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闪、展、腾、挪

闪、展、腾、挪,是少摩拳步法和身法的基本技法。

闪,是身法和步法。闪,为少摩拳的常用身法和步法。 少林拳中有外盘或边盘的说法,其他拳种也有叫作外交 步。少林《拳经拳法备要》中说:“闪乃身法,脚步之根本, 而实拳家之秘法也。与人对敌之时,前后左右,皆可攻入, 而周身皆到更无破绽可窥。此为拳家第一妙诀,但非其人, 实不可妄传耳。”

少摩拳的技法中,强调巧中取胜,不用蛮力直接对 抗、格挡,所以多用偏闪来化解敌人进攻,并制造打击 敌人的机会。偏闪步,就是从对方身体左右两侧,上步。

其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作为侧翼进攻敌人的策略,又能 化解敌人的直接进攻。如能运用得当,进可攻,退可守。

展:是发劲的状态。展,是开展之展。少摩拳讲究 攻如蛇形,并非取蛇曲卷之意,而是要效仿蛇在攻击猎 物时的动态,那就是展的状态。 <

手臂和腿,曲中求直的伸展是展,蹬腿长腰也是展。

腾,是腾手法、腾身法,并非跳跃。腾手法和腾身 法,并非少摩拳独有的技法,其他武术也有类似的动作 和技法要求。但是将腾手法、腾身法系统地列为一门技 法,或者说专门列为学习、研究的课题,并有专项的功 法训练,则仅见于少摩拳。

腾手法之妙,在于运用身法和手法为我的进攻之手 腾出空间,将敌人置于背地。腾手是破坏敌人进攻的重 要方法,基本方法总不离横来顺打,顺来横破,高捧低压, 里勾外挂。腾手法为技击重要前提,欲取其人必先破其 劲力,截断对方进攻的路线,为我的反手进攻腾出空间 和位置。腾手法,为技击之大要。

腾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战略。我以前手破坏 敌人进攻劲力和重心,打断其精神的连续性,俗称打他 “一愣神” 〇这可为后手的进攻创造机会,然后因势用势,必为我所破,故也可称为惊神法。

腾身法,就是运用身法和步法,为我进攻的手臂、

腿和身体腾出进攻路线,也是腾出空间的方法。腾手法

少摩拳的打法

的四门八法:敌来进攻,我主动破坏彼劲,腾出空间而 相机进攻。如高捧、低压、里勾、外挂称为四门,为手 臂运动的基本法则。加上拧腰、摆胯、蹬腿、长腰四种 身法,合称为八法。

具体方法,有三类:一是运用偏闪、迂回,避开敌 人进攻,然后打击敌人。比如扑风掌势、大鹏展翅、旱 地拔葱等。二是直接与敌人短兵相接,运用适当的步点 和身法封住、截断敌人进攻路线,反手打击敌人。比如 霸王摇橹、野马奔槽、钩镰手、搬拦互换等。三是在敌 人进攻时,运用步法、身法的技巧,不格不挡直接攻击 敌人背点和空挡破绽。比如白马卧蹄、乌龙盘柱、隔山 掏火等。

其实,在技击中,每一次攻击、每一个拳势都存在 为自己腾出空间,然后打击敌人的问题,否则,进攻将 不能实现。腾手法,既是一种技法,也是技击中普遍应 用的重要原则,顺之则赢,背之则出现硬打硬闯、盲目 攻击乃至落败的结果。

挪,是步法,是挪步。金石生大师对于步法的尺寸 有一'段极为经典的总结:“二步为调、—^步为走、一*步之差、 半步为赢。”

当敌我双方僵持时,要制造战机,就要游走,制造 假象,以调动敌人的注意力,调动他的身体重心,要让 他动起来,失去重心,最少需要三步,故三步为调。

二步才能走到敌人侧面,少林拳叫作“边盘”,陕 西拳叫作“外交步”,少摩拳叫作偏闪。走,是寻找和 制造战机的过程。一步之差是说,一步的距离可以格挡 敌人进攻之手,但是直接进攻,距离尚有不及;半步为 赢是说,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即步法动时)我 手脚齐动,此步法中捕捉战机之妙法。若敌步未动,其 真劲未出,我出力则盲目。待敌步动,我进半步以逸待 劳,故半步为赢。在我方已经破坏了敌人的进攻之力时,

再进半步,就能有效地打击敌人。

这半步为赢之妙,在于其机动性。在敌我双方对阵时, 双方相对的尺寸,既相对距离至关重要。当敌人进入我 方进攻位置时,我即可伺机骚扰和打击敌人;而我进入 敌人攻击范围时,也有相同的风险。所以,与敌对阵时, 应当保持相应的距离,一般成人的身高为1.75米左右, 能够相互攻击的范围大约是1.5米左右,要两步才能到 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敌人进步攻击我,我只需退半 步,即可避开敌人攻击。退步并非无原则地后退,退步 要有转换,退步退后步,始终不在一条直线上,让敌人 的进攻不能轻易得逞。相反,敌人要进攻我,必然要先 进人这两步的范围,只要敌人进来,我乘势进半步相迎,* 就能以逸待劳,轻易打击敌人。这半步之间的一退一进, 就是“挪”。

挪步,可以化解敌人的进攻,可以迎击敌人,也可走、

闪、逗、弓,为打击敌人创造机遇,半步之妙,决定着 进攻时机的老嫩。

二、 五心吐力

五心吐力,是少摩拳发力的核心技术。从大的方面 是说,五心吐力是劳宫穴、涌泉穴和丹田(心意)五穴吐力。

细的方面是说:膝窝、腋下、脚心、手心和肚心 (心意)五个部位通过筋骨开合,心意、力量与呼吸相 合,暗暗向外吐力的状态,目的是使力量沉雄而浑整。 五心吐力,是实战中发力的重要技法,是少摩拳对于劲 力发放的必然要求。在《少摩拳五要》之《劲法》篇中 有详细的介绍,请读者参考。

三、 滚手而进,滚手而出

众所周知,技击是两个人的战争,双方的打击都需 要一定的距离。但是场上的情势瞬息万变,不会以我们 的计划和想象而有固定的套路。更多的时候,两手或身 体已短兵相接,避之不及,唯有引化彼力而制之。如何 引化彼力呢?那就要改变敌人的进攻方向。有许多人在 讲“化劲”时,讲“化”而不讲“变”。其实“变”才 是“化”的基础,变是改变力的方向,先有变才有化。

如何能做到改变力的方向,化解敌人的进攻?那就 是运用步法、身法使敌人进攻的路线或者力点重心发生

变化。滚手而进,滚手而出,就是一种改变力量方向的 具体手法和身法。两强相遇,盲目躲闪或者后退都可能 受到打击,而应顺势进攻,运用滚手进,滚手而出的 手法、身法。例如“豹掉身势”“外挂手势”等技法。

四、认手、认腿、认步

在打法训练中,首先要做的是认手和认步。认手就 是练习如何预防和反击敌人的手法,认步就是练习如何 认清敌人进攻步法的来龙去脉,这是技击训练的重要组 成部分。

喂手,是单势训练的一部分,先静态练习,再固定 动作配合练习,然后行步练习。前进喂手、退步喂手、 左顾右盼喂手,对不同的身高势有差别,因势打势,不 拘一格。胜势如霸王摇橹,攻势如闪通背。目的在于弄 清每个动作的具体用途,以及相关的手法、步法。

待单势练熟后,两人一组,以固定的动作配合练习(器 械或对练)。在两人对练时,一人攻击一人防守,渐次 过渡到随意出招进攻,另一人根据来势因势打势。

认手是为了能够应手,由认手到应手,即视来犯之 手的各种方位和距离而应手打击对方。熟悉各种进攻手 法的路线,并根据来犯之手的各种方位而应手。

认腿,和认手的方法一样,先静态,后动态,训 练依据敌人腿的不同进攻方式,及时做出躲闪或者攻

击。依据敌人腿的各种力点,截腿、应手接腿反击, 如旱地拔葱、判官脱靴等认步,则是锻炼综合技击能 力。两人一组,以固定的动作配合练习(器械或对练)。 在两人对练时,先以固定的单势动作和模式,一步一动, 一人攻击一人防守。待熟练后,渐次过渡到随意出势 进攻,另一人根据来势步点的距离、位置以及步法, 因势打势。

五、运动整沛性问题

少摩拳讲究技击运动的整体性,其整体性包括形整、 力整,更要求思维的整体性。金石生师祖曾说:“‘手 脚齐到方为真’的说法还不够究竟。因为手脚只是外形, 应当说,身体的外形动作加上‘意、气、力齐到方为真’。” 因此他得出形、意、气、力相合,就是整劲的结论。他 认为人体作为劲力运用的整体,要从精神状态、呼吸和 力量多方面来阐释运动的整体性。认为人体运动的外形 与精神、呼吸相配合,才是真正的“整劲”,才符合整 体运动的要求。

比如云手加靠手势,前手如果没有将对方身体“要” 起来,后手打人就不能实现。这就是后手打人,前手用 力的道理。

一个拳手在擂台上,去就要坚决地去,回来时就要 稳稳地回来,后手的攻击才会顺达。从本质上还是讲究

运动的整体性,不只是身体动作协调一致,思想意识也 要与身体动作同步进行。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自 己平时训练的自信以及对敌手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才 不会有恐惧感和困惑。

在与人互搏时,如果距离不够,伸手打人,是一 手之力。腰来腿不来,是局部之力,不算力整;用劲 力而没有身体的协调合作(身法),不算力整;只有 身体的动作,而没有步法进行方位和距离的调整,不 算力整;只有肢体的运动,而没有意识的指导,犹如 没有旌旗的军队,不算整体的劲力,那种技击只能是 想象的技击!

当您闲暇时,攥着一把花生米,吃到最后一颗,总 是印象最深。那一颗如果是苦的,就觉得一把花生米都 是苦的,如果是香的,就觉得那一把花生米都很香,是 不是?

我把技击运动的整体性的问题,放在最后强调说明, 就是为了让读者加深印象,让您了解这个问题的价值所 在。我以为,技击运动的整体性,正是中国武术的精髓 所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滋味,识者自知。

浏览7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