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武当功夫传承隐秘,深受 道家思想影响,“抱朴守素”“返璞归真”。长期以来,武当派 始终坚守“宁可失传,不可乱传”的古训,历代传人云游四方, 大多归隐山林,密不外宣,影响了武当功夫转播与发展。今逢盛 世,在恩师多年爱国爱教思想的启示下,在武术界同仁们的积极 倡导下,响应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纲要的推广,伏案疾笔,不禁 感慨万分,更觉任重道远。武当武术是道教文化的物化,由于受 门规祖训的约束,数十年来勤于精研,从不妄说功夫,越发感受 到武当功夫的妙境。

我出生在燕赵古城——行唐,地处太行山东麓,祖籍晋州。 北方习武风气浓厚,名门大派各有传人,不乏有大成就者深藏不 露。近代名家多出在河北,如太极宗师杨露禅、八卦先师董海 川、形意大家郭云深、三拳融汇的大武术家孙禄堂、八极拳大师 吴秀峰、通背拳大师张策、修剑痴,武林大侠张振东、韩慕侠、 王子平、佟忠义、陈子正、王芗斋等,在武林中都是声名显赫、 出神入化之人。可以说河北是中华武术名派名家荟萃之地。也许 是人杰地灵吧,燕赵大地,奇人异士层出不穷,三国名将常山赵 子龙、猛将张飞、《水浒传》中的第一高手卢俊义,均出身在 河北大地,与我的故里较近。耳闻目染,武术文化深深印在我的 心中,加之武术世家的传统,使我很早就进入了武术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汗水加勤奋,让我明白了习武的艰难和乐趣。北 方民俗活动较多,社火丰富,每逢元宵节,武术交流是最精彩 的,十八般武艺展示的异彩纷呈,让人大开眼界。河北的武术文 化遍及城镇乡村,每到冬季,几乎每个村都有把式场传授武功。 几十年过去了,老一代武术家们的神功绝技依然在目,鼓舞人 心,三步上房的轻功、头撞石碑、掌断顽石的硬功、出神入化的 内功、点穴等记忆犹新。家父游晋生精通北派功夫,十八般兵器 演练精到。少年时家父要求严格,兄弟三人苦练基本功,长兄游 彦明最见长进,次兄游彦军身高力大,一学就会。唯我体弱多 病,3岁患哮喘病,痛苦不堪,6年未吃食盐,筒单青菜度曰, 医生讲有夭折之像。然而长兄对我的鼓励,以及爷爷游仁山对我 的厚爱,使我对习武满怀信心。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与爷爷一起 站桩练气功,身体日渐强壮,10岁时朝天蹬、旋风脚、拳法、 刀术已很标准,药箱子也基本废弃。武术内功使我的生命焕发了 活力,街坊邻居的小孩都来跟着我练功夫。过招拆手时常有损 伤,父亲就讲解跌打损伤的医治方法,掌握了铁砂掌洗手方、铁 布衫内壮丸、跌打酒配方。武医同源,少年时就学了推拿按摩, 对后来习武帮助很大。北方武术在于实用,比武过招是家常便 饭。一大群习武小孩子每到晚上聚集到我家后院大槐树下练拳舞 剑,开心至极。12岁时母亲看到我对武术的喜爱,特别为我做 了一双虎头练功鞋,在那生活艰苦的岁月里让我非常感动。长兄 经常帮忙抄写古拳谱、拳论,父亲也时常介绍他的武林好友来传 授武艺,对我的武术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3岁时四处找人 比武,比武过招时常一招取胜,从此声名远扬,满城都知道有个 “游三”功夫很好。但须知骄者必败,14岁时偶遇内家拳传人, 有意收我为徒,我试其技,刚一搭手便被抛之丈外。于是拿出曰常实战总结出的所谓绝招“闪电手” “连珠炮”“钩挂连环腿” 拳击组合,招法用尽皆败。无奈诚心求教拳艺,方知有内家拳者 应手即仆之妙技,佩服至极,即执弟子礼。师言习武先修德,武 德是各门大派之首要。从那时起静心练内功,不再张扬。常常夜 深去坟地练功,以求心神合一,胆气过人。混元桩一站就两个多 小时,汗流脚底,有时在鞋子周围汗水会透印个圈出来,自觉丹 田鼓荡,命门发热。在追随武当派南宗掌门人、一代宗师王维慎 先师练功的日子里,深感武当功夫的博大精深。恩师时常提起晚 清时期武当功夫在庙内外的传承情况,以及1939年上青城、访 峨嵋、参华山、拜武当的艰难历程。民国时期,武当道教各宫观 有很多庙产,习武采药的道人时常出没在深山幽谷中,谈玄论 道、闲云野鹤的生活令人向往。谈到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时更是敬 仰有嘉。

明代时,由祖师张三丰将武当拳术传于陕西人王宗岳(传太 极拳论),有十三式之说,“太极者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王传溘州人陈州同,陈传乡人张溪松,张传四明山的叶近泉,近 泉传单思南,思南传王征南,征南传王百家,百家之后传李昊天 真人等。近代集大成者为晚清武当隐踪高道李昊天宗师。昊天真 人传王维慎,维慎恩师传游玄德。我师从武当派南宗掌门传人王 维慎宗师,深得上师厚爱,更加尊师重道,系统学习秘传太极拳 法、内家拳、跌放术、金针指、粘衣十八跌、九阴内功术、武当 剑等。受恩师之托出家武当山紫霄宫,道脉师承武当山第十三代 住持王通圣(光德)真人,赐名玄德。1988年受吴真人点化, 正式拜武当龙门派十七代传人吴教鹏道长为师,赐道号“永领”。 先后师承吕真人明道上师、朱真人诚德上师、蓬莱派阮真人来霞 上师等,潜心研习武当派的经典、道家内丹之术及太极功夫。当

 

时我初住龙虎殿,后住十方堂,对门是法物流通处,龚金焕道长 常在此练乐器,道乐悠扬。吕真人每至夜深人静时,到十方堂前 练习武当太极拳,神韵超然,偶尔也带我去紫霄宫后山太子洞修 炼内功。紫竹林是我练功较多的地方,通圣恩师常与一些老道长 来此交流武当功夫,月圆时也常聚在李光富道长门前木瓜树下谈 玄论道。刘文国道长、黄姑、祝华英道长、李光富道长、王泰科 道长、江永德道长等对内丹功各有所得,交流心法,多有裨益。 宝成道兄时常上山采药,与我关系很密切,他泡制的四叶参养生 液甘润可口,对修炼内功很有帮助。武当山充满了神秘,也使神 仙般的生活更赋有诗意,紫霄宫的生活简朴肃静。杨国英大居士 生活上给了我许多帮助,感念至今。领略道教文化,传承武当功 夫,感恩上师的教导,感恩道友们的支持,感恩玄帝道场,弹 指数十年,大器晚成,报效祖庭,振兴武当派义不容辞,任重 道远。

1996年被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专家组评为“特级太极大师”, 颁发证书。同年举办了中国太极拳名家太极功夫专题讲座,研讨 会上杨式太极传人傅钟文、孙式太极传人孙剑云,武当太极传人 游玄德分别作演讲,受到广泛的赞誉。1999年武当山特区政府 邀请我策划举办“武当拳国际交流大会”,我特邀武术名流翟金 录好友参与策划,对武当武术国际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 连三丰自然派传人张奇、傅声远、孙德、张道锦、蒋运泉、林墨 根诸兄与我道情深厚,常谈起整理武当功夫资料,建议我多出 书,海内外武术界同仁请求的就更多了。1991年首届武当文化 武术节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好友董英双先生多次找我出版 武当太极拳书一事。当时思想保守,深受密不外传的观念的影 响,推辞了多家出版社的请求。武当太极拳一直是空白,时至今日弟子遍及大江南北,整理一本通俗易懂的武当太极读物势在必 行。这样有利于武当武术的正确理解与传播,造福社会,让更多 人在太极锻炼中受益,延年益寿,构建和谐生活。隐踪百年盛世 复出,武当太极福泽众生。

浏览5,1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