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道图学说破解了人的生、长、壮、老生命过程 的统一规律:是由肾气起着主导作用I而庭道图学说 具有强大的壮肾作用。它视命门为太极,以奇经八脉 与十二经交会的八个穴位为人身六位之八卦,以阴阳 演变之理,配合天干、遵循子午流注合日互用的内修 规律,并通过积气生精、炼精化气、以气化神、炼神 还虚、天人合一的行庭功法,坎离交媾,变为乾上坤 下,天地定位,返本还原,能动地把人体生命推到更 高层次。《易筋经》指出,《庭道图》学说也同祥认为: “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佑;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是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清楚地说明在卫气作用下身形 走圆的外练筋骨皮,也皆不离肾。《庭道图》学说还暗 合《内经》理论。《灵枢•卫气行》云:“其始于阴,常 从足少阴注于肾。”《灵枢•邪客》云:“卫气者……昼 曰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在《庭道图》学 说指导下的无极八卦掌硬功,也同样具有壮肾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指出:“肾者,作强之宫,伎巧出 焉。”可见肾有使人体有形活动所需力量和精巧多能 的功用。《血症论》指出: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本。通 过无极八卦掌的锻炼,能自然增强肾气,也增强人体 的气血功能,促进营卫的平衡,挖掘人体细胞参与运 动的动员比率,丰富肌肉的弹性,提高全身各系统的 功能及整体体质,增强了人体免疫力。

吟“苦乐诗”一首,作为本节结束语:

苦,夜半行庭闻鸡舞,凝调中和熬筋骨。内修外术 易八卦,乐尽寒暑苦。

乐,文进武备身心健,盎然悟彻庭道图。内外合一 神功作,苦满虚无乐。

第三节无极八卦连环掌

傳旁之,审网之,稹思之,明辦之,笃行之。 喜态來床之辜成,谓之中,.庆而皆中肀,谓之 和。中也豸,天卞之和A名,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尺地值爲,方物育爲。

——《中屬》善春洁挺正气。其忘气也,至太至剛,直而无害。

《產吝》

尺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身月阳五行之气,上速夂。

天气速肺,地气道嗌,浞气通寸肝,啻气通心,谷气通脾,兩气通資。

—《嚎吝》

口诀

气到丹田宿庭道,直拔天黄贯地黄 黄合督任通经脉,三环圈动精气神C 起根催梢明三节,导气通血达四梢c 坎离交媾内外合,混沌虚空神力圆::

口诀

心静神明龙在天,皆有化无黄正直

顾盼中定掌万变,骨硬筋随劲冷脆

四到三真停四坠,八八六29盘九宫

第一式凝神返虚无生有 第三式穿林掌燕子盘树 第五式如临敌探爪连环 第七式熊出山左摇右摆 第九式左风轮掰头抱珠 第十一式牵马缰雄鸡有性 第十三式锉蹬腿虎尾千钧 第十五式返身掌三环圈动 第十七式狮带球仆步抱靠 第十九式狮耍球上下翻滚 第廿一式阴阳掌虎肘盘压 第廿三式走四象白猿献果 第廿五式龙抓探指天插地 第廿七式怀心腿熊掌反盖 第廿九式剁腰肋神龙探爪 第卅一式缠身掌神龙抖鳞

第二式龙横门叶底藏花 第四式龙翻臂金龙探爪 第六式托日月怀抱掌按 第八式反扎掌黑熊翻身 第十式勒马蹬翻身上马 第十二式鸡争斗挥鞭催马 第十四式龙横门梅花团绣 第十六式滚龙体脚踩八卦 第十八式捋劈掌雄狮昂立 第二十式游江海龙背翻臂 第廿二式切肋掌金猴抹面 第廿四式运吐纳攒心炮捶 第廿六式束龙身抖掌猛劈 第廿八式使猴爪灵猿探路 第三十式飞燕手老虎抱印 第舟二式有化无连环掌成

第一式凝神返虚无生有

两脚在圆上分开,稍宽于肩,打开两腋极泉穴, 自然站立,心君泰然,万象皆空。身体中正而直,抿 唇闭口,舌顶上腭,下颌意扣天突穴,做到“三空”, 提肛、收腹,外圆内方以应河图圆方之数。然后圆背、 沉肩、实腹,意推十指挣出于膝前,目顾两掌,两胯 下沉,圆裆成小马步,脚下落地生根,脚心空起。然 后意提阳跷、阳维、足三阳会督脉及黄庭经之气直拔 颠顶贯精神,带动提肛、拔背,手劳宫穴带吸意升起 与肩平,同时身体缓缓站起。再意领手三阴之气交会 任脉于天突穴,同时黄庭经合任脉会阴跷、阴维带足 三阴之气下沉到脚,脚心空起、涌泉抱气,圆背、沉 肩、坠肘、扣掌、劳宫意按,掌型为龙爪掌按于胸前, 目顾两掌,两胯下沉,敛臀、圆裆成小马步。意气合 一,内外合一,对旁物视而不见。(图5-1~5-5)

图片2 图片1

第二式龙横门叶底藏花

腰如轴立,右掌长膀前伸,掌心朝左,两手带缠 丝劲横扫左转,这一动作称为龙横门。然后紧背发裹 劲,两掌变牛舌掌,左掌至右肩前仰掌,右掌仰掌贴 左腰成叶底藏花;同时左腿半蹲,右脚合膝,脚趾实 地,由小马步变为左麒麟步,暗藏挣劲,眼随意转视 前方。(图 5-6~5_9)

第三式穿林掌燕子盘树

接上式。身体右转,松胯、长腰,右腿冲步半蹲, 左脚跟进半步成右麒麟步;同时右掌向右快速穿出, 掌心朝上,与下颌同高,二目冲视右掌,左掌翻掌(俯 掌)向左下方划弧削按。随即上左脚屈膝扣成丁字步, 同时左掌以抱拨、翻托、携带之劲经右腰过胸前仰掌 停于左肩前方,带靠劲,与鼻同高,目视左掌;右掌

图片3 图片4

翻掌经左肩前划弧按压至裆前,带外开劲。随即抽身 倒步成右麒麟步;同时目领右掌在胸前划弧撩至身体 右侧,左掌按在裆前,力量到手。整体动作具钻劲加 滚劲。(图 5—10~5—13)

 

时掰膝上左脚左拧腰。然后沉胯、屈膝上右脚,随即 走劲加转劲圆弧后缩翻掌,紧背、垂肩,左臂外推,右 肘下坠,扣掌前探,左掌同肩高,右掌腕贴左腰成左 龙探爪,虎口挣圆,力量到手,双目冲视虎口。上左 脚时,神领两掌上有透按劲和弹劲。然后上右脚,两 掌指上有挣劲,肘上有裹劲。二目平视圆心方向。该 连环掌走圈或走弧为中盘。(图5-14〜5-17)

第五式如临敌探爪连环

接上式。身体左转,左腿半蹲突变成左麒鳞步, 面朝圆心方向,扣齿、紧背、实腹将右掌经头前向圆 心方向起根催梢、扣掌、按弹而出,同时左掌回收在 右腰前。随即向右拧腰转体,突变成右麒麟步,扣齿、 紧背、实腹将左掌经头前向圆心方向起根催梢、扣掌、 按弹而出,同时右掌回收在左腰前,左肩臂垂肩、坠 肘、肘外推、扣掌成左龙探爪,然后静住,神领意从, 右脚平膝胯,十指挣出,二目冲视左掌虎口。做到肩 坠腰,腰坠胯,胯坠足。龙爪掌指上挣劲要像雨后春 笋,身上有坐劲加顶劲。第二式到第五式计八掌,步 要快,心要静,神要明,气要沉,胯要松。拧劲加旋 劲,走劲加转劲,起步如雕旋,落地如山岳,扣摆要 屈肚。同时做到“三疾”“四到”“三真”。身形走圆, 掌如穿梭,抽身换影,一气浑然。“手起在人落于己”。 歌曰:穿掌如梭刺鼻目,换掌倒步带躯靠。翻臂探爪 防开合,中定连环的矢发。(图5-18~5-19)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第六式托日月怀抱掌按

腰提左脚经右脚内踝侧掰膝摆步上步,再上右脚 扣步。收腹、拔背,两掌由下而上徐徐托起,同时左 脚脚跟离地左腿蹬直顶住肛门,颈挺、腰挺、膝挺,仰 头看天吸气。两掌托到最高处具合抱劲向下带压,同 时腰提左膝望怀。然后上左腿左拧腰、沉胯、掰膝、全 蹲成歇步,两掌划弧经腰至胸 翻掌成怀中抱月,十指相对,掌 心朝圆心方向,掌上有起根催 稍,发而皆中节的按劲,两臂有 圆抱劲,十指有挣劲,身上有坐 劲、顶劲,要做到“四坠”。目 顾两掌指视圆心方向,眼神要 足。(图 5—20~5-25)

第七式熊出山左摇右摆 向右拧腰转体360°,同 时腰提右腿,再下沉两胯掰 膝、半蹲成歇步(右歇中盘 步),同时摆动双臂,似螺丝 下旋,龙爪掌掌形不变,扣 齿、紧背、垂肩、扣掌、发弹、 抖劲成合肩反对肘,手十指 意对,圆臂,掌心朝下,目视 圆心方向。身体坐、顶。然后腰提步动,顺时针走三 步,左脚落地时扣步,身体带肩、肘与掌向体左圆背、 动膀推、撞、靠、劲曲蓄,同时右脚提起。随即右脚 落地成马步状,右臂与右掌向体右推、撞、靠、劲曲 蓄。注重身法,眼随掌转,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图 5—26~5—30)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第八式反扎掌黑熊翻身

接上式。两掌在身前十字交叉、拔背上举,目顾两 掌,至头前沉胯、敛臀、实腹反扎成十字与肩平。起膀 催指,右掌五指颤指而下,劲透指梢;左掌同时扎下, 力达掌背(盖掌术扎掌),目先视右掌再视左掌,左掌劳 宫意托,十指挣出,圆裆成马步。然后左脚经由右脚踝 内侧向圆心掰膝反扣,同时左掌在身前划圆作格挡牵带 状,至右肩上高过头。随即右掌划弧至腰间仰掌,连同 右脚向前穿插,目视右掌,与肩同高。接着身体向左后 翻身,右脚左转碾步,左脚向左迈步,同时两掌由龙爪 掌变牛舌掌在体前阴阳掌划弧,左掌经右腰和右肘下穿 出至左前方,带靠劲与鼻同高;右掌翻成俯掌经右肩 前扣掌按至裆前,带外开劲,半蹲成左麒麟步,目视左 掌前方。此式马步时要稳如山,翻身时要有坚项力,靠 身勇。行进线为太极圈中的S线。翻身连同下式的左风 轮要像江水碰撞岩石滚旋而过。(图5-31〜5-36)

 

第九式左风轮掰头抱珠

紧接上式,上右脚屈膝扣成丁字步,同时两掌在 前胸十字交叉,左掌仰掌合肘在上,右掌仰掌贴左腰, 目视左掌。随即左转体,左脚向体左掰步,同时左掌 俯掌划弧过右肩向前、向左展臂下削至腰后,左掌同 腰高(劈掌术削掌);右掌过左肘下拉带上挑(撩掌 术挑掌),与头顶同高,目视右掌,两腿屈膝成马裆。 随即左拧腰,扣齿、紧背、敛臀、实腹起根催梢曲蓄发劲,两掌为牛舌掌,左掌削、劈、切,力达小鱼际, 右掌挑、撩、劈,力达虎口、指尖和小鱼际。然后身 体正向,同时两掌成龙爪掌,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在 胸腹前,成圆抱,目顾左掌。随即右脚向右迈动活步 半蹲成右麒麟步,同时右拧腰圆背,圆翻两掌,右掌 在上,'左掌在下,在右腰腹前圆抱,目视右掌,此动 作称为抱龙珠。此式要具圆活而身心合一的腰身。“四 到”而圆。(图 5—37~5—41)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第十式勒马蹬翻身上马 接上式。向圆心方向上 左脚收胯、长腰,腰提右膝 望怀,同时右掌顺子午线向 上、由前划弧下按、仰掌贴 于右腰,左掌顺子午线由下 而上向前、向下扣齿、紧背、 起根催梢扣掌拍击,劲短而 冷脆,劳宫像按瓶塞,左掌与肩同高,双目冲视虎口, 这一动作称勒马蹬。然后右脚踏向前向左扣,收胯、拔 背,下颌意扣,随即左脚收胯外摆,两掌划弧先后拍击 左脚外侧,落脚反扣,收胯、拔背,随即右脚收胯、里 合,左掌拍击右脚心。右脚落在圈上成骑马式,同时右 掌仰掌贴于右腰处,左掌如抢牵马缰牵扯成拳于腹前, 紧背、扣齿、沉肩、敛臀、实腹、坠肘,目视前方、顾 左拳。(图 5-42~5-47)

第十一式牵马缰雄鸡有性 接上式。左拳再次作牵扯状,然后变成龙爪掌右 转至右肩前,圆背、敛臀、实腹、扣掌向左拧腰圆臂 横展,同时右掌向右下方扣掌按展,目视左掌。然后 右脚以脚跟为轴碾步向右转,上左脚,再上右脚成麒 麟步;同时左掌经头前过右耳、脑后过左肩下,插向 身体背后成背身掌;右掌由下向上经脑后、左耳、左肩前,圆臂扣掌向身体右侧横撞,同时背身掌扣掌发 劲,目顾右肘尖。然后抬左腿,左扭腰转体,两胯下 沉全蹲成歇步,面部朝圆心方向;同时两掌成牛舌掌, 右掌高,左掌低,发抖弹劲,身形走圆。目视圆心方 向成“四坠”。(图5-48~5-55)

 

第十二式鸡争斗挥鞭催马 上右脚,同时两掌成龙爪掌,吸气舒胸展开。上 左脚,同时紧背、垂肩、实腹,两掌在头前合掌。随 即右腿提起,跨步上踩,继而落地实步,左脚跟进成 右麒麟步;同时眼领意进,沉身、实腹,合掌向前点击 (点掌术撞掌),起根催梢,劲透指尖,目视指尖。随 即上左脚扣成丁字步,同时左掌成牛舌掌上0穿高过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头立掌,右掌握左掌,圆背、 蹋腰。随即撤右脚,向右转体, 在圆上抽身倒步、敛臀成马 步,同时右掌至左腋下向右横 扫弹指,劲透指梢;左牛舌 掌与头同高,左肘有裹劲,目 视右掌指。(图5-56〜5-61)

接上式。’两掌由身体右下侧向左侧逆时针划弧, 左脚左碾,右脚跟进半步,目视左侧。然后右脚向左 脚前锉蹬而出,随即在圆上落步成实步;同时左掌向 丨左插出,与肩同高,两掌掌心朝前;目顾右肘尖、平 视圆心方向。要求掌、脚开合协调一致。此式亦称横 < 1 扫千钩。(图 5-62~5-63)

第十四式龙横门梅花团绣 接上式。至起势处,扣左脚,左腿半蹲成左麒麟步, 左拧腰回身,带动左掌向左圆臂扣掌横门,右掌仰掌于 左腰,目视左掌。然后走四步一圈,做梅花团绣动作, 到第四步时,左腿屈膝、沉胯、扣脚,右腿合膝、脚趾 实地,成左麒麟步;同时两掌成牛舌掌,左掌至右肩前 俯掌,右掌贴左腰仰掌,成阴阳掌叶底藏花,目视身体 左方。整体动作应步转手随,以步带躯。(图5-64~5-68)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3 图片24

第十五式返身掌三环圈动

接上式。上右脚摆步,同 时眼顾右掌长膀挑穿于右 前,局过头,左掌展臂向左 下斩削,两掌成阴阳掌势。接 着上左脚,左掌划弧经左肩 前向左腋下穿插,目视左掌。 随即右脚向左脚后后撤成交 叉步,右掌划弧经右肩前向右腋下穿插。紧接着左脚 在右脚前撤步成马步,同时右掌伸缩做圈,目视右掌, 立马如碑。然后转身目视左掌,左掌成龙爪掌发劲,继 而右掌成龙爪掌发劲,目视左掌,劲要短、脆,意在 劳宫。然后再次沉身、敛臀、实腹、发整体曲蓄劲于 两掌劳宫,目视右掌。注意:上左脚,撤右脚,再撒

左脚,过渡成马裆,胯要活,步要捷。同时上肢穿插 要做圆,并且要做到“四到”“三真”。(图5-69~5-73)

第十六式滚龙体脚踩八卦

接上式。马步不变,向 左拧身左转体,左掌旋臂扣 掌横门,目视左掌。然后右扦 腰,上左脚屈膝扣步,同时左 掌成牛舌掌翻拧至左肩前, 带靠劲,掌心朝上,目视左 掌;右掌经头前按至左肘下, 掌心朝下。然后右转体撤右步半蹲成右麒鳞步,同时右 掌向右前伸托翻起,掌心朝上,目裨右掌;左掌经头前 按至右肘下,掌心朝下。身有坐顶劲,力量到手。然后 上左脚,两掌在胸前交叉,随即转体向左,左掌穿出, 右掌回至左肘后成龙翻臂,目视左掌。再上右脚,两掌 缩后再伸按,成左龙探爪,目视左掌虎口。然后头领气 沉,捷步走圈。歌曰:力足发而骨与筋,骨中出硬筋须 随。

图片32 图片33 图片34 图片29 图片30 图片31

劲强来自心合力,心空行庭力发真。(图5-74~5-78)

第十七式挪带球仆步抱靠 走圈到起势左侧另一圆上方时,屈膝扣左脚,以 向左拧腰沉身之劲带动两掌由左下方向前,向右划 弧。然后右脚倒步掰膝过左脚内踩侧向右走弧,再上 左脚摆步走弧,两掌随步同进,意在劳宫。接着上右 脚屈膝扣步,右扦腰矮身回腰,两掌向右提托。随即 提左膝,右掌向身体右前方穿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 与头同高。左掌仰掌至右臂下;目视右掌。然后左脚 向左插地抄出,右腿全蹲成仆步,两掌交叉双搂于胸 前,目视左侧。随即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同时左掌 上挑,右掌后削。然后右脚向左脚靠步震脚成半蹲,同 时右肘向前顶靠,右掌立于左耳前;同时左掌划弧抱 提到右腰前,目平视前方。震脚、抱提与顶靠在扣齿、 紧背、沉身、实腹催动下整体发劲。(图5-79~5-85)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9

第十八式捋劈掌雄狮昂立 接上式。两掌成龙爪掌,右掌经胸前向右腰侧捋 劈划弧,目顾右掌;左掌经小腹前上抬伸托;同时向 右拧腰撤右脚。随即向前回腰,右腿收胯站实,腰提 左腿屈膝望怀独立,左脚尖下垂;同时左掌挣托于左 膝上方,右掌由下而上划圆弧,俯掌高过头,两臂与 胸成圆弧,意在劳宫,力量到手;目平视圆心方向,下 颌意扣天突穴,头领、气沉,站稳,不少于两秒钟。(图 5-86-5-87)

第十九式狮耍球上下翻滚 吸气拔背,然后左腿沉胯屈膝向左后落步,接着 右脚经左脚前掰膝、沉胯上步;同时两掌翻转划弧,交 换位置成右掌在下仰掌,圆臂同肩高,左掌在上俯掌, 圆臂高过头顶,成狮子张口;目顾右掌心、视圆心方 向。然后上左脚,再上右脚,再上左脚屈滕扣步,随即左掌扣掌,右掌托抱,上抬两掌成抱托球式,与鼻同 高,腰、掌同步向左拧,目视左侧。然后两掌抱托球式 向右拧,上左脚,上右脚,再上左脚,同时两掌随身体 下旋拧转,左掌至右腰处仰掌,右掌拧臂翻仰在身体 的右侧前。然后上右脚掰膝半蹲摆步,身体右转,右掌 穿至身体右后侧,目顾右掌。整体动作要脚踩八卦,手 捧太极。上肢与下肢在腰的带动下,身形走圆,头领气 沉,如螺丝扦转由高而低。(图5-88~5_93)

第二十式游江海龙背翻臂 上左脚掰膝、向圆心摆步,同时右脚碾转,脚跟 离地,脚趾实地,身体转正,右掌经右腰,两掌右前 左后向前上穿、伸、托而出,翻掌成府掌。然后身手 伸缩缠绕、以腰带肩,以肩圆肘,意在劳宫穴实腹、沉 身下按,再收腹、扩胸、拔背、缩伸,实腹、沉身下 按,左掌顺时针,右掌逆时针。黄庭经中正而直,两 胯渐渐下沉运行庭深呼吸,达气定神闲,左腿全蹲成 歇步。然后两掌迅速收回,左掌经左腋下向后穿背而 出,同时右掌回至左肩前,目视左掌。然后左扦腰后 伸两掌,翻臂拧转由左下方,向前携带缠丝推撞,意 在劳宫含暗劲,左掌至左膝前,右掌至胸前,两掌心 朝前,眼随掌转正,平视前方。注意:黄庭经中正而 直,带动身体中正,是形为意用,化有形于无形的关 键。各式均一样,不再提及。(图5-94~5-97)

图片42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0 图片41

第二十一式阴阳掌虎肘盘压 左脚以脚跟为轴碾步右转,沉胯、半蹲,右脚 合膝、脚跟提起,脚趾实地,成左麒麟步;同时左掌 由下而上经头前下按,俯掌至上腹前,右掌经头前向 右,向下划弧至小腹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掌心 相对成抱球式,然后右脚掰滕过左脚内踩侧摆步,两 掌成牛舌掌右掌穿出,左掌后撩,成一字型。随即上 左脚屈膝半蹲扣步,右脚活步成马裆;左掌划弧圆臂在胸前,掌心朝胸,右掌向右上而下,圆臂划弧成拳 贴在右腰,提肛、拔背、身腰右拧,目视右前方。然 后收右脚沉胯、震脚、半蹲成蹲步,同时沉身、实腹、 敛臀、紧背,右肘盘肘与左掌相互盘压击打,盘压沉 撞劲要足;目视右肘尖前方。(图5-98~5-1〇1)

第二十二式切肋掌金猴抹面 以意导气,以气化力,右拳变右龙爪掌右旋向左 到左腰前,同时左龙爪掌小鱼际经右肘内侧摩至右手 掌。然后右脚向右后撤,圆裆成马步,同时左掌俯掌 向左推削而出,右掌仰掌拉带到右腰胯。接着以身化 劲再推削左掌,右掌在右腰胯拉带,意在小鱼际,两 掌成牛舌掌,目视左掌,左 手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这一 动作称为切肋掌。然后左拧 腰成左麒麟步,同时在左掌 成爪向左后划弧横门;右掌 在右腰胯处,右手肘向右有 挣开劲;目视左爪。(图5- 102〜5—104) as- i〇2

第二十三式走四象白猿献果 接上式。掰膝上右脚、右拧腰,屈膝沉胯,目先 顾左掌再视圆心方向,同时两掌成龙爪掌由下而上经 腰、胸划弧托抱,两手腕靠拢,这一动作称为白猿献 果。抱托两掌有托抱劲,十指有挣劲,两肘有对裹劲, 保持这一姿势再上步走三步成四步一圈。走步过程中 要身体坐顶,头领气沉,目顾两掌平视圆心方向。(图 5-105-5-106)

第二十四式运吐纳攒心炮捶 到起势处,左脚收胯站立,右脚收至左脚前成高 虚步,同时左掌顺子午线下按,大拇指顶关元穴,意 推冲脉,右掌在子午线前托起,两掌为龙爪掌,收腹、

拨背,舒缓气息。然后右掌俯掌逆时针按摩划圆,下 颔意扣天突穴,运行庭吐纳。然后退左脚,屈膝抬右 腿,同时收掌成拳,拳心朝上,右拳在前,左拳在右

图片47 图片48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45 图片46

肘边。随即右脚向前屈膝跨步、踩下踏实,左脚跟进 平踩成炮台步;同时紧背、垂肩、敛臀、实腹,与躯 干成45°角冲拳,拳如炮弹发出。右拳在前与鼻同高, 左拳在右肘边,这一动作称为攒心炮捶。(图5_ 107-5-110)

 

第二十五式龙抓探指天插地 接上式。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变俯掌, 穿过右拳变仰掌向前成爪向下抓,右掌成龙爪掌转掌 拍击腹部右侧。随即腰腹右拧,右掌摩回右腰胯,左 爪变龙爪掌,屈肘上提、实腹、沉胯,腰部左拧返正, 连同中圈发劲,右掌按压于裆前,左掌扣掌探按而出 与肩同高,成左弓步,目视左掌虎口,这一动作称为 金龙抓探。歌曰:“屈肘松胯步带躯,跟步踩地筋通 脊。背紧腹实攒心捶,顾盼中定抓探随。”然后身体 后转,活步成高虚步,右脚虚点,同时龙爪掌变牛舌 掌,右掌由下而上指天,左掌由上而下插地,膝挺、 腰挺、颈挺吐纳,意到指尖;目上视右掌。(图5- 111-5-113)

第二十六式束龙身抖掌猛劈 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起势处左圆弧上迈步半 蹲,右脚合膝跟进成左麒麟步;同时左掌护住右领,在 紧背、沉身的作用下,右掌猛劈而下至裆前,劲要短 脆,身体要束;目视前方。(图5-114、图5-114附图

第二十七式怀心腿熊掌反盖 接上式。右脚经左脚内踝侧,在圆上掰膝上步, 再上左步停住,两掌位置不变。随即左脚站立,微屈 膝,右腿提膝蹬足,勾脚尖,力点在脚跟部,两掌掌 型不变。随即向圆心方向落步踩下,左脚跟进平踩; 同时左掌向前按压,右掌顺子午线由下而上划弧,再 在身体带动下扎盖而下,掌心向上,与肩同高,左掌 在右肘下俯掌;目视右掌心。(图5-115~5_117)

第二十八式使猴爪灵猿探路在圆上上左脚,左腿站 立,右膝屈膝提起,吸气、拔 背;同时两掌经裆前合开至 胸前。然后两

图片55 图片56 图片57 图片51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手手指右前左后,向圆心方向弹指,左指与肩同高,右指与鼻尖同高,十指弹指如鞭。然后右 脚在圈上上步,脚尖外摆,腰右拧,两胯下沉全蹲成 歇步;同时两掌成牛舌掌由下向上穿插,右掌立掌在 左耳前,左掌穿插到右胸肋,在右肘下立掌,圆背催 身,力到指肘;目视右侧。这一动作也称为掩手掌。(图 5-118-5-121)

第二十九式剁腰肋神龙探爪 向圆心方向上左脚屈膝扣成丁字步,同时左掌至 右腰脖,右掌至左肩前仰掌,含胸拔背成叶底藏花。随 即右拧腰转体,撤右脚倒步成马步;同时右掌随转体 转掌圆臂横削,力到小鱼际,左掌摩腰带对拉至左腰 胯,掌心朝上;目视右掌。两掌均为牛舌掌。这一动 作称为剁腰肋。然后两掌成龙爪掌,左脚经右脚内踩 侧在圆上掰膝上步;同时左拧腰转体,左掌经右腰划 弧向左翻托,右掌划向左肩前托起,提肛、拔背,目 视左掌成龙翻臂。随即在圈上上右脚,左掌在前,右 掌在左腰前,翻掌圆弧后缩伸探成左龙探爪,力量到 手,身形走圆,目视左掌虎口。第二十八式与第二十 九式走的弧圈为S线。(图5—122-5-125)

第三十式飞燕手老虎抱印 接上式。走圈时,两掌经胸前十字交叉由上而下 再打开成一字俯掌,左掌指向圆心方向,目顾左掌,视 圆心方向,意在劳宫穴。先左掌,再右掌扣掌发蓄劲, 这一动作称为燕子飞翔。到起势右侧圈上时,此时右 脚在前,两掌提起,向圆心上左步成马步,接着两掌 过腋下向背后穿插,沉肩、敛臀、实腹,目顾左掌转 视右侧。随即身体右转,成 右向马裆;两掌变成牛舌掌 抒翻向上,_托起,与肩同高,目视右前方。意在小鱼际,掌心含托劲,两臂有抱劲,指上有挣劲。这一动作称为 老虎抱印。(图5-126~5 —131)

图片63 图片64 图片58 图片59 图片60 图片61 图片62

手手指右前左

后,向圆心方向弹指,左指与肩同高,右指与鼻尖同高,十指弹指如鞭。然后右 脚在圈上上步,脚尖外摆,腰右拧,两胯下沉全蹲成 歇步;同时两掌成牛舌掌由下向上穿插,右掌立掌在 左耳前,左掌穿插到右胸肋,在右肘下立掌,圆背催 身,力到指肘;目视右侧。这一动作也称为掩手掌。(图 5-118-5-121)

第二十九式剁腰肋神龙探爪 向圆心方向上左脚屈膝扣成丁字步,同时左掌至 右腰脖,右掌至左肩前仰掌,含胸拔背成叶底藏花。随 即右拧腰转体,撤右脚倒步成马步;同时右掌随转体 转掌圆臂横削,力到小鱼际,左掌摩腰带对拉至左腰 胯,掌心朝上;目视右掌。两掌均为牛舌掌。这一动 作称为剁腰肋。然后两掌成龙爪掌,左脚经右脚内踩 侧在圆上掰膝上步;同时左拧腰转体,左掌经右腰划 弧向左翻托,右掌划向左肩前托起,提肛、拔背,目 视左掌成龙翻臂。随即在圈上上右脚,左掌在前,右 掌在左腰前,翻掌圆弧后缩伸探成左龙探爪,力量到 手,身形走圆,目视左掌虎口。第二十八式与第二十 九式走的弧圈为S线。(图5—122-5-125)

 

第三十式飞燕手老虎抱印 接上式。走圈时,两掌经胸前十字交叉由上而下 再打开成一字俯掌,左掌指向圆心方向,目顾左掌,视 圆心方向,意在劳宫穴。先左掌,再右掌扣掌发蓄劲, 这一动作称为燕子飞翔。到起势右侧圈上时,此时右 脚在前,两掌提起,向圆心上左步成马步,接着两掌 过腋下向背后穿插,沉肩、敛臀、实腹,目顾左掌转 视右侧。随即身体右转,成 右向马裆;两掌变成牛舌掌 抒翻向上,_托起,与肩同高,目视右前方。意在小鱼际,掌心含托劲,两臂有抱劲,指上有挣劲。这一动作称为 老虎抱印。(图5-126~5 —131)

第三十一式缠身掌神龙抖鳞 活步左转成左向马步,随即左掌右掌先后过同侧 腋下缠身旋下,气定神闲,松肩、松肘、松胯。然后 先左掌再右掌发抖鳞劲,眼随掌转,掌形为龙爪掌,左 掌低,右掌高,舒缓气息,十指挣出,目视右掌前方 (即圆心方向)。(图5-132~5-134)

第三十二式有化无连环掌成 右转体,右脚向后撤步;同时两掌过腰上托成一 字型,掌心朝上;目视右掌。撤左脚,右掌返前,两 掌成俯掌,然后并右脚,同时意静气匀,提肛拔背,气 随意行,此时两掌平举与头同高。然后徐徐回收两掌, 大拇指到迎香穴,目视鼻两侧而下,以意导气,凝调 中和,沉肩、敛臀、实腹,气沉下丹田,下行至照海 穴及脚十趾,同时两掌下 按,屈膝下蹲,脚心空起,舒 缓气息,然后自然垂两掌于 身体两侧。徐徐站起。此时 已在起势处。意念为行庭运 气还原,即意念为阳升、阴 降,凝神返虚,返本还原。
本无极八连环掌表演时为规定套路,为定架,运 动形式以中盘为主,下盘为辅,要求刚柔并济,掌如 穿梭,抽身换影,内外合一,行云流水般的武术表演 艺术。完成时间为108秒左右。不得超过120秒。初 练时可慢些,在达到心身合一,内外合一后,心敏、眼 敏、手敏、身敏、步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8 图片65

第四节无极八卦连环掌简介

在无极八卦掌套路运动中,应该注意几个术语间 的相互关系。敛臀、圆裆一般为马步、蹲步、炮台步 静步时的要求,旨在使气不下漏。提肛、收腹、拔背, 含胸通常是动作变换过程中的一个顺序,即阳升的外 形表现。扣齿骨坚,骨动则筋随,圆背或紧背、沉肩 或垂肩、充气或实腹、圆裆或敛臀通常是发劲时瞬间 过程,即阴降与骨、筋相随的外形表现。腰、背、手、 胸、腹、步的圆、方力是柔化劲的顺序过程。这两过 程中,手欲动,膀先动,膀动来自脊背与胸腹:脚要 动,胯先动,胯动来自腰脊与肚腹;力足发自骨与筋, 骨中出硬筋相随。劲强来自心合力,心空行庭力发真 “三挺”是在要求膝关节挺直动作时必要腰挺、颈挺的 连贯要求:“四坠”是停势的要求。“身形走圆”是内 外合一的有形体现。腰如轴立、抽身倒步、步动手随、 扭腰转体,是起承转合、扭翻走转对人体有形的要求. 抿唇闭口,舌顶上颚,“四到”“三真”“三空”是对整 体动作的要求“三疾”必须“四到' 子午线指的是 身前任、督两脉的连线。

行庭功法应用干无极八卦掌套路运动中应注意, 神是主宰和主导。内气源发丹田。阳经、阳脉脉气上 升,阴经、阴脉脉气下降,阴中之阳上升,阳中之阴下降。阳经、阳脉之意气交会于风府,过玉枕,直拔 颠顶交会黄金庭而气不外散则贯精神。阴经阴脉之意 气交会于天突,经关元下注于照海、脚趾尖而落地生 根,脚心空涌泉抱气而气不外宣。意推冲脉提肛、收 腹、连会阴、下黄庭、长强通任督会黄庭经合带脉达 命门,则增强命门之元精、元气。脚心空则连足三阴、 足三阳于脚趾尖。掌心空则连手三阳、手三阴于手指 尖。心胸空则脊背圆而力催身,膻中聚气达劳宫。骨 为卫气之本,卫气生于骨,而联于筋,扣齿骨坚,骨 动则筋随。下丹田与中丹田圆的交媾是精与气相互再 造,促进身形走圆。‘内外合一而身形走圆则增强命门 之火,促进积气生精、炼精化气。敛臀、实腹使任督 不断,意气下注而不下漏。抿唇闭口、舌顶上颚、下 颌意扣天突穴使脑后直拔,颈前微扣接通督任而气 降。奇经八脉对十二正经统率、沟通、渗灌,提高肾 的功用,促进起承转合、扭翻走转。起承转合、扭翻 走转又促成奇经八脉对十二正经主导、联络、调节而 增强肾气。“混沌虚空”,促成神力圆满无亏。

无极八卦掌始终贯彻执行九组十八字法(进、退, 空、满,虚、实,有、无,圆、方,刚、柔,动、静, 松、紧,形、神)。每组两字皆是互根互用,瞬时消长、 转化的关系。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 不仅有完整的技术体系,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生命、社会、自然不 断深入的探索中的精华凝聚。武术是体现一种健康向 上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先进文化。武术的美,是一种“内 外兼修”的美,是武德、武技、文化、精神的&谐统 一。武术源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

愿读者“一生体健无病痛,百岁童颜潇洒翁”。 愿武术爱好者自强不息,事业大成::

愿中华武魂为中华复兴,国运昌盛鞠躬尽瘁_

浏览1,1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