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盘正挡

由警戒桩式持棍式起, 右手握持短棍直接由上向 下随降低姿势压挡出,左 手撑掌防护身体,眼视前方(图1、2)。
(图3)。格挡或堵 截时要随对方的攻 势灵活应对。下盘正面格挡可格挡或堵截对方对下盘的攻击掌握短棍单手 各种防守技巧后, 再配合各种徒手防 守技巧训练,习拳 者可更好地发挥人 棍合一的各种防守 技巧,应付不同形式的攻击。
(-)双手持短棍防守技法截拳道各种短棍防守均由警戒桩式持棍式开始, 在完成防守或反击后,必须尽力恢复这一姿势。在熟 单个短棍防守的同时,变式连续 用不同的方式防守,以对付对手 不同方式的攻势。

双手持短棍防守技法和单手 持短棍防守技法有许多相同之处, 只是持双短棍时,可用前手短棍 格挡或堵截对方的攻势,腾出后 手持短棍攻击(图1)。或者左右 式消式变化灵活对敌,或者双短棍交叉架挡对方的攻 势,伺机反击对方。

单手和双手持短棍防守要领是基本相通的,在 熟练了各种单、双手短棍技巧后,还可根据自己的 短棍打法特点,用一些变式防守技巧,防御对方的 各种攻势。

不管是单手还是双手持短棍防守或反击,自己身 体和持棍的动作惯性都必须善于克服各种阻力,并随 时可连续曲线移动身体和变换移动方向。

为了更好地提高短棍技法水平,习拳者必须在良 好基本动作的演练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些绝招。

1 2

徒手防守技法

要使习拳者短棍防守技击更加全面,掌握些截拳 道徒手防守技法非常重要。

截拳道徒手防守技法一般分为接触性防守和不接 触性防守两种形式。从防守技术分,又有格挡、阻截、 挂挡、拍击、闪躲等技术,这些防守技术不仅仅可以 徒手防御对方的攻击,也可以结合短棍防守技术运用。

、格挡技法

内侧高位摘挡藤

由警戒桩式起,在身体重心移到前脚时,前腿 稍屈膝,保持警觉,左手由原位以肘向外挡拨出 (图1、图2)。

内侧高位格挡法主要是在对手发出手法攻击时, 以肘为轴旋转手掌拨挡对手攻击招式。这一轻微的 拨挡动作能够保护自己身体,并能拨挡开对手的攻 击招式(图3)。

由警戒桩式起,随着身体重心由拳桩姿势前移,左 手以肘顺时针方向向下做出半圆形格挡动作(图1)

内侧低位格挡法主要用于拨挡来自腰部以下的攻由警戒桩式起,左手即后手以肘 为轴直接向身体右外侧下方拨挡出

由警戒桩式起,保持警觉,手随动作交叉,后 手从胸前向身体右侧外拨挡出,前手同时准备攻击 外侧高位格挡法即向头部高处的外侧防护格挡手 法(图2)。

 

 

外侧低位格挡法 主要用于对腰以下的 外侧的防守(图2)。

睡内侧描挡法
提膝内侧格挡 防守对方发腿,以 膝腿格挡时,敛劲 合腰,劲力达小腿 胫和膝部,以此来 格挡或消解对手的 腿击(图3)。由警戒桩式起,控制身体重心稳定,前腿提膝随 后腿支撑稳固,向身体中线内侧格挡出(图1、2)o
由警戒桩式起,控制身体重心稳定,同时提起右 腿由中线向身体右外侧摆击出(图1、2)。

膝腿外侧格挡是以膝腿直接的外摆格挡对方的腿

二、挂挡技法

挂挡技法防守是在格挡技术的基础上的变式运用, 这类防守不仅仅用手,同时使臂和腿脚都在挂挡中得 到运用,以挂和挡开的动作消截对手的拳脚攻势。

手技挡

由警戒桩式起,稳定姿势时,以前手向身体外上 方挂击出,劲力达掌外侧和臂部(图1、2),左手动 作和右手相同,只是姿势相反(图3),同时还可以 做低位挂挡,即以手和臂向斜下方外挂出(图4)。

 

用手臂挂挡法可左右手挂击或挡开对方的左右 拳击(图5),或者随对方攻势变式挂挡对方的腿招 (图 6) o

3 4 5

由警戒桩式起,稳定姿势后即可直接将前腿脚 提起挂击出,劲力达小腿前胫和脚与腿的部分(图

腿脚挂挡主要以 脚与小腿的巧妙配合 挂击挡开对方的腿 脚,消截或破坏对手 的踢法(图3)。

三、拍击技法

拍击防守技术主要用手拍击挡挂对手直线进攻的

拳臂和腿脚动作。拍击防守有些近似手肘格挡动作,

但拍击更注重直接以掌拍击对手 的拳脚。

拍志

由警戒桩式做拍击动作,稳 !定拳桩时即可发出右手掌以肘向 中线左侧拍击出,掌心向左(图 1、2)。左手动作直接向中线右 :侧拍击出,掌心向右(图3)。向 下的拍击可稍降低姿势发出左手

或右手向前下中线拍击出,掌 心向下(图4)。每一次的防守拍击可用手掌 直接拍击开对手 直线攻击的拳法 (图5)。或腿法大大(图6),或下拍 按对手腿脚(图 7)o 一般运用拍 击动作要快捷有 力,其目的是将 对手攻击的拳或 脚向旁侧击开。 一旦拍击起到作 用后,可因势利 导获得优势。

、阻截技法

阻截防守包含了阻挡、截击和消截的技术。阻截 的运用需要坚实的步法配合,并在对手刚刚发拳或在 进行击打时发出。

阻截是截拳道较常用的防守法。截拳道喻义就 是“截着敌人的拳”的方法。具体的阻截可采取手、 臂、肩、腿、脚来进行阻击、架挡、截击或迎击等。

(-)手阻截

手阻截主要以单手掌和双手掌阻挡截击对手攻击 的拳脚运用手或其他部位进行阻挡截击时,尽量使 全身肌肉在动作时保持一定的紧张,以增加抵抗力 量。阻挡动作唯•不利处就是在防守后不能较快地衔 接还击动作,这一点要注意。阻挡时还可以用身体适 当的后引动作,以缓冲对手打击的力量。阻挡的成功 需要对时机、距离、角度等因素较好地把握。

 

 

截拳道短棍防守技I气 要是阻挡对手拳击,并且可左右手进行阻挡(图4)。 运用手掌进行阻挡时,手阻挡张开掌的动作不要过早 或前伸过多,一般使手掌处于甄下5 ~ 10厘米处,这 样可使自己还原基本拳桩姿势时快些。

 

双手掌进行阻挡时,多用于正面用掌阻挡对手正 面踢击的腿脚(图3),或从侧面阻挡对手来自侧面 的踢击腿脚。不管是用单手掌还是双手掌进行阻挡防 守,都要在实施阻挡动作时配合身体从警戒桩式原位 适当后引姿势,来缓冲对手拳脚攻击的力量,动作中 身体重心应移向后脚。

(-)臂阻截

用臂和肘结合进行防守的方法,可更好地发挥手 肘的防御能力。这类防守可用单臂和双臂结合防守, 防守方法可以内侧、外侧或双臂合拢的方法进行恰当 的防守,阻挡和消截对手的拳脚招式。

由警戒桩式做内侧臂阻动作,右手屈肘使小臂向截拳道短棍防守技法中线内侧旋内格挡出, 劲力达右臂,眼视前 方(图1、2)。类拳招攻击(图3)运用这种阻挡技巧 要看准对手拳招, 准确地以臂挡开对 手拳击的劲道。

6 7 8 9
由警戒桩式做外侧臂阻动作,右手屈肘使小臂由 中线向身体外侧旋格出,使右臂成外架阻挡动作内侧臂阻是用右 臂(或左臂)内侧格 阻对手的直拳或摆拳1、2)。

外侧臂阻和内侧臂阻动作相反,它是用手臂向外 挡阻对手拳击的防守方法(图3)。

由警戒桩式做 臂肘阻动作,身体 随拳桩姿势稍左转, 右臂屈肘收于腹胸 中线位置,劲力达 臂和肘部,眼视前 方(图1、2)o臂肘阻挡就是以臂
肘屈紧来阻抗对手的”歹 拳击,特别是对付对八* 手勾拳的攻击(图3)。

由警戒桩式做合臂

左转,两臂适当绷紧,眼视前方(图1、2)。
由警戒桩式做肩阻动作,身体稍左转,右肩向上 提起,下额收紧,左手防护于口鼻处,右臂下垂同时双臂合并主要 阻挡对手的拳击 (图3),并且可以 阻挡对手不同拳法 的攻击,有时还可 以屈双臂阻挡对手 的腿击。

(三)肩阻

肩阻主要是以肩部与臂的部分阻挡对手的直拳攻 击(图3)和横击的腿法(图4)。提肩合臂阻挡时, 大臂尽量贴紧身体,并注意与呼吸配合,达到内外合
腿阻挡主要以腿膝的配合动作进行正面或下面阻 挡的防守方法,这类方法可阻挡对手的直拳或腿招。(四)腿阻由警戒桩式做提腿 正面阻动作,身体重心 移至后腿,前腿膝上提 成阻挡动作,眼视前方 (图 1、2)o

正面提膝可阻挡对手低位的拳击(图3)或腿击 (图4)。提腿膝阻挡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发膝腿要 看准对手动作,直接准确地阻挡。

 

提睡下阻

由警戒桩式做提腿下阻动作, 稳定身势即提起前腿膝向身前中线 下阻挡出,劲力达腿前部,眼视前 方(图1、2)o

提腿下阻主要以腿胫和膝的部 位阻挡对手正面的发腿攻击,提腿 阻挡要及时准确(图3)。

(五)脚阻

以脚进行 的阻挡截击可 侧低位阻截对脚阻是截拳道作为“截击的拳术”中重要的截击 技巧。截拳道强调快速反应,用快速反应去防止对手 的攻击。因此截击必须要争取时间,达到抢先制敌。

提膝顺势使脚 向前下侧阻 出,眼视前方 (图 1、2)o

手腿招(图3), 或中位阻挡对手 拳击(图4),

10 11 12

截拳道短棍攻防技法臂,达到防守的目的。

搂抓防守是在警戒桩式手法消势基础上运用的五、搂抓技法

内侧搂折

由警戒桩式做内侧

搂抓动作,稳定身势即 发出前臂使手指张开成 掌,由外向内成弧线形 搂抓动作,眼视前方

掌循基本姿势由 前划弧形动作搂 抓或刁抓住对手 直线击出的拳臂 (图3)。对付直 线攻来的拳,用 刁抓手法防守时 要看准对手拳势, 准确地实施防守。

外倒,挪

由警戒桩式做外侧搂抓动作,它和向内搂抓动作外侧搂抓 主要是以掌臂 外旋动作刁抓 对手的直线攻 击拳臂(图 3) □无论是内 侧或外侧的搂 抓防守,都要 看准对手拳势,

动作协调准确地搂抓住对手击出的拳臂。

六、抄抱技法

抄抱防守主要是以两手抄抱对手攻击的腿脚,破 坏对手腿击动作或控 制住对手腿脚。

由警戒桩式做

抄抱动作,稳定身 势后左右手分别成 上下抄抱动作,两 掌含力,眼视前方 (图 1、2)。
截拳道捆手防守技术是将对手攻击的手由高向低 以斜角的方向向下带,或者由下着向上带来防御。 此动作和以警戒桩式的手格挡动作相似,是格挡防守 技术熟练后运用的变式手法。、    捆手技法

八、    封缠技法

封缠也是截拳道格挡防守技术的变式运用。此方 法是以手的圆形动作将对手的攻击手带离原路线,再 带回原路线,目的是消卸对手的力量。

截拳道短棍 攻防技法

九、极手

极手实际上是咏春拳中的一些技术、极手在咏春 拳中是一种以两人对练的防守、攻击、抗击能力的技 术,它基本以伏手、摊手、膀手等几种手型进行的相 生相克的操练,以提高手肘的本体感觉和习武者的反 应能力。读者有兴趣可参见一些咏春拳术的内容,这 里不多叙。

十、闪躲防守技法

前面介绍的防守技法主要是接触类的防守技巧, 多属于消截对方攻势的防守法。下面介绍的闪躲防 守法,主要是用步法和身法进行闪躲的防守技法。 闪躲防守的目的是用步法和身法离开对方的击打路 线,可采用直线闪躲,也可用弧形或半圆形的动作 闪避、潜躲。

闪躲是截拳道和其他中外技击术中运用较多的防 守方法,也是最实用的防守法。因为闪躲防守可令习 拳者空出手脚进行反击。闪躲防守要求习拳者在搏击 中能准确判断对方的进攻动作,把握好距离,准确判 断时机,使对方拳招、腿招不断击空和失误,失去身 体平衡,并暴露其自身的防守破绽,进而趁势给予反

击。

13 15 16

下面主要介绍步法闪躲、晃身等闪躲防守技术。

(-)步法闪躲

步法闪躲主要以步法和身法的配合动作闪躲对方 的拳脚攻击。闪躲的最佳效果应能使自己在避开对方 攻击的同时,乘机发招攻击对手的身体薄弱部位,步 法闪躲以截拳道的基本步法为主。

在运用各种闪躲防守的挪移闪腾动作时,应配合 各种攻击技巧(拳、脚、擒、摔)。在对方出拳发腿 时,绝不能闭眼,应随时注视对方拳脚的变化以作出 I迅速反应。

1.滑步闪躲

滑步闪躲是一种能够及时避开对手攻击,而又不 至于远离对方的步法闪躲防守技术。主要用于应付对 手前手直拳攻击。

运用滑步闪躲防守,以能避开对手动作,并使其 招式轻擦而过即可。滑步闪躲一般尽可能地闪移向对 方身体的外侧,它比移向对手内侧较为有利。这样可 使对方再欲攻击时,要先改变身体姿势方能进行。

滑步闪躲用来对付对手的前手、前脚攻击时,多 采用前、后滑步闪躲和侧移步闪躲防守。无论采用哪 种方式,双手拳均要自然地作出反击动作,使滑步闪

截拳道短棍 攻防技法

躲成为反击的基础。

滑步闪躲一般分为内侧滑步和外侧滑步两种情 况。截拳道要求滑步和拳击应同时进行。滑步的有效 闪躲取决于脚踵的细小动作,即向右滑步使对方直拳 掠过左肩上方时,左侧的脚踵要外展,而向左滑步使 对方直拳从右肩上方掠过时,则使右侧的脚踵外展。 要注意闪躲对方攻击的肩部和旋转外展脚踵均为同 侧。唯有在使用外侧滑步对付右直拳时,才使用脚尖 旋转闪躲动作。

内倒沔埸列,

乙方发出左手直拳时,甲方身体重心迅速移落至 左脚上,同时右肩与身体快速转动至左侧,左脚保持 原位不动,右肩则向内侧旋转。如此可令乙方的左拳 由甲方的右肩穿 过(图1、2)。

如果是以内 侧滑步对付对方 的右直拳攻击, 此时要使身体微 向右倾,身体重 心落在右脚上, 左肩迅速前带,

 

乙方发出左直拳

攻击时,甲方上体前探,身体重心移落在右前方脚 上,如此使乙方的左直拳从甲方左肩上落空掠过, 此时甲方右脚踏前一小步,便于身体活动,两手用 高位拳势做。防御(图1、2)。

手可稍下放,以便随 时上击对方身体,左 手则高置于右肩近处, 伺机反击对方下额。如果以外侧滑步对付 对手右直拳时,身体重心 落在左脚上,右肩和上身 迅速转向内侧,右脚不动, 以左脚尖为轴向内转,右

进行滑步闪躲时,注意双手保持不同高度的拳位 变式姿势,沉着冷静地观察对方动作,迅速地判断和 果断地动作,灵活地控制身体重心和步幅的移动。闪 躲滑步不要过分紧张以免作出错误的动作,不要低

后彩源

后滑步闪躲 是在对方发出拳 击(图1) 踢(图2) 踢(图3) 击招式时, 脚向后滑移,前

17 18 19
后滑移的 步法闪躲防 守法。脚随即紧跟 向

进行后

滑步步法闪

躲,要注意的是后脚滑移是与对手动作同时进行的。 而且,后滑步与身体移位动作要协调连贯,以利动作 的快速完成。


  1. 侧步闪躲


侧步闪躲就是运用侧步改变自身的角度和位置来避 开对手的攻击。侧步移动反应要快速,动作要灵敏、协 调,才能有效达到防守目的。
实施踢击,甲 方同时动作,:薰 以前脚移动右乙方发出左脚乙方发出拳法攻 打甲方头部,甲方同 时动作,前脚不动, 后脚先向内侧滑移一 定距离,前脚随即内 滑移避开乙方拳击, 同时闪躲后准备反击 (图Do

不管是向内侧步闪躲还是向外侧步闪躲,都要把 握好与对手的距离,并沉着移动闪躲对方的攻击。

  1. 碎步闪躲


碎步闪躲就是运用碎步移动技巧闪躲对方的拳脚 攻击。运用碎步闪躲能够使自己避开对手攻击,并能 保持良好平衡,以便更好地、更大限度地随时攻击对 方。碎步闪躲比滑步闪躲更难掌握些。如对碎步闪躲 技术运用不熟练,最好不要采用碎步来对付对方的渗 透性进攻招式。碎步闪躲多为避实就虚,并配合拳脚 随时准备攻击对方。

乙方移步接近甲方并发出左手拳击打,甲方迅速 以碎步移动身体闪躲,并注意乙方动作,在乙方准备 收式时,甲方随即进步发拳或腿攻击乙方(图1、2),

 

达到彼收我发的 攻防效果。

  1. 跨步闪躲


跨步闪躲是 以跨步步法为主 实施的防守技术。 无论采用哪种防 守和闪躲方法, 都要注意'闪躲防- 守不能是消极的,应深知防守或闪 躲是积极主动进OK 攻的序幕。而且 面对对方的快速攻击,闪躲防守 的成功与否 将影响实施反击# & J J 动作的效果。

乙方发出前脚勾踢甲方,甲方迅速向身体右前方 跨步闪躲,紧接着攻击乙方(图1、2)。跨步闪躲动 作必须快速和恰到好处,并在对方收式时,突然以拳 脚攻击对方。

20 21 22

有关其他步法的闪躲防守技巧,可在几个基本步 法闪躲技术基础上,进行参考练习,提高不同方式的 闪躲技巧。

 

(-)摇晃(摇摆与晃身)

摇晃是使身体摇晃不定而令对方不易攻击,同时 使自己在防守瞬间即可发动攻击,特别是使用勾拳。 因为在运用摇晃防守时,两拳势一般处于放开的姿势 状态,因此可随时发拳击打对方。

运用摇晃技术必须善于控制身体的放松程度,这 样更有利于身体做出动作。

截拳道摇晃技术一般有摇摆、晃身、下潜和后仰 几种防守方法。

  1. 摇摆


摇摆防守法就是顺着对方攻击头部的直拳而向内、 向外或回绕着对方以移动身体的技巧。运用摇摆技巧 闪躲时,可以一面作滑步,一面作上身和头部的左右 圆形动作。并且在做到避开对方攻击的同时,及时使 用直拳或勾拳反击。

摇摆闪法运用要求左右晃动头部,使头部成为 “活动目标”。对方出拳攻击时,闪身滑步的方向不能 先露迹象。左右手可虚晃,使对方分辨不清我方到底 要做出什么拳法攻击。

乙方发出直拳攻击甲方,甲方做内侧摇摆动作, 同时配合滑步闪进乙方出拳的外侧,头部和身体低

 

下,潜近对方直伸的右手臂下方的空门,随即直起身 体采取基本 攻击姿势。

由于此时乙

方的右拳在

甲方的左肩

附近,因此

甲方两手应

注意贴护于

身体附近

内侧摇晃摆动身•

乙方发出直拳攻击时,甲方闪身至内侧(或滑步 到内侧),右手置于乙方的右侧之后,头部和上身同 时做画圆状,从左侧往上方移动,使乙方的右手拳从

 

右肩附近滑落过 去(图1、2)。

内侧摇摆和 外侧摇摆,是用 于对方攻击我方 头部时的防护动 作,这类防守动 作多以步法为基 础,动作上下协 调一致,做到有 效防守后,再及 时予以反击。

摇摆动作与 躲闪动作经常相 互配合运用,目 的在于潜闪接近 对方,攻击其露

出的空当。因此常与勾拳配合使用,并主要用于对付

身材比自己高的对手。

截拳道运用摇摆和躲闪技巧时,要注意动作的韵 律变化。滑步到对方出拳的内侧时,立即逼近反击, 可增强攻击力。

  1. 晃身


晃身是以头部和上体的前俯,左右摇晃动作巧妙 避开对方拳法攻击的防守方法。晃身和摇摆方法是不 同的,摇摆是内、外侧的头部绕圆动作闪法,晃身是 以头和上身配合身法直线晃动的防护技巧。

 

防护时,两拳朝

向对方,随时准备防御或攻击对方。晃动身体时,即 使采用最低姿势,两脚仍须保持基本的攻击姿势,并 善于运用膝部力量来配合身体的摆动。

晃身时头和肩随时保持滑步时的姿势,以便及时 避开对方的拳击。晃动身体时,仍要保持随时可能的 滑步姿势。如果身体做朝下晃动时,通常不做反击动 作,如果反击也可以直接攻击对方身体低些部位,如 下裆等。

 

  1. 下潜


截拳道下潜闪躲也称为潜伏、下闪身或前闪身防 守法。

下潜是以身体猛然的向前下弯屈,来闪避对方的 攻击,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下潜也是多种武技中常 用的闪躲法,像拳击、散打等均有此类的防守身法。 下潜闪身可以在遭遇对方摆拳、勾拳或回旋踢法时, 凭身体往前低闪避开对方攻击,在躲过对方拳击或腿 踢之后,还可利用有效攻击距离予以反击。碰到对方 直拳攻击时,可滑步躲闪,而遇到摆拳攻击时,则前 闪身躲过。

23 24 25

由警戒桩式 做正面下潜动作, 身体由拳桩姿势 屈膝两腿,使身 体直接从正面降 低姿势成向前的 下闪身动作,眼 视前方,保持警 觉(图1、2)。

正面下潜防

 

由警戒桩式做侧身下潜动作,可以身体侧面向前 屈体向下闪,眼视前方,保持警觉(图1、2)o

侧身下潜是以拳桩姿势直接侧面屈体闪躲对方的拳

  1. 上闪


上闪主要是以提膝或踏跳起以闪躲对方对下盘或 低位的攻击,也是避开对方对低位发腿攻击比较实用 的技术,在把握好时机的情况下常可令对方发腿落 空。上闪和其他防守一样,在做出恰当的防护后,应 及时予以反击或攻击对方。最佳的反击应在对方发招 落空收式时,迅速跟进猛烈击打对方。此类防守法也 是多种武技中常用方法。

 

由警戒桩式做正提膝上闪动作,稳定身势以后腿 支撑重心,前腿屈膝直接上提起,眼视前方,保持警 觉,并做随时变式突击准备(图1、2)„

正提膝上闪主要直接正面闪避对方的低位腿击
(图3),它可防 护低段击来的踏 踩、勾踢或扫踢 腿等。一腿上提 闪避时,另一腿 必须随身势变化 稳定平衡,而且 要注意在做提膝 上闪时,不必落由警戒桩式做侧提膝上闪动作,侧身向前使膝腿 侧提起成上闪姿势,一腿提起上闪,一腿要稳定身体 平衡,眼视前方,保持警戒(图1、2)。.
侧提膝上闪 可闪避对方对下 盘低位的攻击 (图3)。此法和 正提膝上闪一 样,多为应付下 盘的攻击。

踏跳上闪是以膝腿弹性使身体踏跳离地,闪避对 方对下盘低位的由警戒桩式做踏跳上闪动作,两脚从拳桩马步蓄 劲,以脚前掌点地使全身踏跳离地,也可适当调整两 脚间距弹离地面,眼视前方,保持警觉(图1、2)o

 

起身体,在身体凌空 瞬间紧缩身势,并在 落脚时准备反击和变 式戒备。

后闪又称为后仰,是一种在多种武技中常用的闪 躲防护法。

后闪主要以上体的稍后让动作,力求主动避开对 方攻击的范围。后闪防守可应付对方多种招式的攻 击,但要注意控制动作的幅度,尽量不要使身体重心 过偏于支撑面,这样可利于身体向前和保持弹性,以 利及时发动反击。

由警戒桩式做后闪动作,上身和头直接后仰稍 许,两手防护(图1、2),并且可根据拳桩变为左式 后闪动作(图3)。每做出后闪的动作,都要有及时 防守和反击的准备。

后闪防守可直接以上体后仰躲避对方的拳法攻击 (图4),或在此基础上作含胸后闪对方的拳击(图

27 28 29

旦做出后仰闪避 后,要及时挺身 用直拳反击对方, 或迅速利用有效 的腿法踢击。

十一、立体防守技法

截拳道防守的最终目的就是消截(消解)对手的 攻击,进而伺机反击。然而,对付各种攻击,应有不 同的防守之法和不同的拆解之法。因此,防守技法的 运用和进攻技法的运用一样,都必须随机应付,以达 到立体防御。并且,截拳道的防守不是单独的一个技 巧环节,它必须要结合攻击和反击之法,使截拳道技 击术成为攻防一体的搏击之法。

从截拳道技法看,防守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洞察对 手、作出决断,然后付诸行动的过程。因此,截拳道 要求习拳者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来观察对手的一举 一动,在掌握各种防守技巧的基础上,作出立体的进 攻、防守。

 

截拳道短樨技蚩法

1 .短棍技击法要诀

  1. 简捷攻击法

  2. 抢攻

  3. 突击

  4. 诱击

  5. 配合攻击法

  6. 改变方向攻击法

  7. 截击

  8. 反击

  9. 贴身攻击

  10. 缴棍法

  11. 立体攻防法


习拳者要想在搏击中取得胜利,在实战中以及在 平日训练中,必须掌握以下一些要诀。

  • 态度。


习拳者应具有高度自信心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 协调。


动作要协调。无论是在用力上、动作细节上都准 确协调,没有多余的动作和碍事的因素。

  • 严谨。


严谨要求做出的动作既要能以最简单、最不费力 的方式发出,又要达到动作所要求的标准,以收到迅 速有力的效果。

  • 耐力。


为了适应激烈搏斗,体能锻炼必不可少。截拳道 强调所有的习拳者都必须锻炼好身体。如果习拳者的 身体不够强,就不能适应激烈的搏击。耐力是人体长 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是对抗疲劳的能力。习 拳者耐力素质差,便使其在搏击中易产生疲劳,身体

 

疲劳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都会下降,反应出现迟 钝,精神不集中,动作变慢,甚至身不由己,致使失 去招架之力。

  • 力量。


力量是人体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 能力,而这种能力可通过身体的上下协调配合传于短 棍上爆发出来。在搏击中,谁有好的力量素质,谁就 能占有一定优势。

衡。

平衡能力是一种随时控制身体重心位置的能力。 截拳道强调在动中求平衡。

  • 速度。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活动的能力。截拳道把搏击 速度分为:视觉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变换速 度四种。

  • 时机。


在出招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准,会使攻击效果大 失。因此,准确判断和把握攻击的时机是取胜的关键。

  • 姿势。


良好的姿势既省力又最能达到出击发招的效果。 放松并不意味着散漫松懈,更不是迟缓,亦不是疏忽 大意。放松是要求肌肉放松,但注意力仍要集中。

 

30 31 32

  • 警觉心。


警觉心即对外界时刻保持警惕、敏锐的反应。习 拳者具有警觉之心,则对意外袭击可应付自如。

⑪眼明。

习拳者应具有较强的动作分辨力和广泛的视野, 看清对手的整个身体动作和范围。

⑫沉着冷静。

沉着、冷静地对敌是习拳者自控能力较优的表现。

⑬勇敢坚毅。

坚毅是在遭受一连串打击时,仍不灰心丧气的 品质。

⑭智谋。

搏击即斗智。两位实力相差无几的对手搏斗,通 常以智慧高低决胜负。

⑮距离。

搏击中的距离是指习拳者与对手之间的间隔距 离,一般指远、中、近距离三种情况。

习拳者应理解距离的重要性和距离变化的作用。 搏击是具有流动性的。搏击中的双方并非静止不动, 都是欲击打对方而又不想让对方击中。因此,搏击中 的双方均在不停地做前、后、左、右的步法(身法) 移动。

 

短棍搏击时所有直接与间接的攻击均包含在一个 动作中时,称之为“简捷攻击”。这种打法是以最直 接最接近的路径来打击对方。

简捷攻击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简捷攻击,另一 种是间接简捷攻击。

直接简捷攻击,是直接攻击对方防守线内的攻 击方法。间接简捷攻击,是一开始便用一个单独的 动作诱使对方作某种反应,随后于对方空门处迅速 加以攻击。

简捷攻击要点

  • 在出招前保持从容不迫。

  • 出招时动作简捷、利落,可用最稳固的姿势进 行连续不断的攻击。

  • 搏击时动作精纯、简捷,严密地屏护住自己, 由最直接的路径极力攻击敌人。


 

  • 攻击后要迅速而自然流畅地回到原来的准备姿 势,两腿膝保持微屈,以应对意外发生。


二、简捷攻击运用

,接简捷攻g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甲方可单手握持短棍或双手 各握持短棍开始攻击(图1)。

  • 说明


甲方看准乙方上盘空当,直接用短棍向前劈打乙 方锁骨部(图2)。

 

或用短棍直接戳击乙方面部(图3)。

或稍降低重心用短棍扫击乙方下盘膝或胫骨(图 4)o

 

直接简捷攻击法可左右势对对手发动攻击,一旦 准目标即向其攻击,可从上、中、下三盘直接攻击。

间接简提瞄法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甲方注视乙方变化(图1)。 未等乙方有多大变化,甲方直接用短棍穿过乙方右手 防护直接劈打其锁骨或头顶部(图2)。

 

  • 说明


间接简捷攻击同样可用短棍向对方上、中、下三 盘攻击。

简捷攻击法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效。习拳者必须善 用其他的方法作为攻击武器。攻击时用短棍劈打、戳 击、扫击等方法均可。

一旦发动攻击,则必一往直前,把握住时机,使 对方无法招架。口。抢攻)

习拳者在搏击时,所面对的对手是善于防守的拳 手,那么就不能贸然攻击。在与此类型对手对峙时, 切不可直线进击。如果不先控制好对方的动作,或未 看清对方双手或持械的位置便贸然加以进攻,是不明 智的做法,习拳者此时应采取虚实结合,主动抢攻的 战术打法。

-、抢攻的要点

  • 抢先发动攻击时,攻击技法运用要娴熟。

  • 用各种不同的技法和角度攻击。

  • 攻击时不要有任何多余的预示性动作。

  • 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攻击意图。

  • 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疾速抢攻O


二、抢攻运用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甲方挥动左手迫使乙方做出 反应或攻击动作(图1)。

33 34 35

甲方乘机抢先用短 I棍劈打乙方头顶部(图 2)或晃上,用短棍向 乙方下盘扫击(图3)。

  • 说明


搏击时发动抢攻, 要充分利用对方的弱

点,以各种假动作引诱或欺骗对方,在对方反应、其 身体重心或防御姿势遭到破坏,处于恍惚状态时,突 然展开抢攻。

 

抢先攻击的成功,必须用假动作欺骗对手,然后 准确判断,果断、及时地抓住战机,乘虚而入。实施 抢攻的过程中,动作要攻中有防,攻防兼备,不断地 改变攻击方式。攻击时要将对手置于穷于招架而无法 摆脱困境,使自己取得较主动的攻击境地。

习拳者还应认识到抢攻时,身体总会有空当暴 露,因此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突击是指在对方反应之前,对其进行突然袭击。 突击的要点在于出其不意,突击动作要隐蔽.并在突 击实施之前切勿暴露进攻意图。

—、突击的要点

  • 与对手对峙时,严密监视对手,隐蔽攻击意 图,发现对手空门。

  • 步法和身法协调配合,移步要使脚擦地而行, 不要跳跃,身法幅度不要过大,以确保突击的攻击角 度和距离。

  • 攻击时运用爆发力重创对手,突击的动作一气 呵成。

  • 突击的攻势凌厉迅猛,给对手造成心理震撼。


二、突击的运用

直搂攻击,一招割敌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甲方注视乙方并暗中准备攻 击(图Do

乘乙方未有变化,甲方迅速用短棍突劈打乙方锁 骨部(图2)。

 

或突击劈打乙方头顶(图3)。

或直接屈膝用短棍扫击乙方膝部(图4)。

36 37 38

浏览96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