中能灵敏圆活、硬脆准狠、奇巧随机、凌厉有效地综合运用; 同时,也决不忽视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应变能力。以下仅举几个常用技法为例, 通过不断实践再实践,优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单招和组合,便狠下功夫将其形成习 惯的、能达到自动化反应的实用技法。

一、 连击法

拳谚道:“一手二手连三手,就是神仙也难走。”

连击法,是指基本单招的连续击发或基本单招的左右轮番击打。实战中,逢 隙必进、有空必插,接二连三、连绵不断,不给敌以丝毫喘息反应之机,先后连 击一鼓作气,体现出秘宗拳的绵连之劲。如:冲拳连击、戳指连击、带手转环连 击、磕甩手连击、左右圈捶连击、左右崩拳连击、左右架打连击、左右穿掌连击、 左右叠肘连击、左右顶肘连击、左右顶膝连击、左右暗腿连击和左右搜裆连击等 众多连打连击之技法。

运用要领:连击动作凡出击,就必须要果断迅速,连接紧凑,虚实随机,先 后相扣,三盘和顺,节节贯穿,周身协调、劲顺力透。

二、 连环打

连环打,是指运用两个以上不相同的基本单招,使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穿插 或以踢打摔拿跌诸法连环或轮番的连续击打。充分发挥趋机缠打、接二连三之绵 连技法,使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刚柔互济,攻防合一。如:搜腿连环打、勾踢 连手抹脖、砸崩连环打、俯阴腿扑面掌、缠丝俯阴踹连环、带打连环劈、转换提图片6

盛宗修•束比派之为现

劈打、勾挂连环打、挑手连环俯阴腿打、后摞腿盖抹三捶、带手连环插腿锁喉、 叉化手开门垛子腿、拨手连环撩阴靠肘、锁口连环挑打、穿手连环俯阴腿打、圈 捶连环后点腿等实战有效的诸多连环击打技法。

运用要领:在实施连环击打各种招法动作中,要求不同单招之衔接,要连贯 圆活,紧凑迅敏,协调自然且虚实刚柔随机应变。尤其在以攻对攻时,必须速、 准、狠地攻击敌之不足和防守薄弱之处,《孙子兵法》中就有“彼左攻,宜攻其右; 彼右攻,宜击其左”之说。

三、 擒拿点打

擒拿点打,是指在交手实战中,擒拿与分筋错骨和穴位点打的实施运用。

当“顶功”、“抓功” “点打功”等点穴技法苦练有成后,即可在危急之险境中, 逼不得已而选择适当的穴位,采用适宜的点击力度,来点打敌之穴位以制敌自护。 虽然一般不宜单独使用,但在对抗中,以力和巧的紧密协调配合,与踢、打、摔、 跌等技法随机穿插、互补互济而频频奏效。但原则上不能轻易出手伤人,更不能 击打致命。要时时牢记“树德”与“依法”,决不可好勇斗狠乃至为非作歹。交 手实战的运用例子如:冲拳连击接挂腿摔再“拿嗦”;刁手压肘接甩手踹腿;叠 肘蹬扑接点打枕骨穴;挑打窝肚接拨手“捞月”;叉化手跺腿接捋手点打哑门穴; 挑手俯阴腿接点眼再点打膻中穴;提膝搂手砸打接进步点打断喉穴等,都是常用 的十分有效的制敌取胜之重要技法。

四、 随机组合

随机组合,实指交手对抗中,根据敌之攻防当时的具体技法动作和环境状况 等特征,随即从日常积累的经验和功力中,反应出来的各种攻防技法组合。但是, 在实际习练时,必须将踢、打、摔、拿、跌之各种单招,先人为地随意组合,并 假设正在用于应敌的实战技法组合来进行训练,以此充分打牢交手实用、行之有 效的技击基础。因而,此类组合习练时,必须抱着“练时眼前无敌似有敌,用时 眼前有敌似无敌”的理念,认真掌握精熟,才能使随机组合适应实战,打出猛硬 脆活之劲,才能产生立竿见影之制敌效果。

运用要领:习练各种单招的组合原则是:不论先手后腿还是先腿后手,还是

从右往左或由左至右的技法,其运行轨迹都应该是按力的惯性或者依次借力来相 互组合,以求其先后几个单招能衔接顺和,圆活连贯,劲力通达。组合效果以不 影响先后动作组合后的协调、灵敏、速度、劲力等技击要素的充分发挥,且达到 准狠击敌为标准。

五、 一*招制敌

拳谚云:“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精。”

交手实战中,制敌取胜技不在多而在精,这是返璞归真后的飞跃。在某种特 定需要时,例如:当遭遇肉搏战,歹徒凶残,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就必须采用 能立即脱离被动和危险,具有高度杀伤力,可速战速决,能一招定胜负的制敌技 法。如有“上打眼睛下打阴”等掐喉、穿喉、戳眼、锁颈、砸砍颈动脉和抓、击 睾丸等毒招技法。所谓“一招”,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组有效的连贯动作招法; 可以是拳、掌、脚、肘、膝、胯和头击等交替运用的一招;也可以是踢、打、摔、 拿、跌各种单招,经科学组合的一招制敌技法。要想在需要时做到一招制敌,平 日就应根据自己的素质和技术特点,练出几手动作简单而实用价值很高,能一招 制敌的绝招来,使实战时打中有拿,拿中有摔,摔中有打,确保绝招组合恰到好 处。而一招制敌的关键就是:抓住时机,迅速果断地击打要害,要打得准,打得巧, 打得狠。

六、 因时、因地制宜

虽然说实用交手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生,但却一定要在不违反公序良俗和国家 法律的前提下见义勇为或自卫制敌。

既然实用交手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生,那么,交手所处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也 就不可能有选择的余地。是白天还是夜晚?是冬天还是夏天?是室内还是沙石外 野?是车上还是马路道边?前辈们交战时还有“泞池不宜避,清晨莫向东,灯前 不举手,月下勿持戈”等“借三光”、“借地利”之说,更何况当今更为复杂的 环境状况。所以,实战时实施技法的同时,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一)因时制宜


  1. 借光而动


一般来说,夜晚环境的光亮程度越弱,交起手来就越不方便。但从另一方 面讲,暗中突然出现光照或白日太阳强光刺目,也就是越突然、越强烈所造成 的危险也越大。因此要学会巧妙地借用光亮和黑暗,懂得光源的利用,即所谓“借 光而动”。如:黑暗可以隐蔽自己的动作企图,而强光又可刺激敌眼,使其陷 于被动。所以在实战中,必须时时知晓和掌握如何借灯光、太阳光或月光等光 源之强弱变化,实施相应的技法以制敌。

  1. 随季而变


在交手实战时,必须注意在不同的季节里,还要考虑到应该采用不同的制 敌技法。如拳谚就有:“冬不打,夏不拿,二八月里使手法。”因为人在冬天 穿着较厚,全身基本上被软而厚的服装所包裹,这时若只用拳打脚踢,则制敌 威力将大大降低。而当处于炎热的夏天时,人的衣着单薄,四肢裸露,又汗出 淋漓,手之抓握极易滑脱时,就不宜运用擒拿之法。当在春秋及气候宜人的季 节里,着装不厚不薄,此时,则易于采用和发挥各种制敌之技法。所以说,在 交手实战中,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凡实施技法的同时,还应考虑因时制宜。

  1. 击打“血头”


我们知道,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它既是脏腑功能的反映, 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交手中击打“血头”壅塞气血,即可使敌出现疼痛、酸 麻等机能失调现象,甚至昏迷、死亡。老话有:“天是一大天,人乃一小天。 天有日月,人有阴阳;天有风、云、电、雷、星,人有心、肝、脾、肺、肾。” 我们体内的气血运行,就好比一个小天地,脸穴遍布人体,犹如星辰分布于天空; 经脉贯通全身,好似山川流行于大地;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内,气血会流经哪 些脏腑,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也就是所谓的“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科学也认为: 人体内的各个主要器官,在昼夜各段时间内,都有其固定的最频繁之盛衰时段。

传统认为血头行走与十二时辰的关系是:
实战中,我们若能运用气血流注的规律,从所处时间来分辨出血头之所在, 因时制宜,依“子午流注”原理击打血头,一旦奏效,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 制敌效果。

(二)因地制宜

因有些实战机会的出现不可预测,所以交战所处之地形、环境也将复杂多变。

不可能总是在平整的操场、草地,甚至练功拳坊里那么容易施展技法。不同的 地形、环境,对实战技法发挥的影响是不可能一样的。只有充分利用地形环境, 因地制宜,才能使交手制敌技法发挥出最大威力。

  1. 多沙石处


若所处地形环境坎坷不平,且多泥沙和石块时,则应当注意护好自身重心, 切勿失衡。首先注意使自己两腿站立的距离要略宽于肩,稍屈膝矮身以降低重心, 脚向前迈步不可抬起过高,脚向后撤步又不可使腿起得过低,尽量抢占坎坷不 大之位置,务必保持好自身在攻防进退中的平衡。同时,不失时机地看准风向 来利用沙土,或以手抓扬或以脚踢掀,使泥沙、石块飞击敌面,迷敌双眼以干 扰和破坏敌之视线。当然,也要防敌同样以其制我。

  1. 柏油路边


若在柏油路边交战,则千万注意路边凸起的“道牙子”。因其高出路面, 交手进退中稍不留神,即易被其绊倒。此时,务必按照两脚移步,要习惯于“进 低退高”的动步要求,尽可能不在“道牙子”周围纠缠。也可乘机巧妙引敌或 出其不意逼敌受此一绊。

  1. 行驶车中


一旦在车上发生交手,不论是火车、汽车还是电车,由于车内空间本来就

狭小,又人多拥挤,尤其是车行颠簸还要保持身体平衡。此时,不宜施展腿法 和摔法,可多用拳、掌、指插技法,特别以肘打膝击更有力度。要充分利用车 中的扶杆、座位等,迅速施以有效的擒拿点打技法而使敌就范。

  1. 冰天雪地


若冬天在冰天雪地中交战时,不但衣着厚重甚为不便,由于冰雪的存在还 极易滑倒。此时,大幅度的拳、腿技法以及闪转腾挪的施展便受到局限。所以, 交手中首先要注意降低重心,使两腿距离稍宽于肩,保持自身平衡;宜用拳、掌、 肘、膝等技法制敌。当然,还可以利用积雪、雪团、冰块等扰敌视线,击敌于 出其不意。

总之,要在因地制宜中,抢占有利地形,善于发现和运用现场可用的器物,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制敌手段,迅速果断地实施与环境适宜的有效技法,才能更 好地制敌取胜。

第五节面对不同的交手者

在交手实战中,各家技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每个人也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和力 量大小、身体高矮之别,面对不同的交手者,必须根据其特点、技术来决定自己 的有效打法。

一、 面对善用拳掌者

善用拳掌者,往往上肢功力大而敏捷,或者接受过拳击训练,其出手迅速有力, 步法移动灵活,身体较正面相对,重心往往在两脚之间。进攻时常以前脚虚晃或 防阻后,以快速的步伐靠近并连续用拳或掌击打,我即以快速有力的前腿侧踹或 转身后蹬将其抑制在一定的距离内,使他发挥不了拳掌特长。且以自身上肢的佯 攻配合,运用前、后扫腿,截腿,后撩腿,搜裆腿等中下盘腿法,攻其下肢及腹 裆部位。最好不用高腿攻其头部,因为这种对手对头部防守较好。在用腿法攻其 下肢时,可寻机以重拳击其头部,若不得手,要迅速拉开距离,这是能始终掌握 主动权的关键。另外,近距离时还可以采用躲闪性缠抱等摔法,但必须注意保护 好自己的头部,避免被击。

二、 面对善用腿击者

当善用腿击者运用蹬、踹、点等腿法击来时,因其向前冲力较大,不易再改 变方向,却正好利于我移步闪进后,采用抱腿摔或用肘、膝顶其腹、肋、大腿肌 肉或用手抓、撩其裆部。当掌握了距离感和对手攻击的速度后,则要步步进逼, 近身攻击,抑制其腿击优势,并随势猛击其大腿前部的股直肌、支撑腿及身体背 部等重要部位。如果其大腿肌肉受到严重创伤,甚至连移动或站立都困难时,腿 上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如果近身时,还可以利用肘、膝、脚跟迅猛准确地重

击要害部位制敌取胜。

三、 面对身矮势低者

这类对手往往身法比较灵活,移动速度较快,多采用近距离靠身技法。同时, 由于其身矮、姿势又低,可被攻击的身体面积相对就少,有利于防守。所以,在 与身矮势低者交手时,要多采用前蹬、前点和侧踹等腿法,并配合上肢重力打其 头部,阻击其逼近,不能让其发挥出近战的优势。当其防腿后快速扑进时,要左 右躲闪避其锋芒,或以拳捶或以转身侧踹、后蹬、后撩等腿法击其肋腹部。交手中, 一定要与对手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避免近战或抱摔。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其制服。

四、 面对身长势高者

这类对手虽然身长高、四肢较长,体力及攻击力量相对却不是很强。由于身 长高,重心也就偏高,影响了下盘的稳固,而且受击面积相对也大,若姿势站低 又相对疲劳;但其移动距离和攻击距离较大,使我不易接近其身。交手中,决不 能与其进行游击战,要多运用左右晃动、快速近身连续击打与摔法,也可突然发 腿攻其下盘,使之摸不准你的位置和攻击路线,发挥出近战的优势。由于其四肢 较长,攻击范围大,交手有“矮打长,脚下忙”之说;因此,在防守中,贝IJ应该 多采用左右移动步法,大幅度降低重心或向后撤步转身变换动作等技法,而且在 左右退防的同时,一定要有快速还击的意识和动作,不断给对手以威胁,便于近 战连击的有效发挥。

五、 面对猛攻猛打者

猛攻猛打者,多采用快速逼近和凶猛的连续击打,想在短时间内取胜。这类 对手大多技术修养不够,尤其防守相对较差,但其体力较强也比较耐打。在与其 交手时,一定要避其锋芒,减少近战。要以快速灵活的步法和身法与其保持距离, 也可左右侧闪、避其直线猛烈攻击。采取打游击战的方式,冷静对待,一有机会 就给其突然有力的回击。要利用其不停的、凶猛的进攻,大量消耗其体力,待对 手攻势减弱,体力下降,技法凌乱欠力时,立即反攻,且尽可能做到命中要害部位, 进一步削弱其体力,使其无力再猛攻猛打,然后就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制敌取胜。

六、 面对善于还击者

有效的快速还击,是交手的最佳技法之一。如果掌握了还击技术,会给对手 造成很大威胁。对善于还击者,宜先通过佯攻,认知其还击的拳、'脚技法后,有 了应对此还击的准备,然后再随机出手,决不能让其防守后再顺利还击;可以连 续出手引其重复还击后,再转入真正的重击和连击。交手过程中,要尽快熟悉和 掌握其习惯的防守还击技法动作,以有针对性的有效技法乘机还击。或者,可利 用快速灵活的步法,在突然击打后马上闪开对手的还击,使其无法发挥善于还击 的特长优势。

七、 面对多人围攻时

歌曰:

若遇人多不用忙,打前顾后是妙方,来来往往休停止,诈敌三方战一方; 两手连环紧相随,要并双手随一腿,能把全身倾将去,铁壁铜墙也必摧。

当遭遇多人围攻时,首先不可慌乱。对敌要有所侧重,千万不要让敌形成合 围之式,要在步伐移动中,抢占有利地形,采取引敌拉开距离,各个击破的战术, 这是以少胜多的秘诀。拳谚就有“斗众如寡,各个击破”之说。应敌击打时,宜 将敌分割开来,使其力量分散,宜选择对我威胁最大、进攻最强悍之敌,或将距 我最近者或抢先进攻者作为目标,可迅速主动接近其中一敌,不打则已,打则必狠, 且务必在一拳、一腿中,使其倒下,进而威慑其他敌人;也可指东打西、指甲打乙、 虚手实腿迷惑敌人,要多用拳腿力出重击,一招制敌。另外,在遭遇多人围攻时, 不宜用掌、指、擒拿之法,以免挫伤或被敌抱缠不脱。

第六节人体要害部位

实战中,要害部位是人体最容易遭受各种攻击而致损伤的部位。因人体结构 和生理特点决定了技击的运动规律,所以,习练者有必要了解人体结构等生理常识, 要知其要害部位之所在,要知其运用何种击法有效,更要知其被击法所制而产生 的后果,这对于习练者本身的自我保护和有效地运用击法制敌,都是极为重要的。

人体的运动器官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在运动中起着支撑和杠杆作用, 关节则是运动的枢纽,而肌肉附着于骨骼,被神经支配产生收缩,牵动骨骼完成 了从头部、躯干到四肢、由里及表和各个方位的各种攻防技击动作。由此,习练 者必须熟练掌握人体各部位薄弱要害的分布位置,以确定施展有效的制敌击法和 正确的护己手段,达到一招制敌的最佳效果。同时,传统的经络、穴位也是习练 者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虽然在急速变化的实战中难得有机会实施,但某些场合、 又具备条件,效果往往出其不意、立竿见影。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与探讨,努力 提高真功,实实在在地掌握、准确地运用和积极发扬先人前辈所遗留下来的武功

瑰宝。图片4

一、“八打”与“八不打”

秘宗拳东北派的击法,传统上极为讲究击打部位之效果和掌握人体各要害薄 弱处的分布所在,前辈传有“八打”与“八不打”之说。

  1. 八打:


一打眉头双眼,二打唇上人中,三打穿腮耳门,四打背后骨缝,

五打肺腑胸膛,六打撩阴高骨,七打鹤膝虎胫,八打破骨千金。

  1. 八不打:


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正中咽喉,三不打中心两壁,四不打两肋太极,

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

  1. “八不打”要义解析


一不打太阳为首:因太阳穴处皮下组织和颅骨较薄,且又位居前额两侧,与 前脑相隔不远,上面附着一些与脑部主动脉相连的颛动脉,还有静脉及颛神经通过。 若太阳穴遭外力打击,可使额骨骨折,引起脑膜中动脉损伤;同时也极易使前脑 受到震荡,造成脑组织受伤,从而使人昏迷、死亡。

二不打正中咽喉:因为咽喉部位包括食道和呼吸道,两侧又附有颈总动脉, 如遭打击,会使人呼吸困难并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缺氧,导致头昏、眼花、窒息, 如时间长或引起颈总动脉急促出血,会导致很快死亡。

三不打中心两壁:因为胸部包括剑突以上胸锁乳突肌、锁骨、心、肺及各大 血管等人体最重要的脏器。所以,当胸部遭外力重击后,轻则胸肺血管破裂流血, 使心脏慢慢停止跳动,或窒息而亡。重则使人立即死亡。

四不打两肋太极:指左右两边肋骨最下边的游离软肋,因这些肋骨细小,而 附着的肌肉、皮肤又很软薄,且其上的神经末梢反应又很敏感。所以,当软肋遭 到击打后,则疼痛难忍,呼吸困难,失去交手能力;重则使肋骨骨折,且断骨又 会刺破内脏,致使内脏出血过多造成死亡。

五不打海底撩阴:因海底穴在裆部会阴处,是人体之关键要穴,属死穴之一。 如果遭受击打,则会使气血上涌,感到头晕、目眩、耳鸣、小便不通,而且受伤 后难以医治,倘若打成重伤则无药可治,必死无疑。另外,裆部是人体百脉所系 之处,亦是男性身体的关键部位,为人体末梢神经聚集之处,被击后,不仅面色 发白或窒息,严重者可引起腹下血肿而死。

六不打两肾对心:由于肾脏位于人体腹腔的两侧、人体胸腔剑突之下、肚脐 之上的位置,又因为离心脏较近,还有神经节,若一旦被外力重击,不仅会使人 感到疼痛难忍,而且,会导致血液不能流通,使人休克;如遭受严重击打时,还 可能引起肾脏破裂,造成大出血而死亡。

七不打尾闾风府:因为尾闾骨是人体最重要的要害部位之一,又由于尾闾骨 及其附近的长强穴等是死穴,所以,此处若被击伤则属绝症,不可救治。另外, 当长强穴被打伤后,可立即使人屎尿齐出,以后恶化发展颇难调治。

八不打两耳扇风:因两耳之耳膜直连大脑位听神经,若遭受击打,即可引起 额骨骨折,使脑膜中动脉血管壁破裂、肿胀,甚至使血流不畅,从而造成大脑缺

血和缺氧,轻则头昏眼花、晕倒而失去知觉;重则导致耳聋、出血、脑裂眼突, 立即死亡。

综上所述,此八处要害为人体之八大死穴,绝不可轻易击打,更不可以随意 滥用重手法。

二、攻击要害部位

以下是按人体的解剖结构来解析要害部位,与传统所讲的“八打”和“八不打” 可互相参照更加细化而随机选用。

这里将人的躯体分成三大部分来阐述:头颈部分、躯干部分和四肢部分。其 各部分的要害部位再细分如下:

头颈部分的要害部位有:百会穴、太阳穴、眼睛、鼻子、耳朵、翳风穴、人中穴、 下颌、喉结、天突穴、颈两侧和颈后部。

躯干部分的要害部位有:锁骨、腋窝、心口窝、腹部、两肋、腰肾部、脊椎 和裆部等部位。

四肢部分的要害部位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膝关节和脚背。

  1. 攻击头部要害部位与效果


实战中,“浑身无处不是手”,随机施展头部击法,也是“残局决胜帅露头” 的巧妙运用;然而,头部却是人体要害部位集中的地方,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 更显娇弱。所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宜轻易击打头部,保护头部也就显 得特别重要。相反,也正因如此,能准确有力地击中对手头部的要害部位,肯定 是有效的取胜手段。以下介绍12处要害。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本穴分布着枕大神经,还 有颛浅动脉和枕动脉;以指点击此穴,可制敌昏迷。

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之凹陷处。此处骨质最为脆弱,颅 腔内的脑与中枢神经组织集中于皮下;若以拳、掌、肘击或以脚踢击,轻则产生 脑震荡,重则可能立即死亡。

眼睛:拳诀有“上打眼睛下打阴”之说。以手指迅猛戳击、刺打或抠挖敌之双眼, 传统称之为“二龙戏珠”,使敌双目失明而无法继续交战。

鼻子:用拳头或掌之小指一侧狠击鼻梁,造成敌之鼻梁骨断裂而疼痛难忍, 使其失去交战能力。

耳朵:用拳贯击或用双掌同时拍击敌之双耳;由于耳神经靠大脑很近,遭受 击打后,可致脑膜之动脉损伤,轻则耳膜穿孔出血,重则制敌脑震荡或死亡。

翳风穴:此穴在耳垂后,下颌骨与乳突之间,张口后的凹陷处;分布着额动、 静脉和颛神经,若用掌指击点此穴,即可制敌昏迷。

人中穴:此部位在鼻下与上唇的中间,是鼻软骨与上颌硬骨相连之处,神经 浅表接近皮层,以横掌外侧或以瓦楞拳戳击,轻则产生剧痛,重则制敌昏迷。

下颌:以锁口锤或以掌根迅猛、狠准地击向敌之下颌,使其下颌脱位而伤, 甚至可使其剧痛倒地。

喉结:颌下正中的喉结处有气管、颈动脉和迷走神经。若遭硬击或卡掐、抓捏, 传统称之为“锦鸡拿嗦”时,轻则呼吸困难、疼痛难忍,重则昏迷死亡。

天突穴:本穴在喉结下、胸骨上端的凹窝正中之处,以手指猛力戳击,可制 敌剧烈疼痛和窒息。

颈两侧:颈部左右两侧皮层内,因有颈静脉、颈动脉和迷走神经,一旦遭到 重击、重压时,可制敌昏迷,甚至猝死。

颈后部:因颈椎椎体之间连接的韧带较小,而枕动、静脉及枕大神经也从此 经过,当遭到拧压、重击时,可使韧带撕裂、颈椎脱位而造成高位截瘫或瞬间毙命。

  1. 攻击躯干要害部位与效果


人体的躯干部分,密布着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同样也是要害之 集中的区域。这里介绍特别重要的8处。

锁骨:锁骨是人体骨骼中最容易骨折的部位之一。锁骨下面是肩井穴,外端 即是中府、云门两大要穴;若遭掌砍劈重击极易骨折,可使敌立即失去上肢的交 战能力。

腋窝:这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要害部位。腋窝下有一条比较粗大的神经,以 指戳、拳击或以脚尖猛踢,可制敌剧痛或短时间局部瘫痪。

心口窝:此处是胸腔软骨剑突部位,其内分布着太阳神经丛,心、胃等内脏 器官和大血管,当受到戳击后,即刻疼痛难忍、以致昏迷或死亡。

腹部:腹部指心口窝以下、肚脐以上的部位,其中密布着脾、肝、肾和胃、 肠等脏腑器官,若施以拳指关节戳打、肘击、膝顶和脚踢等具穿透力之击法,轻 则剧痛、呕吐,重则昏迷甚至死亡。

两肋:肋骨细而长,很容易折断,尤其是下部的肋骨前端皆呈游离状态,当

受到掌、肘、膝、脚击打时,呼吸困难、疼痛难熬,特别是右肋后面是肝脏,可 因断骨刺肝出血过多而死亡。

腰肾部:腰肾部位皮层下布有从脊椎骨分支的大神经,当遭到击打后,除使 腰肾损伤外,还可造成严重的神经震动,以致毙命。

脊椎:脊椎里有脊髓,又是身体的支柱,若击打准确有力,脊椎极易脱位、断裂, 尤其是腰带上方7—9厘米处,重伤可致瘫痪、死亡。

裆部:由于睾丸等器官的血管和神经密布,此处要害是人体神经末梢最丰富、 最敏感的部位。一旦被揪抓、顶撞或踢打,即可产生剧痛难忍、血压下降、全身 乏力的现象,还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1. 攻击四肢要害部位与效果


人体四肢中的各个关节相当多,由100多块骨组成。由此也增加了四肢的薄 弱环节和要害部位,在此介绍6个要害及攻击效果。

肩关节:肩关节是由锁骨、肩胛骨和肱骨紧密连接而组成的,是全身最灵活 的关节,但关节稳固性较差。此要害部位最怕向左右猛力外旋以及向后向上扳至 极点,可运用别肩、拿打,敌倒地后,还可以膝顶压或用脚猛踩;制敌脱臼、韧 带和肌肉撕裂。

肘关节:肘关节较脆弱,是由梅骨头和尺骨上端及肱骨下端连接而成。当肘 关节完全伸直后,用掌、拳、小臂或肘部从后施加压力或击打,可造成脱臼、韧 带撕裂并损伤其部位的血管、神经而使小臂与手部的功能丧失。

腕关节:腕关节由8块主要靠韧带来连接和固定的腕骨组成。由于骨小、易碎, 若受到猛力击打、拧拉,超范围向后掰折或左右扭拧,可制敌挫伤、韧带撕裂和脱臼。

指关节:构成指关节的骨骼、关节、韧带皆较小,又都是单轴关节,所以活 动范围也有限。当将手指用力向后扳拧折压或两侧扭拧,可造成韧带撕裂、脱臼 或骨折。

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下肢主要关节。它只能屈伸和 旋转,不能内收与外展。用脚从侧或前向伸直的膝关节猛力蹬、踹,能造成韧带 和半月板撕裂、脱臼、骨折。

脚背:脚背神经密布而肌肉较少,以脚跟猛跺,可使脚背小骨断裂 若拧转脚部, 还可使人整个旋动。

浏览2,1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