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员的胜负荣誉感极其强烈,拳手们经过胜利的喜悦 和失败的痛苦这样巨大的情感体验,会逐渐磨炼拳手的意志,经 过长期这样磨炼,便会逐渐形成拳击运动员特有的谦虚谨慎、富 有同情心和除暴安良的道德情操,对完善拳手的人格具有极其重 要的作用。


  1. 拳击是防身自卫的有效手段


拳击做为一种空手格斗技能,学习掌握好拳击技术之后,就 可以把它运用于实战之中。拳击的攻防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 握,经过反复训练实践后,作为防身自卫的一种手段是非常有效 的。通过拳击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训练,可以提高练习者的防身 意识和自卫方法,在打和被打的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身自 卫的本领,提高练习者遇到侵犯时自我保护能力。也可以为保护 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见义勇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贡

  1. 拳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作用


拳击运动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和起到了轰动作 用。现在几乎在全世界都知道泰森口咬霍利菲尔德的事情,这既 是拳击事业的耻辱,同时也是拳击在社会上引起社会效应的一个 途径。当然,拳击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些丑事或花絮,最主 要的还是拳击本身具有的粗犷与野性的魅力,拳击运动表现着较高的力度美、健康美、技艺美,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拳 击比赛时那种撼人心扉的场面和刺激大脑的气氛,都会对社会产 生极大的影响作用,激发起拳击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拳击 的欲望。

拳击作为勇敢者的运动,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积极向上 的精神,可以引导拳击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刻苦努力、顽强 拼搏和公平竞争,规范他们的做人准则,使他们的行为适应社会 公德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材。

通过练习拳击或观看拳击比赛,可以使人们获得许多启迪, 例如从泰森和霍利菲尔德的拳王争霸的前前后后,人们分清了什 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违背社会公德。不论泰森的实力多么 强大,曾经创造过什么辉煌战绩,但他的一口却咬掉了他在世人 中的巨大形象,这就是拳击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会促进拳 击运动和社会道德的共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现代拳击技术与风 赭的流派

现代拳击的技术与风格可分为美洲、欧洲两大派。美洲派以 美国和古巴为代表,他们的选手具有充沛的体力,出拳快速、准 确、有力,拳法多变。并具有“爆炸性”的连续攻击能力。最难 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高速搏斗中并不影响自身技术的发挥,而且能 打出沉重有力的拳头。

拥有世界第一流拳击运动员的美国、古巴等国不仅在历届奥 运会拳击比赛中获得的奖牌多,而且拳击运动普及,拥有雄厚的 后备力量。美国的拳击运动,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自19 世纪末期以来在世界拳坛上一直占主导地位。有不少优秀拳击选 手在奥运会中拿到金牌奖章后,就转入职业拳击生涯,这就造成 了业余选手的频繁更新。美国拳击教练员的主要任务,始终是在 选择和训练新秀。古巴的拳击运动近几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和 提高,是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欧洲派的各国选手在技术上虽有某些优势,但在打法上总的 来说是保守的,善于长拳击打,不善于高速贴近连续击打。波 兰、匈牙利等国的选手虽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战术素养,但不太 适应高速条件下的搏斗。前苏联、前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匈牙利选手拉斯洛•帕普靠他特有的反应敏捷、冷静清晰的 头脑和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曾连续获得1948年、1952年、 1956年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奥运会中量级(73kg)、第一中 量级(71kg)冠军称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获三届奥林匹克金 牌的拳击家,创造了世界业余拳击史上的奇迹。尼亚属于欧洲风格的另一种类型,他们的选手有很好的身体素质 训练,但技术、战术相对来说显得较差。前苏联也曾取得了骄人 的战绩。

非洲国家的拳击技术与风格类似美洲。非洲埃及、加纳、突 尼斯、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拳击选手,都曾在奥运会上取得 过奖牌。

朝鲜和韩国选手则具有典型的亚洲特点,动作灵活、快速、 有力,并以勇猛善战、坚韧不拔著称。

(一)以力量为主,结合简单技术时期

拳击的不同发展时期,表现出的技术特点和风格特点各不相 同,不论是职业拳击运动,还是业余拳击运动,基本上都经历了 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术向综合技术过渡的过程,使得拳 击技术越来越丰富,技术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每一个不同的发 展时期,都有当时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世界拳坛独领风骚,他们 的技术和风格,引导和代表着不同时期拳击的技术特点。下面介 绍具有典型特点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四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人物

以力量为主,结合简单技术的拳击竞技技术大体上可以以 20世纪60年代为界限,此前的拳击竞技中,拳击技术相对简单 而且数量少,比赛的胜负往往是通过力量来决定的c这个时期出 现了许多利用简单技术,通过强大力量而成为世界拳王的。这个 时期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第十六代拳王乔•路易斯和 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等人。

乔•路易斯1914年5月生于美国阿拉巴玛州的一个农民家 庭,印地安人,是家中8个孩子之一。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 故去。12岁时随继父迁往底特律,在底特律路易斯迷上了拳击, 并中途辍学,偷偷地到布鲁斯特中心体育馆接受拳击训练。18 岁时就开始参加拳击比赛,怕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将名字改为乔 •路易斯。他的第一次比赛就吃了败仗。从那以后,他埋头苦练, 并经常参加比赛,积累经验,终于在两年之后获得美国业余拳击 联合会次重量级冠军,成为“金手套”拳击比赛的冠军,成为美 国拳击界的一流拳击好手。

乔•路易斯1934年成为职业拳击运动员,到1936年连续战 胜了包括卡涅拿、贝伊尔、赫拉提克几代拳王在内的一流拳手, 创造了 26战全胜的纪录。但却在1937年出人意料地败给了第十 一代拳王、德国选手希梅林。当时德国人利用希梅林的胜利,大 肆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为此,路易斯发誓雪耻,于 1938年6月,他在向希梅林的挑战赛中,仅仅用了一个回合就 将希梅林击倒在地。从此以后他又连续12次卫冕成功,直到 1949年才功成身退。

乔,路易斯保持拳王称号12年,至今无人超过,被人们称为 “褐色轰炸机”。他的技术特点就是力量大,利用左右拳短距离连 击技术,横扫拳坛。而且,他对自己简单的左右拳短距离连击技 术相当自信,只要让他有机会打出这种技术,就一定能将对手打 倒在地。路易斯告别拳坛后晚年生活非常艰难,但死后却倍受殊 荣。他于1981年4月12日去世时,美国当时的总统里根亲自下 令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世界职业拳击联合 会授予他“二十世纪拳王”的荣誉称号。

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同样是大力型拳手。他的拳围达35厘米,力量比乔•路易斯还要大。利斯顿性情暴躁,出拳迅速凶 猛,强劲有力,但技术却极为粗糙、简单,常常是一拳下去,打 到对方则能一拳倒地,如打不到对手便无能为力了。所以他完全 属于那种力量型拳手,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完全靠力量登 上了拳王的宝座。

(二)技术全面、战术多变时期

技术全面、精湛战术多变的拳击技术起始于1964年以后, 其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世界著名拳王穆罕默德•阿里。阿里 以技术全面、战术多变见长,他的“蝶舞蜂刺”的打法,灵敏多 变的战术思路,超人般的毅力令世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将拳击技 术带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1964年2月25日,22岁的阿里向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挑 战,这是力量型拳手和技术型拳手的较量,经过激烈对抗,阿里 终于在第7个回合把利斯顿击倒在地,成为第二十四代拳王,同 时标志着拳击技术由力量型转向技术型。

阿里3次夺得“拳王”称号,分别是第二十四、二十八、三 十代拳王。阿里原名卡修斯•克莱,号称“黑色超人气 他1942 年1月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黑人区,因种族歧视从小就受人歧 视。阿里从少年起开始进行拳击训练,他的父亲原本希望他未来 能成为律师,但看了他的拳击表演后,阿里的父亲就预言,阿里 是未来的世界重量级拳王。果然,阿里在1959年获芝加哥“金 手套”大赛冠军。I960年再次获得此项冠军,并夺得罗马奥运 会次重量级冠军,遂后转入职业拳手行列。1964年2月获得第 二十四代拳王称号后,尽管前途多舛,但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意 志,3次把世界拳王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

浏览8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