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捏拿手和手腕部位穴位,手少阳三焦经脉络穴位有:液门 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内关穴、间使穴。用食指腹按压在液 门穴上,中指腹按压在中渚穴上,无名指腹按压在阳池穴上,小指按 在外关穴上,拇指腹按压在内关穴及间使穴上,施术操作一挤一压, 一压一挤,一紧一松,一松一紧,操作64次为一节,八节为一段 功夫。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目红肿、口嘛、喉痹、热病腹痛便 秘、消渴烦闷、翻胃呕吐、脾胃不和、胸胁刺痛、肘臂疼痛不能屈 伸、手指不能握拳、手颤等症。

  • 捏拿手指经络血脉穴位:十宣穴,左右手共十穴,施术操 作用捏拿掐法,拇指合食指或中指捏掐。拇指食指中指三手指捏掐, 捏描梅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每一指捏掐十次左右,一挤 一压,一压一挤,一松一紧,一紧一松。两手相对勾握住捏拿。一挤 一压,一压一挤,一松一紧,一紧一松,操作64次为一节,八节为 一段功夫。


【主治】乳蛾、卒中,对一切急性疾患有救急作用。

  • 捏拿点按手和手腕部位,经外血脉穴位有:五虎穴、大骨 空穴、小骨空穴、拳尖穴、八邪穴、四缝穴、虎口穴、中魁穴、凤眼 穴、傍虎穴。施术操作两手相互握紧相互捏拿点按,一挤一压,一压 一挤,一点一按,一按一点,一松一紧,一紧一松,操作64次为一 节,八节为一段落功夫。


【主治】烦热头痛心痛、噎膈翻胃、衄血、吐泻、牙痛、咽喉 痛、目痛、内障、小儿唇紧、小儿夜盲、小儿推积等证。

八捏拿足部位八法

1.捏拿足部穴位作用原理浅述

足部经络血脉穴位,接受处力刺激后具有医疗保健防病冶病的作 用,这是经几千年人类实践总结出来的。通过多年来的研究、探讨, 发现其作用原理如下:

双足通过经络血脉气机运化联系脏腑经络血脉。足太阴脾、足少 阴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足阳明胃诸经均直接与上 述部位发生联系。而且,足部六条经络血脉又分别与手同名经(即 手三阴经、手三阳经),交会于头面部位及胸腹部位,从而使十二经 脉循行相联,气血气机相通,加强了足部与周身内外脏腑组织器官的 相互联系,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因此,脏腑功能的 变化反应于足,而捏拿足部经络血脉穴位,通过经络血脉气机这一通 道作用,又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机,协调阴阳平衡,防病治病的 目的。

再从生物全息胚理论来看足底部反射疗法。由于足部位有着各层 组织及骨務支架,并且处于远离心脏及大脑的末端,在信息传导上有 独特之处。另外,足部位体积较大,足底面积也大,每个反射区就相 应增大了,再加上肌肉肥厚,对诊疗和捏拿都很有利。所以,足部位 是个理想的全息胚器官,它包含着人的整个机体的全部信息,从足部 位的经络血脉运动变化,即可以反映出全身器官的病变。

足底部位捏拿施术操作还能改善足部和各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其

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加快,血流量增大,使周身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 环随之得到改善,提高肌体免疫机能,加强肌体抵抗力,并促使内分 泌功能得到调整,促进全身各部位器官的新陈代谢,使机体保持健康 益寿。

还可以从神经反射作用来看足底部位的反射疗法。在捏拿足部位 某一反射区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与某一相关部位或器官发生联系。 这种联系是通过人体内有生命力的神经细胞来完成的,可将捏拿时所 产生的强烈刺激信息传人中枢神经区,阻断了相应器官原有的病理冲 动,使病理信号被人为的刺激信号所改变或者代替。一般来说,捏拿 足部反射区对相应器官有着双向调节作用,在该器官功能低下时,可 以提高其功能,在功能异常兴奋时,也可以使其得到抑制。总之,捏 拿足部位反射区,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可以调整机体使其接近正常 运动。

2•足部位经络血脉穴位分布

  • 足背面上部位;(2)足跟底下部位;(3)足背中心部位;

  • 足背下面部位;(5)足心中间部位;(6)足心外侧部位;(7)足 心内侧部位;(8)足指腹尖部位。经脉有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即足 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足少阳胆经。 足上又有四脉,即奇经八脉中的阴娇、阳娇、阴维、阳维四脉。


阴娇脉:奇经八脉之一。《灵枢.脉度》:“娇脉者,少阴之别, 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人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 出人迎之前,人通属目内眦。”(交会穴:照海、交信、晴明)。意思 就是说,阴峤脉乃是从足少阴经别出的一条经脉,起始于然骨的后 方,经内踝的上方,上循大腿内侧,人于阴器,上行胸部,入走缺 盆,上出人迎动脉的前方,入颧颊之间,属于目内眦。阴娇脉发疾病

时,阳则表现弛缓而阴则表现拘急,如足内翻等症。

阳娇脉:亦属奇经八脉。《难经•二十八难》:“阳娇脉者,起于 跟中,循外踝上行,人风池”(交会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 臑俞、巨骨、地仓、承泣、睛明、风池)。意思是说,阳娇脉起于足 跟,沿足外踝而上行,直达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处。阳娇脉发生疾病 时,阴则表现驰缓而阳则表现拘急,如足外翻等症。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其循行路线,从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开 始,沿下肢内侧向上,进人小腹,循胁肋,上胸膈,挟咽上至顶前而 终(交会穴:筑宾、冲门、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 泉)。意思是说,阴维起于诸阴经之交会处,沿腿内侧,上抵小腹。 阴维脉发生疾病时,常患心痛症。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其循行路线,从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 开始,沿下肢外侧向上,循胁肋上肘上,过肩前,人肩后,上循耳 后,下额,循头人耳上(交会穴:金门、阳交、臑会、臂臑、肩井、 臑俞、风池、哑门、风府、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阳白、 本神、头维)。意思是说,阳维起于诸阳经的交会处,沿膝外侧,上 行魏厌部,抵小腹侧部,沿胁肋斜行上至肘上的肩部,经过肩前,行 人肩后,上沿耳之后方额部。阳维脉发生疾病时,常患寒热症。

捏拿足部位经络血脉穴位

(1)捏拿足背面上部位,经络血脉穴位有:解溪穴、冲阳穴、 丘墟穴、商丘穴、交信穴、中封穴。在以上部位经络血脉诸穴位上施 术操作用力,一挤压,一'按一点,一松一紧,一捏一拿。用气、 力、劲要达到治疗部位及穴位上,用精、气、神要意念在患者发病部 位上。操作200 ~300次,3 ~4分钟,以得气为度,自觉足膝腿部及 胸腹肠胃舒服为佳。

【主治】头痛、眩晕、眼疾、头面浮肿、腹胀、便痛脚痛、小儿 惊痫、难产、胞衣不下、尸厥、恍惚、足痿不收、恶寒自汗、妇人血 气痛、癲痫(发于日间者疗效明显)、小儿搐搦、膝珩酸痛麻搏、外 踝痛、喉搏、咽肿、牙痛、咳嗽唾血、肾虚阳痿、失精、女人经事不 调、消渴、寒疝、大便难、乳痈、心痛、手足厥冷、热病汗不出、阴 股内湿痒、生疮、腰脊痛、咽干不眠、眦痛、阴挺、阴痒、月事不 来、心下闷痛、咳逆、痃癖等症。

  • 捏拿足跟底下部位,足内外踝下部位,经络血脉穴位有: 大泉、大钟、照海诸穴位,申脉、仆参诸穴位。在以上的经络血脉部 位及穴位上施术操作,用力要一挤一压,一捏一拿,一按一揉,一松 一紧。用气、力、劲要达到治疗部位及穴位上,精、气、神要意念患 者发病部位上。操作200次左右,2分钟左右,以得气为度,自觉足 膝腿有热气串动,腰腿脚部轻松舒服为佳。


【主治】腰足酸痛无力、足跟疼痛、足痿不收、脚气、淋浊、癃 闭、便秘、霍乱转筋、咳逆、唾血、胸胀、喘息、恶寒发热自汗、头 痛、眩晕、妇人经血不调、气痛、痴呆、恍惚、嗜卧等症。

  • 捏拿足背中心部位,经络血脉穴位有:然骨穴、公孙穴、 京骨穴、束骨穴、陷谷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在以上部位经络血 脉诸穴位上施术操作用力,一挤一压,一按一点,一松一紧,一捏一 拿,用气、力、劲要达到治疗部位上,用精、气、神要意念在患者发 病部位上,操作200 ~300次,3 ~4分钟,以得气为度,自觉肠胃胸 腹轻松畅快为佳。


【主治】咳逆、唾血、胸胀、喘息、癃闭、足跟痛、痴呆、嗜 卧、喜呕、不嗜食、肠鸣切痛、霍乱、鼓胀、足心热或痛、颜面浮 肿、目赤痛、肠鸣腹泻、腹水、盗汗、发热、癔病心悸、眼病、耳 病、腰痛、吐血、足背肿痛、乳痛、腋肿、目外痛、目眩、颅顶 痛、季胁满痛、足跗湿肿、马九侠瘿、月经不调、痈疽发背、疔疮、

尻如结如裂、肠擗泄泻、项强恶寒等症。

浏览46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