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选手拉斯洛•帕普靠他特有的反应敏捷、冷静清晰的 头脑和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曾连续获得1948年、1952年、 1956年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奥运会中量级(73kg)、第一中 量级(71kg)冠军称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获三届奥林匹克金 牌的拳击家,创造了世界业余拳击史上的奇迹。

非洲国家的拳击技术与风格类似美洲。非洲埃及、加纳、突 尼斯、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拳击选手,都曾在奥运会上取得 过奖牌。

朝鲜和韩国选手则具有典型的亚洲特点,动作灵活、快速、 有力,并以勇猛善战、坚韧不拔著称。

拳击的不同发展时期,表现出的技术特点和风格特点各不相 同,不论是职业拳击运动,还是业余拳击运动,基本上都经历了 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术向综合技术过渡的过程,使得拳 击技术越来越丰富,技术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每一个不同的发 展时期,都有当时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世界拳坛独领风骚,他们 的技术和风格,引导和代表着不同时期拳击的技术特点。下面介 绍具有典型特点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四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人物

(一)以力量为主,结合简单技术时期

以力量为主,结合简单技术的拳击竞技技术大体上可以以 20世纪60年代为界限,此前的拳击竞技中,拳击技术相对简单 而且数量少,比赛的胜负往往是通过力量来决定的c这个时期出 现了许多利用简单技术,通过强大力量而成为世界拳王的。这个 时期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第十六代拳王乔•路易斯和 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等人。

 

乔•路易斯1914年5月生于美国阿拉巴玛州的一个农民家 庭,印地安人,是家中8个孩子之一。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 故去。12岁时随继父迁往底特律,在底特律路易斯迷上了拳击, 并中途辍学,偷偷地到布鲁斯特中心体育馆接受拳击训练。18 岁时就开始参加拳击比赛,怕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将名字改为乔 •路易斯。他的第一次比赛就吃了败仗。从那以后,他埋头苦练, 并经常参加比赛,积累经验,终于在两年之后获得美国业余拳击 联合会次重量级冠军,成为“金手套”拳击比赛的冠军,成为美 国拳击界的一流拳击好手。

乔•路易斯1934年成为职业拳击运动员,到1936年连续战 胜了包括卡涅拿、贝伊尔、赫拉提克几代拳王在内的一流拳手, 创造了 26战全胜的纪录。但却在1937年出人意料地败给了第十 一代拳王、德国选手希梅林。当时德国人利用希梅林的胜利,大 肆宣扬“日耳曼种族优越”论。为此,路易斯发誓雪耻,于 1938年6月,他在向希梅林的挑战赛中,仅仅用了一个回合就 将希梅林击倒在地。从此以后他又连续12次卫冕成功,直到 1949年才功成身退。

乔,路易斯保持拳王称号12年,至今无人超过,被人们称为 “褐色轰炸机”。他的技术特点就是力量大,利用左右拳短距离连 击技术,横扫拳坛。而且,他对自己简单的左右拳短距离连击技 术相当自信,只要让他有机会打出这种技术,就一定能将对手打 倒在地。路易斯告别拳坛后晚年生活非常艰难,但死后却倍受殊 荣。他于1981年4月12日去世时,美国当时的总统里根亲自下 令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著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世界职业拳击联合 会授予他“二十世纪拳王”的荣誉称号。

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同样是大力型拳手。他的拳围达35厘米,力量比乔•路易斯还要大。利斯顿性情暴躁,出拳迅速凶 猛,强劲有力,但技术却极为粗糙、简单,常常是一拳下去,打 到对方则能一拳倒地,如打不到对手便无能为力了。所以他完全 属于那种力量型拳手,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完全靠力量登 上了拳王的宝座。

(二)技术全面、战术多变时期

技术全面、精湛战术多变的拳击技术起始于1964年以后, 其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世界著名拳王穆罕默德•阿里。阿里 以技术全面、战术多变见长,他的“蝶舞蜂刺”的打法,灵敏多 变的战术思路,超人般的毅力令世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将拳击技 术带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1964年2月25日,22岁的阿里向第二十三代拳王利斯顿挑 战,这是力量型拳手和技术型拳手的较量,经过激烈对抗,阿里 终于在第7个回合把利斯顿击倒在地,成为第二十四代拳王,同 时标志着拳击技术由力量型转向技术型。

阿里3次夺得“拳王”称号,分别是第二十四、二十八、三 十代拳王。阿里原名卡修斯•克莱,号称“黑色超人气 他1942 年1月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黑人区,因种族歧视从小就受人歧 视。阿里从少年起开始进行拳击训练,他的父亲原本希望他未来 能成为律师,但看了他的拳击表演后,阿里的父亲就预言,阿里 是未来的世界重量级拳王。果然,阿里在1959年获芝加哥“金 手套”大赛冠军。I960年再次获得此项冠军,并夺得罗马奥运 会次重量级冠军,遂后转入职业拳手行列。1964年2月获得第 二十四代拳王称号后,尽管前途多舛,但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意 志,3次把世界拳王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

阿里的特点是技术全面,思路清晰,善于审时度势,步法灵 活多变。美国前总统卡特说他“飘浮如粉蝶,冲刺若黄蜂”。特 别有意思的是,他每次比赛都写诗赠给对手,并且颇有针对性, 表现出阿里心理上的优势c阿里和其它拳手的区别在于有理想、 有追求。战胜利斯顿首获拳王后,他毅然加入美国黑人回教组 织,把名字改为穆罕默德•阿里,因为他认为回教教义为解放美 国人指明了道路。后来因为他发表反对侵越战争的言论,并拒服 兵役,被美国政府扣发护照,世界拳击理事会还免去了他拳王称 号,并禁止他参加比赛。直到1970年才被宣布无罪。1974年, 他战胜了当时第二十七代拳王,成为第二十八代拳王。之后经过 10次卫冕战,才于1978年被里昂•斯平克斯战胜,斯平克斯成为 第二十九代拳王。而阿里并不负输,在失去拳王王冠之后8个 月,向斯平克斯发起挑战,结果阿里获胜,成为第三十代拳王, 同时成为3次获拳王称号的“超级拳王”。

(三)技术和力量结合9技术综合全面 时期

拳击运动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拳击在世界范围内的 升温,其技术逐渐趋向完善,由从前力量型和技术型发展向技术 和力量结合,心理和战术同向发展的全面性技术时期,拳击比赛 中表现出强劲的力量、娴熟全面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和赛 前、赛中、赛后的心理较量,把拳击技术发展到空前阶段。这种

 

技术的代表人物当属目前在世界拳坛引起滔天波浪的泰森和霍利 菲尔德。

麦克•泰森,美国纽约人,身高5英尺10英寸,体重215 磅,人称“新世纪拳王”。泰森是典型的力量型打法结合技术, 他的速度快,拳力重,用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来形容他的重拳非 常恰当°在同拉里•霍姆斯决战前,正在地下室热身的泰森竟一 拳洞穿厚达20厘米的水泥墙壁,令在场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泰 森不单单一重拳可以置人于死地,其左右手组合拳亦是不同非 凡,变化多,动作快,组合技术运用起来快速、准确、猛烈,令 人望而生畏,一旦得手,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他的这种力量和 技术正是他的拳击特点和迷人之处。

泰森1966年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卡林的黑人区,从小失去父 爱,在贫困中长大,并沾染了打架斗殴和抢劫的恶习,几度进入 少年管教所。泰森13岁时在少管所看到管理员练拳击,便拜管 理员为师学习拳击,但3个月之后管理员就难以抵挡泰森那无情 的铁拳和野蛮的咒骂。著名拳击教育家达马特看出了泰森的拳击 天赋,将他保释出管理所,还收他为义子,使他开始了新的生 活。泰森在达马特的教诲下,从头开始苦练基本功,终于在 1985年3月一鸣惊人,打败了当时著名的职业拳王马•布里接° 接着泰森又连续出战6场,并保持不败战绩,因此引起拳坛的轰 动。

 

浏览1,6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